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克亲寡妇3 ...
-
刘渡镇就一家卖肉的铺子,刘家肉铺在这里已经经营了三代,平时刘屠户会在周边村里收生猪,年底也会帮着村民们杀猪,因此村民们大多都认识刘屠户。肉铺里非大集一头猪就已经够卖了,大集也很少超过两头,逢年过节生意会更好些。
肉摊子上已经卖出大半,林佳期见刚做完一单生意的刘屠户心情不错就借机问道:“刘家大哥,这猪肠怎么卖的呀?”
刘屠户看向对着摊子快流口水的一家三口好心的提醒道:“这位大妹子,猪肠大家都吃不惯,你确定要这些?” 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林佳期哪知道她想现代美食想的要流口水,人家却以为她馋肉馋的流口水。
林佳期自然不会说实话,于是感激又无奈的说:“谢谢刘家大哥的提醒,家里孩子已经好久没有吃到肉了,多的钱出不起就想着买些便宜的猪肠回去,让孩子尝个肉腥味。”
刘屠户没再多说,直接将装猪肠的筐子拿上来,“大妹子你给八个钱,我这里还有一些骨头,虽然没有肉,但你带回去用斧头把它敲开,炖一锅汤给孩子喝,也是个肉味儿,你要的话我一起给你算十个钱。”
林佳期心里大喜,何止是肉味儿,骨头里有骨髓,炖汤给孩子补钙补身体都是好营养。
看着半竹筐的东西,只要半斤肉不到的价格,林佳期心里很满意,在现代这些猪肠可是单独卖的,价格可不必猪肉便宜。
林佳期数了十文钱给刘屠户,接过刘屠户递过来的竹筐感激的说:“刘家大哥,我过几天再来赶集,到时候把竹筐还给您,真的太感谢您了!”和刘屠户道别之后,林佳期背着颇有分量的竹筐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往杂货店走去。
在杂货店花了五十文买了一小包盐,林佳期看着估计不到二两的盐内心默默叹了口气,再不想办法赚钱盐都吃不起。将盐放入空篮中又买了酱油和醋,身上仅有的一百六十文如今只剩下五十几文。
卤猪肠需要八角,桂皮,香叶,花椒,冰糖等调料,冰糖是不要想了,太贵买不起,而香料在这个朝代还不知道能不能都买到,只能去药店问问看,当然价格绝对美丽。林佳期心一横,紧着手里的钱,哪怕每样只买一两个也行呀。
从药店出来林佳期身上仅剩下回去的路费,要不是跟药铺讨价还价,就是路费也别想剩下,就算如此也没把卤料方子买齐。林佳期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有几样算几样,能做出那个差不多的味就行。
来之前本想着去布庄看看,打听下棉布和棉花的价格,现在只能等下次再去吧,没钱去了也白去呀。
握紧手中的篮子,林佳期背着竹筐牵着草儿,石头紧跟在阿娘身后,三人来到等牛车的地方。
一路颠簸到家已是中午,林佳期担心孩子们挨饿,立马放下东西进厨房,和早上一样煮了杂粮粥,就着咸菜吃了午饭。不农忙时多数人家一天只吃两餐,不吃午饭,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而原身身子瘦弱,都需要营养,林佳期也不习惯一日两餐,所以午饭肯定是要吃的。
吃完午饭哄孩子们回屋睡午觉:“石头带着妹妹睡一会儿,起床了娘给宝贝们做好吃的。”
听到有好吃的石头立马点头答应:“好!我们听娘的话有好吃的。”
妹妹说话慢些,也一边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边说:“听话,好吃的。”林佳期爱怜的亲了亲孩子们的额头,给孩子们盖好薄被就出去忙了。
林佳期把猪骨和家里的斧头洗干净,就在院子里找了块大石头,将猪骨放在石头上拿斧头用力敲开,再清洗一遍放进陶罐里。在院子西南角用石头搭建一个简易的灶,陶罐放上去下面烧柴,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慢的炖着。
回屋见两个孩子睡得很香,就拎着竹筐去河边清洗猪肠。这条小河是长江的支流,经过村子绕一圈后又流入长江。中午的太阳照在身上热热的,村民们大多在田里除草深耕准备下个月的农忙,孩子们被家长勒令不许单独来河边玩耍,这个时候河边基本没有人。
林佳期放竹筐,拿出里面的东西仔细的清洗。先将大肠小肠里的污秽挤出来,再将上面的油脂和脏东西剔除,这个朝代的猪主要吃猪草,要是像有些朝代猪吃的是人的排泄物,那猪肠可没人敢吃。
林佳期边干活边天马行空的想着。大肠翻肠比较容易,小肠翻肠也只需一根筷子就能完成,大小肠两面都需要仔细清洗,在现代可以用盐、醋、面粉或油来清洗,既干净又能去除异味,可是这些东西对古代农家来说都是精贵物,花这钱清洗猪下水,那还不如买肉吃呀。
林佳期以前看小说就看到女主用草木灰清洗猪下水,虽然没有试过,但林佳期觉得理论上是可行的。果然用草木灰多次搓洗之后大肠和小肠看起来光泽干净,粘液和异味少了很多。林佳期将清洗好的大小肠放入木盆中,把刘屠户家的竹筐也清洗干净后,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小火慢炖,院子里已经飘起了浓浓的香味。林佳期放下东西去后院菜地拔了一把菠菜,刚将菠菜洗干净就听到屋里传来软糯的声音:“哥哥,阿娘,好香。”
林佳期擦干手上的水渍,快步来到屋内,“是娘香还是汤汤香呀?”
屋里石头已经自己在穿衣服,草儿小萌宝睁着大大的眼睛坐在床上,歪着头看着自己的娘亲,好像在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萌得林佳期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使劲的亲了两口。
林佳期抱着草儿来到院子里,从家里端出两个小板凳放在门口,再端来一个长条凳放在身前,距离火堆必须远着些。去厨房拿出两个小木碗,从陶罐里盛出两小碗汤,:“宝贝们不要着急,等汤放凉我们就可以喝了。”小家伙们排排坐,眼睛亮晶晶的盯着眼前长条凳上的小木碗,不住的点头,林佳期好笑的继续忙活。
她将洗干净的小肠用一根筷子把它做成圈圈肠,圈圈肠口感劲道没有异味,且色泽鲜亮有食欲。调味料有限林佳期只能将圈圈肠和大肠一起放入大锅中,加入酱油和仅有的香料,干辣椒、冰糖、料酒这些材料是没有的,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吧,最后加入水,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慢炖着。
空出手的林佳期将屋子和鸡舍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被子衣服该拆洗的拆洗,一时间忙的浑身是汗。很快灶房里更霸道浓郁的香味飘散出来。孩子们看着阿娘忙碌的身影,不时冲自己温柔一笑,捧着木碗小口喝汤心里开心极了,平时下午总会出去找小伙伴们玩耍的石头,今天也不想出门了,他要帮着阿娘带妹妹,让忙碌的阿娘轻松些。
林佳期不知道是村子里好些人在议论她家在煮什么,香味飘的周围路过的人不自觉的吞咽口水,只是农家人纯朴,又了解林佳期家里的困难,因此没有人上门询问,只是大家在私底下议论着。
太阳西斜眼看傍晚来临,林佳期将手里的活计收尾,没干完的只能明天继续,乘着天亮赶紧准备晚饭。
院子里火被熄灭,烧汤的陶罐提到灶房,掀开盖子只见里面的汤呈浓稠的奶白色。林佳期用筷子将大骨中间的骨髓掏出来放在烧菜的小锅中,再倒入骨头汤,小火烧开后将鲜嫩的菠菜放入沸腾的汤汁里,很快就可以出锅盛起来。
再拿出一个大陶罐洗干净,把大锅里的大肠小肠连带汤汁一起盛进去,如今的天气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放三天。
眼看天要暗下来,林佳期手脚麻利的做了杂粮饭,切了一盘圈圈肠,草儿向个小尾巴跟着阿娘团团转,石头懂事的帮着把院里的东西往家里收,把鸡赶到鸡窝里。
“宝贝们,开饭了!”林佳期将饭菜盛好放在厨房的小饭桌上,石头一人坐一边,林佳期带着草儿坐一起,草儿还小,坐长凳还坐不稳。三人一口汤一口饭一口菜,饱饱的吃了一顿。
吃过晚饭林佳期担心孩子们吃多了积食,就让他们在院子里活动,她自己将锅碗洗净再温些热水,最后借着月光在快速的带着孩子们简单擦洗就上床睡觉了。夜晚天气转凉,洗澡容易冻着,而且今天时间来不及,天黑了家里可没有油灯,累了一天很快母子三人进入梦乡。
第二天不赶集,林佳期带着儿子睡到了天亮,起床先将鸡窝里的鸡放出去觅食,农家养鸡肯定不会喂粮食,一般让鸡仔们自己出去寻食,菜地里的烂菜叶也是鸡仔们的口粮。
早上还是稀饭,孩子们额外煮了一个鸡蛋,林佳期决定以后家里的鸡蛋都攒下来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家里四只鸡下蛋,攒起来也够两个孩子吃的了。
上午林佳期让石头带着妹妹出去找小伙伴们去玩,她继续昨天的打扫工作,将家里破烂不能用的集中收拾出来仍掉,仔细整理了衣物被褥,哪些需要缝补哪些需要翻新,都有条不紊的做着。
到烧午饭时间,林佳期将昨天盛汤的罐子打开,只见骨头汤表面浮现一层白色的猪油,林佳期满意的用木勺将猪油捞起放进空碗里,将剩下的汤倒入锅中,本想用汤下面条,可是家里没有面粉,只好继续做菠菜汤。
再从另一个罐子里捞出一根大肠,切小段和自家腌制的酸菜一起爆炒,其实卤好的大肠可以直接吃,但是林佳期喜欢二次加工,和其它各类蔬菜搭配,味道层次分明更加好吃。菌菇,洋葱,大蒜叶等都是绝配,目前林佳期能拿出来的只有酸菜,那就将就用着吧,酸菜炒肥肠是非常下饭的一道菜呀。
林佳期将碗里的猪油拨出一些放进锅里,大火将油快速融化,再将切好的大肠和拍碎的蒜子一起倒进去翻炒,最后将酸菜倒入锅中,大火翻炒就完成了。林佳期尝了尝,酸菜爽脆大肠软却有嚼劲,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能有这种水准林佳期自我感觉很满意。
孩子们惦记着家里的阿娘和阿娘做的好吃的,所以跟小伙伴们告别之后就匆匆赶回家。见孩子们回来,林佳期叮嘱道:“宝贝们去把手洗干净,阿娘再蒸个豆饭就可以吃了。”
石头听话的到水缸边,拿起葫芦瓢舀水到木盆里洗手,还不忘照顾妹妹,林佳期见状很欣慰,放心的继续做饭了。
洗好手的石头扶着妹妹,坐在灶房餐桌的长条凳上,四只眼睛跟着阿娘咕噜噜的打转。豆饭配菜母子三人吃的香喷喷。
吃完午饭,就着中午天气最暖和的时候,林佳期带着孩子们都洗了个热乎乎的澡,洗完澡两孩子去睡午觉,林佳期将衣服洗干净晾晒好,去灶房继续忙活。
在缺少调料的情况下,简单的做了爆炒大肠,卤大肠切盘,酸菜炒大肠,油煎圈圈肠再加一道红烧大肠。将做好的菜装盘后,午睡的孩子们也醒了。
林佳期将每样菜用碗分装一些放入篮子里,家里的碗碟不够用,就两样菜装一个碗。再用布搭在篮子上面,这样从外面看不见里面放的是什么,然后抱着草儿,后面跟着石头往村长陈大伯家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