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不辣 ...

  •   181、
      苏筱云要动身去上海了,有她爸妈一起陪着,并且省城就有直达上海的火车,时间也没有我们来重庆这么长。她记了我的宿舍电话号码,说等去了学校安顿好就给我打电话,她让我不要担心,赶紧办理自己学校的事。
      我问她会不会晕火车,她说不知道,选择坐火车去,就是想试验一下。她说周立刚昨天去了她家一趟,精神状态已经有点萎靡不振,估计看着我们一个个去了外地上学,心里有些不好受。俞俪过两天也要去省城的学校报到了,等她一走,我们再一起劝劝周立刚去复读。
      我们这栋宿舍楼一共六层,位于这座山上比较高的位置,整栋楼里外都比较新,室内的墙壁新刷过白灰。我的宿舍在三楼,门上暂时还贴着住宿四个人的名单:詹雨、武涛、林进舟、余季正。
      进门左右一边一个上下铺的铁架子床,我的床位在右边,床头就是个放电话的桌子。床尾是书柜,墙角还有几个放杂物的柜子。宿舍里的阳台有一道门窗的隔断,阳台上右边是一个很小的卫生间,左边是一个带镜子的洗脸池。
      站在阳台上,基本可以看到学校的全貌。有十来栋宿舍楼,教学区和图书馆都靠近校前广场,体育馆、篮球场和操场都靠近宿舍区。食堂也在宿舍区旁边,从我们宿舍楼过去,要走一大段弧形的下坡路。
      楼道里人声嘈杂,我在往柜子里放行李,接连进来好几个串门的同学。都是同个专业的新生,来自天南海北的地方,几个人的普通话都带着方言的余味。和别人用普通话聊天,我感觉很不习惯。
      快到中午一点,宿舍里终于回来了一个人。个子不高,浓眉大眼,穿着一条带破洞的牛仔裤。他先去阳台,往外看了一下,然后走到我的床边,叉着腰说:“好烦哦,天气这么热,吃什么都不知道。”
      “你哪个床位?”我问他。
      他拍了拍我的上铺说:“就是这啊。”
      “那你叫余季正吧?”
      “你怎么知道?”他惊讶地问。
      我指了指门上贴的名单说:“猜的。”
      “好厉害哦。”他笑着说,“武涛那个猪头,第二个来,还猜我是你呢。”
      “你还没吃饭吗?”我问他。
      “吃过了,食堂的米饭一点都不好吃,白菜根本就是水煮的,一点油水都没得。早知道就去堕落街吃了,后悔死了。”他说着就脱鞋往上铺爬,“好好睡个午觉,下午出去逛街了。”
      “你入学手续办完了吗?”
      “昨天就办完了,我是我们宿舍第一个来的。”他在上铺探着头说,“我跟你说,我们班有几个美女,辅导员也是个美女。”
      重庆的天气确实很热,九月的温度似乎还是夏季,太阳像笼着一层纱,灰蒙蒙的阳光让我很不习惯。一个人去了食堂,一楼的大米饭不想吃,二楼的小窗口有各种炒菜和小吃,我在价目牌子上找到了一样熟悉的食物:刀削面。
      这碗刀削面,出乎我的意料。刚端来时,看见白白的面条上盖着几根绿油油的青菜,还很有食欲。用筷子一搅,底下的辣油和辣椒就翻了上来,一下把整个碗都染红了。我勉勉强强吃完,出了一身热汗。再爬山回宿舍,只好冲了个澡。
      这样的气候和饮食,苏筱云没来,应该是对的,我想。

      182、
      下午继续把入学手续办完,也见到了我们班的辅导员,她姓龙,年纪比我们大不了几岁,长相很秀气。晚上去食堂吃的米饭,打了两样清淡的菜,中午的那碗刀削面还在胃里火辣辣地折腾,回到宿舍赶紧去了一趟卫生间。
      感觉头有点晕,躺上床就睡着了,迷迷糊糊听着宿舍里吵吵闹闹,也没有起身去理会。在火车上坐着睡了三个晚上,这一晚在床上睡得特别舒坦,早上醒来,感觉浑身上下每一根骨头都在伸着懒腰。
      宿舍里还剩着一个人,在我对面的下铺坐着看书,戴着个金丝边的眼镜。他看我醒来,把书合上,起身问了我一句:“你没事吧?”
      “没事,路上没睡好。”我笑笑说。
      “我们昨晚还以为你中暑了,喊你你也不理。”他说,“你要是感觉生病了,我这里有药。”
      “谢谢,不用了。”我说,“他们呢?”
      “余季正逛街,武涛踢球,一大早就出去了。”他回身从床上拿了一袋零食,过来递给了我,“尝一下吧,我带的鱼干。”
      袋口开着,我以为他要把整袋都给我,用手一接发现他抓得还很牢,于是赶紧换了个动作,用手指从里面拈了一个出来。鱼干微咸,比较耐嚼,细细品尝之下味道又变得香甜。去阳台上刷牙洗脸,回来见他还在床上看书。我瞅瞅封面,竟然是一本《法理学概论》。
      “你上午也要出去吗?”他问我。
      “是,我出去办点事。”
      “那你的课本,我也帮你领吧。”
      “好,谢谢!”
      宿舍里还有一个武涛没有见到,只有等下午回来了。我去食堂吃了个早饭,发现早饭的味道和品种还算比较能接受,有大米稀饭和豆浆,有包子、花卷和馒头。只是碗有点小,馒头也不大,任吃的咸菜,也还是辣的。
      天气不错,被云雾过滤了的阳光一点都不刺眼。学校的花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林立,有柳树,有梧桐,有芭蕉,还有许多我不知名的植物。只是看不到家乡的白杨树,也看不到落叶的秋天。我漫步走出校门,准备去看姚亦淑。

      183、
      学校门口紧邻着一个公交车站。路边还有不少自己揽客的小客车,售票员举着地名牌,用我听不懂的方言扯着嗓子喊。我仔细看了下公交站牌,发现姚亦淑的学校差不多就是一趟车的终点站。
      车来的比较快,上车一元,就是路上走了很久。绕过城区,走了另一座长江大桥,到终点站时已经快到中午。
      姚亦淑学校的地势比我们学校平整许多,校门以及里面的建筑似乎都更大气一些。我问了几个同学,顺利找到了会计系的女生宿舍,但是我不知道姚亦淑的宿舍号,只好让楼下的管理员阿姨帮忙查一下。
      “你来找她干什么?”阿姨翻着花名册问。
      “我是她老乡,过来看看她。”
      “老乡?”她甩了个本子过来,“登个记,把名字写下。”
      我看旁边刚进去一个男生,就问:“这些人怎么不登记?”
      “他们都知道要找的人在哪,你知道吗?”阿姨似有哲理地说。
      姚亦淑的宿舍在五楼,是个六人间,我进去时里面还有好几位家长。我说我来找姚亦淑,一个女生指了指靠阳台那边的一个上铺,说她在睡觉。我走去床铺旁边,见她面朝里躺着,身上也没有盖东西。我小声喊她了一句,她身子动了一下,但是没有转过来。
      “你怎么了?不舒服吗?”我问。
      “没怎么。”她的声音有些沉闷。
      “午饭吃了吗?”
      她稍稍翻过来一些,说:“还没有,我不知道你几点过来。”
      “那一起去吃饭吧。”我说。
      她在床上坐起身来,用手捋了捋头发,脸上竟然戴着一副口罩。侧着身子看了看床边的扶手,转身就要下地。
      “你这是怎么了?”我急忙问。
      “没什么,有点过敏。”她小声说着,下来在我旁边低头穿好鞋子。
      “怎么会过敏?气候不适应吗?”
      “不是。”她犹豫着说,“我昨天吃了点辣椒。不过不要紧,已经涂药了。”
      “那最好就不要吃辣了,以后就吃清淡的东西。”
      “没关系的。”她说,“我可以适应。”
      我和戴着口罩的姚亦淑一起走出了女生宿舍楼,刚才要我登记的那个阿姨,在门口非常好奇地看着我们。我猜,她会从此记住姚亦淑是谁。

      184、
      姚亦淑的学校有两个食堂,我们就近去了一个。她说昨天中午在这里吃的米饭,有个菜比较辣。食堂里有卖面食的摊位,我问师傅有哪种面是不辣的,他说完全不辣的只有清汤素面,于是我们就要了两份。
      我和姚亦淑面对面坐了一张小桌,她摘掉口罩让我看了看。她夏天被晒黑的皮肤也还没有恢复,鼻子和嘴巴附近长出一些红色的小斑点,范围不大,但还是有些吓人。
      “你以前就不能吃辣吗?”我问她。
      “夏天在家里吃过的,那时候没事。”她说,“可能也和气候有点关系,等恢复好了再看。”
      素面果然一点都不辣,但是味道寡淡,面条蔫软,让我无比想念家乡的拉面。
      “这面太差劲了。”我说。
      “都没我做的好。”她微笑着说。
      “比你差远了。”我说,“如果不习惯这里的饮食,你就可以在宿舍里自己做饭吃。”
      “这是个好主意,你过来吃吗?”
      “坐车过来要一个小时呢。”
      “那么远啊?那你还是不要经常过来了。”
      姚亦淑说她的入学手续已经基本办完,她们后天要开始军训,训练差不多十天。我们学校听说是没有军训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她说她班上有个同学也是我们省的,不过火车不顺路。
      “过年回家的时候,我们还是一起走吧。”我说,“票还是我来买。”
      “才刚来两天,你就想回家了?你想家了吗?”
      “没有,你想家吗?”我笑着问。
      她沉静了一下,说:“我也没想。我给二叔打电话了,他说镇上有人看中了我家的院子,还出了价,他问我的意见。”
      “你怎么想?”我小心地问。
      “我也不知道,等过年回去再看。”

      185、
      我们吃完饭,就回了姚亦淑的宿舍。她说想带我逛一下校园,我说等她恢复了,我下次来的时候再逛。我记了她宿舍的电话号码,然后就告辞了。
      坐公交车原路返回学校,一路看着路牌和各种楼盘广告,记下了不少地名。听着车上的人说话,听懂了几个方言的单词。看着外面拥堵的车流,也知道了这座城市是没有人骑自行车出门的。感觉是有很多不习惯,但是必须去适应,只有入乡随俗,才能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
      回到学校,已是傍晚。宿舍楼道里有同学在发招聘的宣传单,有学院团支部学生会的各个部门,还有各种社团。我看了看招聘的条件,宣传部有一条要求是“吃苦耐劳”,我想去试一下。另外有个文学社,我也比较感兴趣。
      宿舍门开着,但是一个人都没有,我书柜的桌上放着一摞新课本,宿舍门后贴了一张课程表。课程密度不大,但课本厚度吓人,把那么多的知识放到那么少的时间里去学习,想必是件难事,我觉得应该改变一下以前的学习方法。
      坐在床上翻着课本,宿舍的电话突然响了,我伸手就接了起来。
      “喂?请问,是法学系新生宿舍吗?”一个软软的女声。
      “是的,你找谁?”
      “我就找你吧,你能不能下来一趟?”
      “有什么事吗?”
      “哎呀,你下来再告诉你。”她嗲声嗲气地说,“我在你们宿舍楼下。”
      “不能在电话里说吗?”我坚持问了一句
      “哎呀,你快点嘛……”最后这句话的声音更是无比甜腻,就像是在我耳朵上做了个蜜糖拔丝。
      宿舍楼下的路灯已经亮起,人来人往,我一眼就注意到了一个长发女生的背影。她在花坛边上站着,穿着一条米黄色的连衣裙。
      “你是在等我吗?”我走到她背后问。
      她像是被吓了一跳,轻轻“啊”了一声。回过头来却是笑着,抬手用手背遮了一下嘴角。
      “你怎么知道我是在等你啊?”她说。

      186、
      我看了一下旁边说:“电话里的声音不是你吗?”
      “是我,可是你的声音不像。”她笑着说。
      我微笑着没有说话,心想这女生到底想做什么。她看我没有闲聊的意思,也有些不自然地看了看旁边。
      “我来通知你们几件事。”她说,“学院要组织迎新晚会,要求各班级提供节目,你帮我问一下,男生这边哪些人有文艺特长,愿意表演的都可以报名。还有,龙老师通知明早八点开班会,每个人都要把学费缴费单据带上。还有,你一定要通知到他们……”
      她这段话的语速有点快,虽然是普通话,但又夹杂了一点方言的发音。尤其是几个卷舌音,像极了胡琴的韵调,刺耳又撩人。
      她说话时,眼睛一下都没有直视我,目光不停地扫来扫去,说完就看向了地面。我趁机留意了一下她的长相,眉毛细长,脸颊削瘦,像是化过妆。
      “你记住了吗?”她抬眼看了看我。
      “你能不能重新说一遍,说慢点。”
      她看着我的样子,笑了一下,腮边现出了一个深深的酒窝。目光随后又滑去了一边,把刚才的那段通知复述了一遍,内容几乎是一字不差。
      “这次你记住了吗?”她看着我问。
      “差不多……”
      “不行,你一定要记住,一定要通知到他们。”她撒娇似地说。
      “好吧,我记住了。”
      “那谢谢你了。”
      “不用客气。你叫什么名字?”
      她微微一怔,说:“我叫楚灿。”
      “我叫詹雨。”我说。
      她向我轻轻摇了摇手,说了声“拜拜”,然后转身离去。我这才看到,她手里还拎了个深色的小包。穿着双白色的高跟凉鞋,走路的姿势有些一摇一摆。
      回到楼上,我先去其它宿舍传达刚才听来的通知。我们班将近二十个男生,分散在五个宿舍,通知完四个,也费了不少功夫。最后回到我们宿舍,发现余季正和林进舟已经回来了。
      余季正一看见我,就笑着说:“哦哟,看不出来啊,已经开始约会了。”
      “什么约会?”我确实不知道他在说哪件事。
      “我们在阳台上都看见了,还说了那么久的话。”他说。
      “那个女生是过来通知事情的。”我解释说。
      我刚说完,宿舍的门“哐当”一声就被踢开了。一个短头发的男生,嘴里哼着歌,穿着一身脏兮兮的球衣走了进来。他门也不关,径直就往阳台走,推开卫生间的门,大声咳嗽着朝里头吐了两口唾沫,这才走回来看着我们笑。
      “睡醒啦?”他笑着问我。
      “早就醒了,出去一天了。”我说。
      “都回来了,人到齐了。”他把我们三个看了一遍,“找点活动吧。”
      “去女生宿舍吧!”余季正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