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戏里戏外 ...
-
那时我正被关在屋里抄经书,琴儿一旁磨墨。外边的声响使我又想起了那日皇后娘娘来时,我内心害怕,却不得不强装镇定。琴儿从窗户看了看,惊喜的说“:二皇子来了,我们有救了,有救了。”我这才心下稍安,至少二皇子不会害我,我目前还是安全的。
我听二皇子进院里来,被看守的嬷嬷拦在了门口。二皇子也不急,彷佛很随意的说“:既然嬷嬷不让,本皇子就不进去了。对了,今日万圣寿节,合宫上下都领旨去御花园听戏。想来嬷嬷们不能去,心里也羡慕。我这里有本话本子,里面也有个太子妃,本来想着带来给皇嫂看看,如今就给嬷嬷们先看看吧。现而今这出戏京城内外红得发紫,连今日御花园里唱的也是这出。嬷嬷们若是看不懂,就请皇嫂念给你们听。皇嫂是个大才女,识文断字是她强项。反正今日过节,宫里人都去看戏了。这里也就你们几个,随意一些也无妨。你们就当过节了老姊妹几个聚聚,请了个说书先生来。”说完还叫小厮一会儿送些花生瓜子之类的来就走了。
我心里暗骂这二皇子,他竟要我当说书先生,这是落井下石的意思?我倒要看看这些嬷嬷们有没有胆量叫我做说书先生。我看看琴儿,对她比口型说“:如今二皇子是指望不上了,咱们还是另想办法吧。”只见琴儿笑笑,对我摇摇头“:一会儿就会有救了,别急。”我不知她什么意思,只好埋头继续抄写经文。
果然,不一会几位嬷嬷就一起进来了。领头的嬷嬷说是今日过节,体恤我辛苦,叫我先停了手上的经书。今日只要念完了一本话本子就完事。我手上不停,冷冷回道“:我是因为话本子才被关的,怎么还叫我念话本子。真不知是哪门子的规矩。我还是继续抄经书要紧,不是说,这经书是要给太后娘娘烧去的吗?还是叫我赶快抄完吧。你们也好歇歇。”“:为长着代劳,乃是为人子弟的本分。彩衣娱亲是二十四孝之一。今日就请太子妃把我们几个当做皇后娘娘,好好学学规矩,以免将来再触怒了她老人家。太子妃还是不要推辞的好,免得今日各宫都在兴头上,奴才们告诉出去,扫了大家的兴。”我看了一眼琴儿,琴儿也回看了我一眼。好半晌我想着卧薪尝胆一类的典故才狠下心来,开始念话本子。《换新娘》,应该是新戏,以前还没听说过。我翻开一页开始念,一开始不过是才子佳人的老故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后来越读越奇怪,这话本子竟然把太子婚礼上装病晕倒,新娘被晾在新房里十几天,又被皇后娘娘关起来学规矩这些事全写上了。只是这戏里边有与事实上有不一样的地方,戏里是以丞相家的王小姐为主角的。王小姐与太子在春宴上一见钟情,赠金簪为信物。太子非王小姐不娶,就去求了他母后。他母后想把自家的侄女李小姐嫁进来,不同意太子的请求。太子又去求了他父皇,他父皇有些怕老婆,不敢马上答应,只下了一道叫太子自己去选的旨意。太子就按照旨意要娶我。王小姐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就要嫁进东宫。皇后娘娘那边也准备了花轿,要把李小姐嫁进来。两顶花轿在宫门口撞上了。太子在东宫左等右等,急得不行,就在宫门口迎接。谁知皇后娘娘事先设计好,把太子给王小姐的金簪换给了李小姐,然后叫太子自己挑新娘,于是假新娘就被领进了东宫就要拜堂。就在这时,二皇子发现了新娘不对,就告诉皇上。皇上就命人暗中把新娘换回来。这二皇子没料到太子偶然听到了新娘错了的消息,也不知道新娘已经被换回来的事,竟在拜堂之时晕倒了。而皇后那边知道新娘又被换回来了,又见儿子不争气,大发雷霆把皇上臭骂了一顿,还把王小姐关了起来。至于李小姐这边,皇后娘娘既不能把人送回去,又不能把他送去东宫,两处为难。最后是皇上做主,把李小姐许配给了二皇子。二皇子本来就与自己的表妹有情,也算有情人终成眷属。可太子这边却是一个病了,一个被关着。话本到这里就没了下文。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按说戏到终场要么是个大团圆,要么一惨惨到底。这算什么结局。到底是怎么个收场?不过这倒更能引着人去想着这出戏了。说来这话本写的真是有趣,若在民间唱起来,才子佳人老本又加皇室秘闻,还生动有趣高潮迭起,——尤其是换新娘一折,本来已经换过来,最后又换回去,这构思倒真是非一般人能想出来的——必定是要大红的,眼前几位嬷嬷就是明证。只是不知道,皇上看完会如何想。我细想着,这编戏的人倒也费了一番心思的。这里边太子与王小姐是苦命鸳鸯,二皇子与李小姐有情人终成眷属,皇上有点心软但也是明事理的,唯有皇后娘娘是个恶妇,可算来她也不过是有点强势罢了,到无奈之时也只能是皇上出面。整出戏里,写这话本子的没得罪一个,却能红得发紫。若是再找一班能唱会打,模样又俊的戏子来好好练练,把这出戏传唱开来,只怕会名留青史的,只是不知这人是哪路神仙,宫里的事竟然知道的如此详细。不对,这戏巧就巧在跟现实相似却又不完全像。前面是才子佳人的老调,后边换新娘抄的是旧戏《花为媒》,只是差了个大团圆的结局罢了。那编戏的人要说自己是旧瓶装新酒,只是想借着近日皇子大婚之际发些小财也不算说谎。我念完了话本,嬷嬷们听得意犹未尽,还想着接下来会怎么样,叫我先随便往下编个结局。我正想着,就听外边有人来了,我又吓了一跳。
往外看时,却是太子来了,还带来了口谕叫我去御花园,看来这戏还是起了作用的。嬷嬷们一脸惊讶,跪着迎进又送出。我跪在地上,心里想着太子形容相貌还似从前,只是一脸的不情愿,大约是真的爱极了李清儿小姐,才这么厌弃我。我叹了口气,带着琴儿跟着太子去了御花园。御花园里丝竹之声还在响。正中主位上坐着皇上皇后。两人虽是同坐,却不说话。皇上倒是与边上坐着的贵妃娘娘逗了几句嘴。长公主坐在挨着皇后娘娘、对着贵妃娘娘的位子。长公主下面是个空位,想来是太子的。贵妃娘娘下面的位子上坐着二皇子与李清儿,俩人不知在说些什么,笑作一团。再底下坐着各位大臣以及夫人,对面是戏台。去大殿中央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一下父亲母亲,向他们挤出一丝微笑,可还是看见他们眼里的泪水。我也忍不住眼泪,用袖子擦了擦脸。当然,我跟在太子后边进来的时候,还是吸引了一大群人的目光。太子把我带到正中,向皇上回话说“:回父皇,儿臣把她带来了。请父皇指教。”皇上看看太子,又看看皇后,说道“:太子妃是新嫁,刚进宫。婚礼上又出了那样的事。身边又没有个亲人照顾,难免害怕、寂寞。找些话本子来看看也不算是大错。皇后就看在阁老教导太子有功,又年事已高还要担心女儿的份上,今日就宽恕她吧。太子也该好好待自己的妻子才是。如今也是成家的人了,不可再任意妄为了。朕对你期望很高,别再叫朕失望了。”那边贵妃娘娘接话道“:可不是。太子妃姑娘家,才一进宫就受了不少委屈呢,太子也该好好补偿太子妃。这齐家也是《大学》八条目之一。这个若做不到,将来去治国理政怕也要受影响的。太子要好好学学。华阁老是太子的座师,也该心疼心疼女儿,好好教教太子齐家的道理。”爹爹起身回礼,应了声是,也不再多言。我明白他是向着太子说话也不好,顺着贵妃娘娘也不好,只得这么答话。这时候,皇后娘娘插话进来“:阁老这是夹在女儿女婿中间不知跑偏向哪边而为难呢。不过贵妃倒是不用担心,女儿女婿总归是一家人,过不了多久就和好了。阁老也不用再为难了,皇儿小两口以后会好好相处的。本宫也会像疼女儿一样疼爱太子妃的。”说完招我过去,拿了根金簪给我。“来,母后替皇儿赔你根金簪,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以后咱们和和美美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好孩子,你是最懂事的。以后太子若再有不是的地方,你就来告诉我。我替你做主。”我明白了,皇上怪罪下来了,皇后娘娘要把这件事当小夫妻吵架糊弄过去。我跪下来,说道“:回皇上、皇后娘娘,莲君不能接这簪子。还请恕罪。一来因为皇后娘娘方才说替是太子殿下赔我簪子。太子殿下并未拿了我的簪子不还,也没有惹了我,并不需要赔我簪子。二来莲君刚进宫就犯了宫规,受罚是应当。收了这簪子,像是皇后娘娘冤枉了我,来补偿我。这是万万使不得的。莲君刚刚才弄明白自己的身份是太子妃,一时还有些不适应,还有些疑问要请皇上、皇后娘娘指教。”皇上发话了“这丫头倒也有一张利嘴。你有何疑问,说来听听。”“第一个疑问是问皇上的。莲君斗胆问皇上,我是太子妃吗?”“这还有假,你是朕亲笔御封的,在大理寺也是过了明路的。毫无疑问,你就是太子妃。”皇上说完眼光还扫向太子。太子无奈的点点头。“:好。既然皇上都说了我是。毕竟皇上金口玉言,而且君无戏言。哪怕我并没有跟太子拜完堂,我也是太子妃了。这点我不再疑惑了。我的第二个疑问是问皇后娘娘的。皇后娘娘主持后宫,后宫大小事宜都听皇后娘娘的,还请皇后娘娘教教莲君如何当太子妃。”“太子妃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太子的饮食起居,此外还要孝敬长辈,比如皇上和本宫以及各宫妃嫔,爱护小辈,比如二皇子和各宫皇子公主。当然还要和妯娌之间好好相处,比如清儿。你明白了吗?”“是,莲君谨遵皇后娘娘教诲。谢娘娘教导之恩。莲君会尽力的。不过莲君最后还有一个疑问,想问问太子殿下。”太子大约没想到我会问他,闷闷的说“:你问吧。”“:其实莲君是想想向殿下求个恩典。方才皇后娘娘教导莲君要照顾好殿下的饮食起居,莲君新来,不知殿下的喜好,若是有哪些太子殿下不满意的地方,请殿下直白的告诉莲君。莲君会尽量改的。若是殿下实在不习惯莲君伺候,也请太子直白的说出来,莲君马上叫太子满意的人来。只请太子给莲君一个伺候您的机会,别叫莲君辜负了皇后娘娘的教导。”“在皇上皇后的眼神逼迫下,太子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接下来我便坐在了太子殿下身边。
那天的戏唱到最后,二皇子叫戏班班主把《换新娘》新排的结尾一折一块儿演出来。戏里面,太子病入膏肓,皇后娘娘没办法,才把王小姐叫来见她。最后俩人两情相悦,加上皇上也劝说,打动了皇后娘娘,终于大团圆结局。戏外,我的生活才刚要有所转变,还有很多关卡等着我过。我打起了精神,准备应付接下来伺候太子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