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赏花宴(1)  ...
            
                
                
                    - 
                          骆萱道:“我去看看奶娘,看一眼她的最后一面,我们之间的缘分总要通过告别才得以圆满,柳玉瞻,望你能在长安求到属于你自己的平安,望你,永远不会变得贪婪。”
  柳玉瞻目送她离开,然后伸了个懒腰,回了自己的房间。
  她也是如今才明白,总要有一个人;离开骆府,不过不是她,而是骆萱的奶娘。
  她也算逃过一劫。
  ……
  第二日,柳玉瞻去了庭院。
  这里的花已经长得老高了,阿絮正站在一旁,弯腰用葫芦瓢给这里的花浇水,她一边浇水一边念叨:“你们快快长!快快长!一定要快些开花,这样老夫人和柳娘子就都能开心了。”
  柳玉瞻远远看去,有好几朵花骨朵,她们跃跃欲试,含苞待放。
  “阿絮!”
  阿絮转头,朝着柳玉瞻奔去:“柳娘子,你可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几日前,阿絮没等到柳玉瞻回来的消息,却等到了几个家奴来了柳玉瞻的住处,说要将这个房间拾掇出来,阿絮冲上去跟他们理论,说这里柳娘子还要住呢,那几人偏生一副胡搅蛮缠的样子,见这屋子没人,一口咬定说没人住。
  阿絮肯定这里有人住,她说柳娘子只是回老家,又不是不回来了,可那些人非要装傻,阿絮劝阻无果,还遭了一顿毒打。
  万幸,昨日她便听说柳玉瞻回来了,打理这院子就更卖力了。
  “本姑娘吉人自有天相,我自然得回来,阿絮,我还带了些好东西回来,你帮我一起搬吧,就种在这边!”
  柳玉瞻指着右边的的那片地说道。
  “什么呀?”阿絮好奇问道。
  “荔枝苗!”
  这一整个上午,两个人就待在这一块四四方方的小院子内捣鼓。
  阿絮一边种一边问:“小娘子,这些荔枝苗你都是从哪里搞到手的?岭南?”
  “岭南那么远,我怎么去啊,傻阿絮,我又没有长翅膀,这些是从泸州带回来的,我是想着,不管能不能种得出,都得先试试。”
  “你有所不知,涪州和戎州一带才是早期为贵妃进贡荔枝的主要来源地,刚好泸州也离得不远,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柳玉瞻一边挖土一边说着。
  “我这次回老家,听说了一种很普遍的荔枝种植方法,叫高压条繁殖,你可听说过?”
  阿絮摇摇头。
  “这个方法又叫掇树法,在健壮的母树上,选择选择粗壮、形状好的枝条,在其下部进行环状剥皮,剥去一指宽的树皮,露出木质部,然后用湿土、稻秆、苔藓等混合物包裹住环剥处,外面再用竹筒或草席包裹捆扎固定,保持湿润……”
  柳玉瞻瞧着阿絮都要打瞌睡了,便长话短说。
  “总之,最后会得到一株独立且完全继承母树优良形状的树苗,这个方法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树苗结果早,一直以来都是进贡荔枝的主要来源。”
  荔枝宜肥,宜湿地,需要靠近水源、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地,蜀地的土壤更适宜栽种;荔枝……可如果在长安的话,就需要挑挑地了。
  不过柳玉瞻对这片土壤还是挺有信心的,愿意一试。
  “这个季节刚刚好,咱们种下去之后,定期施肥和浇灌就好,荔枝根浮,耐水不耐旱,所以需水量很大,尤其是在果实膨胀期,如果水渠中的水量不够的话,就只能用水车了,也不知骆府有没有这东西。”
  “小娘子,这荔枝苗最后会长多高啊?”阿絮好奇问道。
  “一般自然生长的荔枝树,大概十五尺到四十五尺那么高吧。”
  “啊?那到时候它们岂不是比墙还高了,这咱们怎么打理啊?”
  柳玉瞻敲了一下阿絮的头:“傻阿絮,我那说的是自然生长的荔枝,若是挪到庭院中种植的话,通常会进行适度的修剪,将高度控制在九尺到十五尺左右,既美观又便于采摘,如果是盆摘里的观赏荔枝,则可以通过盆器限制根系,并加以修剪,可以控制在三尺到六尺左右。”
  “小娘子,您真的很勇敢,敢想敢做,可这荔枝……真的能种成吗?”
  柳玉瞻手中的动作逐渐慢了下来,她陷入了沉思。
  是啊,真的能成吗?阿絮如此问她绝对不是在唱哀,而是她们都不得不对现实低头。
  古代虽然没有像现代那般的大棚控温技术,不过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利用人工技术进行冬季蔬菜栽培的明确记载,大约算是温室技术的雏形,但其原理和规模与现代的大棚控温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过古代环境有限,所谓的控温技术不太能实现,否则唐玄宗为何不为杨贵妃在皇宫种植荔枝,还要不远万里从岭南运送呢。
  可见即便在皇室,所谓的控温技术的成本是在太过高昂,且难以实现,否则玄宗的晚年那么奢靡,为何都没有实现呢,想来应该是不划算。
  柳玉瞻知道自己在做着一件注定失败的事情,不过没关系,她就当做实验了,她可以观察一下荔枝能承受的最大低温,看看这些树苗大概在几月份会死亡,往后从泸州往长安运送荔枝的时候,也能更顺利一些。
  老祖宗们何其聪慧,可唐代的长安并没出现过荔枝树成熟的记载,都是从其他地方进贡的记载,所以长安的温度,大约是永远无法攻克的难题,难道她柳玉瞻就比古人要聪慧否?无稽之谈罢了。
  柳玉瞻对阿絮道:“我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了,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长安不会有成熟的荔枝树,我再聪慧,也无法翻过时代的高山。”
  “后面如果降温的话,可以将这些树苗再度移植到盆中,搬到室内,昼夜燃火,提高室内温度,在墙体厚重,不透光的前提下看看树苗能存活多久吧。不过这种简陋的控温技术实在太依赖人工经验了,要看火、要添柴,根本无法实现精准控温。”
  阿絮回道:“那就走一步看一步一吧。”
  二人相视一笑。
  ……
  谷雨前后,庭院中的牡丹和芍药开了一大半。
  满园春色,不过如此。
  虽然还有几株没有顺利开花,不过这样应该能看得过去了,过满则亏嘛。
  柳玉瞻觉得老夫人应该能满意的,便欢欣鼓舞地去找张嫂,让她寻一个天气好的日子,去请老夫人过来。
  柳玉瞻之前在家宴上拉进了张嫂和老夫人的关系,如今的张嫂愈加容光焕发了,对柳玉瞻简直比亲女儿还亲呢。
  柳玉瞻本来想找刘媪来着,不过她想了一下,刘媪一直对她的印象就不太好,那么她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转而去寻与她交好的张嫂。
  老夫人如今年老,一天的时间,有一大半都躺在床上,与每天活力四射的柳玉瞻相比,大相径庭。
  张嫂过来告诉她说:“老夫人,那个庭院的花都开了,可漂亮了,您可要移步去看一下?”
  “老夫人,若您行动不便,那就去跟那丫头说一声,让她把花都放入盆中,搬到您这里,可好?”
  老夫人睁开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思来想去,摇了摇头。
  “花都是有灵性的东西,若是换了土壤,她们会不开心的,花一不开心,就会枯萎,不必为难那个丫头了。”
  她还是决定去看看。
  她慢慢从床上坐起身,张嫂殷勤过来搀扶,两个人就这样相互搀扶着去了庭院,这段路程有些遥远,老夫人却不觉得疲累,权当散步了。
  柳玉瞻早早就候在了庭院门口。
  她看到张嫂搀着老夫人过来,与阿絮对视一眼,匆忙迎上去。
  “老夫人,怪玉瞻考虑不周,还让您亲自走过来了。”
  数月不见,骆老夫人还是如从前一般,和蔼可亲,她朝着柳玉瞻一笑:“无妨,无妨,年纪大了,才应该多走动走动。”
  骆老夫人瞧着满院的花,姹紫嫣红,群芳争艳,眼睛直接眯成了一条缝,“好哇,好哇。”
  她转头语重心长道:“柳丫头,其实我对这院子里的花没有太多的要求,你能做成这样已经很好了,谢谢你圆了我这个老太婆的梦。”
  “老夫人,您别这么说,您才是收留我的恩人。”
  老夫人忽而又伤感起来:“其实这种花不难,难的是不用心,在这个宅院里,曾经也有许多人拍着胸脯向我保证,一定要让这里满园春色,可他们呢,要不然就是为了面子,要么就是为了利益,要么就是完全不懂这些,花花草草也难寻觅知音啊,不是我要感谢你,是这些花要感谢你。”
  她开始叹气:“唉,这花啊,每一年都会开出新的来,可是陪我看花之人却换了一轮又一轮,思念这东西,最是熬人。”
  “老夫人,玉瞻希望,能多陪您看几年满园春色。”
  “哼哼,你这小丫头鬼精灵啊!明明是为了多在骆府住一些时日,却说是为了陪我看花,很聪明,懂得用利他的角度说话。下个月有一场赏花宴,张夫人操办的,地点就在绛雪轩,你这小丫头可愿与萱儿同去?”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