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第 33 章 ...

  •   台风日记

      七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晨起时便觉得天色不对。六点钟的光景,屋里却暗得很,不得不开了灯。窗外天色是一种浑浊的黄灰色,云层压得极低,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空气凝滞不动,闷热得很,才起身不久,背上就沁出薄汗来。

      煮了咖啡,站在厨房窗前慢慢啜着。院子里的榕树今日格外安静,叶子纹丝不动,倒显得不寻常了。往常这时节,总有几只麻雀在枝头跳跃吵闹,今日却不见踪影,许是预先感知了什么,躲起来了罢。

      收音机里从昨日就在播报台风消息,说是今年第九号台风“梅花”要来了。我素来对台风有种说不清的复杂心绪,既怕它带来的破坏,又隐隐期待它能打破这夏日的沉闷。如今真要求了,反倒忐忑起来。

      早餐后决定出门采买些物资。超市里已经有不少人,推车里堆着泡面、矿泉水、电池之类。众人的表情倒不显得慌张,反而有种节庆前的兴奋感,彼此相遇时还会相视一笑,仿佛共享什么秘密似的。我也买了些罐头食品、饼干和水果,又额外挑了两本平时舍不得买的精装书——横竖停电时无事可做,不如奢侈一回。

      结账时遇见邻居陈太太,她的推车里竟有六箱矿泉水,见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家那位非要买这么多,说是有备无患。”我点头表示理解,心里却想,若真停水,这些水又能支撑几日呢?人总是这样,面对不可控的自然力,便想用些徒劳的方式来维持掌控感。

      回家路上,风开始起了。初时只是卷起地上的纸屑落叶,渐渐便有了声势。路旁的广告牌被吹得哗哗作响,有个房产中介的招牌在风中摇晃得厉害,仿佛下一秒就要挣脱束缚飞去。我加紧脚步,手里的购物袋被风吹得鼓动,像有了生命一般。

      到家时,天空已经完全变了颜色,成为一种诡异的昏黄。天气预报说台风将在傍晚时分登陆,眼下才中午,已经这般模样了。我把阳台上的花盆一一搬进屋内,那些平日里沐浴阳光的植物此刻显得格外脆弱,叶片在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知道大难临头。

      午饭简单吃了些面包夹火腿,却没什么胃口。风声中似乎夹杂了雨点,劈劈啪啪地打在窗户上。我去检查门窗是否关紧,手指触摸到玻璃时,能感到微微的震动。

      下午两点,雨真正下了起来。起初是稀疏的大滴雨点,重重砸在窗台上,溅起水花。不久便连成一片,被风挟持着横扫过来,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坠落,而是几乎平行于地面的冲击。窗外世界顿时模糊起来,只剩灰白的水幕和呼啸的风声。

      我坐在客厅沙发上,裹了条薄毯,竟觉得有些冷。台风天的气温总是骤降,与先前的闷热形成讽刺的对比。电视里还在播放台风动向,主持人语气紧张地提醒大家不要外出。镜头切换到海边,巨浪拍打着防波堤,溅起数米高的浪花,看着惊心动魄。

      忽然砰的一声巨响,吓得我几乎跳起来。仔细一看,原是阳台上一把忘记收进的椅子被风吹倒,撞在玻璃门上。心口怦怦直跳,自嘲年纪渐长,胆子反倒小了。

      停电是在下午三点左右。电视机突然黑屏,灯也熄了,唯有窗外的风雨声更加清晰地涌入耳中。我摸索着找到提前准备的蜡烛和火柴,点燃一支放在茶几上。烛光摇曳,在墙上投下跳动的影子,竟有几分浪漫,倘若忽略外面的狂风暴雨的话。

      既然无事可做,便索性窝在沙发里看雨。雨水在玻璃上纵横流淌,画出瞬息万变的图案。风时紧时慢,呼啸声忽高忽低,竟似有旋律一般。我想起小时候也是怕台风天的,每次都会躲在母亲怀里,她便轻轻哼歌安抚我。如今母亲老了,反倒是我每次打电话提醒她做好防风准备。

      手机忽然响起,是好友林薇打来的。她的声音在风雨背景中有些模糊:“你那边还好吗?我在家闷死了,停电什么也做不了。”我们聊了半小时,无非是抱怨天气,分享囤货心得,最后约定风过后一起去试新开的餐馆。灾难临头时,人总是更渴望联结,哪怕只是电话里的只言片语。

      挂断电话后,我忽然想起地下车库可能进水,忙拿着手电筒下楼查看。果然,入口处已经积了水,正缓缓向里蔓延。幸好发现得早,我找来几个沙袋堵住门口,又检查了排水口是否畅通。物业值班室亮着应急灯,工作人员正忙着搬运防汛物资,见了我点头致意,大家都是一副“共赴国难”的表情。

      重返家中时已浑身湿透。换上衣衫,煮了壶热水泡茶。烛光中,茶香袅袅,竟生出几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若不是偶尔传来的狂风呼啸,几乎要忘记正身处台风中了。

      傍晚时分,风雨最是猛烈。窗外不时传来重物坠落的声响,不知是谁家的花盆或是招牌遭了殃。我不敢靠近窗户,只远远望着。街道早已空无一人,唯有交通信号灯在风雨中顽强地闪烁,红绿交替,守着无人的十字路口。

      忽然想起多年前的另一个台风夜,那时还与前任同居。停电后,我们点满蜡烛,坐在地板上玩纸牌,输的人要在脸上贴纸条。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开始跳舞,没有音乐,只有风雨声作伴奏。那时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永远持续下去,殊不知最猛烈的台风也吹不散两个人,真正能分开人的是日积月累的琐碎和沉默。

      回忆被一阵特别猛烈的风声打断。整栋楼似乎都在震动,我下意识地缩了缩身子。这时手机收到区政府发的应急短信,提醒市民注意安全,非必要不外出。这种群发的关怀虽然机械,却也能给人些许安慰。

      天完全黑了下来。烛已经燃尽一支,我又点上新的。风雨声似乎小了些,不再那般歇斯底里。新闻说台风中心已经过境,现在该是尾声了。我竟有些失落,仿佛一场大戏即将落幕,而观众尚未尽兴。

      煮了碗泡面当晚餐,烛光下吃得很慢。忽然想念起热腾腾的饭菜,决定明天无论如何要去吃火锅,那种辛辣滚烫的感觉,正好驱散今天的潮湿和寒冷。

      饭后,风雨明显减弱了。我大胆地拉开一点窗帘向外望,街道上一片狼藉,断枝落叶随处可见,积水映着零星灯火,闪闪发亮。有辆救护车鸣笛驶过,红蓝灯光划破雨幕,不知是哪家遭了灾。

      打开收音机,用电池供电的那种。主持人声音疲惫但仍坚持播音,报道各地灾情:某处树倒压车,某处广告牌坠落,某处积水深达腰部。幸运的是尚无人员伤亡报告。中间穿插着热线电话,有市民打电话感谢环卫工人连夜工作,也有人询问明日交通情况。

      忽然想起该给母亲报个平安。电话接通后,母亲的声音急切:“一直打你电话不通,担心死了!”我连忙解释只是停电,一切安好。她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注意事项,仿佛我还是那个需要她保护的小女孩。结束时她说:“一个人要小心,门窗关好,明天等风完全过了再出门。”我连连应声,挂断后心里暖暖的。

      晚十点左右,电终于来了。灯光骤然亮起,刺得眼睛生疼。电器重启的嘀嗒声此起彼伏,现代生活又回来了。我吹灭蜡烛,打开电视,屏幕上是台风过后的特别报道。记者穿着雨衣站在风中报道,身后是忙碌的抢险人员。

      阳台上积水颇深,我拿扫帚慢慢清扫。雨水混着落叶和泥沙,在灯光下泛着幽光。夜空中云层渐薄,偶尔可见一两颗星星闪烁。空气清新冷冽,带着植物和泥土的气息。

      临睡前,我站在窗前最后望了一眼。街道上有市政车辆正在作业,橙色的警示灯缓慢移动着。远处高楼还有几户亮着灯,不知是未眠人还是忘了关灯。

      台风过去了,留下满地疮痍,也带来意外假期。明日必定忙碌,清理收拾,恢复正常生活。但此刻万籁俱寂,唯有滴水声偶尔作响,反衬得夜更静了。

      人生如台风,有狂风骤雨时,也有风平浪静时。重要的是学会在风雨中自处,记得总有天晴的时候。

      日记止笔于此,夜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