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董大夫 ...
-
很快饭菜被端上来,苏文既站在一旁侍候,只两个菜,一个是白菜炖豆腐,一个是炒蘑菇,苏文既跟着葛亮的夫郎学做饭,现在只会做素菜。
可董大夫刚吃了一口,便同情地看看卫荣,想不到名医的日子过得这么艰苦。白菜炖豆腐太淡,蘑菇有些咸了。好在今日她饿了,而且想想苏文既一个大家的公子能把菜做出来就很不错了。
她看看站在一旁的苏文既,心里倒真觉得这苏公子很不一般了。一月之间天翻地覆,但却努力适应,不容易,这事搁在女子身上怕更不容易做到,女子好面子,倒是不如男子务实,她又看看卫荣,见她吃的狼吞虎咽,有些惊讶:这名医味觉也太差了吧。
卫荣知道苏文既等到现在肯定也很饿了,急急得扒了几口饭菜,看董大夫虽然说饿,却没怎么动筷子,抱歉道:“我家一向粗茶淡饭,董大夫怕是吃不惯。”
董大夫笑着说道:“可能是饿过劲了,反而吃不下了,”她看卫荣已经吃完,眼睛不住地看苏文既,知道她心疼苏公子还没吃上饭,急忙说道:“苏公子赶紧收拾了,去用餐吧。”
董大夫不知怎么的,今天却没继续谈昨日的话题,反而开始大谈特谈虚劳。卫荣心里觉得奇怪,她刚刚明明说谈不完睡着觉的,这人真是一会儿一个主意。
苏文既给二人奉上了家里的花茶,仍旧站在一旁。卫荣问道:“你吃好了?”
苏文既点点头。
卫荣心里讶异,这才几分钟啊。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继续对董大夫道:“虚劳一证大多都是久病以至身体虚弱,然后又没有恢复或是没法恢复造成的,所以还要看前病,看病人虚在何处,损在何处,劳在何处。”
董大夫点点头,与他继续讨论。卫荣心里也想和她在说说骨伤科,便提到今日治疗了好几个外伤患者。
“蕙义堂病人不少啊!”董大夫感叹道。
“今日不是元君庙会嘛,一到这天,外伤患者会增加,元君庙会人多又挤,难免有磕碰。”卫荣解释道。
“想不到还有这样的情况啊。”董大夫一门都是官府药医局的大夫,平时诊治的都是官府或是些有钱人,这些人出行多乘马车,她自然是不知道这样的情况的。
“是啊,不同的日子,往往有不同的病患,所以一般元君庙会前,我们蕙义堂都会提前多备外伤药。”
董大夫听后点点头,又转了话题,讲了几个京城里有意思的病例。
等卫荣听到董大夫的名字叫做董谷朴时,一口茶水直接喷出来:“对不起,对不起。”
董大夫被她吓了一跳,手一抖,茶杯也撒了,衣服上溅到一些茶水,苏文既急忙拿来手巾,让二位擦拭。
“你真叫董谷朴?”
“怎么有问题吗?”董大夫问道。
“没有,没有,董大夫,我跟你真是相见恨晚啊!”董谷朴,懂股票?这名字是继九口子以后,第二个让卫荣惊呆的名字。
董大夫看着忍着笑的卫荣,实在想不出她是怎么回事:“真没问题?”
“没有,真没有,你继续说嘛!”
董大夫可能心里有疑惑,不再像刚刚那么比手划脚地讲述了,反而几句话便将后续讲清楚,给故事画了个句号。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牙疼倒引发了这么多事,对了,齐悯堂的齐大夫今日送来医稿,说让我帮忙作序,齐悯堂以妇科见称,听说齐大夫给女皇看过病,可是真的?”
“是女皇还是皇女时让她诊过头风病,嘿嘿,你可能不知道,齐大夫这个人,用药很爱用桂枝,她开很多药都有桂枝,而且用得很精妙,或为君药或为臣药,齐大夫出书后,我定要买一本!”
二人闲聊几句,董大夫看已到深夜,说道:“这么晚了,我也该走了,改天再跟你相聚吧。”
卫荣将其送到坊的后门口,帮她打开小门。因她是大夫,有时会回来的很晚,所以坊主便给她配了一把钥匙。
董大夫笑呵呵地问道:“当着苏公子的面,我也不好问,只是我实在好奇,这苏公子怎么在你家来了,你们俩个是?”
“我一个人,请了个侍者,就是他。”卫荣说道。
董大夫觉得远不止如此,可也不再说什么,道声告辞,便转身离开了。
卫荣回家,看苏文既已经收拾好茶杯,并帮自己烧了热水。她喊住要离开的苏文既:“苏……文既,昨日是唐突了,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我明白你的意思,以后我会注意的,你要怎样都随你,我就一点要说,吃饭的话,家里就两个人,就不用分开吃了吧,你盯着我吃饭,我也吃不好,明天晚饭不用等我,晚上给我留门就行。”
苏文既行个礼道:“一切听家主安排。”
“嗯,行了,你去休息吧,我也回屋了。”
卫荣回屋,用热水泡了个脚,实在太累了,就懒得去倒水,倒在床上便睡着了。
第二日蕙义堂的病人仍旧不少,几个大夫都忙的没顾上吃中饭,等到晚上,凑合吃了点。张玉的亲戚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几个亲戚到也很有眼力,帮着打扫大堂。这到让九口子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跟几个人热络了些。
“元君庙会后每次都忙得要死。”钱文杰收拾药方对刘保善说道。
“元君庙会外伤患者增加,另外外地人来寻医的也增加了不少,明日估计也不能放松,卫荣,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早点来。”
卫荣将医案放到医箱里回到家,让苏文既又帮自己下了碗热汤面,吃完开始整理累积下来的医案。有苏文既帮忙家务,卫荣的时间确实多了些,她晚上将医案整理了一半,才去休息。
第二日蕙义堂的病人没那么多了,董谷朴来了说是他手里有个病人,想请她帮忙看看。董大夫是官家的大夫,刘保善想跟着一起去便问道:“可以让我也跟着去看看吗?”
“下次吧,这次大人只说了卫大夫,下次一定约刘大夫一起会诊。”
刘保善听这话笑着说道:“那就先谢过董大夫了,卫荣可好好诊治啊。”
卫荣点点头。
卫荣跟着董谷朴第一次坐了官家的马车。这官家的马车到也没多豪华,只是有可以走主街的特权。
药医局的大门很小,进去后是一个长长的胡同,胡同两边开着几道门。胡同的那头是药医局的管事房。董谷朴先带着她去给主事大人请示,卫荣又在一个出诊记录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才带着她去京都卫大人吴志安府上。
“吴大人患痛风有6年了,你知道的,吴大人这次匆忙接手京城的保卫工作,出不得半点差池,可她痛风最厉害的便是手脚关节,我原想到了秋冬,可能练不了兵,这次不知怎地,许是刚上任压力大,这个时节就犯病了。”董大夫坐在马车上对卫荣简单介绍病人的情况。
“那她犯病时,痛处肿吗”
董谷朴点点头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原来吴大人挺胖的,这几年身形消瘦都是因为一犯病便不想吃饭,她痛风时不仅手脚肿大,她还总说手脚发热,涨的难受,最可怕的疼痛难忍,虽然每年我用了药后,会止痛,可却无法根治,每年还会再犯。”
“她多大年纪了?”
“五十有七,还未绝嗣。”没绝嗣是形容女子还未停经。
卫荣刚要张口继续发问,马车停了。吴府并不大,让仆人通报后,二人被请到前院主屋,董大夫向吴大人行个礼,介绍道:“这位是蕙义堂的卫大夫,刘大人嘱托小人请她来和我一起会诊的。”
卫荣也上前行礼:“吴大人。”
这位吴志安大人,身体消瘦,脸色苍白,卫荣看他手的骨节有些突出。
吴志安笑笑:“嗯,蕙义堂,这几年蕙义堂名气很大啊,可是卫荣卫大夫?”
卫荣点头称是,几人寒暄几句。卫荣先请了脉,然后让吴大人躺下。吴志安想了想,说还是到后院卧房去吧。
吴府并不大,两进两出,房间也不多,只是种了好多盆栽。吴志安指着满院的花草说道:“我夫君没事总该鼓捣这些。”
正说着,吴志安的夫君崔氏正从卧房出来,见了董大夫很热络:“我家老吴的病怎么样啊?”
吴志安的正君也是壮男型,看起来似乎是吴志安身形的两倍大。
“这是董大夫请的蕙义堂的神医。”
崔氏打个福:“妻主的病好多年了,吃了许多药都不见好,卫大夫可要好好帮她看看啊。”想起每次妻子犯病时的痛苦,他一下皱了眉。他妻主做了多年的正己门的守卫,年纪大了,这次的高升让他妻主和他都很意外。只是妻主备受痛痹之苦,他只是担心,京都卫的工作量太大,妻主的身体吃不消。
吴志安便说道:“别站着了,大夫说要看看我身上的骨节,要我躺着,我便领来后院了。”说着又向卫荣和董谷朴说道:“我家里只卧房里有一张塌,劳烦二位了。”
卫荣一进卧房便觉得一股凉气。这房子在阴面,屋内有放了多盆喜阴的盆栽,湿气非常重。
“往日都是你到药医局去,我都不知道你的卧房这么发阴?”董大夫惊道。
“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崔氏见两位大夫都皱着眉急忙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