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形单影只 ...

  •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我们四个已经身在古镇,太阳很配合得从云中转出来。
      一条小河端淌在镇中,河上小舟时不时穿梭,载着一船船游人。清流缓缓,风过处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
      我身在南方,见识过小河大河河塘水池,却也未曾亲眼目睹过这样清丽又世俗的场景,清丽的是河水湍湍绿树蓊然,世俗的是河边紧邻便是镇上人的家和做买卖的店面,游客熙来攘往,在店前驻足观望或者看中物什讨价还价。
      很惬意,我跟在三个人后面走在河畔石板路上,四处张望,初来乍到的惊艳心情,很想用言语来表达。抬头看前面,张亦之依然是淡淡的一抹背影偏头看着河水,张亦男走在李瑞珠身边,看她时不时摆弄新相机,在一边指手画脚这张漂亮那张删了重新拍。我不好拉住李瑞珠说你别拍了我跟你说这风景真好我真喜欢,更不好追上最前面的张亦之——这样的不好意思,后来想想,好像是做过头了——本来就是出来玩,有什么放不开的呢,况且只是看到美景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扭扭捏捏,反倒让李瑞珠觉察一点什么。
      “孟帆,你一个人走在最后干什么?”她把相机递给张亦男,回头来问我。
      “啊,没。。没干什么。”突然被这么一问,我有点慌乱。
      “对了,拍了半天河水,拍点咱们自己吧,孟帆,摆个姿势,张亦男,来拍一个。”她招呼一边正低头研究相机的张亦男。
      “没事没事,你拍你的,我不喜欢被拍。”一听拍照,我更慌乱。不是不在意自己的长相,相反,是太在意。看过爸爸年轻时的照片,浓密的双眉,双眼皮的眼睛像星子一样闪耀神彩,我没有夸张,年轻时的爸爸是个称得上好看的男人。妈妈过去虽然与爸爸相比没有那么出众,但是如今越来越有气质,小巧的鼻子,保持很好的身材,和现在略微发福的爸爸走在一起,已经显得她更加丰韵卓然。而这正是我在意的原因——我并没有继承了他们外貌的优点,平淡无奇的五官,尤其是那双单眼皮的眼睛,不大且没有什么神的眼睛,在上初中的时候还不得不架上一副眼镜。因为太在乎自己的长相,从我稍懂事开始,就不怎么喜欢照相。
      “拍照是种纪念嘛,出来玩拍拍照片以后回去看多有意思。”李瑞珠说,她并没有勉强我,只劝了一句,就让张亦男给她拍着玩。
      我也终于鼓起勇气追上前面的张亦之。
      “我也不喜欢拍照。”他听见了身后我们的对话。
      “可是李瑞珠说得没错,留个纪念。”话是这么说,我暗暗在叹息,这样好看的男生为什么不喜欢拍照,无论拍的风景是哪里,哪里都会因他变得不一样啊。
      喜欢一个人大概就是这样,有人说如果你真的喜欢谁,他或者她就会发光,即使人海茫茫,你的眼里只有这个人,发着只有你看得到的耀眼的光。
      说话间我们走到了小河拐弯的一处戏台。此时台上还没有咿咿呀呀的戏,一个高个清癯的青年男子正站在台子侧边,吹一只短笛。那一刻,我突然有种被击中的感觉,仿佛进到了一部小说里。那是我幼年看过很多遍的小说,北大一位教授写的,名字叫做《草房子》,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江南小村庄孩子和孩子、大人和大人以及孩子和大人的各种故事。小说里有个人物,就是这么高个子的年轻男人,喜欢吹短笛。其实也就这点相似之处,可是那时我就是莫名得被吸引住,站在那里听着夹杂在喧闹人声里的笛声,想起那个男人终究没能和喜欢的姑娘相守,竟然红了眼眶。
      真是件想不到的事。
      我想不到等我从自己满溢的情绪里面抽身出来,他们三个已经都不在我的视线里了。有点麻烦。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去找他们,而不巧的是,小河拐弯的地方有三条路可以走。忙乱之下的我没有多想,心说没有多久,我一条一条去追总有一条能找到。忙乱之下的人思路是不清楚的,于是我严重忽略了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路痴这个事实,以及在没有通讯工具的情况下走散最好在原地等这种常识。
      所以后来,我不但没有找他们,甚至也找不到刚才停留了很久的那个戏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形单影只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