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书楼巧遇 ...
-
秦淮回京虽以数日,但除了前两天和韶繁出去过一次后,就一直待在家中,倒也待的烦了,本也没什么事可做,便想约个朋友去京中逛逛。母亲的病今日似乎已经好了,完全没有当时卧床不起看起来的那般严重,其实秦淮觉得母亲这病来的奇怪,他知母亲身体本没什么恶疾,但却突然病入膏肓,却又在几天之内痊愈,甚至连气色也没有大病初愈的感觉,就好像从来没生过这病一般。
但也只是有一丝的疑虑一闪而过,毕竟连大夫都说了母亲只是偶感风寒,只是症状比常人重些罢了,而且母亲的病这样快就好了,他心里便也只有欣喜二字。
偏巧今日韶繁相邀,秦淮正求之不得,便约好午后去京中走一走,顺便向韶繁请教一下这大半年来京中发生的事情。
其实说起来,当初他为什么去青隐寺,他自己也不明白,也许只是一时的兴起,让他想要出去走走。说来倒也巧,同住在青隐寺的还有京中的一个王爷,北渊王宣彻,他可是建康城中唯一一个异性王爷,比他年长几岁,但看待问题的眼光却比他独到得多,但虽如此,二人倒也投机,因二人的身份,所以虽在城外,聊的话题倒也离不开朝堂,因而很多事情便也聊得来。所以在青隐寺中秦淮也并不感到无聊,也庆幸自己来到这青隐寺当中,才交到这样一位不俗之人。
用过早饭的时间过去没多久,秦淮便出门去了,一来自己可以先在京中看一看,二来想到上次出去便让韶繁等了他,这次自己应该早点去。
这白天的京城果然和晚间的繁华不同,虽也是一片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却有一丝不同的感觉在里面,可以说各有千秋,至于是什么个不同,秦淮自己也说不上来。
走到一处书楼门口,他停下了脚步,在书楼门口站了一会儿,想到家中的藏书虽多,但这些年下来,不免翻了个七七八八,再者,家中的那些大都是父亲收藏的些古本旧籍,有些他也实在提不起兴趣来看。便想着不防趁着今日去这书楼看一看,兴许真能遇上一两本好书。
秦淮刚准备进去,就看见一个身穿藕荷色纱衣,梳着两个发髻的女子抱着一捧竹简从楼里跑出来,模样虽不出众,但举止间透着些天真可爱,十七八岁的样子,额上带着细微的汗珠,她一路小跑着,却没有看见正站在书楼门口准备进去的秦淮,硬生生的撞了上去。瞬间,怀中的竹简落了一地,她站起来,有些吃痛地揉了揉额角,抬头,视线看上了秦淮的面颊。她的眉间微微皱了皱,张了张嘴,却也没有说什么,便低下头去拾那些掉落在地下的竹简。
秦淮看着她,脸上浮现出浅浅一层笑意,真是可爱的女子呢!秦淮蹲下去,有意帮她拾,她却摇了摇头,意思仿佛是她自己可以。秦淮笑,将手中刚拾起的那卷递给她,便也没再动手帮她,过了一阵她微微抬起头,好像面有难色,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用手指了指落在秦淮脚边的竹简,示意他帮她拿过来,秦淮低头,捡起,然后笑了笑,递给她。
但,却在那一刻被竹简上边的名字吸引了注意,这竟然是!《哀郢》!秦淮有些吃惊的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竟脱口而出:“姑娘竟读的懂《哀郢》!”
但下一秒秦淮明显看到眼前的女子有些错愕地看着他,但没过一会儿又恢复了镇定。
她看着眼前这个举止间颇有君子风范的男子,想到是自己刚才因为跑得太急,没看路,才装上他的,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道:“方才是我跑得太急了,才撞上了公子,还望公子不要见怪。”
秦淮笑道:“无妨,姑娘不必自责。”然后又将刚才那还未还的竹简递到她面前,一双眼睛看着她,似乎有话要说。
这时她才想起秦淮刚才问他的话,笑了起来,一双大眼睛弯弯的,道:“我并不识得多少字,所以公子说的这《哀郢》我并未读过,只是我家小姐十分喜欢,时常拿来翻上一翻,近日,听说了这书楼中新得的几本古籍,便让我过来看看,还好来得早,并未被人买走。”
秦淮这时才注意到她的衣着配饰,显然是个丫鬟打扮,才不免自嘲,刚才一时心急,竟将这件事给忘了。
秦淮回过神来,赞叹道:“这京中竟还有这般有才华的女子。”
小丫头道:“公子谬赞了。”
秦淮笑“还好秦某来得晚了些,若非岂要横刀夺爱了。”
小丫头道:“公子也喜欢《哀郢》一章”一双大眼睛看着他“我家小姐也最喜欢这章呢,其中最喜‘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一句。公子觉得呢”
秦淮一惊,瞬间失了神。
小丫头笑,叫他:“公子怎么了”
秦淮这才回过神来,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一双灵动的眼睛很认真的看着他,脸上还带着一丝很亲切的笑意。但他似乎真的有些着急了,竟直接问:“请问姑娘是哪家府上的,可否引荐你家小姐与秦某结交。”话一出口,秦淮便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当下便觉得不好意思,连忙道歉。
可没想到小丫头却并没有生气,反倒笑道:“公子不必自责,我家小姐也并非思想守旧之人,平日里也喜欢结交一些文人雅士,公子若是有意结交,晚间不妨去云桥走走,公子若是有才华,小姐自会注意到。”
秦淮不解:“云桥”正想着,还想问些什么,而抬头看时,那个小丫头已经走远了。
心中瞬间生出无数疑问,因此,他决定今晚便要去云桥看看。
离开了书楼,一路上秦淮都在想着刚才那件事情,再抬头时,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清茗楼”的门口,不禁一笑,不能再想了,还是今夜去云桥看看再说吧。
站在清茗楼前,不禁想起这座古色古香的茶楼在建康城中也有些名声,倒也不是说这里的茶有多好,才吸引了人流,而是这里的环境。为何如此说呢因为这清茗楼并不地处在繁华街市之中,且楼的后边就是一片树林,因而比别处的茶楼要清净许多,而且,若是坐在二楼,风景也是极佳的,所以清茗楼并没有因地处偏僻而生意不佳,反而很多人因为喜这份清净愿意多花点时间到这里来。
秦淮在茶楼门口站了一会儿,便进去了,和以前一样,小二果然热情的迎了上来,道:“秦公子,你可是好久没到这来了呢!”听了这话,秦淮不由地从心底生出一种强烈的亲切感。
秦淮笑道:“前些日子我不在京中,如今这才回来。”
小二道:“原是这样,那公子这次回来,便不走了吧。”
“嗯,不走了。”秦淮应了一声。
随后和小二寒暄了几句,便被引到茶楼二楼,二人上了二楼之后,大概是早已熟悉了他的习惯,小二径直将秦淮带到靠窗的位子坐下。
秦淮对他一笑,随后问道:“你们这茶楼,最近可有上什么新茶”
小二听后,立刻拿来了茶牌,递给秦淮,接着道:“这些便都是最近新上的茶,尤其是这雨前龙井,更是前两日刚刚到的新品呢,秦公子可要尝尝”
秦淮看他,笑道:“那便来一壶吧!”其实他自己本是不太懂茶的,可因家父喜茶,而自己又经常在外,若是碰到了好茶,便想的给父亲带回来些,因而,久而久之,便也对这茶了解了一些。
“好嘞!”
小二下楼去了,这时二楼除了他,也就邻桌做了两人,其中一人身材偏瘦,一身灰色布衣,另一人稍微胖些,二人闲谈着,也无非是些家中小事。秦淮听着,倒也觉得有趣。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小二便上来了,因这会儿的人不多,所以上茶上的也快了些。
小二将茶放在桌上,秦淮又配了几样茶点,不一会儿小二也端上来了。秦淮对他笑了笑。
小二道:“秦公子慢用。”
“嗯。”
小二走后,秦淮将窗子打开,闻着幽幽的茶香,看着窗外的树林,心情也不免舒畅了几分。
秦淮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细细品着,茶刚入口,秦淮心里便不禁赞叹道:“果然是好茶!”
微风从二楼的窗口而入,夹杂着树叶和泥土的味道,这九月的天气没了夏季的炎热,就连风中也有一丝秋天的气息,秦淮坐在茶楼中,静静享受着,也一面等着韶繁。
风起了,清茗楼后面的树林一片树叶响动的声音,树上的叶子已有些发黄,但却并未落下,这个时候的树林无疑是最美的,树林中时不时地传来一两声莺鸟的叫声,格外清脆,反而称得茶楼中更加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