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小数点移动的魔法谜案 ...

  •   第二天的数学课上,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教室,在李老师深蓝色的西装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手持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写下今日课题:"小数的单位大小比较规律"。
      接着,她又画出五个长方形框格,用向右箭头串联成一条神秘的路径图。
      同学们望着这奇特的图表,忍不住交头接耳,教室里泛起蜜蜂般的嗡嗡声。然而当李老师转身的瞬间,整个教室立刻鸦雀无声——这位执教二十年的教师,早已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老师故作不知地扬起嘴角,从讲台取出一支银色指针:"这是我们的'小数点魔杖',今天要用它揭开数字变化的秘密!"
      指针在阳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坐在第三排的小安心里一紧:这才刚攻克小数乘除,又来了新内容!昨晚妈妈拿着练习本来找她预习,可她一看到小数点就眼皮打架。此刻她只能暗自祈祷不要被点名。
      "先见证向右移动的魔力。"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0.35,"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结果是多少?"
      小宇的同桌小琳立即举手:"变成3.5!扩大了10倍!"
      "很好!看来小琳预习得很认真。"李老师赞许地点头,目光却若有似无地扫过小安,"请用魔杖演示移动过程。"
      就在小琳兴奋地上台演示时,李老师突然写下4.2:"若要变成0.0042,该怎么移动?"小琳愣在讲台上,刚才不是这个题目啊。这题她不会。她把目光投向台下,请示场外支援。
      "向右两位!"调皮的小强抢答。
      "向左两位!"立即有同学反驳。
      班长小花猛地站起来:"都不对!应该向左移动三位!数字明显变小了三位!"
      教室里顿时炸开锅,同学们分成三派争论不休。
      李老师的笑容渐渐消失,教棒"砰"地敲在讲台上:"数学不是猜谜游戏!"在一片寂静中,她带领大家逐步验算,最终证明小花是正确的。
      李老师看同学们反应都很积极,欣慰地对小琳点点头,眼中又重新带着笑意:“请回座吧。”小琳看没有受到批评,开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还没等同学们缓过神,李老师写出2.8:"先向右移一位,再向左移两位,最终是多少?需要上台用图表演示整个过程。然后用手指了指她最先画的那一行框框。"
      小安慌忙在笔记本上临摹图表,却完全不知如何填写。咋办啊!
      她偷偷瞄向前桌小花的草稿,终于,她灵光一现。有拉!
      台下的同学们风起云涌!
      "是0.28!"小宇忍不住喊出来。
      "是28!"学习委员小芳坚定反驳。
      "要举手发言!"李老师不悦地皱眉,"小宇,上台演示。"
      随着小宇一步步展示:2.8→28.0→0.28,许多困惑的同学终于茅塞顿开。就在大家以为挑战结束时,李老师又抛出终极难题:"4.56先向右移两位,再向左移一位,接着向左移三位,最后向右移两位。最终结果是多少?"
      当老师的目光扫过教室,小楼急忙用胳膊肘碰碰小安:"快举手!上次我就出过洋相了!"
      小安硬着头皮举手,在老师的点名下,她迎着众人的注视走向讲台。
      小安上来。“随着老师的话,小安上去了,小楼在后面感激地看着小安。她实在是不会做啊,小安应该比她要强一点的。她就是如此地迷之自信。
      小安上去以后,手哆嗦着把4.56填在了第一个框框里。再把移位用10或100和1000在箭头横线上写出来。再接着,她卡住了。
      李老师在旁边问她:”小安,你怎么写的时候手在抖啊?“
      小安说:”老师,这是因为我太喜欢答题了,能有这个机会,我可太高兴了。“
      李老师听到以后,脸上表情有些哭笑不得,开始指导小安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4.56乘以100,就是向右移动两位,我们先向右移动一位,看是多少,再接得移动一位。“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小安艰难地写出了一个45.6,紧接写又慢慢地写出了456.
      ”对了,把这个数填进去。“
      ”然后我们再接着算下一个。“ ……
      中间,小安把向左移动少移了一个,台下的同学们立即发现错误,争相举手纠正:"小安移动反了!应该向左再移动一位!" 小安听到以后,把数字改正了。李老师欣慰地笑了:"看来你们已经掌握识破错误移动的火眼金睛了!"
      等小安写完,老师让小安回去坐着了。
      小安几乎是飘着回到座位的,心脏还在因为刚才的成功演示而怦怦直跳。
      她刚坐下,同桌小楼就立刻行动起来。
      只见小楼飞快地翻开小安的数学书,精准地找到接下来要讲的那一页,动作麻利得仿佛练习过无数次。
      接着,她从小安的铅笔盒里拿出那块印着小猫图案的粉色橡皮,仔细地把它夹在书页中间,刚好让小猫的笑脸露在外面。
      “给你标记好啦!”小楼压低声音,眼睛亮晶晶的,“这题我听懂了!李老师接下来肯定要讲移动四位的情况,你看这里——”她用手指悄悄指着课本上的例题,“向右移动四位要补两个零呢!”
      小安惊讶地看着小楼。这个平时总说“数学是天书”的好友,此刻居然主动预习起来了!
      就在这时,前座的小花突然转过身来,小声加入讨论:“不对不对,如果是整数向右移动四位,可能要补三个零甚至四个零呢!得看它有几个小数位。”
      小楼不服气地指着课本:“可是这题例子就是补两个零嘛!”
      小花摇摇头,把自己的课本推过来:“你看这个例子,0.5变成5000,中间补了三个零哦!”
      两个好朋友竟然为补零的个数争论起来,谁也说不过谁。小安看着两个课本上不同的例题,也陷入了思考。
      原来补零的个数不是固定的?她们的争论声虽然很小,但还是被李老师听到了。
      令人意外的是,李老师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走过来。“很好的发现!”李老师赞许地说,“你们遇到了小数点移动中最精细的规则了。谁能总结一下,到底要补几个零?”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竖起耳朵等待答案。这个问题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学习委员小芳犹豫地举手:“是不是看需要移动几位,就补几个零?”
      小强立刻反驳:“那刚才0.5变成5000,移动了四位,但0.5本身没有零啊,为什么补了三个零?”
      小安也加入讨论,她弱弱地说:“我觉得是要看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各种猜想,但每个猜想都能被反例推翻。
      就连平时数学最好的几个同学也皱起了眉头。李老师看着大家困惑的样子,终于揭晓谜底:“其实,补零的个数取决于移动的位数和原数的小数位数。总补零数=移动位数-原小数位数。”
      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公式:“举个例子,0.5有1位小数,向右移动4位,就需要补4-1=3个零,所以变成5000。”
      “哦——”全班同学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声。小楼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原来这么复杂啊,我还以为很简单呢。”
      小花则兴奋地拍手:“这个公式太有用了!”
      小安赶紧在书上记下这个重要的规则,小楼帮她画了个重点符号。
      就在这时,下课铃声响了。
      李老师做完课堂总结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补零的规则。小安看着满书的笔记,感觉这堂课收获满满。而最让她开心的是,小楼居然主动说:“小安,晚上我们一起写数学作业吧!这个补零规则太有意思了!”
      小安惊讶地看着好友,发现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数学真正的兴趣。这或许比学会小数点移动更加难得。
      课程尾声,李老师总结道:"小数点移动就像魔法,向右扩大,向左缩小。记住移动位数对应10的幂次,你们都能成为数字魔法师!"下课铃响起,小安望着满黑板的公式,突然发现那些曾经晦涩的规律变得清晰明了。
      夕阳透过窗户,给黑板镀上一层金色光辉,那些数字仿佛真的被施了魔法,在她眼中跳动闪烁。她悄悄握紧拳头,今晚一定要主动预习,明天要让李老师刮目相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