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客栈 ...

  •   紫阳街,凤来客栈。
      长今刚走到门外的台阶处,便有青衣小帽的伙计过来招呼道:“这位姑娘,住店啊?里面请,里面请。”
      这个时候已经是申时,自然不是吃饭打尖来的。
      长今点点头,走进店内,左右一扫,已经将客栈内的布局尽收眼底。客栈中等规模,下面的大堂摆了八张桌子,东面有楼梯通到楼上,楼上的摆设大概也是如此,客房大概在后院。
      因为此时不是饭点,大堂里只有一个就着花生米喝着小酒的客人。
      “哎呦,姑娘是宫里出来的吧?”长今还没开口,站在柜台后的掌柜便道出了长今的身份。
      “看得出来?”紫阳街离秀水街可有不少距离。
      “我一看您这衣服就知道了,听说今年出宫的宫女都是一身牙白色绣芍药花的夹衫,配豆绿色的挑线裙子,脚上穿的是素色绣梅花的织锦缎绣鞋。”
      “掌柜好灵通的消息。”长今无奈一笑,跟这些八卦人士相比,什么情报部门都得甘拜下风。
      掌柜的一摸山羊胡,呵呵笑道:“这京城啊说大也大,说小也小。这种事情没一个时辰估计就传遍了。”接着又问:“姑娘您要住什么房间?我们这有天字号房、地字号房、人字号房还有通铺。”
      “天字号的上房什么价钱?”
      “上房一日250文,有热水洗漱,三餐另算。”
      250文,四天就是一两银子。这到底算贵呢,还是便宜呢,长今暗忖。对于一般平民百姓来说应该是很贵了吧,毕竟10两银子就够一户五口的农家生活一年的了。不过这是京城,自然又是另一种算法。
      “给我一间上房吧。”
      “好嘞,我给您登记一下。”
      登记完之后,掌柜取了钥匙给长今,又对刚才招呼长今的伙计说道:“阿桂,带姑娘去后院楼上的天字五号房。”
      “好嘞,姑娘这边请。”
      长今跟着伙计沿着大堂的楼梯上了二楼,果然跟楼下的摆设差不多。往左手边走,穿过一段走廊后,便是后院的小楼了。
      凤来客栈分前后两楼,前楼是吃饭打尖的地方,后楼则是客房。一楼是通铺和人字号房,二楼是地字号房和天字号房。两栋楼之间的院子则是厨房、柴房等。
      “姑娘,这就是天字五号房了,”等长今开了房门,那个叫阿桂的伙计便说,“我马上给姑娘送一壶热茶上来,您稍等。”
      “谢谢小哥。”
      等伙计离开,长今将包袱放下,便打量起房间。
      这是一间单人房,二十平米左右,东面靠墙是一张精致的架子床,青色纱帐,房间当中的地方放了一张四方桌和两张凳子,北面靠门的墙边还有一张书案,屏风后有洗手盆架子,架子上摆有毛巾、胰子,另一侧有浴桶和马桶。
      “这就是古代客栈的房间啊。”
      长今感叹了一声,毕竟这是她第一次住客栈呢,感觉有些新鲜。
      没一会儿,阿桂便端着一个茶盘上来了,茶盘上一壶热茶,两个茶杯。阿桂手脚麻利地放好茶壶茶杯,又问道:
      “姑娘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长今倒了杯茶,笑了笑,问:“那你给我说说,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可以吗?”
      “姑娘想要逛逛京城啊?”
      “是啊,虽然我在宫里待了这么些年,但是这京城可是一点都不熟悉。”
      “这您要问我,可就算是问对了。”阿桂说到这个就来劲了,布巾一甩,搭在了肩头上。
      “我告诉您啊,现在这京城啊最好玩的有三个地方。第一个就是城外的相国寺,这个时候正是去那里赏花的好时候。相国寺最出名的就是菊花了,听说有绿牡丹、西湖柳月、凤凰振羽,还有墨菊呢。每年这个时候,很多达官贵人都会去赏花的。而且相国寺的姻缘签最灵了,姑娘可以去求个好姻缘啊。”
      长今抿嘴一笑,她可不是以前那个对中国古代常识一窍不通的人了,至少她知道掌管姻缘的神仙是月老啊,怎么外来的佛祖也管起姻缘来了。
      “还有呢,就是城西的康乐坊里的戏园子瑶池仙,虽然一般的姑娘家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好到戏园子里抛头露面的。但是这个戏园子专门接待女客,姑娘您去听一场程千雪的《相思误》,保管您喜欢。”
      听戏啊,虽然她可能不太会欣赏,但是那种场面确实挺让她好奇的。不知道这瑶池仙和宫里的戏班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最后呢?”
      “最后当然就要属太平坊的夜市啦。自从当今圣上将宵禁推迟到子时,这夜市啊就渐渐多了起来了。而太平坊的夜市比其他地方更热闹,啧啧,那个热闹劲就别提了,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有。不过姑娘要是去的话还是要小心一点,那地痞流氓也是有的。”
      “呵呵,”长今闻言便笑了,从荷包里抓了十几个铜板递过去,“谢谢小哥的提醒,我会注意的。”
      阿桂接过铜板后笑得见牙不见眼,这可相当于他大半天的工钱了。
      “谢谢姑娘,您请好吧。”

      喝了两杯茶,略微休息了一会儿,长今打开了随身带着的包袱。
      摸着蓝色印花的包袱皮,长今晃了一下神,当年那个小女孩就是带着这个包袱离开了家乡。里面的衣服鞋袜已经在进宫的第一天就被付之一炬,唯一留下的就只有这块包袱皮以及一个木雕的娃娃。
      包袱里除了一套内务府统一发的衣服鞋袜之外,还有包在衣服里的一只木匣子以及一些零碎东西。
      宫女在宫中的一应服饰鞋袜都由内务府负责统一提供。每季两套衣服,包括鞋袜。一般来说,春夏是青绿色,秋冬则是紫褐色。当然这些宫女制服,她们是不能带出宫的,所以内务府给她们这些被放出宫的宫女又每人提供了两套衣服,算是宫里的恩典。一套就是长今现在穿的,一套就放在包袱里的。
      木匣子很普通,匣子共分三层,最上面一层放的是梳妆工具:一把桃木梳、一小瓷瓶头油、一盒雪花面脂、一盒桃花粉、一盒玫瑰胭脂、一块画眉的眉石,还有一个小靶镜、几根扁针。中间一层里放的是首饰:发钗、发簪、珠花、镯子、耳坠子,几朵娟质宫花,几根发带。最下面一层放的是配饰:几条丝绦,三个荷包,一块压裙玉佩。
      木匣子里的胭脂水粉也都是宫中内务府发放的。而首饰什么的,有时候遇到过年过节,宫里会统一赏赐,有的宫女也会托人从宫外买来,不过大部分都是主子或者姑姑们赏的。
      长今的木匣子里,除了首饰里有几件稍微值钱一点,其他的都很一般。如果以她长乐宫一等宫女的身份看,算是很寒酸的了。
      除了这些,长今身上贴身放了一张一百两银子的银票,一张五十两银子的银票,两张十两银子的银票,还有十两银子换成了碎银和铜板,一部分放在左边袖袋里,一部分放在荷包里。
      其中有五十两是内务府给每个出宫的宫女发放的返乡费。虽然宫女每月有月银,但是大部分宫女十几二十年下来并不能攒到钱。不要以为宫女的衣食都由宫中提供,就没有花钱的地方了。想要在宫里过得好一点,就少不了各种明里暗里的打点。打点姑姑,打点各位掌事大人,还有各位主管太监,这些可就是很大一笔开销了。
      这一百八十两的银子,对于被放出宫的宫女来说,不算很多,也不算很少。
      长今考虑了一下,决定待会出门到街上逛逛,天黑之后再去太平坊的夜市看看。为了免被围观,她先将包袱里的衣裳取出来,粉红色折枝桃花夹衫配藏青色马面裙 ,换下了身上的这套。
      接着又将单髻拆开,重新梳成了双髻,左侧插金丝攒珠簪,玲珑山茶花珠钗,右侧戴一朵小小的鹅黄色绢花。然后又在腰间系了百蝶穿花锦缎荷包和梅花攒心络子。
      最后将包裹重新打包好,长今这才出了门。
      “掌柜的,麻烦帮我存一下包袱。”
      和现代一样,客栈不提倡客人将贵重财物放在房间里,可以寄存在柜台处。
      “姑娘您这是要出去啊。”
      “嗯,随便逛逛。对了,今天不用准备我的晚饭了,我在外面吃。”
      “好的,知道了,您走好。”
      长今出了凤来客栈,沿紫阳街往北走,走到岔口往右一拐,便是芙蓉大街。大街上各种店铺一应俱全,卖布料的、卖成衣的、卖胭脂水粉的、卖金银首饰的、卖糕点的、卖字画的、买瓷器的,还有茶楼、当铺等等,看得长今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时虽然已经是申末,但街面上来往的人还是不少。
      长今逛的兴致勃勃,每家店都要进去看看,每次都要花好大力气才能克制住买东西的冲动。她可是要赶远路回乡的,随身带不了太多东西。
      最后长今只在一家点心铺买了一包红豆糕,一包玫瑰饼,然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芙蓉大街。
      等长今拎着两包点心走到太平坊的时候,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戌时。只见整个太平坊各色灯笼高挂,一片灯火通明,人来人往,摩肩擦踵,好不热闹。
      除了人们衣饰打扮的不同,这份热闹,这空气中飘散的各式小吃的香味以及摊贩店家们的吆喝声,和现代的夜市没有什么不同。
      “馄饨啊馄饨,鲜美好吃的馄饨欸!”
      “桂花糕欸,一文钱一个的桂花糕欸!”
      “老板,来两碗豆腐花。”
      “大娘,一碗猪肉芹菜馅的饺子,大碗的。”
      “爹,我要吃小笼包……”
      “姐姐,娘,那有卖头绳的……”
      “冰糖葫芦欸……”
      …………
      太平坊的灯火映照在长今眸中,闪烁出温暖的光华。
      有些东西,即使跨越时间和空间,依旧不曾改变。因此,才时常让独在异世的长今对这个世界感到熟悉和亲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客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