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五章 真假言选定救难人 ...

  •   林晚如今已经出孝了,自然不能再说回自己院子吃饭的话。而且,她今天刚回来,中午的这顿饭,也是给她接风的意思,所以,林晚就只能留下了。
      午膳时,薛家母女也被留下了,王夫人就此也获得了坐着入席的资格。邢夫人么,还是自己离开的。
      座位安排是贾母在主位,薛姨妈、王夫人、宝玉在右手边。宝钗、林晚、三春在左手边。
      凤姐和后赶来的李纨,依旧是服侍众人用膳的。大家围在一个圆桌上,还算和谐的用了午膳。
      虽说林晚如今可以吃肉了,可是,她依旧不喜欢贾家那做的极其油腻重口的肉菜。所以,午膳她只挑了些清淡的吃了点儿。
      贾母瞧见了,心里就知道自家外孙女儿,怕是不喜欢京中的口味。
      饭后,贾母慈爱的对林晚道:“你们小姐妹一处玩儿才是正经,以后我也不拘着你们,早晚来请安就是了,剩下的随你们自去乐呵吧。”
      林晚一想就知道,贾母是看自己不喜贾家菜色,就默许自己可以继续开小灶了。她心里妥帖,将头靠在贾母肩上,柔声道:“玉儿何德何能,让外祖母这般爱怜。”
      贾母闻言没说什么,只轻轻的拍了一下林晚的手,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了。
      午饭后,大家又说了会儿话,也就都回各处歇午了。
      林晚回到莫语堂,换完衣服后,就躺在软榻上了。她看着香炉里徐徐上升的青烟,细闻是甜滋滋的桂花香。真好,连睡觉还要燃香助眠,真是朱门大户啊。
      闭上眼睛,林晚想着的,却是乱糟糟的一团。自己出孝了,薛家在京中也算扎下根了,史家两位侯爷据说也要回京了,贾家的这场大戏,也要拉开序幕了吧?哎,看来接下来的日子里,有自己忙的了。林晚思及此,无声的叹了口气。

      林晚到达贾家后,曾见过一次史湘云。林晚是在正月末到的,见湘云是在三月份。史湘云要随自己婶婶去自己的舅舅家拜访,故此来贾家与贾母辞行的。之所以说是辞行,因为好像史湘云的舅舅家想要留她一些时候。史湘云的舅舅说是留湘云一阵子,这一留就是一年多,也不知是为什么。据说,湘云得等到今年快入秋,才能回来呢。

      对此,林晚不知道原著里有没有这么一回事儿,因为原著里只讲了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具体过程,小事上只一笔带过就是了。所以,面对这些预料之外的情况,林晚也只能顺其自然。
      在原著里,黛玉和湘云不是很好,到了后期可以说是剑拔弩张。为啥?湘云就是一个缺爱的姑娘,看黛玉一来,无论是贾母还是宝玉都围着黛玉转,故此就嫉妒黛玉,所以有些敌视。可现实呢,湘云来贾家见到林晚,见她很得贾母的喜爱,可却远离宝玉,所以敌视的情绪倒是少了许多。
      史湘云比黛玉还小一岁,对于她这小姑娘来说,贾母的疼爱到底比不上玩伴宝玉啦。所以,湘云一见自己的好玩伴没被抢,自然对林晚没什么大气。再者说了,林晚对湘云也挺好,凡事都不和她争抢,湘云对林晚的态度,就当做自己多了一个姐姐,故此相处还算融洽。
      综合以上,林晚觉得湘云来不来贾家,对自己影响不大,所以还不怎么担心这个。那么,在来看看眼下情况。
      史湘云的事情暂且放下了,薛家的事情却还没了呢。林晚能感觉到,薛宝钗可是不怎么喜欢自己啊。她想了好久才明白过来,为何宝钗对自己有敌意。
      这里是古代,这个时代女子一生如何,或者说女子一生的价值,基本取决于自己的出身和地位、样貌性情与才华、未来夫婿的贵贱、生养子女的出息等等。哎,虽说很囧,可是这里的姑娘就是互相攀比这些。
      原著里,宝钗来到贾家,端的大方得体,将贾家的三春、黛玉、湘云全都给比下去了,这位宝姐姐自然就温柔啦。可是现在呢?林晚端的一身大气,三春的性格也都有所变化,湘云还没来,故此没人追捧的宝姐姐可不就恼了?哦,你说宝玉对宝钗好?这时候的宝钗还一心想着来年二月宫中的选秀呢,心自然没放在宝玉身上,所以宝玉对她的格外优待,自然就没什么满足感啦。
      薛家么,林晚深吸一口气,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她和薛家没什么关系,自然对薛家没什么敌视的态度。可是,香菱啊,不,应该说是甄英莲小姑娘,还是要想方设法救下的。因为林晚觉得,英莲就是红楼悲剧的开篇啊!她要是不好好地,自己就算再努力,也难保结局再绕回去啊。于是,解救甄英莲小姑娘的任务,是要率先实行地。
      早先,林晚就为解救英莲打下了伏笔。那就是进京的一路上,总和船上的婆子们聊天,打听新鲜事情。她们跑船的,拉的都是天南海北的过路客,自然听的多,知道的也多。所以,以后自己说出香菱是英莲的事情,也有了合理的托词不是?可是,这英莲是薛蟠那小霸王不惜打死人也要抢到手的人,她有什么办法让他乐意把人吐出来呢?这可是个难题啊?
      整个中午,林晚虽闭着眼睛,可是一点儿也没睡着。她想的都是如何解救英莲的事情啊。林嬷嬷看着自家小姐翻来覆去的烙饼,心里不解极了。
      等林晚起身后,林嬷嬷一边给她梳头,一边劝道:“姑娘,可是心里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可要说出来,别一个人为难才是啊,忧虑伤身呢。”
      对啊!林晚眼睛一亮,立刻就精神了!哈哈,自己如今可是林家姑娘,在贾家得到众人喜爱的好吧?有事情了,很不必自己一人为难的。想及此,林晚回头对林嬷嬷一笑,道:“前些时候拿来的木偶,不是让留出两份么?拿出一份来,我要给薛家姑娘送去呢。”
      对于自家大小姐说风就是雨的性格,莫语堂里的丫头早就习惯了,故此竹青应下之后,就去拿东西了。
      林嬷嬷看着林晚的笑脸,挠挠头,更加费解了。自家小姐这是想到什么了?怎么突然又高兴了呢?哎呀。。。。。。林嬷嬷顶着一张不解的脸色,与竹青、竹明一块儿陪着林晚就往梨香院去了。
      薛蟠这霸王自从来了京城,又和贾家的一帮纨绔结识后,那可算是游龙遇水,快乐似神仙啊。每日里早出晚归的,要不是薛姨妈管的严,只怕都要不着家了。
      这日也一样,早早的薛蟠就出去了。薛姨妈和宝钗上午去了荣庆堂,也算是给林晚接风了。中午饭过后,就回梨香院歇了午,这会儿娘俩才起身不久,想着收拾收拾就去王夫人那里说话解闷呢。听闻小丫头禀报,说林家姑娘来了,娘俩还纳闷呢。
      “这林家姑娘一直对我们淡淡的,怎么突然间就来了呢?”薛姨妈好奇的说了一句。
      宝钗也是不解,她想了想道:“再怎么说都是亲戚,既然人家来了,好好招待也就是了,又有什么呢。”宝钗想着,林晚好歹是官宦家的小姐,能结交上也是好的,故此劝道。
      薛姨妈一想也是,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还要叫自己一声姨妈,即便来了还能怎样。于是,就安排人上好茶。
      林晚笑眯眯的进了屋子,给薛姨妈见了礼,也和宝钗打了招呼,就坐下了。
      “妹妹怎么来了?这个时候怕是刚起身不久吧?”宝钗柔声说道,不见半分的生疏。
      “早先我让人做了一些小玩意儿,几个姐妹都送了,倒是都挺喜欢的。我想着都是女儿家家的,没准薛家姐姐也会喜欢,所以就冒昧登门啦。”林晚说完,示意竹青一眼。
      竹青端着小木盒上前,将那一盒子的小木偶给宝钗看。
      宝钗闻言低头看看,见都是木头雕制的小动物玩偶,果然十分喜爱。毕竟都是小姑娘,哪里会不喜欢这些精致可爱的东西呢。
      薛姨妈坐在一边儿看着,也是由衷的高兴。她虽爱算计,可没有多精明的头脑,对林晚的态度么,除了觉得她不和自家亲近外,也没什么了。曾经让自己一家子没脸过,但也不会真和这么个小丫头较真。如今见其给自己女儿送小玩意儿,倒是对林晚改观不少。
      “难为你想着了,还亲自跑一趟,真真是个好孩子。”薛姨妈笑呵呵的说道。
      “做的如此精致,倒真是让人喜欢的好东西呢。妹妹巧思,姐姐倒是比不了的。”宝钗抿嘴一笑道。
      她从小就被薛老爷当做男儿教养,成日里想的都是怎样让自家更兴旺些,与玩物上倒是很少接触的。如今看林家姑娘成日里想的竟是怎样玩乐,未免看轻了林晚一些。可是,这份看轻中,也藏着一些嫉妒和不甘。试想谁家姑娘不是娇养着的,可自己早早就要为家中事务繁忙多思,难免觉得委屈些。
      林晚观宝钗脸色,浅笑道:“看薛姐姐说的,好像我多调皮似地。”
      闻言,薛家母女倒是都笑了。
      她们正说着话,王夫人来了。因为王夫人见薛姨妈没去找自己,以为她有事绊住脚了,所以就自己上门了。进了屋,见林晚也在,不免心里好奇。
      “外甥女也在啊?来和你姐姐玩儿么?”王夫人面上带些笑容的问道。
      “二舅母好,回二舅母的话,早些时候不是给姐妹们送了小木偶么,我想着薛家姐姐这里也是不能少的,故此就送过来了。”林晚俏生生的说道。
      王夫人听了这话,觉得林晚挺给薛家面子的,故此心里挺高兴,也就笑笑后不再多说什么了。
      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俩要说体己话,宝钗就带林晚回了自己的屋子。
      “薛姐姐,如今外头天正好,不如出去看看花吧?我院子里没让人种太多的花,就看看你们院子里的呗?”林晚仔细将宝钗屋里的丫头都扫了一眼,没见到眉间有胭脂痣的小姑娘,故此说道。
      “既然妹妹喜欢,自然是可以的。不过,妹妹要是喜欢花儿草儿的,让人在院子里种些不就好了吗?”宝钗引着林晚出了屋子,往梨香院小小的花园里去。
      “花儿虽好看,可是打理起来也太过麻烦了,故此没让人往院子里种。”林晚笑着解释道。她可是很怕蜜蜂的好不好?万一种了花把蜜蜂给招来怎么办?
      “瞧妹妹说的,就算种了花,还用妹妹亲自打理不成?只管让丫头婆子料理就是了。”宝钗笑了笑,指指眼前的一片小花园,说道:“既然妹妹怕累到自己院子里的人,那没事儿就来姐姐这里看花儿吧。姐姐家里会种花儿的多着呢,定然会让妹妹满意而归的。”
      林晚听出宝钗话里的得意,却没多说什么。如今,她可是忙着找香菱呢,可是没有时间争夺这个的。
      梨香院本来也不是很大,花园子是一个半圆形的,种了一些花,倒是挺雅致的。
      花园一角的树下,有几个小丫头,此时正在踢毽子。林晚一眼就看到其中一个小丫头,眉间有一颗胭脂痣。细观见其眉眼细长,粉面红唇,体态婀娜,倒是一个好摸样。这个小丫头,就是香菱了吧?
      林晚面上带笑的走过去,盯着香菱看了又看,转头对宝钗道:“薛姐姐,这个小丫头倒是好模样。”
      宝钗闻言一看,见林晚说的是香菱,面上有些不自在的回道:“她叫香菱,就是因为她,哥哥才。。。。。。才和人起冲突的。”
      呦,打死人的大事儿,到了宝姐姐的嘴里就是起冲突啊?啧啧,真是一张巧嘴儿啊。林晚暗搓搓的笑一番,面上依旧带着合适的笑容。
      “这个小丫头嘛,嗯,我倒是觉得面善呢。”林晚围着香菱走了一圈,不错眼的盯着人瞧,看了好久才收回视线,对宝钗笑道。
      宝钗见林晚一心盯着香菱看,心里也有些好奇。转念一想,觉得林晚怕是在心里想着自家哥哥打死人的事情,面上一红,浅笑道:“妹妹身边的丫头各个都是好相貌,怎么反倒盯着我们家一个小丫头看呢?”
      林晚察言观色,自然知道宝钗怕是不太痛快了。她眼珠一转,笑道:“这个时候了,几个姐妹也都起来了,我们找她们玩儿去吧?”该打探的都打探好了,也就不必留在这里啦。
      宝钗本来以为林晚是在借此取笑自家哥哥,见林晚率先为自己找了台阶,心里不免奇怪些。然后宝钗转念一想:自家刚来贾家时,林姑娘还在孝中,平时很少出院子,莫语堂的丫头平时也从不嚼舌根,说不定自家的事情她还不知道呢。刚刚那般看着香菱,也许只是因为香菱生得好吧?这么一想,宝钗稳定下情绪,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了一些。
      “妹妹说的是,咱们这就走吧。”宝钗亲密的拉过林晚的手,笑着说道。
      两人和薛姨妈与王夫人打声招呼,就往荣庆堂去了。
      此刻,三春和宝玉也都在荣庆堂,正和贾母说笑,见林晚和宝钗一同进来,不说别人心里的好奇,单宝玉可是高兴坏了。自己喜欢的宝姐姐和林妹妹一同来了,他能不高兴么。
      和贾母见完礼,几个小辈儿就聚在一块儿说笑起来。贾母坐在一旁看着,也笑呵呵的心情很好。
      林晚先是和众人说笑一会儿,就贴到贾母身边了。
      贾母多精明啊,一见林晚的样子,就知道自家外孙女怕是有话要和自己说。于是,贾母笑呵呵的对几个孩子道:“如今院子里的花儿开的正好,不如摘些编个花篮,放在屋子里又有趣儿,又香屋子。”
      “诶,对对!编花篮!”宝玉最喜欢花儿什么的,听闻贾母的话之后,立刻蹦起来说好。
      三春几个也唧唧喳喳的赞同,宝钗自然不会拒绝了。
      “你们去吧,我可是要在屋子里躲懒的。竹明和竹青,你们两个替我多摘些花回来,一会儿我自己编。”林晚靠在贾母怀里,懒洋洋的说道。
      “大家一块儿玩多好?偏小玉儿懒,都让老太太宠坏了。”探春冲着林晚皱皱鼻子,斜着眼调侃道。
      “林妹妹素来就是个小懒猫儿似的,你才知道么?我们多找些好看的花儿回来,一会儿看她急不急!”迎春如今的性子开朗多了,听了探春的话也打趣儿道。
      “就是就是!林姐姐真是懒!”惜春伸伸小舌头,对林晚做了个鬼脸。
      “哼,反正我是不出去的,随你们怎么说。”林晚一副爱咋咋地的样子。
      贾母又笑了一通,到底打发几个人出去采花儿了。其实宝钗心里隐约有些猜测,但是到底不愿违了贾母的心意,这才和众人一块儿去了花园。
      等众人都走了,贾母给鸳鸯使了眼色,将一屋子的丫头都给打发出去了。林嬷嬷则是和鸳鸯一样,守在门口,免得有人听墙角。
      “玉儿,可是有话要和外祖母说?和外祖母很是不必见外的,有了什么委屈,只管直说就是。
      林晚一脸严肃的看着贾母,小声道:“外祖母,玉儿听母亲说过,贾家和江南甄家是亲戚,可对?”
      贾母闻言先是一惊,之后又稳定下来。贾母想:贾家和甄家暗低下的来往,不是玉儿这小女儿家能知道的,就算女婿知道了,也不会和玉儿说的。玉儿如今这么问,怕是有别的缘故呢。
      贾母和颜悦色的道:“是啊,祖上的老情面了。玉儿怎么突然这么问呢?可是有什么事情?”
      “外祖母,刚才玉儿去梨香院了,给薛家姐姐送小木偶的。玉儿想着既是二舅母的亲戚,玉儿很该看在二舅母的面上,也亲近些才好的,所以才这么做的。”林晚看着贾母,缓缓说道。
      “玉儿这般做的很是周全,一家子亲戚多亲近些也是应当的。”贾母赞道。
      “可是,玉儿在梨香院看到了一个小丫头,后来得知她就是令薛家大爷在金陵闹出官司的那个丫头。那个丫头。。。。。。嗯,玉儿,玉儿觉得。。。。。。”林晚吞吞吐吐的,到底没说下去。
      贾母眯着眼,看看一脸纠结的林晚,心里好奇升到最高点,缓声问道:“玉儿,那个小丫头,可是有什么不妥么?”
      林晚闻言抬起头,看向贾母的眼神,那叫一个敬仰啊。
      贾母见自己猜对了,心里沉了沉,小声问:“玉儿,到底是哪里不妥?”
      “外祖母,玉儿觉得,那个小丫头,好像和甄家有些关系。”林晚面带犹豫的说道。
      “哦?玉儿,你详细说说。”贾母手不自觉的就攥紧了,皱眉急问道。
      “玉儿进京的一路上,因为晕船,寝食不安。船上的船工婆子常来给玉儿解闷,和玉儿说些新鲜事儿。听闻在姑苏城里,有一位甄老爷,他也是金陵甄家一脉的,和其夫人到了中年才得一位小姐,后来却被拐子拐走了。甄家老爷就联系了金陵的甄家一族,一起找寻甄小姐。可是,到底是没有找到。甄老爷伤心过度,后来就疯疯癫癫的和路过的道人走了,只留下甄夫人回了娘家。
      玉儿坐的船上,有一位船工婆子就是姑苏人氏,因为这事儿当年闹得很大,所以她才知道的如此详细。哦,她手里还有一份画像,玉儿因为好奇也是见过的。
      原来甄小姐和甄夫人长得极像,甄夫人为了能找到爱女,不顾自己脸面让人将自己的画像散到各地,只为有好心人要是见到自家女儿,好能告知自己。
      外祖母,玉儿在梨香院看到的那个小丫头,怕就是那甄小姐了。”林晚皱着眉,慢慢讲道。
      这段话,那可是半真半假啊。甄士隐一家子的故事是真,可后来甄夫人散画像的事情是假。但是贾母远在京城,又是多年以前的事情,哪里会猜测出真假呢?这就叫假作真时真亦假,虚虚实实好唬人啊。
      贾母听完林晚的话,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
      甄家和贾家的关系,那还是很复杂的。两家祖上都是地里刨食的,没啥大区别。后来贾家一门双国公,可是把甄家给比下去了。但等贾家两位国公没了之后,后辈又都不怎么像样,而甄家凭借出了一位供奉夫人,倒是几年就起来了。然后甄家就开始送姑娘进宫争宠,靠着裙带成为了江南的土皇帝。
      贾母心里是瞧不起甄家的,可面上不仅是笑脸奉承,更是紧抱大腿啊。元春进宫参加的是小选,还是甄贵妃帮的忙呢。而贾家的回报么,就是暗中与甄家联合,力推甄贵妃所出的皇子为下届皇帝,希望粘上从龙之功,又能恢复国公之尊。
      哦,忘了说了,其实贾家原来追捧的可是太子殿下。当然,也只是面上追随太子殿下罢了。贾家历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哪里会一棵树上吊死啊?但是,贾家却没想过自己这般行事会让人说成什么样。有道是:一次不忠,万次不牢啊,哪里会有人真心信任他们?不过是利用罢了。
      这会,贾母听林晚说薛家打死人抢回来的小丫头,可能是甄家流落在外的小姐,心里立刻就算计起来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