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王大河今年四十五岁,在一家电镀厂工作,妻子在闹市摆夜摊卖酸辣粉,据说生意还不错,吸引了许多回头客。他们有两个儿女,大儿子在上初中,整天嚷着不读书,小女儿在读小学,与哥哥相反,成绩好,人也上进。
王大河在菜市场旁租了一间小房子,辛苦却乐观地过着每一天。周小依进了王大河的家时,在门口看到了一堆晒阳光的花生,王大河坐在门槛上盯着天空发呆。
“啊,是记者小姐,记者先生啊。进来吧。”
张采采一进小房子,就感到一阵窒息,冲刺在鼻尖口腔的是一种潮湿的味道,杂物堆积得多,空间狭小,空气无法流通。客厅里一旁随地放着高压锅,电磁炉,锅碗瓢盆等厨房用具,另一边则是一张小桌子,几张小凳子,掉漆的斑驳的墙上贴着几张奖状。写的是小女儿的名字。
王大河把凳子拉开来让张采采和何威坐。张采采实在受不了屋里的气味,想要到外面去,王大河却早已笑嘻嘻地把凳子搬到了外边。
王大河说道:“你们一定嫌弃味道不好,哎,没办法,这屋晴天还好,下雨会漏水,所以总有股潮湿的味道。”
王大河身上的衣服半新不旧,手上夹着一根劣质烟,笑起来就像木偶的笑一般,没有感情,只是肌肉的排列组合而已。
周小依坐在了凳子上,发现凳子很小,像是给小孩子坐的。何威坐在凳子上时,也是皱了皱眉头,坐得很不舒服。干脆大咧咧地站起来,学着王大河坐在了门槛上。
“王大哥!你平时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啊,工作辛苦吗?”
何威开始提问,半是聊天,半是采访的语气,说到精彩的地方还与王大河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周小依在旁没有插话,只是静默听着,她总是不喜欢插话的,充当倾听的角色才是她的本性,虽然她成了记者也没有改变这个习惯。也或许因为这些习惯,才让她没有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王大河似乎很高兴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他的生活,即使琐碎,即使无聊,那个人都那样认真听着,甚至还做着笔记。虽然明知道他是为工作而做,但心里总觉得高兴。没有地位的人说话总是没有人听,也难以找到倾听的人。
“我对生活挺满意的,毕竟这比之前在家里种地好多了。儿女们见到的世面也多,见识也广了,对他们将来也有好处。虽然在学校吧,总觉得比不上城里的孩子,但是能够看到这种差距总比井底之蛙要好。”王大河虽然文化程度低,但是说起话来颇有见解,让何威和周小依都倍感惊讶。
“小儿子上初中,叛逆期,总说不想当我的儿子,一辈子没有出息。比不上班里其他孩子,可以穿名牌球鞋,寒暑假去旅游,拿一把最新潮的手机。说得我也难受,但是呢,我就对他说,你爷爷没出息,所以我没出息,我没出息,所以你没出息,没出息的人永远怪上一辈没出息,这才是真正的没出息呢。”王大河的烟灰掉在地上,他的眼睛时而看着何威,时而看着周小依,时而看着远方,时而看着地面,情绪没有外露,语气也很平稳。
周小依时而看着王大河,时而看着何威,时而看着在里面探头探脑的小女儿。
何威的目光一直都很坚定,都是同一个方向,那就是说话的王大河。
说得累了,王大河进了屋里喝水,问两个记者要不要喝,周小依哪里敢喝,总觉得这里的东西不卫生,摇着头说自己带了矿泉水,何威倒是老实不客气,灌了人家一大杯水。
王大河的妻子秀雪从菜市场里走来,买了一大堆材料,是为晚上的酸辣粉摊做准备的。
看到家里来了两个陌生人,秀雪怔了一下,何威自我介绍说是记者。秀雪脸色僵硬了许多,点头说道:“是记者啊,好。”
随后,便进了屋,王大河看妻子脸色不好,也跟着进了屋。周小依隐约听到屋里传来秀雪埋怨的声音:“记者来家里做什么,日子这么苦,这么丢人,还要丢到全世界去是不是。”
周小依觉得甚是抱歉,让王大河为难了,再看看何威,何威只是冲她笑笑,并没有什么不适感。
王大河安慰好了妻子,又出来接受何威的采访。
这段采访持续了一整个下午,旁边的菜市场原本人来人往,后来渐渐冷清,菜贩们也都收拾摊子回了家,人声,砍价声,叫喊声,狗吠声,原本交织成一片,随着日薄西山,各种杂闹的声音也渐渐零落了。
采访结束的时候,周小依拿出了准备好的一盒水彩笔送给王大河的小女儿,小女儿眨眨大眼睛,对着周小依鞠躬说谢谢。
周小依心里突然觉得很柔软,为这个出身贫困卑微,却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感到心疼和骄傲。
周小依回到电视台的时候,周妈妈来了个电话,周小依赶着台里开会,便按掉拒听键,可是过了几秒,手机又响了起来,周小依又关掉一次。
在开会时,周小依偷偷在下面发着信息。
“妈妈,我这边开会呢,有事待会说。”
“小依,快点回来,你姨出了车祸,不行了。”
周小依看见那几个字,头脑里嗡嗡嗡响成一片,什么都听不到,什么都看不到。听不到同事的叫声,看不到领导的怒视,周小依就像机器人一样从位子上站起来,甩开门走了出去,开始速度很慢,像是老人家一样,后来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人像喝了兴奋剂一样。
张采采追了出去,拉住正要跑掉的周小依。
“小依,怎么了?”
周小依眼睛的焦点用了一秒钟才聚焦在张采采身上。
“采采,我家里人出了车祸,我必须得回去一趟。”
周小依订了最快的飞机,把工作交接清楚,就搭了当晚的飞机离开B市。
周小依有两个阿姨,大姨温柔善良,是个普通妇女,小姨聪明伶俐,嫁了个富豪,是个贵妇。小姨从小疼周小依,周小依上学时,每到暑假,到要她家里住上两个月,“避暑”后才满意地回家来继续上学。
周小依叫她“小姨”,小姨叫她“小依”。两个人称呼像,感情也好。
周小依一直像机器人一样端坐着,没有任何表情,没有任何言语,连空姐让她把手机关机,她也没听到,一直紧紧攥着,生怕错过任何信息。
赶到医院的时候,周妈妈拉住周小依的手小声哭泣,周爸爸拍着周小依的肩膀默然无语。姨丈颓然坐倒,小依的表姐只比小依大一岁,整个人已是声嘶力竭,神志恍惚,靠在墙上不知道在默念些什么。
周小依在病房里看了小姨的最后一眼,上去抚摸着小姨的手背,冰凉僵硬。
周小依看了看窗外的,一棵老树的黄叶飘然落下,搭在了窗帘下,然后缓缓远去,像小船一样游荡着远去,就像生命的消逝。
周小依回到了熟悉的家里时,吃着妈妈热的饭菜,突然间眼泪鼻涕都流了下来,止也止不住,就像坏掉的水龙头,你想关上却关不上。
周妈妈两眼汪汪,看着女儿哭,自己眼泪又涌了上来。周爸爸实在看不下去,咳了数声。放下碗筷。
“好好哭吧,哭完了就好了,世事无常,咱们都看开点吧。”
周妈妈啜泣着:“我一直说小妹命好,命好。姐妹中排名最小,最受爸妈宠爱,长大后又嫁了个有钱的老公,生活富裕无忧,是三姐妹中命最好的,谁知道这,突然就,突然就这么去了,怎么就……”
周小依越哭越厉害,饭已是吃不下,话也是说不出。整个人用尽全部的力气在哭泣,在排解一种叫忧伤和怀念的情绪。
周小依跑进了房间,拉开抽屉找以前的相册,找到后又迅速翻开,每张有小姨的照片,她都细细摩挲,端详。一滴一滴的眼泪啪嗒啪嗒浸润着相册。
看完三本相册,周小依已经哭得没有力气,眼泪也流不出来,无法流出眼泪,却更加悲伤难受,浑身既冷又热,心头又苦又酸。躺着也辛苦,坐着也难受。
在周爸爸的劝说下,周小依洗了个一小时的澡,出来时,浑身湿哒哒,但脑袋已经冷静了下来,接受了发生的事实。也知道无法挽回什么,理智时候的悲伤没有减轻它的痛苦,只是让这种苦更为内敛了而已。不露行迹,却点点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