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落地生根(一) ...
-
“对不起,这么晚才知道真相。”周璟说。
“不是你的错,是当时的我不够勇敢。留下一张字条和几句话就消失不见,让人如何相信这段感情足以抵御现实呢?”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任何波澜都可能成为让你崩溃的巨浪。我害怕你知道真相后,会加剧对现实的厌倦。而且我也很想知道,如果没有最初的那一面,我们之间是不是还有可能。十五年后你会不会再度喜欢上我,喜欢现在站在你面前的这个我。”
“你真是傻瓜。”
“抱歉,我有我的倔强。我希望你喜欢的是真实的池岷,不是想象中的池岷。这真的很幼稚对不对?像小朋友赌气一般,非要货架上的那盒糖不可。说到底,我还是不能放下自己的尊严。”
“你有你的坚持,我明白你的坚持。”
“给我一个机会,走进我的内心了解我好不好。我不要那些泛泛的,等同与别人的关心,我要你强烈的,待我与众不同的关心。”池岷说。
“你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因为我明白了,遇到喜欢的人和事,就该主动去争取。什么都不说,都不做,只会生生错过。时间是不会等待浪费机会的人的,它会将现实狠狠甩在你脸上,用接二连三的噩耗惩罚你。”
“谢谢你一直以来的等待。可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具备爱人的能力。我的耐心和温柔好像已经随时间流逝了。我感觉自己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只想在平静中等待日落……我不知道这样的我能否给你想要的回应。”周璟回答。
“做你自己就好。实现你想实现的梦想,成为你想成为人。我会在身边默默陪伴你。两个人一同吃吃饭,散散步,就是未来最好的模样。
不必自责,更不必愧疚。意外之所以是意外就是因为我们无法预料,而真正发生时已经成为无法挽救的事实。这么多年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知道,我知道就像你说的,不该把所有的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不该骂自己,更不该贬低自己……这些我都知道。
可我就是忍不住……我觉得对不起所有的人,特别是那些对我好的人。”眼泪倒灌进鼻腔,周璟喘不上气来,抽噎着呼吸,“只有责怪自己,攻击自己,我才能好受一些。”
呜咽声从无到有,声带颤动着将鼻腔里的哭声推至顶点,在最高处迸发。
周璟放肆地哭泣着,哭到累了,歇一歇,想起什么又再度放声大哭。
她像个电量告急的玩具娃娃,语言和动作全部失灵。
“没关系,我就在你身边。”
池岷在周璟左侧坐下,右手顺着周璟呼吸的节奏轻轻落在她的背上,一下又一下,像在触摸一个脆弱的音符。
感觉到背后的依靠,周璟逐渐将重心移至左侧,缓缓靠在池岷肩膀上。
周璟记得他的肩膀,宽阔而硬朗。每每端坐着,他的背都会挺得很直,像一座巍然不动的山。
莫名的,周璟的耳朵好像长出了须根,在池岷肩上落了地。
她的哭声顺着根茎融入池岷的血脉里,和池岷的呼吸同频共振。
一呼一吸间,周璟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也感受到了土地的心跳。
它们是如此的契合,连载体的温度都趋于一致。
在当下的瞬间,周璟莫名感受到一种永恒。一种哪怕她无数次跌落山谷都会有人接住的永恒。
这是她一直期盼的无条件的支持与爱。
像啼哭的婴儿得到奶嘴的慰藉,周璟止住了哭声。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里,落在周璟的鼻尖上。
周璟的头动了动,阳光像一只顽皮的蝴蝶,追逐她的动作落在她紧闭的左眼。
眼皮传来阵阵温热感,周璟想起在房间追逐日光被光与热抚慰的瞬间,那是阳光独有的救赎的力量。
周璟睁开双眼,被风吹起的窗帘在阳光下摇曳着,翻起一阵阵波澜。
窗栏的阴影映在地面上,空气里漂浮着白色的尘埃,一如池岷在书架后消失不见的那天。
光线越来越弱,黄昏来了,太阳要下山了。
一瞬间黑暗出现在周璟眼前,她惊呼一声,想留住消失的光线。
池岷的嘴唇落到周璟左眼上,他取代了太阳的光线重新照亮周璟的世界。
很温暖,像阳光一样温暖。
周璟知道,这一次,光线不会再消失了。
“春天什么时候才能来呢?”站在冬风中,周璟眯起了眼。她一向不喜欢冬天,不喜欢手脚冰凉,四肢僵硬失控的感觉。
“就这么不喜欢冬天吗?”池岷问。
“也许我不喜欢的不是季节本身,只是处于那个季节的我的感受。”周璟思索后答道,“自然界的事物自有其存在的道理。转念一想,仅从个人主观的维度评判四季的好坏太不公平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也许,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积蓄能量的季节。”
“谁说不是呢?”周璟笑道。
“你愿意接受我的邀请吗?”
“去做什么?”
“晒太阳。”
“晒太阳?”
“是的,晒太阳。”池岷笑着说。
结结实实地躺在草地上,周璟闭上眼睛,感受身体与土地的连接。
思绪在空中漂浮,周璟的“眼睛”在黑暗中游走。毛茸茸的草扎得手背微微作痒,冬风刮过脸颊有些冰凉。
意识渐渐驻足,不再动弹,五官的感受被放大。
阳光顺着曝露的皮肤钻进掌心,脖颈,又随着吞咽的唾沫经过领口,涌入体内。
温热在血液里流淌,一点点融化僵硬的指尖和脚心的冰霜。
从血液里渗出的寒冷在阳光的照射下无所遁形,沿着贴合的草坪落荒而逃,灌入地底。
阳光持续加热,温暖在周璟体内源源不断地输送,膨胀,催促着每一寸关节活络起来。
她仿佛被太阳包裹着,缓缓抬升至云间。轻柔的云朵拂过脸颊,在她肩上揉捏,对她低声说着“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所有的不安和疲惫在时间的流逝中抛盔弃甲。
周璟获得了抵御严寒的力量。
阳光使脑内纷乱无休的争吵止戈,周璟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这一刻,她的脑袋彻底放空,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感受阳光的温度。
驱散寒冷,驱逐阴霾,这是独属于太阳的力量,也是来自人类终极的母亲——自然的馈赠。
她让世间的每一个人都能无偿获得光和热的慰藉。
哪怕此时的你一无所有,你也和站在金字塔尖的人一样,沐浴在同一片太阳下,享有被自然抚慰的权利。
不止是阳光,还有那绿树、花卉、湖泊、雨露……
它们太普遍,太随手可得,以至于太多人将它们遗忘,只顾攀登阶梯,向上追逐,最后摔得遍体鳞伤。
太阳的爱,大地的爱,水的爱……自然的爱始终是平等而没有条件的。
周璟庆幸自己躺在草地上,她跨过家庭,直接获得了来自自然母亲的疗愈。
她是那样慈祥,那样宽容,你可以放心地跟她交换秘密,倾吐忧伤,以阳光为媒介,置换体内的寒冷。
此刻周璟的肺腑得以重焕新生。
周璟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知。因为一直陷在陈旧的自我认知中,她才无法逃脱思想的束缚。
您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周璟向内心虔诚地发问。
温热的感觉从头颅流淌至脚尖,周璟感受到身体前所未有的充盈和饱满。
她似乎理解了池岷说的“人生的意义”。
从出生开始,人类是一具空空的躯壳,那时的喜怒哀乐听凭心性,简单得有些轻浮。
随着人类一天天长大,躯壳承载回忆和情绪,身体因此获得了重量,一步一步贴近地面,最后才作为完整的人踏踏实实站立在土地上。
是生命的过程使血肉丰盈,使身体和灵魂逐渐合一,人类因此获得了真实存在的感觉。
手背上阳光的温度渐渐渗透掌心,周璟握起拳头,留住这份温暖。
她好像总是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却不曾从名为周璟的自己身上获得力量。
明明最容易获得的是自身的认可,不是吗?只要给足了自己肯定,根本无需费心向外找寻。
可我们习惯了从外界汲取力量,稍有不如意便自我打压,自我贬低,自我归因,然后将缺失的一隅交由别人填满。
因为缺乏认可,我们不断投入竞争,夺取一切我们认为值得傍身的名利,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
可自我认同的缺乏又让我们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获得的成绩。哪怕被人夸赞,被人爱着,也觉得自己不配,又重新回到追逐名利自我证明的循环中。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怎么填也填不满,怎么用力也无法感受幸福的怪圈中。可所谓幸福是极为个人的体验,本就无需向外界证明,也无法通过被外界肯定而获得。
原来和自己相处,接纳自己也是需要学习的。
力量源于我们自身,源于我们的生命,无需向外求索,更无须依附他人获得。只有真正接纳了“我”,才能以“我”的身份体会幸福。
否则我们能获得的永远是被人施舍,受人定义的“幸福”。
周璟的内心一直坚定而强大,只是她从没意识到既然她有帮助别人的力量,就该有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力量。
那力量在流向他人之前,应该优先帮助自己。
如果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谁知道那只手会不会伸向自己?
唯有周璟自己才会毫无保留地帮助自己,唯有周璟才能救赎周璟。
这一次,她终于看清了从水面伸来的那只手。
那是她的手,由过去,现在,未来聚合而成的,属于周璟的手。
周璟好像重新回到了夏天,回到了那些埋首图书馆的日子,将心理学书架上的书从A读到Z。
这一次,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逃避,是为了直面内心实现自我救赎。
周璟终于明白,她身上的别扭源于她对自己的不诚实,心和身的不一致。
她明明这样想,却表现得完全不如她想。
她明明想要爱,却说她什么也不想要。
这样的别扭形成于童年,形成于她的父母不断以他们的要求为准则,打压周璟需求的习惯上。
发展到后来,不用别人多说,周璟体内都会有一个声音代替长辈的角色奉劝自己“识时务”。
只要没有要求就不会失望,只要不需要爱就不会为得不到爱痛苦。
她最终把自己活成了别扭的模样。
处在自然中的植物就不是这样的。日出日落,生长休憩,它们顺应自然的规律有着自己的一套作息。哪怕形态各异,生物钟也不尽相同,它们都活出了自己模样。
正如一朵菊花不会成为牡丹,为什么同处自然中的我们要拼命打压个性,妄图成为同质化的精英呢?
生命不该是这样的。
不该逃避,不该压抑,情绪是这样,爱也是这样。
周璟静静看感觉从心中升起,降落,没有选择无视,也没有再将它们推开。
她只是看着它们,直面它们,与它们共存。
时间仿佛不再是时间,它变成长河中的一个片段,一个画面,逐渐相连。
原来那个从生至死一直陪伴她,给她最毫无保留的爱的人,是她自己。
黑暗中阳光降临,缓缓包裹周璟,将她与水隔离开来。
这一刻,周璟如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