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同往梅都去 ...

  •   入得青阳城,一行五人在一家名为杯莫停的酒楼前站定,行了这么久的水路,众人早已饿了。方锦程率先踏进店里,就有店小二前来招呼:“几位客官楼上请,本店有各种上好的酒水。”便领着众人往楼上走去。
      一行人来到二楼临窗处坐定,叫了几样菜外加一壶莲花清,正等着上菜的空当,对面茶楼里传来了说书的声音。
      宋筝听了一会,心中激动,这说的不是别的,正是玉国二十多年前的明玉夫人。只听那人绘声绘色的说道:
      “……国主对明玉夫人那叫一个宠字啊,直叫后宫里头其他夫人嫉妒的,可是明玉夫人是有真本事的,文能出谋安国,武能挥兵退敌,在玉国百姓的心目中,可简直像菩萨一样神了。
      可这一切变故就在大家想象不到的情况下发生了,话说那日明玉夫人刚击退了一队兵马,晚上正坐在军帐中灯下观看兵书,就在这时,几个影子暗士避过守卫将明玉夫人击晕带走了……”
      就在这时,店小二送过来上菜,众人看菜一一摆上桌,顿时胃口大开,便齐齐举箸,大快朵颐。方锦程斟了一杯莲花清慢慢品尝后道:“这杯莫停酒楼里的酒真是不错,这杯莲花清酒味香醇,色泽清冽,入口绵柔,回味无穷。”说完又斟了一杯递与宋筝:“阿筝姑娘是否也来一杯?”
      宋筝推过酒杯:“我吃菜就好。”
      方锦程端回酒杯放在一旁道:“如此美酒,却无歌舞助兴,真是憾事一件啊!”
      宋筝看着方锦程一副世家子弟的腐败风气,顿时胃口大减,搁下碗筷,望向对面的茶楼,这时那说书的声音还在继续述说着明玉夫人的事迹。侍雨好奇的问宋筝:“那先生讲的可是真的?”
      宋筝笑着道:“凡是当做故事来说的,大都是确有其事的,只不过在口口相传中,渐渐的有些失真了。再说,说书者,自然是致力于夸大、生动、形象,以传奇神秘吸引听众罢了。”
      “哦,这么说是真有明玉夫人这个人了。”侍雨一脸的惊喜,:“可是听说她后来死的很是凄惨。”又转向宋筝问:“姑娘,你知道她是怎么死的吗?”
      宋筝微微一笑:“想知道,听下去呗。”
      只听对面茶楼的说书先生的声音道:“……当时,国主带着军中将士及玉国十五座城池的契书来与劫持明玉夫人的人交换,可是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对方的人来。于是国主指挥军队准备要攻入对方营地救回明玉夫人,就在大军将要起行之时,对方的人终于来了。可他们带来的却是明玉夫人冰凉的尸体。”当下便听到围观听众一阵惊讶声,纷纷询问明玉夫人为何去世。
      说书者又不紧不慢地说道:“明玉夫人真是女中豪杰啊,她无法眼看着玉国为她丧失十五座城池,亦不愿国主为她背负荒淫无道的罪名,她一心为玉国的千秋大业,和百姓的安居乐业着想,最终以三尺白绫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说至此,又听的众人一片唏嘘哀叹声。
      “国主大悲,举国百姓大悲,国主为了悼念和永远铭记明玉夫人,便将国名改为玉国。”说书者的故事在此落下句点。

      宋筝一行人自杯莫停酒楼出来,迎面便撞上一匆匆而过的路人,又见得前面一群人或拿着檀香,或提着祭品急急奔走,觉得奇怪,便问面前撞上的人:“请问这位小哥,为何大家都拿着拜佛祭祀之物,匆匆去往何处呢?”
      那位小哥看着宋筝等人道:“几位是外地人吧,今天是明玉夫人过世二十五年,凡是玉国百姓都会去寺庙拜祭的。”
      “为何是去寺庙拜祭?明玉夫人没有修陵墓吗?”映雪忍不住好奇道。
      “姑娘有所不知,当年先国主悲痛万分,带着明玉夫人的遗体离开都城,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因此不知夫人陵墓何处。”年轻小哥解释着,又想起什么对众人道:“我得走了,一会人多了,庙里可挤了。”

      年轻小哥走后,侍雨道:“明玉夫人可真是位奇女子,二十五年了,全国的百姓都还记得她的事迹,我们也去拜祭一下吧?”
      “庙里人那么多,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吧。”方锦程说道。
      “莫非你知道明玉夫人的墓地在哪里?”宋筝问道。
      方锦程神秘一笑道:“去了不就知道了。”

      出了青阳城,众人雇了马车往西行了十里路,一个山坳里,豁然出现一座孤坟,碑上刻着“恩爱夫妻携手同在”。并没有篆刻墓主人的姓名,难怪世人不晓得明玉夫人的墓地何处。
      宋筝让映雪、侍雨摆上香果,拜了一拜。凝视着这并不起眼的坟墓,心想当年玉国国主终是难舍明玉夫人,怕她独自在阴间寂寞,下去陪伴她了。“恩爱夫妻携手同在”八个字深深印在心里,夫妻二字多么美丽,他把她视作自己的妻,而不是众位夫人中的一个。
      宋筝突然别有深意地望着方锦程:“你是如何得知国主与夫人合葬在此的?”
      方锦程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道:“这有什么?世上哪有什么事是难得住本少爷的?”
      宋筝见他得意的样子,睥了他一眼道:“想来你也不是真的知道,不过是碰巧遇着了,实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方锦程见宋筝言语间有轻视自己的意思,便道:“怎么没什么好说的?当年家父路经此地,巧遇玉国的国主及夫人,那时明玉夫人已被安葬在此。家父与国主言语投机,相谈甚欢,实时国主已身患恶疾,将不久与人事,又极思念过世的夫人,便饮了毒酒,交代家父将死后的他与明玉夫人合葬一起。”说着指了指那块墓碑道:“这块碑是国主早先刻好的,想来他是早有绝命之心了,国主不愿世人打扰他与夫人,便没让家父将此事说出。”

      听了方锦程的话,宋筝心里百感交集,如若明玉没有那惊人的才能,如果明玉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会不会结局会好一点?只是世间没有如果,宋筝最后看了一眼那块墓碑,心想此刻的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未尝不是幸福的。
      其实关于明玉夫人的事迹还有一处要点,明玉夫人育有一子,时年两岁,自夫人去世后,这位小王子也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世人猜测许是当年国主离开时,一并带了去。宋筝起先怀疑身边这位方公子莫不就是明玉夫人的儿子?不然他怎晓得这是国主及明玉夫人的坟墓?可又一想,又觉得不对,现在已过去二十五年了,当年两岁的小娃,如今应是二十七岁,可方锦程却是个二十刚出头的年纪,便不可能是他。想想又对方锦程问道:“与公子相处几日,却不知公子年方几许,祖籍何处?”
      方锦程闻宋筝如此问道,顿时哈哈大笑,道:“阿筝姑娘这么着急打听少爷我的岁数、住处,不会是看上本少爷了吧?不过本少爷家中礼数多,家父治家又严,且少爷我是家中独子,一般人家的姑娘许是进不了我们家门的。可是看在阿筝姑娘貌美如花的份上,收进来做妾也不是难事……”
      宋筝听方锦程这话,轻浮中带着调戏,心中不免气愤,却是一旁的侍雨耐不住了一脸愤怒的道:“方公子怎么如此轻浮无礼,我们姑娘岂是一般的女子能比的?谁稀罕你的家世,我们姑娘还瞧不上呢。”
      “你……”方锦程一下语结,又是这个侍雨!
      宋筝拉住侍雨,对方锦程道:“你莫要想多了,我只是问问,你若不愿说,便不勉强了。”宋筝知道这人不受激,用这话将他,他必定会说。
      果不其然,方锦程一听这话,想也不想就道:“我怎会不愿说?方才只是开个玩笑罢了,你要想知道,我便告诉你。本少爷今年二十有二,上国人士,上国丞相便是家父。”转而又对宋筝邪魅一笑道:“阿筝姑娘可还满意?”
      宋筝心中讶异,想不到他竟是上国丞相方泽海的儿子,传言相国本人极其能事,身为国后的兄长,不倚仗其妹的后位身份,也能在朝中执掌大权,可见手段很不一般。当初宋瑨登上王位,方泽海功不可没,可是当上相国的他,并没有以职权谋私利,结党营私,只一心协助国主理朝,渐渐的权倾朝野,在百姓中口碑也相当不错。可是偏偏得了个生性风流,桀骜不驯的儿子,不仅不务正业,对仕途无意,反而四处留情,遍地桃花,轻世傲物。宋筝心中玩味,原来传言中的风流纨绔子弟就是眼前这位啊!不禁对方锦程笑道:“人人都道相国公子风流桀骜,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果然传言不虚呢。”
      “阿筝姑娘也信这些传言么?”
      “我信与不信,又有何区别。天色不早,还是赶路要紧。”宋筝谈谈道,心想这方锦程绝不是明玉夫人遗子了。

      离开了青阳城,又行了三天的路,渐渐出了玉国境地。来到了梁国边境的一座小城,梅都是梁国的国都,离此地有两日的路程,宋筝等人在城里换了马车,改骑马匹。速度快了一倍,只一日便到了梅都。
      梅都果然不负盛名,城里随处可见梅树,此时正值寒冬季节,各色梅花竞相怒放,整个城里都弥漫着清雅的梅香。可是宋筝却无半点心思赏梅,心里惦记着煜弟,不知他现在什么境况。跟据日前太匆师傅信中所提,煜弟要寻的剑谱是在梅都城西二里的百里家中。
      百里家是梅都的经商大户,主要经营粮米生意,解决了几乎半个梁国的口粮问题,得到国主的年年嘉奖,就连军粮也交给百里家办理。因此百里家在梁国的地位是相当的高,虽没有封官职,但是朝里的大臣对百里家的人都是相当的敬畏,要知道整个梁国的军粮都控制在百里家啊,只要稍微出点事故,麻烦的就是全部的军队,因此也可以看出梁国国主对百里家是多么的信任。
      百里家现任大家长百里宏光三十岁许,有一妹妹百里筠,样貌虽好,却是一刁蛮任性的主,年方二十了,却仍是没有寻到个愿意娶她的夫家,梅都的百姓都知道百里家的大小姐百里筠性子泼辣,任性妄为。所谓娶妻娶贤,即使百里家家大业大,也还是不愿娶百里筠做妻子,这要是过了门,还不得闹得一家子不得安生,何况百里家的女儿休不能休,骂不能骂,搞着不好得罪了百里家,那可是跟自个的饭碗过不去啊,谁叫人家把持着城里的米粮呢。所以,打死不娶百里筠,谁不怕死谁娶。
      再说百里宏光这人,掌管着百里家的一切事务,城里人都道百里宏光为人了得,粮米生意做的如此之大,连国主都待见的人自然有他过人之处。只是百里宏光虽然事业上混的风生水起,可家务事却令他头痛,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找个好人家把自个儿的妹子给嫁了,可这事还真是不能强求的。另外关于大人物百里宏光还有一个不好的传闻,就是此人好男风,不过也只是传闻罢了,事实如何也不曾有人考证过。不过此人早年娶过一位夫人,后来病死了,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此后百里宏光也没有再续过弦。

      众人打听了百里家的地址,便往那方向过去。城里热闹非凡,街道两边各种小玩意的摊位鳞次栉比,酒肆茶楼也是朋客满座。深居玉竹岭的宋筝从未见过如此热闹繁华的街市,对那些叫买的小玩意儿更是兴趣多多,于是边走边欣赏起来。正逛的尽兴,忽听的前方有吵闹声,还围了一圈看热闹的群众。
      “叫你们对本姑娘无礼,这次是小惩大诫,如再敢有下次,非卸了你们胳膊不可!”一个怒气的女声传来。
      宋筝听这声音耳熟,心里已经知道是谁,当下便兴奋的朝那人群中跑过去,方锦程等人也紧跟了去。
      宋筝拨开人群,果然见着身穿红衣的零落站在中央,手中提着短剑,旁边还有几个跪趴在地上的年轻男子,不住的对零落哭喊求饶:“女侠饶命啊,都怪我等冒昧,有眼不识女侠,下次再也不敢来了,再也不敢了……”
      零落也瞧见了宋筝,大喜过望,直上前道:“小姐!小姐也到梅都了?可是太匆师傅叫你来的?公子若是知道小姐来了,一定高兴。”
      宋筝道了声是,便看过一旁地上的人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零落也回头瞪了地上众人一眼道:“今早上公子佩剑的穗子掉了,我来集市上为公子挑几根缨络穗子,没成想遇到几个登徒子,这不正教训了吗。”又对几人道:“还不快滚,真想让我卸了胳膊?”几人听闻,顿时抱头急急跑开。
      宋筝问了宋煜祺的境况,零落边说边带着众人往百里家赶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