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10 音乐篇(二) ...
-
看到一个先生参赛的钢琴剪辑,一下子就被这首钢琴曲迷住了,它以一种高亢得近乎悲壮的方式撞入我的耳中,让我久久战栗。
《克罗地亚狂想曲》(Croatian Rhapsody),由作曲家Tonci Huljic谱写,并收录于克罗地亚著名青年钢琴家马克西姆姆尔维察的专辑《The piano player》2003中,这首钢琴曲用明快的节奏描述了克罗地亚在经历战火洗礼后,城市处处残垣断壁,血色夕阳映衬着泪光与尘埃,画面悲壮。此曲旋律激昂高亢,是21世纪新兴名曲,为马克西姆的代表之作也是马克西姆巡回音乐会的必选曲子,它表达了马克西姆对自己国家与民族的热爱之情。
克罗地亚足球的历史,比这个国家的历史更长。1990 年 5 月 13 日,当时稳获联赛冠军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和他们的 3000 球迷一同开赴萨格勒布,与迪纳摩队进行例行的联赛比赛。这些塞尔维亚族的球迷在后来克罗地亚的首都街头大肆庆祝,他们的极端球迷组织“硬汉”在进入马克西米尔球场之后,还高喊类似于“萨格勒布是塞尔维亚的”“图季曼去死”(图季曼是克罗地亚国父,民族领袖和首任总统)此类带有民族主义意味的口号。他们这一行为当然激怒了克罗地亚球迷,这边的极端球迷组织“蓝色小子”开始与之对骂,并投掷杂物进行攻击。“硬汉”不甘示弱,他们拆下了球场内的塑料座椅,混杂着石块一起扔向对方。比赛进行的 70 分钟里,双方的冲突不断升级。终于随着“硬汉”拿出刀冲向球场球场南看台后,防暴警察开始介入。比赛被吹停,武装战车与高压水枪进入球场。
裁判吹停比赛后,红星队的球员迅速离开了球场,并立即坐直升机返回贝尔格莱德。但有几个迪纳摩的队员依然留在球场上,其中就包括场上队长,曾经代表南斯拉夫参加 1987 年世青赛,后来曾经效力 AC 米兰的天才中场兹沃尼米尔博班。他混迹于“蓝色小子”人群之中,并一脚将一名塞尔维亚族(后来被证实其实是波斯尼亚族,但当时真相并不重要)警察踹倒。事后,他遭到了南斯拉夫足协 6 个月的禁赛,因而无缘 1990 年世界杯南斯拉夫大名单。同时他还遭受了刑事指控。但对此博班并不后悔:“在这里,我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决意赌上职业生涯、名誉和生命和拥有的一切,只为一件事:克罗地亚的命运。”此后,来自克罗地亚的球队退出了南斯拉夫联赛。次年,图季曼发布了克罗地亚独立宣言,克塞两族之间也爆发了持续四年的克罗地亚独立战争。
而博班的这一踹,被视为战争的导火索。武科瓦尔在 1991 年的独立战争中变成了一片废墟。我们常说足球无关政治。但对克罗地亚,足球即是政治,足球即是战争。
克罗地亚战后,空气中弥散着硝烟,天空黯淡,云朵在天空中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尘埃在空气里飘摇,最终落定,回归泥土。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在风里微微的摇曳。它看着人们来来去去,看着战车,坦克威胁着要摧毁它的根与土,也看着鸟儿偶尔慌张驻足,想在人烟散尽的石缝中找寻一点面包屑...只有夜晚来临时,它才看得到平静。在这块紧邻着亚得里亚海的土地上,这些年星光特别璀璨,或许是霓虹与车水马龙都已散去的缘故,这样的夜里,有悲伤,也有着无声的凄凉。曲子和弦美到了极至。
这是战争与新生的故事,在血与火之中重建。其实基于动物性中的种种阴暗面来看,人在不停的互相杀戮,从未止息,那些并不厚重的历史书,挟裹的是几千年的鲜血。有人曾经预言:人类最终的走向是自我毁灭,所有的一切都将会毁灭在自己手中。或许是,不过我想在那些阴暗和鲜血的另一面,是人性中的光辉与不屈:无论是遗忘还是铭记,总会继续坚强地生存下去,带着伤痕,在被摧残的大地上夺取新生——一如克罗地亚废墟上的那朵白色小花。如果大家有时间去了解这一段历史,相信都会对生命和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
生活可能没有想象那么好,但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糟。人的脆弱和坚强有时候都超乎了自己的想象。一句话就可以泪流满面,但很多时候,咬着牙,也走了很长的路。生命以痛吻我,我却要报之以歌。
最近先生活动很多,有次录制接着采访,又赶直播八点多了还没有吃晚饭…今天看到先生的另一个活动现场,感觉先生好像憔悴了,虽然完全没有影响歌唱发挥,先生的演唱越发圆润自如,深入人心,但我觉得自己能感觉到先生有点儿累,不管是不是错觉,都觉得非常心疼…我知道这是成人世界的法则,要有得到就必须要有付出,但还是会私心认为先生应该要生活得更自在洒脱高兴一点,更骄矜一点,应该有更多真心喜爱懂先生音乐的人作为听众,即使有一天先生不想继续做音乐了,我们也能够理解并无条件支持先生,和先生一起做一个最完美的谢幕……先生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呀,身体健康开开心心是我们粉丝们心中最真挚的愿望。说个开心的事~我打算抓住寒假去追现场啦,超级激动,到时候会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