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十章 冰凌 ...
京师诚然不似其他城镇,即便入夜,也是灯火点点,人声不绝。提及最热闹的地方,不知情者必会认为是城南的秦淮河舫。然而却只有内行人才知,秦淮河舫拘于地势、流动性,以及船只数量等等,其繁华程度,着实远不及位于城南另一处的烟水巷。
顾名思义,烟水巷乃男人寻花问柳,文人挥墨弄骚之地。而在这长达三四里的销金长街里,最有名的,自要数街头处名满天下的“来去楼”了。
至于来去楼为何如此闻名,那便要追溯到太祖朱元璋灭元建明的时候。当时的元朝虽说气数已尽,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当朱元璋荡平中原,一路杀到大都(明朝的燕京,今日的北京)之时,元兵却一改之前的萎靡溃败,拼死护卫——毕竟大都是他们最后一丝翻盘的希望。那几月两军对峙各有胜败,元军却坚守住了大都,并未再后退一步;明军所向披靡的士气也因此有些低落。朱元璋对此焦虑不堪,一筹莫展。
当然,僵局很快便被打破了,否则哪有今日的大明王朝。然而真正决定胜负关键的,却是一群从京师前去的青楼女子。这十一名女子个个才貌双全,妩媚惑人;她们的心志更是坚若磐石,不可撼动。若不是她们不畏生死的进入大都,用曲艺身体迷惑元军,并寻机刺杀了多位守将的话,那明朝的建立,恐怕还需要更多的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
大都攻破了,她们却无一例外的香消玉损。有的,赤身裸体的死在床上;有的,甚至连全尸都没留下。朱元璋冷酷之名天下皆知,但提起这群舍生取义的青楼女子,也不免动容嗟叹,并下旨厚葬。
至于调教她们的京师来去楼,不仅受赏若干,还获大书法家宋克奉旨题写的匾额一幅。别的不说,只这金字招牌,已足使得各地名妓小歇常住,有钱之人蜂拥而至,无钱之人翘首怨叹了。如今的来去楼,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之后,更是不负盛名。除去京师本地的达官显贵,许多外地的大小人物也慕名前来,千金一掷,只为一睹来去楼中名妓们的风姿。
是的,仅此而已。有着如此背景的场所,又岂能再与普通青楼一样,流于污秽?
今夜的来去楼格外热闹,不仅大厅上座无虚席,连二楼三楼的凭栏雅间也尽数订了出去。人数虽多却并不嘈杂,入耳的,更多是杯盏相撞的低吟。
转瞬间,这些许的声音也消失不闻。所有的眼光均直直投向大厅前方的艺台。那里,一名身姿婀娜,姿色姣好的绿衣女子已然婷婷而立。见众人望向自己,她温婉一笑,美目流转,黄鹂般的嗓音轻轻响起:“让诸位久候,实在抱歉,婉柔替冰凌姑娘给诸位赔礼了。”
她话音一落,笑盈盈的躬身一福,丝毫不理人群中此起彼伏的感叹声。
有婢如此,可知那正主——羽冰凌绝非浪得虚名,实在令人期盼。
婉柔轻咳了两声,待大厅安静后,含笑接道:“冰凌姑娘已妆扮完毕,顶多一柱香时间便可登台献艺,请诸位再待片刻。”
说罢,她又是一福,转身往台下走去。
“请婉柔姑娘告知冰凌仙子一声,就是等到明天日出,我等也甘之如饴!”
“正是,久闻冰凌仙子天香国色,舞技超群,如今能得见一面,夫复何求!”
“是啊是啊,看这位大姐就知道今天这二百两银子花得不冤枉,就算再多花二百两老子也认了!冰凌仙子肯定值这个价!哈哈——!”
“哎,你小子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冰凌仙子的舞姿岂能用银子来衡量?”
“也是,老子说错话了,哈哈……不对啊,你说老子是狗?”
“哎哎哎,和气生财,和气生财嘛!大家稍安勿躁,别惊了仙子的芳驾才好。”
“……”
大厅内再难回复刚才那般清净,人们开始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有文绉绉的,有大咧咧的,有细声细气的,有粗言粗语的。却无一人不在谈论即将出现的冰凌姑娘。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在来去楼的一曲天殇舞,造就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羽冰凌。所有的人都知道她舞跳得好,却不知到底如何好法。因为见过那曲舞蹈的人,除了用“好”字感慨以外,根本找不到其他的词汇。当时明太祖朱元璋正缠绵病榻,外臣内侍们变着方儿的想邀讨皇上开心,谈天解闷中居然也提到了羽冰凌。七十一岁高龄的朱元璋早已过了好色的年纪,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乎便下旨宣了羽冰凌入宫一舞。羽冰凌不负盛名,跳得那叫一个养眼,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悦,赏了若干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并恩准羽冰凌在接下去的日子于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没过俩月,病重的朱元璋一命呜呼,明朝举国大丧,停乐止艺半年。羽冰凌身受先皇恩旨,自是在束缚之外了。
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自那以后她虽游历各地,但却鲜有登台,到如也不过跳了十余场,却也又多了不少只会摇着头、陶醉的用“好”字评论她的达官显贵了。
羽冰凌此番再回来去楼,并玉口金开说要献舞,众人除了感激能订到座位外,又岂会因多候一会儿而心生埋怨?
“铮——”
琵琶声,伴随着摇铃清脆的节拍,婉转入耳。
众人不约而同的停止了交谈,瞪大眼睛望向艺台。只见八名白衣女子从后台鱼贯而出,分散在艺台周围,手中清一色的曲项琵琶,之前传话的婉柔也在其中。这一个个妙龄少女,浅笑嫣然,幽幽轻舞,体态容貌,无一不令人惊艳。更妙的是,缤纷繁杂的舞步却丝毫没能影响她们的弹奏。她们左手控弦或按或推,右手弹奏或轮或挑;琵琶声嘈嘈切切,令人流连忘返。
然而,那清脆的摇铃声,却是来自何处?
一袭红衫裹身,半抹轻纱遮面,两串金铃正在那如玉般的手腕间摇曳轻响。只是两串随她而动的金铃,竟隐约掌控了所有琵琶的脉动,自然而然,却又无比奇妙的引导着节奏。仔细聆听,原是一曲《昭君怨》。
她莲步渐动,倩影飘然移至台心,浅浅行礼后,柔若无骨的娇躯已随曲调翩然而舞。
她的舞姿……
该用如何的辞藻才能写尽这曼妙?
一个随意的舞步,由她跳来,便是难以言喻的动人心弦;一个悠然的翩转,由她跳来,便是无法形容的夺人心魄。明明是跳舞而已,却似乎穿过了距离,透过了空气,舞进观者的眼,观者的心,观者的灵魂。再看下去,伴舞的似乎再不只那八名女子,却是来去楼里的一切。
即使飞燕再世,也只能甘居下首吧。这又怎能怪罪那些看过她舞姿的人,提起她时,莫不过一个“好”字?
正当众人迷醉之时,她樱唇微启,徐徐唱道——
“谁作桓伊三弄,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舞随曲走,曲伴歌行,歌引舞动,竟再难分出彼此,完美无暇的交融在一起。
这首苏轼的《昭君怨》带来的离愁别绪,已紧紧的缠绕住众人的眉头,纠结在众人的心间。以致歌舞毕后良久,观者还各自沉浸其间,难以自拔。
白衣女子已尽数退走,台上只有那一袭红衣的羽冰凌。她俏然而立,轻抬螓首,注视着三楼正中的天字号雅间。
“啪、啪、啪!”
正是这雅间中的掌声第一个划破了寂静,激起的回音在大厅中阵阵流淌。
羽冰凌的眼角往上翘了些许,像是在笑,很快,便将眼神转了开去。
众人接二连三的反应过来,这才发现脸颊上大多冰凉一片,竟是被这歌舞感动得流了泪!喝彩声和掌声如潮水般很快响起,迟迟不退;更有甚者,已在大声呼喊羽冰凌的名字。
羽冰凌也不说话,默然站立了半刻,轻轻一福,便径直往台后隐去。而在那之前,天字号雅间已然人去楼空,再无丝毫响动。
众人怎舍得冰凌仙子就此离去?于是纷纷起身前行,叫嚷着朝后台涌去,无奈两名身强体壮,怒目圆睁的壮汉生生挡在台侧的入口处,竟是半个人也不让通过。其中一名壮汉双拳一握,朗声说道:“诸位!冰凌姑娘舞后从不见客,还请诸位海涵。如诸位愿意,可将名帖留给在下。三日之内,冰凌姑娘自会邀有缘之士前来一聚。”
他这话比什么都好使。众人立即停止了拥挤,纷纷掏衣倒袖,寻着自己的名帖。更有人郑重其事的往名帖中夹着“佐料”,希望羽冰凌或是眼前这壮汉,能因此对自己另眼相待。不过结果如何,此时此刻却是无法预料的了。
此时的羽冰凌,早已远离了来去楼厅内的喧嚣,回了自己居住的小院。步至门口时,她的步子微微一滞,之后,才轻抬藕臂,将门徐徐推开。
屋内空无一人,物品摆设,也毫无异样。
她幽幽一叹,缓步走入,随手掩上了房门。
一轮弯月悄悄然挂在天际,倚着清冷的树梢,谱写夜色。仔细听去,前方的人声时时传来,倒更凸显出这里的宁和。羽冰凌静坐在半开的窗下,红衫已换,身穿着与琵琶众女般一样的白色衣裙。她身前的桌上,摆着一方古朴的圆镜,镜中,披着烛光的人儿正抬起左手,缓缓伸向别着面纱的耳鬓。
叩门声,便是在这时候忽然响起。
她柳眉一动,美目斜斜瞧往门口。
“羽姑娘?”门外人礼貌的问询传入伊人耳畔。耳边的柔荑顿了片刻,终于摘下轻纱,面纱落处,她完美的容颜上闪过一丝失落,转瞬即逝,却有一抹坦诚的笑容欣然浮起。
“方公子不忘旧谊,亲临来去楼,冰凌幸甚。”
房门再开,那身着青衫、微笑站立之人,正是方肇云。
注:《昭君怨》的版本较多,其中较为著名的出自于李白和苏轼,本文摘录的为苏轼版本。李白所著《昭君怨》原文如下:“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2011.2.16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冰凌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