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克亲寡妇4 ...


  •   太阳西斜,应该是下午四点左右,这时候大家都在准备第二餐了,为避免遇到村里人好奇的询问,林佳期没有从村中间穿行,走的是河边的坝埂,坝埂旁的小河边有几个孩子在玩耍,在河边挑水的大人看见了总会叮嘱几句,只在岸边玩耍,不能下水。

      河水每年随着季节涨涨落落,河水上涨时,坝埂挡住了河水保护着陈家村,在坝埂的另一半就是陈家村,村民们沿着坝埂居住,房屋随意的坐落在一起,形成一条长长的纽带。

      站在坝埂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大山,一片片农田坐落于村庄和大山之间,农民们散落在农田的各个角落,辛勤的劳动着。

      陈家村的地理位置就是在坝埂和大山之间,堤坝的一边是河水,一边是村民住宅,住宅过去是人工挖的一条两米宽的水沟,水沟的主要作用是为田地储水浇灌,水沟过去就是一片农田,农田直接延伸到大山脚下,大山脚下也挖了一条水沟,既是为了灌溉,也是防止山上的大型动物下山祸害庄家,伤害村民。

      偶尔遇到熟人,林佳期也不会主动凑上去打招呼,因为原身是克亲寡妇,所以一直与村里人保持距离,正好方便林佳期,以免接触多了毁人设。

      村长大伯家不远,走了大概十分钟就到了,在院子门口叮嘱孩子们,见到长辈记得叫人,就冲院里的人喊到:“大嫂在忙呢,大伯、大伯娘在家吗?”

      赵春月正在院里水井旁洗菜,抬头见是林佳期,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双手在围裙上擦擦就过去开院门。

      “都在家呢,佳期弟妹这个时候来找公爹有事呀?”眼看烧饭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登门不会是来蹭饭的吧,赵春月心里嘀咕着。

      林佳期只是笑着问好,说有事找大伯商量。村长大伯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都已成亲,还有一个老来女今年十二岁,孙辈都有好几个,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也是很不容易。

      林佳期带着孩子们一路跟大家打招呼,陈家三兄弟不在家,应该出门去忙了,孩子们应该是在外面玩。来到堂屋就看见大伯坐在那,手里拿着烟斗,眉头紧皱,一边抽旱烟一边在思考;大伯娘带着小堂妹坐在堂屋门口,借着日照缝补衣服。

      见到长辈林佳期立马上前打招呼:“大伯,大伯娘,秀儿堂妹。”

      俩孩子也跟着阿娘叫人:“大爷爷,大奶奶,小姑姑好。”

      陈秀儿也立马回道:“小堂嫂。”然后对着俩孩子说道:“石头、小草儿,来姑姑这里,给你吃糖。”

      俩孩子听到有糖吃很心动,但还是看着阿娘的意思,没有直接跑过去。林佳期拍拍孩子们的小脑袋说:“去吧,要听小姑姑的话。”俩孩子听话的点点头,跟着陈秀儿去了屋里。

      对三房留下的后辈,陈大伯还是尽力照顾的,“大山家的,你来有啥事呀?不着急坐下慢慢说,等会儿带孩子们留下来吃饭。”

      坐在一旁的大伯娘听到这话,抬头撇了老头子一眼,心里嘀咕着,这个时候来还能为什么,不是借钱还能是啥,想到老头子对三房的态度,到底什么也没说。

      林佳期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心里明镜似的,将手里的篮子放在堂屋的桌子上,把里面的碗端出来,跟陈大伯说:“大伯一家一直对我们母子三个照顾着,我心里感激,新学的几个菜,让大伯和大伯娘尝尝。”

      大伯娘闻言感到好奇,就老三家这样的条件,能有什好吃食。想归想,还是起身来到桌边看看。

      篮子一打开,就有一股霸道又特殊的香味飘散开了,桌上五道菜看上去卖相就很不错,色泽鲜亮泛着油光,让人看着就食欲大增,气味和卖相都很不错,就是不知道吃起来如何。

      大伯娘匆匆去灶房拿筷子,大伯则是看向林佳期, “这是你做的?有吃的就留给孩子们,我们又不缺吃的。”

      “大伯您就放心吃,家里还有呢,不会少了孩子们的。”

      听见林佳期如此回答,陈大伯放下心来, “大山家的,你这是什么吃食?闻起来怪香的。”

      “大伯您先尝尝味道看看,光闻起来香可不行。”

      陈大伯接过老伴儿递过来的筷子,随意尝了一口,咸香爽口的滋味瞬间充斥味蕾,连忙将几道菜挨个尝了一遍,不住的点头表示不错。

      “侄媳妇儿不光是来给老头子送吃的吧?有啥事就直说。”姜还是老的辣,林佳期一反常态主动上门,还送来这么多吃食,给陈大伯的感觉就是有事。如果只是送一两样吃食,还算正常,这一下子送来这么多,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

      跟在陈大伯之后,吃的心满意足的大伯娘立马放下手中的筷子,警惕的看着林佳期,送这老些好吃食,所图肯定不小呀。

      林佳期面不改色,仍是微笑的对陈大伯说:“大伯您知道,自从公爹和大山去了,家里生活越来越难,可我一个小妇人也没有本事,改变不了什么。大概是公爹和大山在天有灵,保佑我们娘三个,年前有一次去镇上卖鸡蛋,凑巧帮了一个路人,作为回报,口传了一些烧菜的手艺。原先我也没在意,这不眼看还有一个月才收粮,可家里的粮食已经见底了,而且草儿春日里身体不好,到现在还没好利索。我担心呀,所以就想着试试卖吃食看行不行,如果行,好歹是个进项。”

      听了林佳期的解释陈大伯仍是满心疑惑,“你帮了人家什么?这个人的来历你可有询问?”

      “说是出来办事路过这里,烧菜的手艺是祖传的,其它的我也不敢打听,就是这方子,原先也是不敢拿出来用,只是家里实在没办法了,就想着来大伯这里讨个主意。”林佳期深知多说多错,就将皮球踢给陈大伯。

      陈大伯沉吟片刻果然接道:“既然是给你的,就说明你可以用,贵人的事我们小老百姓哪能多打听。不过方子肯定是不能卖的,你自己做菜来卖应该没问题。”

      林佳期听到这立马露出手足无措的样子:“我没有本事也没有钱开吃食铺子,而且我还不知道其它吃食能不能做出来呢。”

      听林佳期说还有其它方子,陈大伯也内心火热起来,昨日大儿媳去县城看望大孙子,回来同他说大孙子瘦了许多,精神气也比之前差,怎么问都没问出原因。

      大孙子是他陈家的希望,他听后很着急却没有办法,去一趟城里来回路费也是钱,以家里的条件不可能将银钱浪费在这里,就是他同意其他几房的儿孙也不同意,为了家庭和睦大家齐心协力供养大孙子读书,他都尽量减少各房的矛盾。

      可随着孙子孙女们逐渐大了,结婚嫁娶都在眼前了,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必然会生出其它的小心思。只要大孙子能尽快考上功名,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但谁能保证呢,要是过几年还考不中,恐怕这个家就要散了。

      还有小闺女,老婆子一直唠叨着给小女找个殷实的好人家,最好是能嫁到镇上或县城里去,可好人家要求的嫁妆也很多呀,这一桩桩都是要钱才能解决的事。

      陈大伯隐约猜到林佳期的来意,只是他要确定清楚。“侄媳妇你有什么想法?你既然来找我,肯定也考虑过了,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说的,能帮你的大伯肯定不会推辞。”

      话说到这里林佳期也不扭捏,直言道:“我就知道找大伯肯定没错,多的主意我也想不出来,就想着如果大伯觉得我做的这些吃食能卖出去,那我就想找大伯您家合伙,我在家做菜,您让家里人帮忙卖出去可行?”

      陈大伯和老伴儿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里的心动,吃食虽然好就是不知道成本多少,于是大伯娘开口问道:“佳期呀,你这个菜它做出来贵不贵呀?”

      林佳期早就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当即回答道:“这是猪大肠和小肠做的,这些都不贵,就是做菜用的调味料比较贵,大概需要七十文,可以烧一副猪肠。一头猪的大肠和小肠洗出来差不多八斤,如果里面加上其它菜搭配一起烧,卖饭食最少能卖出二十五份。”说到这里林佳期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具体怎么卖应该交给陈大伯来思考。

      这么好吃的东西竟然是猪肠做的,陈大伯有点不可置信,他吃过猪肠,味道很重,吃起来软趴趴黏糊糊,吃的惯还好,吃不惯的根本难以下咽。可是林佳期带来的猪肠根本没有异味,还有一种很浓的香味,口感也好既爽脆又有嚼劲,不怪他没敢往猪肠上想。能把猪肠做的这么好吃调味料贵些也正常。

      “只卖猪肠太单一,毕竟是大家不太能接受的吃食,难卖上价钱。”

      这时大堂嫂赵春月突然冲进堂屋,急切的说:“公爹我知道怎么卖。”

      赵春月将林佳期领到堂屋后,就一直在外面留意这边的谈话,她想要这个买卖,陈进是她儿子,她比谁都想儿子好,就担心哪天大家不供儿子读书了怎么办,如果家里能有稳定的进项那还愁啥。

      陈大伯知道现在不是计较赵春月无礼的时候,只微微皱眉:“有什么法子尽管说。”

      赵春月心里一喜: “公爹,儿媳听当家的说,他平时做工的地方有卖吃食的,一份饭卖到十文钱,我们有手艺也可以去卖。”

      陈大伯没有接话,只对林佳期说等儿子们从地理回家问清楚再说。林佳期明白这事不可能立马确定下来,心里着急也无用,于是就告辞回去了。带着孩子们吃了晚饭就早早的回屋休息。

      第二天早上刚吃过早饭,陈大伯家的二小子就来叫人。林佳期又带着俩孩子来到陈大伯家,今天三个堂哥都在家,看来陈大伯已经跟儿子们说过了,大家对这件事也都很重视,林佳期心想重视就好,这样提一些小要求应该能答应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