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 但求三顾(二) ...
-
且说曹操得知曹仁不但战败还丢了樊城,一时震怒。冷静下来相问是何人助刘备。摸清了缘由就大手一挥将徐庶的母亲“请”到了许都,先是好言相劝,不料徐母是大义之人,根本不理会曹操的诱骗和威胁。
曹操无法,只好假做徐母书信命人传至新野。
徐庶得知消息,一时慌了神,直往刘备处去。
“先生…打算如何做?”刘备听完徐庶的叙述,半晌不语后轻轻开口。
“百行孝为先。主公…元直怕是…只能前往…曹营。”徐庶字字回得艰难。
“当真…如此…失了先生,备…又当如何?”刘备暗自握紧了双拳。
“主公!若是不顾母亲安危留于此地,元直也是心神大乱,根本无法再为主公谋划什么,请…主公成全。”徐庶本就倾心于刘备,这番话字字句句像是敲在自己心上,痛意涌向四肢百骸。
“先生…快请起来吧。是备无能,于情无甚理由留住先生,于理亦不能让先生背上不孝的罪过。”刘备长叹一声,道:“曹操此番作为足见对先生的重视,那先生在曹营也能一展宏图…想必此行当也是无甚凶险…先生自己保重。”
“……”徐庶不语,抬头看向刘备,眼中已然有了泪光:“主公觉得元直是这样的人?”
“……”刘备。
“元直为择明主,几番周折。好不容易遇到主公…虽是缘浅,但此番遇见亦足让元直此后生不再遗憾。”徐庶轻轻地说着,仿佛要将心中情意字字缓缓道来,“主公是宽德仁厚的贤主,元直见到你的时候就知道了,好奇之下吩咐单福来试探你,若无此间事,元直也已经认定了主公,虽不知道为什么…呵,大概是主公本身有一种吸引元直的气质吧。”
“……”刘备。
徐庶轻轻地说着,继而抬眼直望进刘备眼里。
双目相对。
徐庶清朗的声音,有分量地传出,掷地有声:“元直发誓,虽入曹营,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主公请放心,元直绝不会助曹贼算计主公!”
“先生…”刘备长叹一声,“你这…又是何苦?”
徐庶一身才气,又有这远大的抱负,竟就这样埋葬自己后半生的可能,如何不让人叹息。
“主公,元直会去寻访友人前来相助你,不必过于担心,那人才智比我高上几倍之余,一直未觅良主…”徐庶道。
“还有比先生更有才智之人?”刘备道。
“主公说笑了。元直不过是一介布衣俗子,世间有雄才伟略的隐士太多,怎可相比?此人居于南阳,号‘卧龙’,名诸葛亮,字孔明。主公可以礼前去拜访。”徐庶微微一笑,带着点苦涩:“这也是元直最后能为主公做的事情了。”
徐庶辞别刘备,匆忙往隆中赶去寻诸葛亮。
南阳草庐。
“你要去投奔曹操?可是不管你的明主了?”诸葛亮一袭单衣,举手投足间是一番出尘的气质。
“母亲人在曹操手中,我实在无法…”徐庶暗隐伤痛,道:“孔明,左将军为人正直仁厚,又能礼贤下士…”
“你今日是来劝我投拜刘备麾下?”诸葛亮起身问道,目如朗星。
徐庶只觉诸葛亮语气尽显凌厉,声音更加低微道:“我已将你举荐给左将军,他若寻访来,望你…不要拒绝他的请求。况且…!刘备真的和那些道貌岸然的主子不同,你见了就知道,真的!!”徐庶语气越发急切而肯定。
“我为何要见他?”诸葛亮甩袖入室,略显倦懒的声音传来:“本以为元直是来道别,不想竟是想要将我推到那无尽的纷争乱世里去。也罢,阿洛,帮我送客。”
一个书童模样的小少年从内室走出,躬身一礼道:“徐公子,这里请吧。我家先生现不见客了。”
“孔明…!”徐庶又唤一声,见内室毫无反应只得沮丧离去。
待徐庶走后,诸葛亮在内室出声唤道:“阿洛,你把我的钱袋收到哪儿去了?”
名唤阿洛的小少年闻声急忙跑到内室,“我放在书架上面了!”见到诸葛亮一身行装,疑惑道:“先生这是…要出远门么?”
“是啊,你家先生要出门去避避最近要寻来的麻烦。你好好看着家,过些日子均儿就回来了。”诸葛亮整理着包袱,也不抬头。
“是,阿洛知道了。”少年说着踮起脚去拿那放在书架上的钱袋,显得有些勉强,那绣袋拿到手上一松,“啪”得掉到了地上。
少年忙弯身去捡。那绣袋是藏青色的,却因年岁久远多次的翻洗而使得布料略略泛白,绣工却是精致。
“先生这么多年怎么还在用这个袋子?虽是精致,可用久了那针脚都磨开了,阿洛下回去集市给先生重买个吧。”少年道。
“……”诸葛亮。
“先生?先生!你想什么呢?”少年。
“没事,只是想起些旧事。那绣袋我用惯了,不必换了,无碍的。”诸葛亮回神道。
“喔…”少年。
好,阿亮,此去路途不定,叔赠与你一信物。等你长大了,愿意就来帮着叔一起匡扶汉室,救天下百姓可好?
这里有些纹银,你都拿着,一路当心些。
叔父说过不可以随意接受他人赠物,恕亮不能收。
少时的记忆涌上,那时候…呵。
诸葛亮摇摇头,似乎要把这些记忆甩开。匆匆忙忙整理了包裹就出门了,这倒不像是要远行,反是想逃难似的。苦笑一声,这个元直,真是害死我了。
诸葛亮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走得那么急,好像是怕什么追上来一样。投拜刘备门下么,其实也不坏,甚至还偷偷地幻想过几次为那人出谋划策,但是就是不想在现在就见他。也不知在别扭个什么劲,总觉得那人只怕是听了元直的话才来寻访,若元直荐了别人,他也是要颠颠地去的。
被那人视作和别人无异的名士前来寻访,只是为他的大业起个军师的作用,谁都行,只要有才能的都行,只要有才能的他都会这么礼贤下士…想着就觉得有些不爽。
诸葛亮略略摇头,暗笑自己怎么这般幼稚了,那人本来就是要寻访有雄才伟略的人来助他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理应如此,自己到底是在郁结什么啊…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大概就是有些…是元直走了举荐我,刘备才寻来的委屈,还有,仅仅被当做是贤士的不甘…
就是现在还没准备好见他,所以心急之下就跑了出来,真是…太不理智了。也罢也罢,那就去为那人取来西川的地图,全当是游山历水好了。
只是…不知道等我回来,你还在不在,又会不会再来寻我。若是这样错过了,也就当命定缘浅,也没什么好怨的,于草庐中一生平淡清寡也非坏事。
若是你还执着来寻,那便应了你,长驱中原,克复旧物,重延汉祀,终身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