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平地起惊雷 ...

  •   三平地起惊雷
      六月说来就来,夏天在那荷尖上探出头来。城里一片人心慌慌,只因失踪的人越来越多。捕快整天的来回巡逻,事情茫然的没有头绪。街上的人越来越少,来去匆匆不作停留,商铺生意惨淡,伙计们懒洋洋的立在柜台边,看着阴郁的天色连连叹气。倾城乘着软轿咿咿呀呀的走过街道,再不见往日围观的路人。
      山道,寺门,青石路,熟悉的仿佛走过千百年。荷花池里依旧光秃秃的,立在凉亭里的人影还是一身青色。
      倾城突然生出几分疲累,靠着柱子看着池中自己的倒影,两人并肩立着,不曾开口。
      到底是他开了口,从袖子里掏出一方精致的帕子:“前些日子碰巧捡到施主的帕子,未曾有机会归还,贫僧失礼。”
      倾城望着他笑,却并不接,“师傅可知那诗的意思?”
      “出家人不打诳语。”
      “她笑得妩媚,“那诗讲得是情爱,师父如何看待情爱二字?”
      “世间种种纠葛,无非爱恨,痴男怨女,循环往复。佛门子弟心怀众生,情爱可舍。”
      倾城不再说话,双眉修长入鬓,眼角微微上挑。眉间的的莲花印透着亮丽的红,衬得一股妩媚的风情。精心修饰过的指甲像凤凰花染过一样张扬艳丽,托着尖尖的下巴,一双眼
      仿佛能把人吸进去。
      “情爱许是可有可无的罢,”她转过脸来,正对上忘尘山水画一般俊秀的容颜,言语轻的随风飘荡:“可这世上偏偏有人愿意为它生,为它死。”
      忘尘于是低垂了眼,眼神一贯的悲悯:“执念太深,便成魔障。”

      城中首富李员外家的公子也莫名其妙的失踪了,笼罩在小城上方无形的阴霾越来越深。流言蜚语愈演愈烈,整日巡逻的捕快也无精打采,只来来回回把厚重的气氛又加了一分。唯一值得提起的是风月楼倾城姑娘,本月初十晚她要在明湖画舫表演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座城市。千金难得一见的美事,终于让灰暗的城透出一点喜悦的气氛。
      初十那天,街上终于添了几分热闹。早起的卖货郎高高兴兴的摆开货摊,指望今日的生意能好上一些,行过那明湖畔时,被一片艳艳的红晃得仿佛花了眼。只见那明湖里的荷花一夜之间全开了,每一朵都开得又大又盛,十几年没见过这样红这样美的荷花。于是百姓又都围到了湖畔,兴奋得赏荷讨论。一时间众说纷谈,好不热闹。
      夕阳的余晖刚刚散尽,夜幕的华彩也接着拉开了大门。不愧是风月楼的花魁,当得起这样的大手笔,明湖畔沿岸点遍花灯,五艘精致华美的画舫在湖中央围成了一朵花的形状,各个船头之间丝绸相连,中间撑起一个圆形浮台,等在岸上的人们熙熙攘攘,灯火照耀下是一张张兴奋地脸庞。
      乐声响起,人们立刻安静了下来,一道红色的身影自画舫轻飘飘的落在正中心的浮台。那女子一身火红长裙,衬得肌肤似雪,贴合的腰身宽大的裙摆勾勒出曼妙的曲线。女子抬起头来仿若惊鸿一瞥,眼眉上挑,唇边带笑。眉间一抹艳丽的莲花印,美得惊心动魄,艳丽张扬,不是倾城又能是谁?
      只见她随着乐声缓缓舞动,一开始轻柔婉转,缠绵悱恻,鼓点越来越急,倾城的动作也跟着越来越快,人们的眼睛也仿佛不是自己的,只盯着湖中央的身影移不开眼。突然,乐声骤停,恍惚间那红色的身影便跃至半空中,双臂伸展乌发如瀑,宽大的裙摆的空中摆出一朵巨大的莲花,然后那身影转着圈缓缓下落,人们才缓过神来,仿佛身在梦中,又仿佛如梦初醒,一时分不清是真还是幻。
      很少离开卦摊的老道士站在明湖上的白石桥上,身边青衣的出家人眉目淡然,在朦胧的月色下看不清表情。他终于垂下眼睛,整个人仿若镀上了一层金光。
      站在岸边拥挤的人潮里,慢慢向湖边靠拢,手中的佛珠金光越来越盛,直晃得人移不开眼,刚从美妙绝伦的表演里回过神来的人们诧异的看着一身青衣的出家人,眉目出尘的好似谪仙,不受控制的向两边散开,让出一条道路来。立在湖中央的女子笑得倾国倾城,仿佛早就料到般淡淡开口,温柔的像是最动听的情话。
      “你终于来了。”
      忘尘双手合十,无欲无求的脸上带着心怀众生的悲悯。闭上眼睛念动咒语,手里的佛珠升至半空,金光洒遍整个明湖。当那刺眼的光芒消失的时候,湖里开得正旺的莲花一瞬间枯萎,湖中浮起的物体让百姓们惊恐地睁大了眼。
      那是四十九具,累累白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