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六章 薄命人从此不薄命 ...
-
林晚虚虚实实的将有关香菱的事情说完,瞧了瞧贾母的神情,就知道这事儿算是完成一半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林晚了解到,贾母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她出身史家,成长在四大家族最繁荣的时代,又嫁给了荣国公,所以她一辈子过得都顺风顺水。如今,贾家后辈无人,已经走向了没落。可是,贾母身在国公府的后院之中,依旧做着国公夫人的美梦。
家里后辈的不成器,府里奴才的奸猾,在她这里都不算事。她觉得自家的国公门第,是顶天的权势富贵呢。
贾家后辈不济,她最常说的话是:我们家的孩子,自然不需那般拼命的。
贾家奴才奸猾,她又说:我们这样的人家,自然是只有宽厚待人的。
是的,贾母一直坐在后院之中,心里想着的是贾家如何的富贵,如何的高人一等。外界的飞速变化,贾母从没关注过什么。或许,她关注过,却没有将眼光放得太远,只单单看到了富贵罢了。
就像是元春入宫的事情吧。早些年,贾母以为自家大孙女元春,那是国公府的嫡出大小姐,以后嫁给黄子龙孙那都是应该的。可是,等元春成年到了说亲的年华,屡屡碰壁时,她才有些醒悟。原来自己看好的大孙女,在外人眼中,只是一个小官的女儿罢了。于是,贾母最终同意了王夫人的劝说,送元春入宫参加小选,成为了女官。
贾母之所以这般做,是因为她想让元春担起复兴荣国府的重任。她觉得只要元春能得到皇上的圣宠,那皇上就一定会重新宠爱贾家。她这灵感,就来自于甄家崛起的事实案例。
贾母再怎么拎的清,也只是长于后院的,熟读女则女训长大的,目光有局限的小女子。她可能永远都想不到,皇家的后院,可不是一个小老婆就能搅得起风浪的。甄家能凭借女人的裙带关系上位,也有甄家男子整齐在后保驾护航的缘故。而相对于甄家的男子们,贾家里可是拎不出来像样的男丁了。
林晚暗叹口气,看看贾母依旧沉思的神色,抿抿嘴儿,到底什么都没说。依照她对贾母的了解,因香菱是甄家小姐,她是一定会被算计的。可是,即便是算计,也绝对不会伤害她。因为,宫里得宠的贵妃娘娘,可是甄家的姑娘呢。这般一想,林晚就放心了。她决定,接下来自己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正在这时,三春和宝玉、宝钗也都回来了。他们每人都采了一大把的花儿,进屋后就在贾母面前各自邀功。
“都好看,你们赶紧都编成花篮子,弄得漂漂亮亮的,也好给你们老爷太太们瞧瞧,让他们知道自家的孩子们都是心灵手巧的。”贾母笑呵呵的说道。
“老祖宗说得对,可得好好编几个出来,好叫人知道我们的能耐不是?”宝玉滚进贾母的怀中,高兴的笑道。
林晚此时早放松了心情,也跟着三春与宝钗挤到一处,唧唧喳喳讨论编什么样的花篮玩去了。这番样子,倒是让宝钗彻底放下心来。
原来宝钗虽和众人一块儿出去摘花了,可心里一直想着林家姑娘会和贾母说些什么。早些时候林晚才见了香菱,又是那番格外注视过的,宝钗以为林晚是要和贾母告状,说自己哥哥薛蟠贪恋美色什么的。可是如今一看,贾母对自己并未有什么异色,林晚也很自然,于是,也就不再担心的瞎琢磨什么了。
你要说宝钗未免太爱算计了,这话对也不对。宝钗的父亲如果还健在,能够让宝钗无忧无虑的尽享闺中乐趣,宝钗也不愿意这般算计啊。
如今薛家这房,主子总共就三个,一个薛姨妈,一个薛蟠,然后就是宝钗这个小姑娘了。薛姨妈万事无主见,性子软和耳根子更软,对薛蟠这个独子又一味溺爱。而薛蟠,这个家中唯一的男丁,又啥啥不行,只会玩乐胡闹,半点正事都做不成。你看看,宝钗可不就只能耗费心力,仔细算计着生活了么?哎,都是生活所迫啊。
他们几个孩子在贾母的荣庆堂玩了一下午,晚饭前林晚告辞回去了。三春、宝玉和宝钗均留下和贾母一块用了晚膳。薛姨妈没过来,王夫人自然要和凤姐、李纨一同服侍贾母等人用膳。
林晚回了自己的莫语堂,吃了一顿清淡的晚餐,在院子里遛会儿弯,就早早上床休息了。这一天一直想着算计来算计去的,真心的累啊。
荣庆堂这边,天刚一擦黑,院子里就将闲杂人等都给散了。只留下素日里的贴身亲信守着,余者再见不到别个。
暖阁里,上首坐着贾母,贾政和王夫人则是坐在下面,此时都低着头,不知想着什么。
“这件事真假不知,但既然有传言,我们就要坐实了才好。”贾母自语似地将甄家传闻说完后,话锋一转道:“元春入宫已经这么久了,不能一直做女史!不然,真等到二十五被放出来,还有什么指望了?当初送元春入宫,你们也是有别的打算吧?”贾母看看贾政和王夫人,缓缓地问道。
王夫人面上一热,努努嘴,没说什么。
贾政也是面皮发烫,咳了一声:“母亲说的是,我们。。。。。。也是希望元春将来,将来能出息不是吗。”
贾母看看二人,心里有些酸涩。当初他们一心送元春入宫参加小选,贾母就知道他们只怕是要走“曲线救国”的路子。贾母自然舍不得自己一手带大的元春进宫服侍他人,可又抱了一丝侥幸,希望元春能飞上枝头变凤凰,让贾家也起来。事到如今,元春年纪也大了,却还是一个小小女史,未免与贾家面上都不好看。可是,自从贾家老国公走后,也没谁能扶持元春了。再说了,老国公若是还活着,恐怕也不会支持元春进宫做女官的。
思来想去,这个“甄家姑娘入了贱籍”的事情,说什么也不能放过了。甚至不去理会,那个香菱到底是不是甄家姑娘。总之,她一定得是甄家姑娘才行!贾母眯起眼睛,下了最终决定。
“你明天去你妹妹那里,将那个叫香菱的小姑娘带过来。记住,别让人起疑了。”贾母看着王夫人说道。
王夫人还在心里暗暗合计贾母找她和贾政来做什么,刚听贾母先提起什么甄家,又说到元春,以为是想要走什么关系帮元春获宠呢,怎么就突然说到一个小丫头身上去了?突闻贾母此言,一下子愣住了。她小心的问:“老太太,不知。。。。。。您这是。。。。。。那个小丫头,可是有什么不妥吗?”
也不怪王夫人疑惑啊,实在是贾母说的太含糊。贾母只告诉她和贾政,金陵城甄老爷一家子的传闻,说的并不详细。而关于香菱很可能是甄家小姐的事情,则是一点儿没透漏。
贾母觉得,如果这件事没捂严实,走漏了一丝风声,也许薛姨妈就会死攥着香菱不放了。毕竟薛家也想把宝钗送进宫不是吗?贾母倒是从不小看谁,觉得自己能想到的,人薛家未必就想不到呢。
“哼!总之是为了元春好!你记住,务必把这件事情办妥了!这可是关系着元春的以后了!”贾母瞪向王夫人。
王夫人心里一惊,张着嘴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贾政听闻和元春以后有关,也皱起眉毛来。他看向贾母,小声说道:“母亲,这,您可否告知儿子?儿子愚钝,不知母亲是何意思啊。”
贾母叹口气:“这件事情,还是我这老婆子办吧!我们这样的门庭,自然有人盯着的,你们谁办这件事,恐怕都会走漏了消息,还是我这老婆子办的好!总之,先不要多问了,先照我说的办。政儿,你还是当做没这件事儿一样。老二家的,你则是一定要把那个小丫头带过来!”贾母对贾政温和的说完,又转头严肃的对王夫人吩咐道。
贾政夫妇对视一眼,觉得贾母平日里鲜有如此严厉的时候,都下意识的点点头。
王夫人觉得贾母好歹是做过国公夫人的,眼界什么的怕是比自己强出许多。如今又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元春,故此也答应下来。
贾政么,从来就是被贾母保护的好好的小儿子,也不怎么敢违逆贾母的决定。而且,他已经习惯了坐享其成,故此听闻只需自己等消息就够了,也就点点头答应了。
贾母看着夫妇二人的样子,满意的笑了一下,让他们回去休息了。
等贾政夫妇一头雾水的离开后,贾母找来赖嬷嬷,告诉她安排可靠的人去姑苏,寻找封氏的下落,再画出封氏的画像拿回来。一并打听下有关甄士隐一家子的事情。
安排完这些,贾母才让丫头们服侍自己上床歇下。她想着,如果这件事能顺利完成,说不定离元春得到圣宠,就不远了。这般一想,贾母在微笑中,缓缓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第二天,王夫人一大早就推了所有事,来到了梨香院。把正在用早饭的薛家母女,都给惊着了。
“姐姐今儿这么早,可是有什么事吗?可曾用过早饭吗?”薛姨妈亲自出来迎王夫人进去,边走边和气的问着。
“老太太今儿起得早,不忍心让我们这些媳妇们也早起侍候,这会儿已经用过早饭了。我想着,那我不如到这里和妹妹一处用早饭了。”王夫人笑呵呵,滴水不漏的说着。
“姨妈能来,可是令我们蓬荜生辉了呢。姨妈,您快请坐吧。”宝钗也温婉的笑着,很快将王夫人让到座位上。
“到底是宝丫头,真真是个周全的好孩子。”王夫人一边夸宝钗,一边细细打量屋子里的几个小丫头。
薛蟠为了香菱这小丫头闹出过人命,所以香菱的曝光度还是很高的,王夫人也早听底丫头们形容过,所以倒是知道香菱大概的样子。
娘仨儿很快用过早饭,丫头婆子们也撤下碗筷,重新端上茶来。
王夫人一边小口喝着茶,一边笑盈盈的说:“这小丫头,倒是生得一副好摸样。”
薛姨妈闻言转头一看,见王夫人说的是香菱,虽是一脸笑容,可到底有些羞涩。
“看姨妈说的,她能有什么?我看姨妈府里的丫头,才真真都是好摸样呢。”宝钗也有些不自在,但她依旧保持面色不变,笑盈盈的奉承王夫人。
王夫人想到宝玉身边那一溜的小丫头,心里又是得意,又是担忧。只是她记得贾母的吩咐,故此假装看不到薛家母女的尴尬,继续刚刚的话题。
“我看这丫头才好呢!咱们也别互相夸了,赶紧带到老太太那里,让老太太看看,看我们到底谁说的对!”王夫人语气极其的轻松,一脸的笑容温和的异常。
薛家母女心里一惊,对视一眼,都不知王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就盯着香菱不放了呢。宝钗刚要张嘴,想着好歹挽回一下,可被薛姨妈暗里拽了一下,也就把嘴闭上了。
就这么着,娘仨儿在一种极其怪异的氛围里,带着香菱去了荣庆堂。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贾母属意的,自然笑脸满盈的接待了薛家母女。
“呦,姨太太怎么大早上就过来了?你们姐妹常一起说说话是真的,来老婆子这里做什么?”贾母笑呵呵的问道。
“请老太太的安!咱们晚辈来给老太太请安才是正经呢。”薛姨妈也笑眯眯的回话。
“老太太,今儿可是我起得头儿呢。”王夫人拉着香菱上前,一边说道:“快看看,这个丫头生得好不好?我说是难得的人儿,我妹子还说咱么家的那些才好呢。”
贾母早就想一睹为快,听见王夫人这话,立刻向香菱望去。只是望了一眼,贾母就觉得,那传言恐怕就是真的。
你要问为啥?香菱生得实在是太好了。样貌动人也就算了,主要是气质格外的出众。见了这通身的气派,谁也不会说她是贱籍之人。
“过来给我仔细瞧瞧。”贾母一脸很感兴趣的说道。
薛家母女坐在一边,神色都有些不好。她们倒是没感觉出什么不妥来。只是香菱的来历,可是牵扯着薛蟠的人命官司啊!这事摊谁身上,谁能不着急啊?
“嗯,真是个难得的。”贾母仔细看过香菱的手之后,舍不得放,转头对薛姨妈道:“姨太太的丫头不错,的确是个可人疼的。”
“姨妈有什么好的了?老太太若是喜欢,我就舍下脸来给老太太求过来!”宝玉突然从外面跑进来了。他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只嘴快的接了一句。
薛家母女神色一惊,又都很快恢复过来。薛宝钗看看宝玉身后,袭人和麝月小跑着跟进来,脸色跑的通红,想来是刚刚到的。看来不是故意,而是赶巧了。宝钗这才放松下来。
“看宝兄弟说的,你们家什么不是最好的?我们的东西老太太不嫌弃也就罢了,还能看上眼不成?”宝钗笑盈盈的说道。她可是知道自己哥哥有多在意香菱,都闹出人命了!她哪里能真让贾母把香菱要去?于是赶紧圆场。
“宝丫头也太谦虚了!你们家的这个丫头,可不是把我们家的都比下去了?老太太如今是看上了。怕是宝丫头还不舍得呢。不过嘛。。。。。。”王夫人看向薛姨妈,小声道:“妹妹也是过来人,陪姑娘出门子的,不宜太周全了。”
王夫人怕自己今儿这一番作为,让薛姨妈日后起疑,于是把香菱误会成宝钗未来的陪嫁丫头。一来,她从没主动提起要看薛蟠抢来的女孩,所以不知道香菱的来历也很合理。二来,王夫人身份高贵,平日里也不会主动问丫头的事情,弄不明白也很正常。她这么把话一圆,就先能把自己给摘干净了。
果然,听完这话,薛家母女都显得轻松了。宝钗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薛姨妈则是笑了下,但神色还有些纠结。
“看你说的,岂不是我这老婆子不懂分寸,硬要人家的?姨太太家的丫头好,平日里多带过来给我这老婆子看看也就罢了,做什么要抢过来?”贾母笑呵呵的埋怨着王夫人。同时,也放手让香菱回去薛姨妈身边。
听了贾母这话,薛家母女对视一眼之后,面露些许无奈,但还是相互间暗自点点头。
“看老太太说的,我们能有些什么?不过是您不嫌弃罢了!您既然喜欢这丫头,我这就把她留在这里了!老太太不嫌弃她粗笨,就是她前世的造化了。”薛姨妈将香菱推回到贾母身边,一脸讨好的说着。
眼下,薛蟠是通过贾家才摆脱了人命官司。宝钗的未来,也系在贾家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薛姨妈又怎么可能得罪贾母呢?明知道自家儿子对香菱极其在意,还是不得不割舍下香菱。最最讽刺的是,薛蟠还就是因为香菱,才招惹的人命官司。
“姨太太真是客气。”贾母笑得慈祥。她转头对王夫人道:“玉儿前儿不是给她们姐妹送了水田衣吗?那衣服颜色艳,首饰太素雅了,怕是不显呢。我那里还有一套赤金的花钿,适合小姑娘戴,你赶紧给宝丫头拿过去吧。宝丫头生得这样好,打扮起来才叫赏心悦目呢。”
王夫人说话那也是个中好手,立刻接道:“我才想和老太太说呢,偏您先想起来了。那套赤金的,可不是最衬宝丫头?”
“好啊!我说怎么拐来了姨太太家的丫头,原来头儿在这里呢?竟是算计了我去!亏我还在这里偷着乐呢!”贾母哈哈大笑道。
“合着是这么回事儿啊?我还想着帮老太太讨要人呢,原来是太太先要给宝姐姐讨东西呢!哈哈,这可是热闹了!”宝玉看了这一会儿,自认为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这下子,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薛家母女也跟着笑了。虽说香菱给了人,可是宝钗在贾母那里挂号了不是?这可是比香菱重要多了好不好?
于是,这一场机锋,算是宾主尽欢吧。
林晚对这样的发展节奏,那是非常满意地。
却说薛家母女在荣庆堂待了一天,直到吃过晚饭,才相携回了梨香院。
“妈妈,如今,香菱既给了老太太,等哥哥回来,怕是要。。。。。。”宝钗微微楚眉。
“哎!”薛姨妈放松身体坐下后,也是一脸的愁容。
宝钗斟酌了一下,说道:“今儿这事来的突然,但女儿也是仔细观察了的,不像是故意为之,倒真像是赶巧了。”
薛姨妈回想了一下今天的事情,也跟着点点头道:“你哥哥为了香菱,惹出人命官司,要不是你姨妈家帮着周全,只怕是不好的。这会儿,偏老太太看上了香菱,说不定就是命里注定的了。你哥哥那里,我去和他说吧。”说罢,又叹口气。
宝钗也只好点点头。
是夜,薛蟠喝的迷迷糊糊,一边儿哼着小曲儿,一边儿晃悠进了院子。突然,看到薛姨妈身边的丫头正在等他,不免好奇起来。
“你怎的不在里头伺候,跑这来做什么?可是等我?母亲可是有什么事吗?”薛蟠虽说混,但是对母亲和妹妹还是不错的,因此赶紧追问母婢道。
“大爷,太太说了,等你回来了赶紧去回话呢。”小丫头一边上前扶住薛蟠,一边说道。顺便,扶着薛蟠就往薛姨妈屋子里去了。
等薛姨妈看到一身酒气的薛蟠,又是一顿糟心。
“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出去吃酒,简直是不像话。”薛姨妈皱眉嘟囔。
“妈妈,到底是什么事情啊?你既然叫了儿子过来,就赶紧和儿子说吧。”薛蟠避重就轻的说。
薛姨妈也知道自己再怎么说,也是白说,况且还有重要的事情呢,故此也就不再啰嗦了。
“儿啊,母亲叫你来,自然是有事情和你说的。”薛姨妈示意薛蟠坐下,揣摩了一番语气,道:“你先前为了香菱,险些闹出大事来,可见那小丫头不是个命好的。今儿巧了,被老太太给看上了,我就做主把香菱给了她老人家了。”
“什么?!”薛蟠猛的站了起来。一开始,他听母亲念叨香菱命不好,以为是她老话重提,让自己消停些。没想到,竟是这么个晴天霹雳的消息。
“妈妈!我。。。。。。没有了香菱,我。。。。。。我就不活了!”薛蟠本就喝了酒,这一下子,就着酒劲就要闹。
“糊涂东西!你身上的人命官司,是谁帮你摘的?”薛姨妈拉下脸道。
薛蟠听闻人命官司,不仅不再闹了,酒气也醒了不少。
“老太太看上了咱们家的丫头,你妹妹大方的送了过去,老太太能不高兴吗?能不格外看重宝丫头吗?这难道不是好事?我告诉你,你可不许胡闹了!”薛姨妈语重心长的说。一面是儿子相中的未来小老婆,一面是自己女儿宝钗的前途,薛姨妈自然是舍了儿子的小老婆。
薛蟠蠕动着嘴,半低着头,半响道:“若是能让妹妹有好前途,舍了香菱也值得。可是。。。。。。”他又想起香菱的样子,未免心里痒痒的,后悔没能早早给香菱开脸放到自己屋里。他也不想想,他才多大个人,薛姨妈怎么可能同意这荒唐提议。
薛姨妈伸出手指,用力点了一下薛蟠的额头,叹气道:“看你这点儿出息!不过是一个小丫头,赶明儿我再给你买回来两个不就完了!”说罢,自己先笑出来了。
薛蟠经过京中纨绔的洗礼,早就不是那个一心装着香菱的傻小子了。他想了想自己母亲的话,觉得在理。自己家有的是钱,什么样的买不到呢?于是,香菱这件事,在薛家就算彻底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