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贵妃(十七) ...

  •   一年前的那此宫宴,改变了柳常在的命运。

      太极殿内载歌载舞,东宫冷冷清清。望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太极殿,柳常在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自打她为了家族利益牺牲入宫以后,就从来没见过皇帝,两年过去了,每日守着空荡荡的寝宫,她不明白自己存在世上的意义是什么。

      让人在庭院里设了酒菜,她支走了所有伺候在庭院里的丫鬟,独自一人坐在桌前对着皎洁的明月谈天说地,时不时笑语嫣嫣,时不时低声啜泣。

      本以为又如以往一样,她喝足了酒就会昏昏沉沉的睡过去,却不料这次在她醉倒之前,有一个不速之客倏然闯进了她的小院。

      柳常在一惊,手中的杯盏滑落到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将她的神智也拉回来三分,再眯起眼定睛一看,她的心便停了两拍。

      闯进她小院的不是别人,而是与她青梅竹马的黄公子。二人自幼一同长大,本是互生情愫,因柳家忽然决定将她送入宫中,二人尚未发展的情感萌芽在摇篮中就被掐死了。

      柳常在入宫两年多,吃穿用度都比从前好,可她也奉献了自己的婚姻。她酒醉时便常常在想,如果当年她鼓起勇气抛下家族和黄公子私奔,如今的日子会不会变得更好些。

      没想到今夜,那梦中之人便出现在现实中,定定地站在她的眼前,温柔地抚摸她的眉眼,诉说着这几年他的相思之苦,他的悔恨当初。

      他们互诉衷肠,初经人事的柳常在体会到了别样的甜头,也对深情款款的黄公子更加依赖渴望。

      后来的一年里,她仿佛被黄公子灌了迷魂汤,帮衬着他在皇宫中偷了不少东西。她不知道黄公子要这些东西做什么,但是只要他语气稍软,用恳求的眼神看着自己,她就忍不住心软帮他的忙,以至于到后来,她也深陷泥足无法自拔。

      谋害季微月的事情也是柳常在托黄公子的门路,送了一个身强体壮会水性的小厮入宫来,在湖水里泡了小半个时辰,才找到机会扯季微月下水。

      若不是那日她从御书房出来,看到假山后露出来的一点衣角,她怕是活不过去年。季微月落水苏醒后,她警惕了不少,成天都不出景仁宫,就算出门身边也跟了好几个丫头,景仁宫内全是她的心腹,要下手是难上加难。

      好在听闻季微月落水后脑子糊涂了许多,很多事情都记不太清楚,柳常在还在侥幸季微月不记得她偷进御书房的事情,刚松懈一阵子,转眼她就被宋临给抓了起来。

      做了对不起宋临的事情受到酷刑,她认了,这是她的选择。自从那夜跟了黄公子,她就预料到这天迟早会到来,她不后悔,比起生活在这犹如冷宫的东宫里苟延残喘,不如和心爱之人同生同死。

      只不过她没想到的是,黄公子对她只有利用欺骗,不存在一点真心实意,就连她被严刑拷打,也只是赶着和她撇清关系。

      这些事情是宋临派人告诉她的,柳常在起初不相信自己的爱人会做这种事情,直到她看见那块她送给黄公子的同心结,被剪得稀烂送到她的面前,她才彻底崩溃,零零散散地交代了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

      季微月轻叹一口气,柳常在算是亲口承认了原主的死不是意外,而是她暗中下的狠手。

      柳常在木讷呆滞的神情中已然没了存活下去的希望,季微月再问她其他,她也只一个劲地摇头,喃喃念叨着“杀了我吧”,季微月见她快要疯魔,只好先退出了地牢。

      走出了阴暗幽闭的地牢,她的眼睛不适应地微微眯起,抬起手挡了挡光线。瞧一旁望去,那暗卫还纹丝不动的坐在蒲团上,好似一个虔诚的信徒,如果没有身上那浓厚的血腥味的话。

      暗卫见她出来不过抬了抬眼皮,又快速地转移了视线,不动如山地坐着。

      季微月没指望让他能给点什么反应,不看他默默地朝前走:“我问完话了,谢谢你,你直接回去复命就行。”语落,她推开佛堂大门走了出去。

      午后微薄的阳光照在她的头顶上,青丝流动着别样的华彩,她抬起双手伸了伸懒腰,弯下身子抚平皱巴巴的裙摆,看了看四周后清清嗓子喊道:“淑窕——”

      不远处的小草丛传来一阵骚动,一个小脑袋从灌木丛后探了出来,俏皮的双丫髻上粘了几片枯黄的落叶,她抬手擦了擦嘴边,看上去可爱又呆憨。

      淑窕在外头找了个合适的地方躲起来,正好能晒到太阳,冬日午后的阳光就是天地自然的怀抱,靠着树干,她迷迷糊糊就睡了过去。

      她小跑到季微月的身前搀扶着她的手:“娘娘,这柳常在是犯了什么事儿呀?”

      宋临和季微月说话的时候没有特地屏退淑窕,她听着两人的谈话不过一知半解,只猜到柳常在大概是犯了很大的罪,才会惊动宋临的暗部侍卫。

      季微月拍拍她的小脑袋,替她摘掉了纠缠在发丝上的枯叶:“知道越多不代表越好,这事和你我无关,就当作今日没有来过这里,以后也不要提了。”

      淑窕茫然的点了点头,二人并着肩,晒着暖阳缓步朝着景仁宫返程。静谧的佛堂经过这一小段的插曲,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一月之后,朝廷掀起了一阵八方风雨。一向温和的贤君宋临一改中庸之道,手段冷酷地处理了朝中大大小小近乎三十位官员和世族,他们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一夜间繁盛的世家瞬间消弭,徒留一个空壳落在京城的大街上,经过的百姓都不忘朝着这些府邸丢烂菜叶。

      宋临收集了一个月的证据,以叛国罪的罪名将以黄家和柳家为首的叛国臣子连根掀起,其中牵连的势力范围让老忠臣们看了都后脊发凉,忍不住大骂一声“混蛋”,若是再给这些人半年的时间,南梁将会陷入不可挽回的深渊,到时候别说维持如今的繁华盛世,恐怕还得在那群凶残的匈奴手下讨饭吃。

      狗脊岭刑场血流成河,百姓们日日围观,他们对宋临的评价丝毫没有下降,反倒是提高了不少,对这位行事果断的君王保持着崇高的敬意。

      柳常在比这些官员的待遇稍好些,她没有被拖到狗脊岭当着万人之面行刑,而是在地牢中用一尺白绫了结了余生,披发塞糠的丢到了荒野外。

      经过小半个月的大换血,朝廷空了一大半,宋临提拔了许多品行得当的寒门子弟,其中不少是季太傅的座下弟子,明眼人都说,季家这次要飞黄腾达了。

      季微月要升皇后的事情仿佛是板上钉钉,明明没有消息泄露出去,却有不少妃子到景仁宫来问安,明里暗里的试探季微月。不知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家族,原先毫无交集的几个妃嫔都不约而同的想要和她拉拢关系。

      季微月起初还有耐心陪她们聊天说话,就算是让她不太舒服的试探也能保持浅笑回应。接连着三天被妃嫔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打扰后,季微月不干了。

      她锁了景仁宫的大门,对外声称自己受风寒了不便见人,对内则是胃口大开吃嘛嘛香。王嬷嬷本就不差的厨艺在她多番挑剔和指导之下越来越精湛,季微月一边吃着小酥肉一边摇头,感叹活着真好。

      宋临听闻了季微月受风寒的消息,特地在百忙之中抽空来了景仁宫一次,见季微月穿着单薄的里衣缩在贵妃榻上吃苹果,一双水汪汪的眼眸无辜地眨了眨,就知道是这丫头故意放出去的假消息,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只不过此举更是坐实了季微月要封后的消息,妃嫔们似好友又似敌人,互相打听着季贵妃喜欢什么东西,又相互提防着,就算她们人进不了景仁宫,也想尽法子换着花样给季微月送礼物。

      看着满满一桌子的话本,季微月好气又好笑的给各宫送去了相应的回礼,算是安了她们的心,又花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小山堆的话本集,受益颇多。

      两个月后,朝中恢复到正常运作的状态中,宋临不分昼夜地将黄家和柳家造的坑填补起来,终于摆脱了陀螺似的工作强度,得以喘一口气。

      这日,李总管带着几个绣娘来到了景仁宫,笑盈盈地将手中的城盘递到季微月面前:“娘娘,凤袍制好了,您看看哪里还需要修改的。”

      凤袍是不能大幅度修改的,但能在细节上依皇后的喜好做些许调动,因此每朝的龙袍凤袍都不大一样。季微月很满意绣娘们的审美,捧着精美的绣花图样摸了摸,含笑点点头:“没什么要改的,这样很好。”

      比起景仁宫中激动兴奋的宫人们,季微月看上去算是十分平静,她既没有即将为后的欣喜娇羞,也没有荣获恩典的感激。宫人们都早已习惯贵妃表情淡淡的模样,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有季微月心里知道,她和宋临之间不过是互帮互助而已,不存在什么真感情。

      回去复命的李总管将季微月的表现说于宋临听,宋临也不过一笑置之。他不解的望了望另一头的景仁宫,被这对帝后置身事外的态度给搞迷糊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贵妃(十七)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