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二.1.(59)(包策) ...

  •   崔明冲看着眼前耳语的两人,有些不耐烦:“你们两个又在盘算什么?”
      公孙策立即回到:“崔大人多心了,下官只是偶然想到一件旧事,也曾让下官困惑了许久,虽说可能与今夜的主题无关,但毕竟发生在礼部,不知您可否为下官答疑解惑?”
      提及孙文才,公孙策突然想起了李侍郎在科举前向他提过的两年前科举时发生的怪事,细细想来,极有可能是崔明冲为了孙文才的事做的手脚。
      “你讲讲看,也许未必无关。”崔明冲怎会看不出公孙策的想法,今夜对他们来说是找出他罪证的绝佳良机,以公孙策的才智,怎么会浪费时间在无关琐事上?
      “下官在准备科举事宜期间曾听李侍郎说过,两年前,也就是下官参试那年,试卷库的空白考卷似乎又被人动过的痕迹,本应空白的卷宗上出现了文字,然而那文字很快便又凭空消失了。下官知道,隐藏文字用以传递秘密消息的方法有很多,密写药水的配法下官也多少了解一些,最简单的比如用醋代替墨水写字,字迹干透后,在纸面上是看不出痕迹的,但若放在火下加热,字迹便能显现。”
      公孙策试探性地说着,发现崔明冲情绪渐趋平稳,他提到密写药水的时候,崔明冲嘴角有些上翘,眼中透出一丝不屑,似乎已经猜到了他要说的下文,而这也恰恰说明,他的推测是正确的。
      “然而让已经显现的文字消失这种逆向操作,下官一直未曾见过。当日李侍郎也一度以为是眼花,可是他却清楚记得他无意间扫到的几行字恰恰是扣题的论述,不可能凭空产生这种错觉。下官听说之后也甚觉新奇,想要查阅史料中有无相关记载,却始终无所获。但下官相信,李侍郎看到的不会有错。”公孙策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等待崔明冲的回应。
      崔明冲正待回答,却见一旁的包拯眼珠一转,突然开口:“公孙侍郎啊,这种见不得光的旁门手段怎么可能在书中找到呢?你找错方向了,这得在衙门里找,或者在江湖上找。”
      听到包拯这番话,公孙策转头问道:“此话怎讲?”
      包拯道:“我在外游历期间曾经遇到过一个人到衙门里告状,就叫他某甲吧。某甲说某乙欠了他三十两银子,两人当面打了借条,交付了银两,约好三日内还款。然而三日后,某乙并未来还钱,某甲便拿了借条去找某乙,可谁知他打开借条一看,借条上的字迹竟然消失了,唯有某乙按的手印还在。某甲便拿着这张只有手印的‘借条’去告官了。当时某乙也到场了,理直气壮地说没借过钱,某甲也确实没有其他证据,只能自认倒霉。后来我在酒馆碰见了某乙,听他喝多了跟人说起此事,失口说出他当日在墨上做了手脚,这墨是从一个游商手中高价买来的,可以让字迹在半日内完全消失,我想李侍郎看到的可能就是用这种墨写的试卷,只不过有人调换过试卷,将原本应放在第一试卷库的答卷放在了空白卷库,而空白卷中应该有一张被写好了答案放在了第一卷库,顶了某人的名字,充作他的考卷。”
      包拯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看向了崔明冲,似是在向他确认。
      崔明冲拍手道:“不愧是大宋第一聪明人啊,猜的没错,那个空白卷上写上了孙文才的名字,这事确实是我做的,是我唯一一次帮人作弊。以我的能力,我并不能提前看到题目,所以我不可能提前透题出去,而且就算我泄了题,孙文才的水准也未必就能入围。所以我给他一种墨,让他用这种墨水答题,随意发挥,只要再上面写满字,不是白卷就行,之后我在一张空白卷中替他答题,在查验考卷的时候将他的考卷与我写好的空白卷调换,大概是有些慌张,匆忙放回考卷的时候没有放整齐。这个试卷库落锁之后一般是不会有人再去看的,只要静静等着孙文才原本试卷上的字迹消失,这个掉包就成功了。没想到李翰书会突然跑去试卷库查看。这种墨写的时候与正常的墨水无异,在约两个时辰后字迹颜色会开始变淡,三个时辰之后完全消失,李翰书去的时候刚好就在字迹即将消失之前不久,让他看到了这个过程。他在跟我汇报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好在他自以为年老眼花,又未深想,这事便这么过去了,否则我也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也许礼部会出现有史以来第一个疯子也说不定。”
      崔明冲停顿一下,笑着对包拯二人说:“所以啊,有句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太聪明了也未必是件好事,知道太多除了能满足你们那一无是处的好奇心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既然你们手中没有什么证据,对我也没什么威胁,我也准备放你们一马。不如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们停下了吧。真相不一定是必要的,向前看,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不要违背人性,让自己活得好一点,久一点吧。”
      公孙策没有言语,崔明冲说得未必没有道理,也许很多人也都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个‘道理’是他不认同的。
      包拯也是同样的想法。他没有回应崔明冲的提议,继续问道:“这墨是从哪里得来的?”
      崔明冲见二人这个态度,叹口气,回答道:“正如你所知道的,游商手里买的,很早以前买的。当时只是觉得有趣,买了以后曾经送过一些给飞燕玩过,听说她当年还用这墨给公孙策写过信”,崔明冲笑笑,对公孙策摇头叹道:“只是看你今天的样子,似乎那信并未交到你手里啊。”
      公孙策与包拯都清楚他说的“当年’指的就是他救下庞飞燕后的那段时间。
      公孙策回想起来,忽然觉得两年前的那个时候真是发生了太多的事,他与包拯差一点可以在那一年科举考试中相识、同朝为官,他与庞飞燕差一点被撮合成为夫妻,他也差一点收到那封用特殊墨水写成的信件,提前发现真相……
      阴差阳错,也许这就是命运。
      见崔明冲的状态似乎不错,包拯想再试试突击一下云霜的事,便突然问道:“为什么云霜不是因食脑虫而死?为什么你要大费周章地设计她的死亡表演?食人鱼只能食肉,云霜的尸骨是否还在……”
      包拯还未问完,却见崔明冲突然转头,一副警戒的状态,接下来的场景似乎是一瞬间的事,他也分不清是先听到嘈杂声音还是先看到混乱的画面了。
      门被挤开了,随着门缝渐渐打开,他的视线中出现了几个人:最前面被挤倒的是庞飞燕,身后一脸惊诧站着的是公孙策父母,公孙学士及夫人,一旁还张着手臂拦着的是包夫人。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二.1.(59)(包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