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四章 除服送珠巧得人心 ...

  •   要说林晚为何有那么高的威望,原因可多了去了。不单说贾母对她的宠爱,单看林家之前上门和之后带过来的礼,就都知道人林家的姑娘是官宦家的嫡小姐,很受宠爱,可是不能随便对待的。
      再者,莫语堂里服侍的人,平日里做事极其有条理,而且对人都是客客气气的。院子里永远那么安静,都听不见一声丫头婆子的调笑。可要是有谁做错了什么,处置起来也是雷厉风行呢。而对于打赏银钱等,林晚向来遵循赏罚分明,处事公平清正,不叫人轻易糊弄,也不会叫谁白白受了委屈,丁是丁卯是卯的。由此可见,人林家真真是书香门第啊。
      人人心中都有杆秤,谁也不是傻子。贾府的下人更都是老油条,相对于漫天撒钱的宝钗,自然更加喜欢一碗水端平的林晚了。毕竟,谁也不能说自己永远占上风,永远不会让人欺负去了。要是真有走背运的那天,跟着宝钗这样的主子,只怕会让得脸的踩死才算完。可是跟着林晚这样的主子,只要你做的好,自然好处不断,你若做的不好,罚过之后也就算了,再不会让你直接被一棒子打死。
      于是,荣国府里面的下人们,私底下都说好的,还是林家的姑娘。
      林晚院子里的桃儿和杏儿,如今是被安排专门打听风声的,所以早把这些话告诉给林晚了。林晚听了,心里倒是很复杂。
      从前她看红楼时,最喜欢的自然是黛玉了。她觉得黛玉看得透,活的清,最是个真性情的人。但是,对于宝钗,她也是认同的。
      薛宝钗是一个商家女,在这个时代未免会受出身的牵连,处处难为。而且她又有那么一个闯祸精似地哥哥,和那脑子不清的母亲,也挺可怜的。特别是后来好不容易嫁了宝玉,好日子没过上多久,就跟着抄家了。最后,贾宝玉那个没担当的还一走了之,完全不顾她的以后如何。曾经,林晚真的为宝钗感叹过的。
      但是,等林晚成为了黛玉,从黛玉的角度再去看宝钗,就有些不同了。
      从刚见宝钗开始,她就感觉出宝钗对她的奇妙气场。再者,宝钗也曾几次三番的拿话暗讽过林晚不是么?要不是芯子换成了林晚,放在黛玉身上,可不是里子面子都只能忍气吞下了。宝钗如今十一岁,又是和自己母亲与哥哥一同来的京城,相互还算有个照应啊。看自己呢?才刚刚八岁好吧?没有亲生的兄弟姐妹,而且母亲又没了,剩下父亲又远在扬州,京中只她自己一个罢了。
      可是,就算这样,宝钗为了在贾家奠定自己的形象,还不是把她林晚往脚下踩?你说你自己想着表现就自己使劲儿去呗,凭什么要踩着别的姑娘往上爬?不给你踩着你还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谁欠你的啊?
      谁都愿意往上走,水才往低处流呢。但是,有些时候,处事明明损人也未必能利己,却还偏偏要这么做,那就太过分太可恨了。
      林晚想着,自己不是什么圣人,做不到十全十美。所以,损人利己的事儿,看情况她还能勉强理解一些。可是,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儿,真要惹到她,她可就不能原谅了。这也是前几次,她为何要落薛姨妈和薛宝钗面子的原因。
      她林晚可以老老实实的度日,不随便算计别人。但是,也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算计她!泥人还几分气性呢,何况她一个妥妥的黛玉粉了。
      想及此,林晚展颜一笑,趴在贾母肩上道:“只要有外祖母给玉儿做主,玉儿就什么也不怕了。”
      众人又说笑一通,也就到了晚膳的时候了,王夫人和李纨也都来了。林晚既然已经给贾母请完安(晨昏省定),也就告辞回自己的院子了。
      凤姐安排两个手脚麻利、为人老实的婆子到莫语堂,让她们两个跟着林嫂子和白嫂子学习淮扬菜和点心。
      林晚一想,就知道凤姐刚才的话,一面是玩笑,一面也是真的。
      想也是啊,堂堂国公府的几个主子想要吃口新鲜的东西,难不成还让她这个客居的,年仅八岁的外姓小姑娘全权负责了?那得多大脸啊?虽说,王夫人心里还是挺愿意的。要是凤姐不与林晚亲近,也不会多管这些事儿,可是,既然凤姐如今和林晚亲近了,自然不会让她受什么亏的。于是,这事儿最终就这么办了。

      薛家一家子进京来,金陵的生意自然就放下了不少。房子、地、铺子什么的,在京城这里就得重新置办。薛蟠再不成器,作为薛家唯一的男主子,也只能挺身冲上去了。薛姨妈和宝钗虽说不能出去抛头露面,可也没闲着,也在家里赶着整理账簿,再给薛蟠出出主意什么的。
      已故的薛家老爷相对于儿子,更偏爱自己的女儿宝钗一些,长恨宝钗不是男儿。不怪薛老爷偏心啊,宝钗性格圆滑,虽说身在内宅见识差了些,可相对于薛蟠,那也是强出好几条街啊。于是,薛家母女最近俩月,除了早晚给贾母请安之外,几乎都在梨香院看账本和挑选地、铺子什么的,没太多空闲注意别的事情。
      哦,也就每日下午,要么薛姨妈到王夫人处,要么王夫人到梨香院处,姐俩说说话也就完了。
      吹过春风,也就进了夏了。
      林晚这边儿呢,也要出孝啦。林家京中的总管林业,早早就在护国寺里订好了客苑,专门让林晚去那里做除服的法事。
      贾母感念自己女婿的一片心意,也不放心林晚自己一人去护国寺,还一住就是快两个月的,于是又安排许多的大丫头和婆子等,陪着林晚一同去了。
      所谓的“除服的法事”没什么出奇的,林晚每天依旧是抄写经书、诵经、焚烧抄写的经书等等。
      足足四十九天,这场法事才算结束。从今儿往后,林晚就可以穿好看的花衣服,吃肉肉啦!

      法事结束后,众人又在寺里整休了一夜,第二日早早地,林晚就被林嬷嬷给挖起来了。
      早就做好的衣服、首饰等物,也都拿了出来。
      因为林晚才八岁,还是个小姑娘,林嬷嬷就让人准备了一件水田衣。
      水田衣就是用小块儿锦缎料子拼接而成,样似袈裟又似水田交错,故此叫做水田衣。里外一共三层。最里面一层是素白绢布做的紧身高领长袍衬子。第二层是极浅的嫩粉色素锦,做的一件垂脚连身半宽长袍。最外面的一件,是由浅蓝色和浅紫色的小块儿锦缎,按照一定顺序拼接而成的垂膝长袍。底下又配了一双厚底的紫绫绣葡萄的小矮靴。
      林晚将衣服穿好之后,因为衣裙颜色多彩,整个人看起来俏皮可爱多了。因为水田衣一般不绣什么多余的花,也不佩戴腰带、香囊、玉坠什么的,所以倒是一点儿都不显繁复杂乱。
      林嬷嬷又给她梳了一个双丫髻。这个头型就是左右上方各一个小花苞,底下头发再一边儿编一个小辫子,剩余的就直接披着了。
      因为人小头发还不是很多,林嬷嬷没弄什么复杂的首饰。两个小花苞上面,只用几个粉色水晶制成的桃花样式的小花钿装饰,也就可以了。
      因为这里的女儿家,一生下来就穿耳洞,故此又佩戴了一对粉水晶桃花耳坠。
      哦,两只小手腕儿上,也分别各带了一只粉水晶的珠串。
      林嬷嬷给自家小姐打扮好以后,左右又仔细瞅瞅,满意之情溢于言表啊。
      林晚从照人影影忽忽的铜镜里(有玻璃镜子,不过因为不方便携带,所以才带了铜镜的),仔细看了自己一会儿,觉得还是可以滴。尤其是这皮肤,粉白粉白的太招人喜欢了有没有!绛珠仙子,真是非同一般啊。
      昨晚儿上行李就收拾得差不多了,这会儿打扮完林晚,再吃过早饭,也就可以启程回荣国府了。一想到还要回到贾家,林晚就暗叹口气,只在心里盼望便宜爹爹林海快点把事情办妥,早些接自己回林家。天天一门心思的打机锋,也是很累的好不好。
      因为林家的富贵和林晚的会做人,这天上午,三春、凤姐都在荣庆堂里早早就等着了。王夫人本来不想去,可宝玉一大早,给自己请完安就急吼吼地回荣庆堂了,她只好也跟着来了。邢夫人也很给脸,一大早也来了。而薛家母女不知怎么想的,也来了荣庆堂。
      “林姐姐一去就是这么久,也不知道在护国寺吃的好不好,睡的好不好,有没有想我。”惜春嘟着嘴,抱着迎春的手臂,轻声和迎春说着。迎春抿嘴笑了笑,也不回答她的话。
      “老太太,林姑娘回来了,这就进院子了!”一个丫头跑进来,一脸笑容的报告道。
      贾母早就着急了,听了这话高兴溢于言表,嘴里直说好。
      林晚在林嬷嬷和竹青竹明的陪伴下,一路进了荣庆堂。一看人来的这个全乎,倒是把她吓了一跳。
      “外祖母,玉儿回来了!玉儿给外祖母请安,外祖母福寿安泰。”林晚扬起一张灿烂的笑脸,对着贾母行了礼。
      “好,好,外祖母安泰着呢。”贾母看着打扮鲜丽的林晚,越看越喜欢,赶紧招手让林晚近前好好看看。
      林晚微微低着头,先是给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见了礼,才走进贾母身前,任由贾母随便打量。
      “玉儿才走了多久啊,外祖母至于这般看吗?再看玉儿可是不好意思啦。”林晚抿嘴一笑,钻进贾母怀中,柔声撒娇道。
      “我的玉儿啊,今天穿戴的好,看着太可人疼了。”贾母叹口气,心里酸酸的。看着漂亮的外孙女儿,难免想到自己的女儿。曾经,贾敏也是这般可人的呢。
      “林姑娘本就仙女儿似地,这一身衣服也好看,别说老太太看着喜欢,我们在这看着也喜欢呢。”薛姨妈笑呵呵的说道。
      “这外甥女儿生得好,还会打扮,老太太可是真真有福了。”邢夫人也赶紧笑着跟风。
      王夫人没说什么,但面上也笑了笑。她如今可一心盯着宝玉呢。见宝玉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林晚,心里就窝火。
      “姐姐,你可是想我了?”惜春两眼水汪汪的看着林晚,那小样要多委屈有多委屈。
      林晚笑了会儿,起身拉起惜春的手,调侃道:“你不知道我想没想你,我却是知道你是想我啦!看看这小样,谁给你委屈受了不成?”
      “姐姐你可真坏!我,我才没想你呢!”惜春怨念的瞪了林晚一眼,回身扑回了迎春的怀里,一面还拿小眼神看林晚。
      “哎呀,打从你走开始,就一日好几遍的念着,可不是想坏了?你快别逗她了,不然一会儿好哭了。”迎春浅笑着说道。
      “可不是嘛,四妹妹成日里说着林姐姐那边怎样怎样的,恨不得自己也去护国寺了呢。”探春一面说着惜春的事情,一面自己也早笑得抬不起头了。
      贾母看着她们几个姐妹玩笑,没有不高兴的。
      宝钗冷眼看着,心里有些不舒服。这些日子,薛家在京中置办的产业打理的差不多了,她没事儿就往贾母这里和王夫人那里去,也和宝玉与三春说话玩闹。可是,除了宝玉和探春对自己热情外,迎春和惜春并没和自己多亲近。无论她送了什么好的,姿态又放的多底,迎春和惜春依旧不为所动的样子。可是,看看林家姑娘一回来,众人欢迎的样子,就知道众人还是偏向林家姑娘多一些的。这让一向自信的宝钗,心里难免过不去了。
      “林妹妹,多日不见,妹妹又精进了。”宝玉看着林晚,痴痴地说道。
      林晚听了这话,只是笑笑,没搭话,依旧和三春一块儿小声说体己话。
      王夫人见此,心里气得都要吐血了,面上也带出些僵硬来。她看看林晚那出众的样子,心里也是喜欢的。毕竟,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还是挺招人疼的。可是,见其将自己宝贝儿子给迷得神魂颠倒,还不理不顾的,她自然就不高兴了。但看着贾母那笑呵呵的样子,她也不敢多说什么啊。于是,王夫人就算觉得五脏六腑都难受,还得控制自己表情,只装得啥事没有一样。
      “林妹妹,你这一身穿的可是水田衣?我早先听闻过,但是却没见谁穿过呢。如今,见妹妹穿了,真是好看。”宝钗面带得体的笑容,温柔的说道。
      “是吗,宝姐姐见识多,我却是听都没听过的。”探春赶紧帮宝钗说句话。
      林晚看了宝钗一眼,笑道:“不瞒薛家姐姐,我也不知道什么水田衣呢,都是林嬷嬷让人做的,我就只是管穿啦。”
      “可不是水田衣么,这衣服好看是好看,但小女儿家穿了还好,不然也太艳丽了些。如今既然见了,也让人给咱们家的姑娘做几件,给宝丫头也做几件穿吧。她们几个小女儿家家的,穿些鲜艳的才好。”贾母乐呵呵的说道。贾母本就喜欢年轻女孩打扮的新鲜艳丽些,故此冲着凤姐嘱咐道。
      “哎呦,外祖母说什么咱们家和别人家?可是说玉儿藏私啦?玉儿有的自然不会少了姐妹们的,早就准备了呢。”林晚仰着头,得意的一笑。
      林嬷嬷赶紧上前几步,恭敬道:“回老太君的话,请裁缝的时候,给几位姑娘也每人做了两件,稍后就给几个姑娘送去。”
      “啊,这样姐妹们都穿得这样好看,可真是太好了。”宝玉小同学在一边儿傻笑着感叹道。
      众人听了这话,都不约而同的看了林晚一眼。不管怎么样,都觉得这林家姑娘办事儿真是周全,再不会让人挑出点儿错的。
      “老祖宗,这下子咱们可是省下几匹好料子了!”凤姐一面拿眼神调侃林晚,一面笑道。
      贾母心里高兴,嘴上说道:“你个猴精儿,倒是会讨巧,难怪你这几个姐妹都这么想着你了。”
      “外祖母,这话玉儿怎么听着不像好的啊?”林晚歪着小脑袋,一脸怀疑的看向贾母,嘟着嘴说道。
      这下子,众人可都又给逗笑了。
      “你们就笑我吧,亏我还想着大家,巴巴的带了礼物回来呢。”林晚皱皱鼻子,傲娇的一甩头。
      “哦,不知妹妹可是给我们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快拿出来给我们开开眼吧。”凤姐哈哈笑道。她对林晚是真心喜欢的,早就想上前来亲近一番了,可碍于王夫人,一直没有说话罢了。这会儿,她可趁机与林晚说上话了。
      林晚抬了下小脑袋,竹明笑呵呵的端上来一个竹枝刻莲的小匣子。林晚将小匣子打开,里面露出几串紫檀木的手串来。
      “喏,这可是护国寺的高僧,放在佛前七七四十九天开过光的,可不是好的?”林晚笑说道。
      送给贾母的,是一串刻着寿字的。送邢夫人、王夫人和李纨的,是刻着福字的。送薛姨妈的,是刻着禄字的。送给三春的,是刻着祥字的。
      除此之外,还有最特别的两串。一串上一面刻着喜字,一面刻着石榴图案。另一串上一面刻着吉字,一面刻着大雁。
      “这是给琏嫂子的,意在多子多福。这个是给薛家姐姐的,意在来年鸿雁高飞。”林晚笑呵呵的将那两个特制手串,分别递给凤姐和宝钗。
      紫檀木手串本来也算是精贵了,再加上已被护国寺的高僧开过光,众人自是喜欢的。特别是薛姨妈,听闻那句鸿雁高飞,那一脸的喜色,真是挡都挡不住啊。
      “妹妹,怎么没有我的?”宝玉一开始看的还挺乐呵,后来一看大家都有了,却没自己什么事儿了,立刻就不干了。
      “这个,这个女子在内院带着还好,二表哥以后是要读书的,带着这个出去了叫人看见,岂不是惹人笑话么?”林晚一脸不解的说道。
      “谁要出去了?谁又要读书了?妹妹谪仙一般的人,怎的也这般庸俗呢?”宝玉一听什么以后出去读书,立刻就急了。
      林晚愣了愣,没说话,而是扑进了贾母怀里。这一番作为,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啊,把委屈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贾母面上尴尬,拍拍林晚算做安慰,一面柔声道:“你这么凶做什么,看把你妹妹吓得。”到底,贾母还是偏向宝玉的,再不肯随意骂他。
      宝玉一见林妹妹的样子,也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他赶紧表白道:“妹妹,是我混账了,你可别恼我,我不是那个意思的。”
      王夫人听了宝玉说以后也不读书,心里自然是不高兴。可是,她一见宝玉低声下气的和林晚赔礼,立刻又厌恶起林晚来。
      薛姨妈和宝钗坐在一旁,倒是都没接话。这事儿她们也不好接话啊。
      凤姐收到林晚特意送给她的求子手串,心里高兴坏了。这会儿,她看看宝玉,心里冷笑:还说自家琏二不成器,难道自己的儿子就成器了?看这不喜读书的德行,看他以后是怎么成器的!
      三春看着事态发展,除了探春以外,迎春和惜春都不免看轻宝玉几分。身为男儿却不喜读书,成天只在内院里玩儿,到底是不怎么好看的啊。
      “玉儿啊,如今你也出孝了,天也暖和了,以后不要总拘在院子里,没事就出来,和你的姐妹们一块儿往院子里玩儿去。小姑娘家家的,就要多乐呵才是呢。”贾母摸摸林晚柔顺的头发,慈祥的说道。
      “玉儿最是个爱玩爱闹的,只怕外祖母以后还会说我调皮呢。”林晚呵呵笑道。嘿嘿,终于出孝了,她可有许多的计划要实行呢。
      “哎呀,妹妹是个猴儿精的事儿,我们老早就知道了,再不用提醒的!”凤姐也笑呵呵的逗趣儿。
      一时间,大家又大笑起来。
      而宝玉小少年,一面心里委屈,一面又不敢再凑上前来说话,只安静的窝在椅子里。
      宝钗见宝玉这样,主动和他说起话来。两个人说了院子里的花怎样,还有鸟儿又怎样,一时也算和谐了。王夫人偷眼看了,心里对宝钗更是喜欢了几分。
      另一边儿,林晚和三春姐妹说起自己在护国寺的见闻,小姐妹儿几个叽叽咕咕说的也极其热闹。
      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也说起话来。凤姐看看时候,也起身去安排午膳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