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渡口又逢君  ...
            
                 
                
                    - 
                          “想不到在下和姑娘这么有缘,昨日才刚分开,今日竟又见面。”方锦程满脸笑容
 “既是有缘,为何又要阻拦我们渡江?”宋筝问道。
 方锦程一脸的惊讶:“姑娘真是冤枉在下了,若是早知道要渡江的是姑娘,在下怎么会独自包下渡船呢?”
 “那么就请公子行个方便,让我们上船罢。”
 方锦程笑道:“不急不急,茫茫人海能与姑娘二度相逢,怎么也要交个朋友。在下方锦程,敢问姑娘芳名?”
 宋筝心想告诉他也无妨,在上国做公主的时候,世人只知自己的封号,并不知晓自己的名字。眼下渡河要紧,为避免他继续纠缠,便道:“我叫宋筝,现在可以登船了么?”
 方锦程看着宋筝着急的神色,偏又表现出一本正经的样子,觉得十分有趣,不紧不慢的说道:“宋筝姑娘着急过江吗?你一姑娘家想必也没什么要紧事,渡口前方有一草亭,不如你我前去烹茶小憩,在这冬日冷风中也可驱寒,阿筝姑娘以为如何?”
 “只怕要让方公子失望了,不巧我正好有要事在身,方公子如若想烹茶小憩,可自行前去,我们就不奉陪了。”宋筝说着就往泊船出走去。
 方锦程快步撵上宋筝,挡住去路说:“阿筝姑娘怎的如此不知情趣?莫不是觉得本公子与你吃茶还不够格吗?”
 侍雨眼见宋筝被挡住,又听的方锦程说话有意为难,便挡在宋筝面前对方锦程说道:“看方公子衣冠楚楚,相貌堂堂,好歹也是名门贵胄,为何总是刁难与我家姑娘?当我家姑娘好欺负不成?”
 方锦程没料到一个婢女竟也对自己大呼小叫,顿时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却也不好与一女婢争论,正在想如何应对时又听得那婢女不悦的说:“方公子还不松手吗?”
 方锦程才意识到自己正拽着宋筝的手臂,忙松开。侍雨一手护着宋筝,另一只手在方锦程身上一推:“让开!”,便拉着宋筝往前走。
 方锦程一不留神被侍雨一推,脚下没站稳,身子往后一仰,竟掉下水去。
 一旁的平歌见自家少爷落水了,大叫一声“少爷”,忙跑过去。只见方锦程在水里举着双手扑打着水花,口里进了水,含糊不清的喊着:“救命……本少爷我,我不会水啊……”
 宋筝没想到这人竟连泅水也不会,这岸边的水虽不算深,不至于淹死人,可冬日的江水,冰寒刺骨,若在里面呆久了,必定得生病。因此便让映雪使了轻功将他从水里救了上来。
 
 乌篷船在偌大的江面上飘摇前进,两岸的景物缓缓倒退,船头上船家撑着篙,稳稳的掌着船。
 船舱里,一个小火炉上熬着祛伤寒的汤药,红红的炭火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在安静的舱里显得极清晰。宋筝坐在火炉旁,看着坐在对面的方锦程,此时已经换了一身衣服,却仍是冷的嘴唇微紫,额上略显通红,看样子是染上伤寒了。毕竟是自己的人错手将他推入水里,如今只是轻微伤寒,若是不吃药,在这样的天气下,病情必定要加重,因此才让映雪熬了汤药。
 此时方锦程感到阵阵寒意侵入体内,身体极不舒服。他恨恨的瞪向宋筝,今天如此狼狈,都是拜她所赐,还有她的婢女。看着挺瘦弱的丫头,没想到手劲还真大,一不留神竟被她推入江中,另一个丫头也了不得,还会使功夫,想起方才映雪施展轻功将自己带离水面的情景,方锦程直感到这两人不简单。若是与她们硬碰,怕是得不了便宜,可是今日之仇要是不报,又实在咽不下这口窝囊气。哼!早晚得找着机会报仇,还不信治不了几个丫头。
 正想着,侍雨已经端了汤药递过来:“方才是侍雨一时情急误将公子推入水中,还望公子莫要与我一个丫头计较,这是祛伤寒的药,方公子快些喝了吧,”
 方锦程瞪了她一眼,没好气的接过碗来,往嘴里倒了一口,刚接触舌头,便“噗”的一口吐了出来:“这么烫?”
 宋筝想,谁叫你看也不看就喝了的?
 方锦程将药碗递到侍雨面前:“给本少爷吹一吹。”
 侍雨心中不悦便道:“方公子,方才我已向你道歉,你莫要要得寸进尺,我可不是你的丫鬟。”
 “你……我的病还不是因为你们,给我吹吹药也是应该。”见没人搭理自己,便不悦的喊道:“平歌!”
 平歌忙过来问道:“少爷,何事?”
 “吹药!”
 
 方锦程再次接过药碗,喝了一口,又“噗”的一口吐了出来:“这么苦?”
 宋筝、映雪、侍雨皆无语的望着方大公子,话说,药有不苦的么?他大少爷是不是也太娇惯了些?
 “我说方公子,这药就这么一碗,你吐完了可就没有了,到时候病情加重了可别说我们见死不救。”宋筝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方锦程被噎的没话说,只闭着眼任命的将汤药灌的一滴不剩。
 
 两个时辰后,船靠岸了。
 “方公子,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无期。”宋筝拱手对方锦程道。
 “不知阿筝姑娘现在是要往哪里?”
 宋筝笑道:“无论往哪里也是与方公子不同路的,又何须要知晓呢?”
 “你不说又怎知不同路?”方锦程仍不死心。
 宋筝无法,不说的话,不知他又要纠缠到何时,只得道:“梅都。”
 方锦程大喜道:“这么巧?本少爷我也正是要去梅都,不如咱们结伴而行如何。你们三个女子在外行走,始终是不安全。”
 平歌见自家少爷一心要与她们同行便也笑嘻嘻地道:“少爷说的极是,三位姑娘还是与我家少爷一路吧。”
 宋筝不置可否,只自顾往前走,映雪、侍雨二人紧随其后。方锦程在后面喊道:“姑娘不回答,便当是答应了!”
 
 前面是青阳城,属玉国,玉国之所以称玉国,并非因为这个国家盛产玉石,这其中有一个典故。话说二十多年前,玉国不叫玉国,叫祈国,国主有一极其宠爱的夫人,名叫明玉。明玉其人容貌极美,且才学丰富,不仅诗词歌赋了得,在治国方面也是有着非比寻常的策略,先后几次向国主进谏,方案实行后效果俱嘉,直把当时朝堂上一众大臣给比了下去。祈国国主对明玉夫人的宠爱更是加深,祈国百姓也是对这位明玉夫人爱戴有加,竟比对国主还要崇敬。
 可是树大招风,名气大也会招来祸事,祈国出了一个可以安邦治国的奇女子这个消息,在当时各个国家迅速传开。各国都想将这位明玉夫人据为己有,即便不能为己所用,也是万万不能让祈国独占。因此各国不断派兵攻打祈国,祈国军队在明玉夫人的调遣下缕缕得胜,其他各国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惊讶于这明玉夫人竟通晓兵法,便决心势必要得到这个神样的女子。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于是在一个黑夜里,明玉夫人被掳劫了。祈国国主欲用十五座城池换回明玉夫人,各国代表觉得这个交易比较划算,任她明玉夫人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女子,可十五座城池带来的财富和民众是不可小觑的。协议达成,双方约定交换的时间地点。
 可就在交换的那一天,发生了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
 祈国国主带着一队将领来到约定好的地方,良久不见对方的人出现。刚准备带兵攻入的时候,见前面过来一队人马,中间护着一辆马车,马车来到祈国国主面前。来人却告诉齐国一个惨烈的消息:明玉夫人自缢了。
 明玉夫人不愿祈国用城池换她周全,不愿做祈国的罪人,为了国家的安全,选择舍身取义,以死明志。
 祈国国主悲痛万分,此生无明玉相伴,生亦何欢?便匆匆传位于太子,自己寻了一处山明水秀的地方安葬了明玉夫人,守在墓旁独自感怀孤独一身的空寂,从此不问世事。只留下御诏,改国名祈为玉,从此便叫玉国。
 这其实是一个女子凄惨而壮烈的传记,宋筝当初听淮云先生讲起这段故事时,着实被明玉夫人的人格魅力震撼到了,觉得像明玉夫人这样传奇的人物是世间极其少有的,她纵是才学胆识不输男儿,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介红颜,红颜薄命,大体上就是这个样子吧。宋筝最初只道祈国国主对明玉夫人的喜爱是因为她聪慧、怀才、对治国有谋略,直至听到最后国主为了纪念这位为国牺牲的女子而将国名改为玉国,只因明玉的名字里有个“玉”字,才深深的被一个帝王的情意感动了,这是何等的一番深情啊?不知道在玉国还能不能寻到明玉夫人的墓地,前去拜祭一番也不枉听了这么个传奇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