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心结 ...

  •   “阿荣?”有人轻声唤她。

      阿荣回头,是高处恭。她轻笑:“许久未见了,你怎么在这里?”

      自从进宫,他们就鲜少见面,近两年来,更是未曾见过,高处恭长高了不少,脸上的稚气也褪去了,看着沉稳了一些。

      “我偷跑过来的,”高处恭走近她,“你呢?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这里的梨花很漂亮。”阿荣看着树枝上堆簇的梨花说。

      高处恭也看向梨花,不染尘埃的白色,淡然离世般。

      他又望了眼远处热闹的宫殿,“这还是这座宫殿里,头一次有热闹喜庆的事。”

      阿荣面色微动,是,皇帝皇后大婚,汴梁的这座宫殿里,难得有的喜事。

      二月的天还有些冷,高处恭看着面容未变的阿荣,眼睛明亮亮的:“如今官家已再娶新后,阿荣可想过出宫呢?”

      阿荣一怔,不知他为何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

      “不曾想过。”她回道,又从高处恭脸上明显看出来“失望”二字。

      阿荣似乎明白了什么:“你即将弱冠之年,高将军可曾为你婚配?”

      高处恭面色微白,摇头:“我还不想成亲。”

      阿荣淡道:“还是早些成家吧!别让高将军担忧了。”

      高处恭身子微颤,他很想看一看阿荣此刻的表情,却又害怕看到她脸上的漠然冷淡,最后只说:“我知道了。”

      身形高颀的男子背影略显颓废,阿荣默默的看着,许久轻叹。

      如今开封还有流言,说赵匡胤选宋氏为后,是因为宋氏的品性像贺氏,一样的温良恭顺,娴淑柔雅。

      阿荣想,大概男人都有一种“即便后来有无数女人,但那些女人都有元配的影子”就是对元配妻子情深不寿的表现。

      赵匡胤有没有这些念头,阿荣不知,只知他特地吩咐了,宴席的酒不得用鉴湖春,这是他平时最喜欢喝的酒。

      因为鉴湖春是他的元配贺氏家中自酿的酒,他少年时经常去贺氏家里蹭酒,找贺氏说话。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从一无所有到身居高位,贺氏陪伴他、见证了他的起起伏伏。

      可惜贺氏因病早亡。

      饮鉴湖春,就如同在思念亡妻。不用鉴湖春,足以证明他对宋氏的尊重。

      赵匡胤当是极喜爱宋氏的,宋氏作为一个妻子,也完全符合他的需求。每每退朝,宋氏都会亲迎,并服侍他用饭。如此细微周到,又貌美年轻,谁不宠爱?

      阿荣看着宋氏所为,难得反思自己,好像即便知道柴荣要来,她也没有那么全心全意。

      “进宫前,我曾饮过鉴湖春,不知姐姐可有品尝过?”宋皇后问阿荣。

      阿荣听到她的称呼,觉得自己受得起“姐姐”一称。柴荣当年是把赵匡胤当弟弟对待的,也同样了解这个他当作弟弟的人,有着怎样的野心壮志。

      “曾饮过一杯。”阿荣在还是太后时,饮过一次赵匡胤送来的酒,没有那么呛鼻,有一种甘醇的甜味儿。

      “我想这酒就如同孝惠皇后的心意,并不浓烈,但令官家回味无穷,”宋皇后颔首轻笑,“我并不奢望什么,只愿夫君平安无忧。”

      “这是天下妻子对丈夫同样的祈愿,娘娘必能如愿。”阿荣说。

      宋皇后看她一眼,道:“有些事、有些情绪,官家不会对妾表露,也不会对朝臣表露,也只有阿荣才能见得,妾只希望阿荣能为官家分担一些事情。”

      阿荣看着她:“娘娘是说……?”

      “不管是官家忧虑的,还是喜悦的。”宋皇后轻道。

      忧虑的不说便罢,喜悦的是指赵匡胤隐藏的即将要超越柴荣的、向世人证明他比柴荣更英明神武的心思吗?

      因为眼下,原本南征的宋军,此刻挥师北伐,赵匡胤意要一举攻灭北汉。

      今年是开宝元年,对赵匡胤来说绝对是个好年份,他先娶新后,又逢北汉国主刘均忧瘁得疾而终。刘均无子,继子刘继恩继位,不过六十天,宰相郭无为指使侯霸荣刺杀刘继恩,刘继恩死后,刘继元继位。

      每当一个国家政权更迭之时,就会有可乘之机。

      如此变局,赵匡胤焉能不把握住机会?他早就想灭掉北汉,不管是想实现统一,还是为了心结。

      赵匡胤发迹于高平之战,他英勇作战,名声大噪,那时阿荣的夫君柴荣刚继位。五年后,柴荣再度北伐却因病而退,心含不甘,抱病而终。

      她夫君登基时的壮志: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她夫君生前急切要完成却未完成的两个心愿:一为灭刘汉,一为收复燕云十六州。

      可惜,谁能抵得过天命?

      如今北汉有可乘之机,赵匡胤能不高兴?灭了北汉,既能偿他曾许李太后归故里的承诺,更是可以证明他超越了柴荣。

      那段时间,赵匡胤看阿荣的眼神都带着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仿佛在对阿荣诉说自己的志在必得,柴荣未完成的事业,他一定会完成!让她再也不能对他有质疑。

      只是这次出兵打的并不顺利。

      宋军除了进攻,还有劝降。赵匡胤让人写了四十多封劝降书,每天往太原城里送几封,对象主要是宰相郭无为。

      在这样的文字攻势下,郭无为心动了,再加上他与赵匡胤还是旧识,如果不是郭无为当年惹怒了周太祖郭威,他与赵匡胤也许早就是君臣关系。

      可是国主刘继元坚决不降,他刚坐上北汉的皇帝之位,又刚刚委曲求全重新成了辽国的“儿子”,得以承诺出兵,奇耻大辱刚受,怎么能就此向别人投降?而且,晋阳城的城墙向来以坚固难攻闻名。

      北汉宰相郭无为没想到刘继元的态度这么强硬,曾以为他好控制,谁知他这么有想法有主张。

      刘继元派人以白绫绞死郭无为,自此城内无人有二志。而辽国的援兵到达,抵抗住了大宋的军队。

      北汉得以喘息。

      开宝二年,赵匡胤决定亲自到前线指挥,一如当年柴荣亲征北汉一样。虽然此举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他让阿荣也一并前去。阿荣想,赵匡胤是要她亲眼看到他是如何灭了北汉的。

      “骑马颠簸,阿荣可能吃苦?”赵匡胤语气闲适,随意的问。

      “当比官家能忍。”论怼人,阿荣也不输。

      以前她是从来不会这么说话的,跟赵匡胤相处久了,这人总是阴阳怪气的对她说话,导致阿荣有时候也忍不住回敬他几句。

      赵匡胤笑:“能忍也不一定是好事。”

      你说什么都对。阿荣腹诽。

      赵匡胤派兵在定州和镇州把守,阻止辽国的援兵,前线频频告捷,辽国的军队无法前来支援,晋阳城一时孤立无援。

      但攻城却没有那么顺利,人海战术和火攻均无效果,围城一度陷入了僵局。有人建议增兵,赵匡胤没有同意,还在想其他办法,悠悠历史长河中,这座城再坚固也应该被人打下过。

      他骑着马在晋阳城下凝神瞭望。阿荣远远看着,他神威不减,英武俊拔。当年柴荣北伐时,是否也是一样的神采呢?

      想着,她看到有一个将军驱马靠近了赵匡胤,也不知道那将军说了什么,赵匡胤状似不解,将军拿着马鞭一指远方,那里是汾水。

      昔日春秋时期,晋国智氏一族以汾水灌晋阳城,几乎攻破城墙。若不是韩氏、魏氏倒戈,赵氏便会因此而灭。

      那名将军的主意便是借鉴智氏所为,挖沟渠,引汾水灌城。

      赵匡胤当即采纳,晋阳城被汾水淹没,城内人心惶惶。

      这还不算完。赵匡胤还做了一件事,做这件事时,他算好意,让阿荣在帐内别出来,只是他不说还好,一说阿荣这个活死人还是有好奇心的,便偷偷去看。

      晋阳城下,整整齐齐的堆着一座沾着鲜血的人头山,皆是刘继元翘首以盼的契丹士兵的人头。太阳底下,扭曲的面孔、死不瞑目的眼睛,无比瘆人血腥而又充满震慑力!

      城内一片汪洋,城外一堆人头,北汉士兵被吓的当即没了士气。

      眼看晋阳城已如囊中之物,赵匡胤的得意之色,在阿荣面前几乎掩饰不住,就差炫耀了。

      只是,上天可能不想让赵匡胤继续得意。晋阳城内发生一件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滑稽之事,直接导致北伐失败。

      那是一个神奇的大草垛,它在晋阳城内飘来飘去,飘到了城东被水冲破的缺口那里,替北汉的士兵挡住了宋军的箭,北汉士兵趁此修复了城墙缺口。

      汾水攻城,以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结局落幕。

      这场仗拖的时间有些长,宋军将士在月余前就已经有大批人因气候不适而染病,士气不比北汉高多少。原本因为汾水灌城,眼看就要胜利,大家有了盼头,攥着一股劲想尽快打下晋阳早些回家,结果来了一个大草垛,生生的把大家的希望给堵没了。

      两军交战,士气尤为重要。城墙堵住,北汉士兵有了依靠,此时的心态反而比宋军要好,认为这是上天来助。而宋军隐隐也有同感。

      天不让赵匡胤此时灭北汉。

      因这两件事,再加上契丹的援兵不断骚扰。赵匡胤无奈之下,决定退兵。班师回京时,顺便带走了晋阳城外一万多户的百姓。

      灭不掉,也要刮对方一层油。

      只不过,赵匡胤明显没有来时的意气风发,并有意躲着阿荣。

      这是阿荣没想到的。

      看着端来并且凉透了的茶,阿荣只觉好笑。

      这行军路上,能躲到哪里?还不是会被她堵住。

      赵匡胤眼神飘忽,不肯正视阿荣:“找我有何事?”

      堂堂一帝王,还能有羞愤窘愧的表现,阿荣嘴角上扬,真是不笑都对不住他。

      原本是想证明来着,并且早早的把自己那块骚动的心暴露了,结果无功而返。大宋天子觉得颜面有点挂不住。

      阿荣道:“官家北伐是为统一。我相信,有朝一日,你会实现你的宏图伟业。”

      这是她的真心,天下百姓苦战久已,若赵匡胤能早些结束人间疾苦,如何不好?他有治世之才,并不比柴荣差。

      赵匡胤愣住,看了阿荣许久,忽地一笑,自信重浮眼中:“不管是北汉辽国,还是南方诸国,我一定会统一九州,结束天下乱世。”

      阿荣微怔,似被他的光芒刺到一样,垂首闭目,敛去向宿命妥协的无奈。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