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老天对华港生当真“不公”么?No,也许是我们冤枉老天了 ...
-
十一长假,在家天天葛优瘫,瘫着瘫着就想到了一个问题,即:《天》剧中公认的“港剧史上最惨男二号”华港生,关于他这狗血淋漓、悲了个催的前半生,究竟是否真像广大观众包括他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全部要怪“上苍无情”以及“命运不公”么?或者说,华港生在剧中绝大多数戏份所呈现的命苦+“点背”,当真全都能怨社会么?
对于这种问题,我一向觉得,若是非要扯什么诸如“上辈子毁灭了银河系”之类的玄学,似乎难免过于唯心,毕竟世间万事有果必有因,特别是在《天若有情》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剧作中,谈什么前世报应也太违和了,何况你从头捋一遍剧中涉及到华港生的情节,也不难发现其实这位仁兄的悲催前半生,还真就不能全怨老天爷不开眼,恰恰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倒认为老天在他的问题上实际挺公平的,就像那句歌词里唱的,“该还的还,该给的给”,至于为啥偏偏会让他摊上那些糟心事,要我说原因就两个:一是港生自出生即背负的原罪,二是他自身的性格弱点——这俩原因加在一起,老天想不给他制造点波折坎坷,想让他这辈子一帆风顺,那才叫不长眼呢。
先说港生“自出生即背负的原罪”为何,据我观察貌似很少有观众对港生父母的结合有过什么负面看法,就算人人都清楚华山是以有妇之夫的身份与林莲好同居生子,而林莲好对此的态度是“是我自己心甘情愿”,不存在被骗婚的可能,当然有人会说那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所谓的“一夫多妻制”尚未正式废除,华山再娶一房并不为过,林莲好也不能算作现代意义上的小三,但即便如此,你看剧中华山、林莲好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表现,对于这桩姻缘,他俩真的是坦坦荡荡、问心无愧的吗?
假如华山真的是以香港居民的身份光明正大的脚踏两条船,那为什么在他的结发妻子还活着的那些年里,他始终不敢让旁人知道林莲好母子的存在,无论是对发妻、京生还是左邻右舍?既然当时的男人娶二房、纳妾、找外室都是合理合法的(尤其他自己也说过他的发妻是个通情达理的人),那他还怕什么?还有必要这么藏着掖着的吗?
同样的道理,假如林莲好对于与华山同居一事并无道德上的包袱,那她又何必配合着华山遮遮掩掩呢?就算她不介意自己不能与丈夫朝夕相守,难道也不介意儿子会因此缺乏父爱吗?她不替自己着想也得替港生想想吧?但既然彼时顶着“爱子如命”的好妈妈人设的林莲好宁愿大搞丧偶式育儿,也不提讨要名分的事,还在听说了京生生母要来香港的消息后担心“她一定会不高兴”……这贤惠也太过了吧?虽然剧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过她和华山的情缘往事,我也不能仅凭这点剧情便断言他俩有黑历史,但结合他们两人在前几集中的表现,也确实没法不让我怀疑他们的相识相爱是否存在有悖道德之处,一旦贸然公开便会为社会舆论所不容,甚至连香港法律所允许的“一夫多妻”都没法为他们辩白,说穿了,他们的这段感情,极有可能是并不光彩的啊。
说明白了这点,再看港生从出生起即所背负的“原罪”,也就不冤枉了。尽管孩子是无辜的,但事实是他华港生就是父母那段见不得光的感情的产物,如果没有他们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相爱和结合,何来他的呱呱坠地、来这花花世界走上这一遭,更不要说他还继承了父亲的英雄气概和母亲的出众相貌,那你又岂能仅仅只为一句“稚子何辜”,便否认了他是父母这段不道德爱情的既得利益者?更别说对于一向对万物一视同仁的老天而言,我可以念着你的无辜让你健健康康的降临人世,拥有和其他婚生子女一样的平等生存的权益,也可以因你背负着“孽情受益者”的原罪而让你承担父母过错的相应后果,毕竟老天爷又不是他华港生的粉丝,人家有什么义务处处以他为重,甚至怕他受苦便格外偏疼他些呢?
所以,作为一段不光彩的男女爱情的产物,港生从出生起便注定了要比别人活得辛苦,比如幼儿时期父亲严重缺席,从而在生活和情感上过分依赖母亲,以致种下了恋母的危机;比如林莲好的“从天而降”给京生造成的刺激,导致他在心理上始终无法接纳这位继母,酿成了日后毫不犹豫便“出卖”继母的举动,直接制造了港生与母亲分离的悲剧;又比如华山因为内心深处对结发妻子的愧疚(也不能排除潜意识里“嫡长子”的情结作祟),多年来始终在父爱上毫无保留的偏向京生,更加造成了港生在情感领域的极度失衡,在促进他于学业和事业方面力争上游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他在追求成功时的赌徒心态,为了博得事业上的转机不惜孤注一掷,险些搭上了自己的一生……细细算来,看似老实规矩、从不作死的港生,在前半生中所遭遇的种种倒霉和不幸,你能说跟他背负的这种原罪毫无关联吗?还是那句话:他既是那段孽情的既得利益者,那同样的这段孽情所带来的负面后果,不也得由他来一并承担吗?有得必有失,老天对他哪里“不公”了呢?
再来说说港生“自身的性格弱点”,也不知道是遗传基因还是后天环境决定,我一直觉得港生是把他父母性格中的两种缺陷全都继承了来,一个是他父亲处理爱情问题时的自我中心和简单粗暴,另一个则是他母亲在某些重大选择上的盲目圣母心和不计后果的思维方式——前者直接导致了他在爱情世界里的一地鸡毛,谁都能看得明白,不必多说了,这里主要说说后者,还是举一个可能很多观众都没太注意的例子,就是林莲好当年去做舞女帮补家用却“好心没好报”、被赶出家门一事,虽然这件事情确实是华山错了,没什么可洗白的,但如果是从就事论事、吸取教训的角度,重新分析一下这桩公案的起因,再琢磨琢磨林莲好在其中每一个环节所做出的选择,当真就是必要且妥当的吗?
她跟华山已经生活了那么多年了,孩子都上小学了,难道她还会不了解这个男人的脾气么?她会不清楚自己丈夫的底线在哪里,会不知道他最不能忍受的是什么?如果她当真不清楚做了舞女会引来什么后果,那她为什么不敢对丈夫实话实说,却要打着“去工厂找活”的旗号偷偷摸摸的离家?
家里没米没柴眼看要断炊了,港生又面临着交学费,就算当时华山的确是伤势未愈,她不愿让他操心,但既是关系到全家生计和儿子教育的大事,华山身为一家之主,他有知情权吧?这么大的事,林莲好怎能单凭一个“爱”字便对他隐瞒呢?既然已做了夫妻,那就得一起面对啊,她瞒着丈夫一个人做主算怎么回事呢?再说,她若是真怕丈夫了解实情会气坏身子,那后来京生被开除的事她怎么就不瞒了呢?怎么就全说了呢?难道寄予厚望的大儿子没学上带给华山的打击,就能比全家没米下锅小了?
所以我说,林莲好瞒着丈夫去陪人跳茶舞赚钱,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她的这个选择其实很鲁莽,看上去是为着家人的幸福着想,很伟大很难得,实则完全是圣母心发作,把丈夫当成了孩子对待,全拿自己的想法去代替丈夫做了决定,却丝毫不考虑一旦事情不按照她设想的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后果她是否能承受得起(同理可见后来她在处理小孙问题时的种种类似做法,也是这般圣母且“自以为是”的一味替小孙做主,结果却是好心办坏事,酿成了彻底的惨剧)。试想倘若林莲好从一开始就对华山说实话,明确告诉他家里目前的经济状况,华山即便着急,却也未必就无计可施,剧里不是提到过他和京生学校的莫主任是昔日的战友吗?由他出面去向老战友借些钱米来,好歹先捱过这阵,等找到了工作再还,或者去求华山的好友雷公帮忙,不是都可以吗?况且看华山后来为供京生赴台读书,不惜拉下脸面去做校役的行动,也足见他并非那种死要面子一味逞强之人,为了亲人他也可以咬牙委屈自己,加上那莫主任和雷公也都是热心仗义之人,向他们求助有何不可呢?再者即便林莲好就是铁了心不求人,非要靠自己养家,那她也应该清楚这件事是绝不能暴露的,要陪舞也得选一家离家远点的舞厅,否则就算不被京生撞见,也难保不被哪个街坊邻居撞见,始终是个隐患,可她呢?不但要在连京生阿泉都能找到的舞厅里跳,还陪着客人出来,这是唯恐不被熟人抓现行的节奏么?你说你光是圣母心也就罢了,你咋还这么“虎”呢?就这给自己步步埋雷、处处挖坑的操作,她触怒华山被其赶出家门、与港生骨肉离散,那是迟早的事吧?
更何况,即使港生当年能和母亲一起离开,结果就是好的吗?在那种乱世之下,林莲好自己都差点饿死在街头,又怎么有能力养得活港生?海哥愿意娶一个无依无靠的落难佳人,却未必愿意娶一个带着拖油瓶(而且还是男孩)的单身母亲,华山将港生强行留在身边的做法,本意虽然自私,却反也歪打正着的救了他母子二人,那你又怎么能说老天彼时让港生母子分离,就是对他“不公”呢?这分明是在保护他好吧?
说完了林莲好再来看港生,有没有看出问题?这娃每次在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所做选择的行为逻辑和他母亲简直是复制粘贴,都是一样的圣母(父)属性上头+完全不考虑后果,比如高考最后一门临考前还要帮父亲抓贼(明明看见一群人都跟着冲上楼去了,父亲不是孤军作战,不见得就会有危险),结果耽误了自己考试从此大学梦碎;比如当上警察后明知把大哥的“罪行”曝光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甚至前途尽毁,却还是一门心思要搞大义灭亲,压根不愿花点时间与大哥好好谈谈,问问他的“打劫金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结果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再比如选择了去做卧底便粗暴冷落女友和大哥,看到夏青和Julian越走越近又一再冒险提醒,见了符合自己口味的“水仙”便不管不顾的追求,前一晚还为了心中的正义与Julian势不两立,后一晚便能为了救弟弟和警方公然作对,结果弟弟没救成,自己还身败名裂……虽说港生的上述做法也都是出于好心,主观上绝无恶意,但他这种和他母亲如出一辙的纯粹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明知道后果会很严重却仍一意孤行的处事之道,会落得个和他母亲当年一模一样的“好心没好报”下场,很奇怪么?一点也不奇怪呀。那你说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看,老天对华港生当真不公平么?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没有人苛求华港生必须做个完美受害人,只是对于他前半生的遭遇,也真的不要统统归咎于老天无情,那句诗是怎么说的来着?
“莫怨东风当自嗟”啊。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