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吴姬携幼子遁隐 薛夫人忧心成疾 ...

  •   话说阿日善昼日酣睡不起,吴姬忧虑阿日善安危,命琼儿请医救治。
      不久医官来帐外候旨,武姬命入。医官近探之,把脉观察,许久未知病因,摇首立侧。
      吴姬问曰:“如何?”
      医官曰:“小人愚昧,不知矣。”
      吴姬曰:“去吧。”
      医官退去,吴姬自言曰:“医治不能,如之奈何?”
      随之绣目落泪,泪珠犹如三春雨露,滑落衣襟不止矣。
      吴姬退其左右,无计可施,只得坐阿日善身侧,守之。
      桑杰回帐,见姜偃笑言曰:“阿日善真如大师所言,甜睡不起,不理政事,日夜长眠,如同痴人,大师施何仙法,如此之高深也?”
      姜偃嘿嘿尖笑,曰:“贫道所施,名为上古七简书,大人得大位,莫忘贫道之劳苦也。”桑杰笑曰:“道长功不可没,我自会牢记于心。”如此二贼欢喜而待。
      寒江侵罗衣,东北风有刺骨之痛。孤雁离群,逗留湖泊衔啼。
      不知其根源,如何医得,吴姬随请数命医官来救治,皆不能识之,怪病越发严重,初始三天一醒,后来七天一醒。前院白鹤,苍狼等众族长来探望阿日善,无果而归。
      桑杰日日遣心腹探绣帐之异样,每俩日亲至后院看望。
      第二十一日桑杰复来,绣帐外候旨。
      琼儿入内报吴姬,曰:“夫人,桑杰大人求见。”
      吴姬曰:“请。”琼儿带桑杰入帐。
      桑杰行礼,曰:“见过夫人,老爷可好转乎?”
      吴姬叹曰:“怪病越发严重,昏迷不醒,无法医治,如何是好?”
      桑杰近身观之,阿日善昏睡锦榻,如痴人也。
      桑杰谓吴姬曰:“老爷恐中邪术也,老爷与人无仇,何人做怪?莫非前日,那妖道所为,夫人莫急,待吾去查之。”
      吴姬曰:“依桑杰大人所言,速察之。”
      桑杰曰:“领命。”桑杰退出后帐。
      吴姬抱幼子,坐榻侧而泣。正是:
      海棠春雨落珍珠,弱水三千浸罗襟。
      鸳鸯双宿一柱树,一朝离散千古恨。
      阿日善闻泣声,睁开双眼,皱眉咬牙,起身坐立,眼闪寒光。
      吴姬扶之,靠被而坐,喜曰:“上天眷顾,夫君苏醒矣,身体如何?”
      阿日善握吴姬之手,微微摇头,怀抱幼子。问曰:“吾昏睡几日?”
      吴姬曰:“算今日以有,二十一日。”
      阿日善复曰:“有何人探望?”
      吴姬曰:“偶有众族长来帐探之,在有桑杰大人,每过两日,便来探病,无他人至矣。”
      阿日善一声长叹,紧握吴氏之手,曰:“贤妻听我遗言,牢记于心,我自知,身受奸人所害,时光无多矣。思来中上古咒术,必是前日妖道所为,桑杰同谋也。尔母子不可留大帐,待我议事为由,传大小诸将,聚于大帐,贤妻伺机,携带幼子,逃往东南三国边界,无人之地,龙凤山南原隐之。此处,出大院向南三日路程,复往东走,行数十日便至龙凤山也。今后隐姓埋名,养儿成人,他日为父报仇,苦贤妻也。”
      阿日善自衣袖内,出黄金小弯刀,递于吴姬。
      吴姬落泪不止,接金刀藏入怀中。言曰:“愚妻劳记于心,昼夜教导清儿,若青天有眼,至十八岁,手刃仇人,父仇子报也。”遂阿日善传,家将颜氏。
      颜氏进账行礼,曰:“老爷用何处?”
      阿日善曰:“劳将军,护夫人周全,不知可信乎?”
      颜氏曰:“小将不才,唯舍身取义耳。”
      阿日善复传侍官,令曰:“传吾令,众将大帐议事,迟者军法处治。”
      侍官应诺而退,传令诸将议事。吴姬打点行囊以备遁走。
      阿日善虽知桑杰所害而不能除之,此乃,桑杰此人武艺高强,大帐之中阿日善之外无有过者也。阿日善自知大限将至,若遣兵将抓捕,恐适得其反,危及母子。故此阿日善议事为由,牵制桑杰,为吴姬母子挣得时间耳。
      且说姜偃帐中行法,香案祭草人,其脚下七盏,左右两盏灯,皆灭之,唯头顶,当中一盏灯,光亮虽微弱,仍燃烧不灭。
      姜偃手握桃木剑,上下挥舞,连连扣拜,额头咚咚响,面流大汗,木剑数指草人,头上一盏灯,叫曰:“时辰已到,何不速,速,来归!”
      那一盏灯在风中摇摆不灭,姜偃续扣拜,念咒语。
      桑杰门外守之,侍官至桑杰身前报曰:“总管大人,众约长有令,速往大帐议事,迟者军法处置,请大人速行。”
      桑杰闻阿日善传令,大惊,面如白纸,冷汗直流,险些软倒。
      问侍官曰:“老爷长在何处?”
      侍官曰:“已至大帐也”
      桑杰曰:“老爷可另有指令。”
      侍官曰:“未言。”
      桑杰观侍官无异常,左手握腰挂弯刀,思之顷刻,以为必不疑己,随侍官来锦帐。桑杰来锦帐门外,止步不前,竖耳听帐内是否有异样,过片刻闻帐内无声,躬身入帐,低头视之。只见阿日善坐立上位,双目争圆,直视帐门。
      桑杰惧之,双腿颤抖,跪拜在地。口叫曰:“参见老爷,老爷病愈,乃吾族万民之福也。”
      阿日善不语,桑杰低头,未敢起身,等侯阿日善下令。
      后帐吴姬,待阿日善往锦帐,玉牙紧咬欲碎,凤眼洒泪如雨,背其幼子赤日,使罗布缠绑数圈,走出绣帐来。
      颜氏,琼儿已牵马等候。吴姬谓二人曰:“速去。”
      逐颜氏扶吴姬上马鞍,随后同琼儿,各自上马。
      吴姬催马往南门走,琼儿、颜氏随其后,三骑顷刻,奔出辕门而去。正是:
      携子避危图后日,遁走荒野龙凤山。
      弱柳娇躯钢铁志,兰心不古福缘深。
      罗帐姜偃竭力施法,拼命叩拜,灭了最后一盏灯,拜去阿日善三魂七魄,惜哉!阿日善命丧姜偃污术。
      锦帐中桑杰腹地候之,许久不见阿日善下令,抬头观之,阿日善纹丝不动,立坐如常,疑之,起身来身前察看,阿日善已死多时也。
      桑杰拜倒在前,放声泣曰:“大约长有功我族,不幸得奇疾,归去矣,天灾乎?何人佑我蒙古伟室也。”
      诸部落族长,亦跪倒桑杰身后拜泣。
      桑杰复言曰:“诸族长听我之言,哀哉,大族长归天!悲痛无益矣。吾族不可无约长,今少主年幼,吾代少主行事,他日少主年长,请少主继之,若不然恐生惑乱义,诸大人意下如何?”
      诸人言曰:“甚善。”
      桑杰曰:“既如此,速备葬礼,以安老爷仙灵。吾速往后帐,见夫人报之。”
      桑杰出大帐,左右率五十余名亲信,直来后帐,欲除吴姬母子,意欲除根也。
      遂速来后帐,桑杰问守帐侍官曰:“夫人可在帐中?”
      侍官报曰:“夫人抱少主,出辕门去矣。”
      桑杰复来辕门,问守门兵曰:“夫人去久乎?”
      门兵曰:“未有一个时辰也。”
      桑杰曰:“何往。”
      门兵对曰:“南去。”
      桑杰视察马蹄印,领兵催马其后追之。快马如风,其能分好坏不前也,不久便见前面有人影晃动,桑杰连连加鞭,催马急追。
      吴姬、琼儿、颜氏三人,南走两个时辰,突闻身后有,马蹄声响,吴姬回身观之,见尘土上浮,奔来一路人马,惊曰:“追兵至矣,如何得脱次危?”
      颜氏曰:“主母速前行,小将截来贼。”
      颜氏抽出腰间弯刀,调马迎追兵,待近来观之。
      桑杰行之军前,身披大罗炮,骑黑水驹,手提大弯刀,身后随五十名,兽皮骑兵。
      颜氏厉声曰:“桑杰大人,何故至此?”
      桑杰观截路之人,识得,乃阿日善,近身小将,颜氏也,身披钢盔铁甲,骑血红驹,手提弯刀。
      桑杰冷声曰:“寻少主归之!前者夫人乎?”
      颜氏曰:“夫人有令,大人速回,他日少主自归也。”
      桑杰曰:“面见夫人方可从之,小辈敢阻我乎,速让之!”
      颜氏曰:“违主之命,反贼也。”
      颜氏举弯刀催马,来取桑杰,桑杰举刀迎之。二马向近,颜氏高举弯刀,罩桑杰头顶劈落,弯刀闪白光而下,桑杰挥弯刀,向上敲打,两刀相撞,叮一声,铁器声响,颜氏弯刀上弹,手臂震痛。
      战马交错而过,各自调马复战,桑杰高举弯刀,颜氏面门砍落,弯刀闪白光,引冷风而至,颜氏抬刀,上挡于头顶,二刀相撞,噔一声巨响,颜氏受桑杰大力,手掌破裂,鲜血顺刀丙横流,其战马前腿打拌,膝下跪地,嘴吞草土,冲出一丈之外,复起立。
      桑杰交错而过,战马奔出十丈之外,调马截颜氏去路来,一声大叫挥刀斜砍,大弯刀闪光而至,颜氏忙挥刀挡之,奈何力小,弯刀自左肩入,右胁而出,颜氏分两半,滑落马鞍。惜哉,小将军尽忠而亡。正是:
      大漠弯刀染红颜,一腔热血洒青草。
      身卑力微全气节,舍身取义真英雄。
      桑杰斩颜氏,回身不见了吴姬,复领兵追其后,逐奔一个时辰,又见吴姬在前逃遁,大喜,连连催马加鞭,狠不能胁长双翅,飞而擒之。
      吴姬竭力奔走,身后又起马蹄声,吴姬回身观之,奸贼复追至。
      吴姬大急曰:“不知小将军性命如何?追兵近矣。”
      琼儿曰:“夫人速行,琼儿截来人,夫人保重,今后琼儿,不能服侍左右也。”言毕,回马迎截,桑杰去路来。
      吴姬泣曰:“大恩余生可报乎?”遂不回头,催马奔驰。
      琼儿挡桑杰去路,厉声叫曰:“桑杰大人欲何往?”
      桑杰曰:“尔等,今日无生也,速下马受死!”
      琼儿玉面如土,举鞭指桑杰骂曰:“汝在灵山之时,乃卑微马奴,将死之人也。老爷破其枷锁,请医救治,方活之今日,可忘乎!今日谋害老爷,危及少主,夫人,汝等猪狗不如也。若有一丝良知,速速离去。”
      桑杰听琼儿言其往事,大怒曰:“昔日之情,早已不闻,今事已至此,唯有斩草除跟,永绝后患也。”
      言毕,桑杰举刀来斩琼儿。
      琼儿举手中皮鞭,往桑杰面部击之,桑杰侧身躲过,挥手一刀,砍落琼儿于马下。惜哉,琼儿以娇弱胭脂之躯,未学兵刃之技,来挡桑杰豺狼之刃,岂能躲过,亦死于桑杰之手,忠义女子也。正是:
      梅花残落留余香,执鞭拦路染红襟。
      罗裙谢幕飘白雪,雁飞云天荡九州。
      桑杰见顷刻之间,不见了吴姬,又死命追赶,走了一阵,已见吴姬背影也。
      桑杰大喜曰:“吴姬可除也。”
      吴姬南走,身后再闻马蹄声,回首观之,追兵又至,不足一箭之地也。吴姬落泪曰:“今无人可救矣,天不佑孤子乎?”言未毕,突闻东南之地,有龙吟凤鸣之声,其声来处,正是龙凤山也。
      瞬间晴空变色,黑云蔽日,风雷随至,天降大雨,人不能睁眼观路,马不能迎雨前行。桑杰诸人,聚集原地,顺风抱团萎立,动弹不得。过一时辰,暴雨方止,乾坤复明,桑杰环视周围,吴姬母子,再无踪迹可寻,桑杰虽举手指天怨恨,然无可奈何,只得调马回锦帐。
      诗曰:
      山石皆非含金玉,高节岂是人人有。
      君子舍命存忠义,小人穷志满私欲。
      野狼贪婪窥白鹤,劲草郁郁昆虫飞。
      天降祥雨妖烟散,龙隐深渊候时机。
      桑杰不得吴姬母子,收兵归锦帐,恐姜偃坏事,欲杀之灭口,率三百弓箭手,围罗帐,
      欲射之,姜偃闻风声,土遁而走,归东辽去矣。
      遂桑杰厚葬阿日善,继众约长之位,多出人马,寻吴姬母子而不得矣。
      吴姬因风雨得脱,行数十日至龙凤山,隐居南原,尽心育子,待时而坐。
      却说中原长安,薛府。数昼夜而过,时间如流水,四季轮换,花草黄了又绿,谢了又开,又迎来了春天。
      薛南东征已有二年多也,夫人刘氏,不见东辽,来半片书信,心忧薛南安危,寝室不安,饮食无味,日日携幼女,至院门观望,立街口,久久不去,门前街道,只见百姓来往,而薛南不至也。
      刘氏落泪曰:“王爷已去数年,为何不见书信矣。”身侧侍女环儿,解其怀曰:“东辽国,路途遥远,大军行使缓慢,过几日必有来信,夫人莫心忧。”刘氏观望街口不言。环儿又曰:“夫人已立此,过两个时辰也,今日且回府,明日来候之。”刘氏漠然,携幼女回府。

      望眼欲穿东城楼,不闻雁门寄语声。
      此非薛南无回信,乃李平传令,遣兵将,严守长安四门,进出查验,截获来往信使,薛南所遣信使,皆被梁王拿去。
      李平自以为薛南无归,横行长安,欺压百姓,无恶不做。朝中随有大臣谏阻,亦无用处,唐王虽知其事,然以为此皆小事,无害,不与加罪也。梁王又以裴延龄、李齐云、韦渠牟等奸臣,同流合污,把持朝纲,举谏者反受其害,无人敢言。
      刘氏次日,亦出府观望,未知多久,日落西山,街市关门,农夫扛锄而归,牧童赶羊走来。刘氏凄然曰:“日复一日,又数月矣,音讯全无,单骑片甲不归。为何众仙,不悋我薛家
      也。”
      环儿曰:“夫人莫心急,一则东辽路途数千里,二则两国交战。三年五载常事,待老爷平
      辽,自回朝矣,夫人保重身体。”
      刘氏曰:“此话听之,已逆耳也,农夫休田,牧童归家,何故不见信鸽来亭。”
      刘氏牵女回府。正是:
      街角落日晚霞红,鸟归栖巢司农息。
      未见东方衔书来,翘首望夫几时休。
      刘氏昼夜忧心,心劳成疾,饮食具废,五行之躯,坏了□□,不日卧病锦榻,不能行走矣。环儿请太医医治,太医把脉,观其形状,默然良久。
      刘氏问曰:“王太医,我身体如何?”
      太医对曰:“夫人之病,忧心成疾,伤了精气,乃心病也,心乃火也,气乃神矣,气顺则
      方能,悦其心。夫人需安心休养,不可伤神也,小人开几日药服之,过此时日,自会好转。”太医开三日之药,退出内室,长叹而去。
      刘氏等候,薛南之信无果,病情日复加重,虽有良药,奈何心病无治。
      三日,刘氏服药不愈,昏死病榻。
      环儿轻摇刘氏,泣曰:“夫人!夫人!”
      过一主香,刘氏缓慢醒来,弱声叫曰:“红儿,,”
      环儿抱幼女薛红叶,置刘氏之怀。
      刘氏轻抚薛红叶柔发,落泪曰:“母亲今要,弃红叶而去,有愧王爷,有负红叶,有罪薛家。红叶今后,居宣王府,候父王归来。”
      薛红叶虽年幼,见母亲落泪,亦双眼水雾,静坐刘氏之怀,不言。
      环儿见之,岂能忍之,一对秀目,珍珠滚落,犹如断线风筝,滴落不止。
      刘氏复曰:“环儿,速往宣王府,见窦王妃,请来府中,吾有重事相托。”
      环儿对曰:“是夫人。”遂环儿领命,含泪出薛府,往宣王府奔去。
      诗曰:
      燕归农家候鸟迁,贤妇倚门不见君。
      七情六欲伤心神,五谷凡体疾病缠。
      夜凉孤灯星月残,深府空旷音声少。
      劲草环柱蛇鼠聚,阴风拂衣哀气重。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