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六

      秦执从宫里出来,整个人焉了吧唧的。
      六岁以前,婉嫔天天守在清和殿,浇花弄草,种种菜,以及给秦执念托小太监从外头买来的时新的话本子传奇以及一些志怪传记,极偶尔的还教他半句《大学》,几句《论语》。
      十三岁以前,秦执按规矩在上书房上课,秦执和婉嫔就请老师一事上达成一致,觉得那钱总归要自己出,还不如多买几个风筝来放着玩,于是开始了在上书房逃课撒野的日子。
      十九岁以前,秦执出了宫,登时同放飞的鸟一样,上书房不用去了,国子监考不进去,秦执很快乐,除了头几年还请老师讲课,练字,后来觉得自己的字简直天下未有出其右者,把笔一丢,老师也不请,此后钱是没攒一点。
      在他快要及冠这年,他,秦执,以皇帝儿子的身份,通过走后门得到了去国子监上学的权利。
      怎么说呢,只能说这后门不要也罢。
      何七听了这个消息,很快乐。
      当世大儒,元盛莫不都花了心思给弄国子监去了,单人授课固然好,细致也透彻,但那是大儒啊,出于对权威的崇拜,还是很多人想考进去的,至于多交钱当然也能去,只不过是不同的水平有不同的班,讲不同的课罢了。
      别人不知道怎样授课是好的,但对秦执来说,这种强制性授课再好不过了,省得他作为出钱的一方内心膨胀,高调逃课。
      何七回府给备了一份束脩,收拾了笔墨纸书,中规中矩的,给秦执整得看起来人模狗样的了,又急匆匆赶往国子监。
      大约辰时左右下朝,国子监刚好辰时开始早课,皇帝真是安排的够精细的。这样算来,秦执下了朝马不停蹄地赶往国子监,基本上能把迟到的时间控制在一炷香以内。
      秦执赶到国子监,看来皇帝已经让人来通知过了,秦执于是放心的跟着引路的人走,然后呆住了。
      那屋子的门框上是那匾上赫然有“率性”二字。
      秦执或许狗屁不通,但率性堂他还是不可避免的耳熟过的,毕竟率性堂作为高级班里唯一的一个班,里面的学生都是国子监里头学识顶尖的人物。
      他一步后撤,何七差点没闪开,那带路的也不明所以。
      只见秦执笑笑,说:“你莫不是带错路了。”
      那人笑说:“回殿下,怎么会,先前陛下派来的人专门叮嘱过,要殿下入率性堂学习。”
      秦执合理怀疑皇帝在搞他,目的不明。
      里头的老师已听着动静走出来了,早课已经上完了,现在里头的学生们正在背书,瞧见外头有动静,声音不自觉就小了些。
      “何事?”章钦留了一把白胡子,看起来颇有和蔼慈善之感。
      “先生,是宁王殿下。”带路的行一礼,回了话。
      秦执也连忙行礼。
      最终秦执还是坐在了率性堂的最后一排,他看着手里随便抽出来的一本书,感觉枯燥乏味极了。满屋里他就认识一个齐延,还不是好友,可见他的交友范围了。
      秦执背了一天的书,本也该走一天的神可惜章钦那老头看着慈眉善目,实际手狠极了,拿着戒尺笑眯眯地沿着屋子转,旁人倒还好,轻轻地挨几下作警示也就罢了,秦执回回挨抽,每转到他这,必定有又快又狠的一下,疼的他面目全非,几乎要起而造反。
      最后还是没敢。
      回府后,下人来说,齐承来过,听了他的遭遇痛笑着回去的。
      秦执微微一笑,秉承着自己不舒坦绝不希望别人舒坦的理念,他坚信齐大人会果断的把齐承塞国子监去。
      一连上了几天课,秦执感觉自己变成了个傻子了。
      老师讲的什么,不懂;疏注写了吗,没有;复课能讲吗,不能;书记得多少了,字都认识,不会连句罢了。
      在他数不清第几次暴露出自己薄弱的不到一张纸厚的学识后,章老师受不了了,决定给他单独开小灶,于是,秦执回府自由放纵的时间就又缩短了一个时辰。
      这期间,西戎朝元盛边界压过来,在西北打了一场大仗,很不幸,元盛败了。这是第一天,九月二十八号。
      很快,元盛撤到了陇关以内。西戎夺了边界那一块,不再前进。北狄这时自北方边界横插一刀,向南推进,西戎一见北狄终于下手了,也不搞按兵不动那一套了,跟着北狄一块打地势险要的陇关。这是前半个月。
      四皇子燕王在陇关。
      皇帝一早调了三秦那一块的驻军先去支援,半路被北狄截了道,故意拖了将近半个月,皇帝干脆换了三秦军的将领,新上任的郭新舟快马加鞭从京城赶去,灭了阻拦的敌军。好容易到了陇关,陇关已濒临崩溃了,西戎下了大代价,什么毒全使出来了。西戎人擅长这个。
      郭新舟带着三秦军以及陇关残部,闭紧了城门,他们拿那毒没办法,陇关的医师们每天忙的焦头烂额,十一月初终于才有了勉强有作用的解药。
      那时,陇关里几乎没有了能打仗的兵。
      陇关也没了。
      千里迢迢赶来的涪陵军迎着收纳了逃出来的兵,一个昏睡不醒的四皇子,没有郭新舟。他们望着那座山,也望着那座山下的城。那城里有血,那城里多的是血 。
      涪陵军将领许止路接到命令,将大部分人留在清泉镇驻守,防止西戎和北狄继续前进,派了五百人在陇关十公里处监守,主要是监。
      西戎北狄一时没有了动作。
      又过了半个月,彼此虎视眈眈又相安无事的半个月,还没醒的燕王进了京城。
      燕王醒了,路上就醒了,随行的医师强行给喂了一包迷药,又睡过去了。
      燕王的腿废了,切掉了,燕王疯了,醒来就变成了一个疯子,他的腿倒是没得刚刚好,没让燕王半路跳车玩失踪。
      国子监没停止上学,章钦紧跟局势,不再讲四书五经上的内容,开始分析天下大势。
      秦执本听不下去,心一跳一跳的,但听章钦没讲书上的内容,竟听进去了。
      长公主还在北狄,她怎么样了呢?
      对了,北狄开战的名义是什么来着?秦执慢慢想着,想起了章钦苍老而平静的声音:“北狄宣称安和长公主偷了北狄牙帐的地图,交给了元盛的边界驻军,元盛的小股军队摸进了北狄牙帐,被逮了正着。”
      北狄现在的王曾是来元盛的质子,倒也真文雅,凡事讲求正当。
      秦执是正在国子监的时候听到燕王进城的消息的,他一路狂奔,当街爬上了带着燕王的车。
      燕王还在昏睡着。
      四皇子是贵妃的孩子,贵妃就这一个孩子。
      当初贵妃是和婉嫔一起进的宫,她们是姐妹,只是贵妃是嫡女,婉嫔是庶女。贵妃那时不是一下就封了贵妃,她先是莞妃,她叫刘晗如,是刘国公唯一的嫡女,婉嫔叫刘凝,是刘国公庶女里最听话的。
      当时刘国公权力大极了,他教过皇帝,皇帝七岁登基,他也辅过政,十年,足够他一点一点地增加自己的权力了。
      皇帝十七岁那年,他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进宫里,那年,皇帝明看出了他的意思,却头一回没有满足他,皇帝把刘晗如封莞妃,刘凝封婉嫔,没有皇后。
      没到两个月,也许是皇帝还没太多权,不好闹得太僵,莞妃变成了贵妃。
      贵妃这个人,很自傲,很矜贵。刘国公连婉嫔一起送宫里去,是叫婉嫔给贵妃当狗使的,可惜贵妃瞧不上。贵妃瞧不上婉嫔这种没才没能的,也瞧不上整个后宫里锦衣玉食只知勾心斗角的,她说她们蠢。于是她一个人拉满了仇恨值,后宫嫔妃恨死她了,这也导致婉嫔头几年活得特别艰难。
      不久,皇帝娶了郭新舟的妹妹做皇后,郭新舟少好武,年少参军成名,二十几岁就握住了兵权,货真价实的兵权。郭新舟的妹妹是皇后,郭新舟也就是皇帝手里的一把剑了。
      皇帝的一个妃子生了长公主,皇后生了太子。
      贵妃生了三公主,四皇子,她怀孕的时候皇帝日日都要陪着,不管做戏还是真心,孩子倒都安稳的生下来了,可惜三公主早夭,还没抓周就走了。
      后来,皇帝逮住机会,给刘国公送了个谋反的罪名,给他诛了九族。
      贵妃和婉嫔从此都冷冷清清,虽没明被打入冷宫,实际也差不多了。贵妃招人恨,后来被污蔑,打入冷宫,孩子也被带走了。
      婉嫔一直不抢风头,沉默的像个哑巴,成功地消除了众妃嫔对她的顾忌,刘国公倒之前她生了孩子,倒之后已经没有几个人记得她了。
      只记得贵妃,她高傲,该死,她就死了。四皇子十岁那年离开了亲娘,从此处处被针对,十二岁那年,他就没有亲娘了。
      现在,燕王躺在马车里,他又没有腿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