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六章:娑罗 ...
-
我想去死,去看看湿润的莲花,开放在阿刻戎河上。——萨福
蝴蝶翩翩起舞,最后停在死亡冰冷的指尖。
是什么时候起,人类意识到了生命本身的短暂和虚无,寄望于死后灵魂的存在和永恒。
他们就不再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不再说灵魂只是生命的残影和回音。
反说,生命不过是承装甚至禁锢灵魂的丑陋监狱与坟墓,灵魂才是唯一重要且永恒的。
这就是后来他们以蝴蝶作为灵魂象征含义的原因。因它的虫体如此丑陋,而从虫的尸体中,美丽的完全体得到自由,破蛹而出。
想要长存于宇宙中的执念,害怕自己的不再存在。
生命,虚无中绽放的花朵;爱,欲望的玫瑰。死亡使它们转瞬凋零。
你从前为之迷惑流泪的是什么呢,沙加。可怖的,是死亡带来的毁灭,还是生命本身的痛苦。
我已经不再有疑问,以及畏惧。
知道自己在这里的意义。
所有圣斗士中,撒加觉得沙加是最难理解的一个。其他圣斗士无论怎样,都始终是一个有血肉的人,而沙加是虚幻的偶像,盛放的光之莲花。对其他人的行为,总能有模糊的预估,而沙加像无常的自然一样神秘难测。
无人的巨蟹宫,盛大的地狱幻景。撒加不知道身在室女宫的沙加为什么要如此急于阻拦自己。莫名地,他想起第一次见到沙加时,满室寂然,那个小小的身影像一座石像,像透明如无物的空气,不能使他感受到一点活人的生机。
然而现在徒劳地揣测沙加的行为目的已经毫无意义。
撒加眼中映着一线地狱业火,四周环绕无际千年寒冰的幽冷。
终点、想要做的事,在心中高悬放光。一切黑暗中唯一的指向,如此清晰坚定。
无论沙加想要做什么,其他人又想要做什么。大千世界种种,都不能再迷惑和阻拦自己。
绝对坚定的信念带来的绝对冷酷。
沙加看着他们的前进和决绝,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自始至终,他都是看得最清醒的一个。
你是佛祖的转世,为什么会甘愿成为雅典娜的圣斗士呢?
这是我自己的修行。为的是成就我自己。
我乃自身的王子,非为侍奉他人而来。
释迦牟尼,不是你们所想的神,而是人。
你们不能看清眼前的一切,为色相蒙蔽。
相信力量的强大,相信神的永恒,相信人的无力。相信人应当崇拜神。相信眼见即真实,不知道这一切的本质以及其因果。
从前我就曾经说过,天界亦在六道之内,意味着至高的也会坠落。
不能逃离必然的锁链。
从来到圣域的那刻起,我就知道它是什么。
但那时我尚无有慈悲的,只能看到自己。
说要去爱他人,只是空洞的言语,无法理解。
世界未曾落在我的眼中。火宅如此虚幻,无法灼伤我。
失去了当初来到这里的目的,遗忘了这次生命在此的意义。
血从额头上蜿蜒流下,灼热咸腥。破坏了沙加永远洁净清雅的平静,又如同神像体内涌起生命,受伤即流血。
力量重击之下的疼痛,无法对抗的吃力,种种□□的苦难伴随着流出的血气一同鲜活。
他睁开眼看着世界,斑斓色相,任由火焰烧到身上,感受到生而为人的痛苦,以及在这个世界中被束缚而无法逃脱的痛苦。
在刹那,所有灰暗干涸的智慧放光,藉着生命化为灼灼的金色。
释迦牟尼最初与最后的誓言,就是拯救众生。我却遗忘了前提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徒劳地思索着,自己却从未活过。
所以我来到这里,为的是告诉你们……
“去哪里?”
“死的地方。”
尘封的沉重门扉吱呀作响,门里放出巨大光芒,另一个世界。时光急遽倒流,千年前的娑罗双树,回到想要勘破生死的那一刻,那个人。
佛陀转世。我的宿命从来就不是作为圣斗士为女神战斗而死,而是在我再次想起和领悟时,回到这里。
最初和最后的愿望,这一世在这里的目的。
撒加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门里花飞漫天,是怒放的绚烂凋零。
他们想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保存实力到最后。
沙加强迫他们直面他,如此积极地应战,阻拦他们。
不是为了消灭他们,而是为了毁灭自己。
为了成就自己的死。
撒加想起最初见到的沙加,忽然领悟,他早就预见到今日。从来到圣域的那时起,就在悉心经营和等待自己的死亡。
你为什么在这里,沙加。
而你们又为什么会在这里。
那时,我来到这里,来到这个宿命之中。说是为了拯救众生,千头万绪,也只是为了我自己的参悟。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我所知道的一切知识的含义。
真心地去爱世人,愿为之放弃自身。
在这里,种种紧握不放的执念,无法舍弃的美好。一旦放手,一切都消失了。
那种属于生命的欲望,恐惧着背后的深渊,不能直视它虚无的眼睛。
谁的沙中世界,花里天堂,梦幻泡露。
破碗中盛着清水,一瓣娑罗花娇嫩美丽,漂荡着,在一切破败肮脏中荧荧放光。
从来没有人可以获得永远的生命。
人想要和死亡这种永恒的东西对抗,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时自己曾为领悟到世界的终结和万物的无意义而流泪。
从一无所有的空白的无畏,到有所伤的坠入人间,再到现在,可以直视深渊之眼。
知道一切。
死亡并非终结,而是万物流变的必然。
——时娑罗双树变为白色,狂风四起,山川震动,火从地出,清流沸滚。——
那时,他看到自己□□化为宇宙的尘埃,心底一片清明。
世界在他眼中变化重构,就是原本的模样。结合的万物分散,物质拆成流动的幻象。然后,又变回那个人。
前往彼岸的光明。
柔软清净的光线,淡淡地照耀着。周围是大水,河面澄净如水晶,一叶小舟随之前进漂荡。岸边是极远的,但即使只是极目远眺的那一点模糊缩影,也能感受到它散发出的那种温柔、宁静,以及忧伤如泪水、如旧梦的气息。
你终于还是来到了这里,沙加。死亡说。
是的,而现在我已经知晓一切,就知道该如何做。
俄开阿诺斯的分支,第十条环绕大地边缘的河流。大地西方的尽头,被长河隔开的彼岸,传说中的乐园,伊利西亚。
没有哀愁,没有苦难,没有悲伤。草木不会凋零,没有飞舞的雪片,没有严峻的冬日。
对于它的描述,赞歌里最先出现的描述,排比的修辞,永远都是否定形式。
否定,否定,否定。
它的初衷,就是否定种种属于世间的痛苦。一切美好幻想与希望的凝结,永无法回去的黄金世纪。曾有而不再存在的记忆。
然而再长的梦也有醒时,是时候放手,让停滞的时间前进。
阿赖耶识。写在娑罗花瓣上的血色。沙加将自己化为灰烬,向那个主宰的意志所传达的唯一意念。
越过墓碑所理应看到的,死亡并不可怕。
整个世界的真实。
你所真正害怕的,无法承受的是什么呢。
这早已结束的一切。
沙加望着彼岸,一切的终点。
你可以直接过去,既然现在你已经不再受□□和物质的束缚。意念之中,世界不过无有距离的奇点。
我想要拯救身在其中的所有六道众生。
但他们不在这里,还在那处。你若想做些什么,就必须回归你的角色,并且穿过整个幽暗寒冷的蒙昧世界,走过漫长痛苦的道路来到另一面的彼岸。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