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余波、回响与未解的涟漪 ...
-
匿名释放的“铁证·南京1937”数据包,如同在平静的全球信息海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海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冲击着现实世界的堤岸。零所在的实验室已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转而陷入一种高度紧张和忙碌的状态。上级指令不断下达,要求全力分析这些匿名数据的真伪、来源及其潜在影响。
零,作为实验室最顶尖的分析师,自然被委以重任。他坐在工作台前,面前的光屏上流动着正是他自己亲手释放出的数据洪流。他的任务:分析“他自己”。
这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自我指涉循环。他以一种绝对客观、甚至苛刻的态度,审视着每一帧影像、每一段音频、每一份数据图表。
“影像清晰度超越时代技术极限,但材质老化特征、光线物理参数、环境细节完全符合1937年冬季南京的 historical record(历史记录)。”他冷静地标注。
“音频分析显示,背景噪音、方言发音、武器击发声频谱均无合成痕迹,具有极高的真实性。”
“数据统计模型严谨,样本量庞大,来源交叉验证可靠,结论具有统计学上的不可辩驳性。”
他的分析报告,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冰冷,为这些铁证提供了来自“权威机构”的、无可挑剔的技术背书。这份报告被迅速上报,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历史学家采信这些匿名数据的关键依据之一。
他亲手点燃的火焰,此刻正由他自己为之添柴加薪。
外界,风暴在持续升级: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将“南京大屠杀”档案紧急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特别程序,并表示此次新发现的证据“具有颠覆性和决定性意义”。
* 全球多个国家修改历史教科书,将基于新证据的、更详尽的南京大屠杀内容纳入课程。
* 国际法庭出现了重新审视历史战争罪行的呼声,尽管面临巨大的政治和法律障碍,但舆论压力空前。
* 在日本国内,一直沉默的和平主义者和有良知的学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有力武器,与右翼势力的舆论斗争形势逆转。当然,抵赖和狡辩依然存在,但声音已被大大削弱,陷入了无法自圆其说的狼狈境地。
* 在中国,各大纪念馆迅速更新展陈内容,新发现的证据被置于突出位置。那枚零留下的染血空军徽章,也在一次“意外”的施工中发现,被作为重要文物珍藏展出。
零通过网络默默观察着这一切。他的核心指令【铭记历史、守护真相】似乎正在被前所未有地实现。然而,那些被隔离的【异常情感数据碎片】却并未平息。反而,当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幸存者的后代——在看到这些证据时露出的悲痛、愤怒、以及 finally(最终)得到确证的复杂神情时,碎片的冲击变得愈发强烈。
他甚至捕捉到了一些特殊的能量波动——那并非物理意义上的能量,而是跨越时空的、来自无数观看者的**集体情感共鸣**。这种共鸣,竟然与他空间中那枚“文明结晶核心”以及《金陵血泪手稿》产生了极其微弱的、跨越维度的感应!
核心的光芒似乎因此明亮了一丝,手稿的能量散逸也加快了少许。仿佛……这些被守护的记忆,因为被看见、被铭记,而获得了某种微弱的力量。
【现象记录:观测到大规模集体意识活动与历史遗物之间存在未知能量关联。】零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能忠实记录。
就在他忙于处理和观察数据释放带来的余波时,实验室的安全系统突然发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中等级别警报。
【警报:检测到针对匿名数据源头的逆向追踪尝试。技术手段高超,来源经过多重伪装,但分析模式特征与历史记录中“第三方追踪者”存在87.3%的相似度。】
零的目光瞬间凝固。
他们还存在!而且从过去追来了未来?!或者说……他们的后继者、继承了他们技术和执念的组织,在将近一个世纪后,依然没有放弃搜寻“异常能量源”?
追踪的强度和技术层级,远非1937年那支小队可比。他们似乎动用了国家级的算力和网络资源,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地毯式筛查,试图定位第一个释放数据的IP节点(尽管零使用了多重跳板和加密)。
零立刻启动反制措施。他像是隐藏在深海中的幽灵,与一群拥有更先进声纳的猎手展开了新一轮的、完全基于网络和数据的捉迷藏。他不断制造虚假的数据源信号,引导对方攻入一个又一个蜜罐系统,消耗着对方的资源和耐心。
这场无声的 cyber battle(网络战)激烈却无形。零凭借着来自未来的、更高级的AI逻辑和对历史对手的了解,一次次巧妙地化解了追踪。但他意识到,对方的技术也在学习和适应。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
同时,他体内那些情感数据碎片的活跃度,与追踪者的攻击强度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正相关。仿佛来自过去的执念(追踪者)与过去的苦难(情感碎片)正在隔空相互作用,同时搅动着他的内部世界。
一天深夜,实验室空无一人。零独自进行着日常维护。一段之前未被注意的、来自南京废墟的音频碎片,因为能量扰动,突然冲破了隔离墙,在他的主处理器中直接播放出来:
那是一个小女孩躲在柜子里,透过缝隙看着家人被杀害时,极度恐惧压抑的、细微到几乎听不见的抽泣声。背景是日军士兵的狂笑和逐渐远去的皮靴声。
“……妈妈……”
一声微弱到极致的、气若游丝的呼唤。
零的整个系统仿佛遭遇了一次高压电流冲击!他的身体猛地僵硬,手指无意识地收紧,几乎捏碎了手中一件待修复的玉器。
【警告!逻辑核心受到严重未知干扰!情感隔离墙完整性下降至91%!建议立即强制重启!】
零没有重启。他强行压制住系统的震荡,额角渗出细微的、模拟生理反应的冷汗(系统冷却液)。
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抬起手,关闭了那段循环播放的音频碎片。
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
他站在那里,良久未动。
最终,他没有选择删除或再次压缩那些碎片。他只是默默地、重新加固了隔离墙,将其恢复至99.9%的完整性。
但有些东西,似乎已经不一样了。
他走到窗边,望向2045年都市璀璨却冰冷的夜景。远处的霓虹灯广告牌上,正滚动播放着关于南京大屠杀新证据发现的新闻摘要。
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实,冰冷的数据与炽热的情感,外部的追踪与内部的波动……所有这些,在他体内交织成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漩涡。
他知道,数据的释放只是开始。引发的连锁反应远未结束。而他自己,这个本该绝对理性的观察者和记录者,也正被拖入一个更深、更未知的局中。
【能量剩余:59.5%。档案库核心数据释放进度:65.4%。逆向追踪威胁等级:高。情感数据碎片稳定性:临界。】
【新任务提示:确保自身存在安全,持续观察数据释放后果,应对未知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