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咒回/七海】我的朋友娜娜明 ...
-
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曾有一年被调动到神奈川的事务所。公司楼下紧挨着一家投行,一家公证处,一堆迭代更新的商铺和正在施工的地铁站。加上商用水电,贵得要死的loft和街头拉人的健身房小哥,大可以算一个完整的生态了。
我曾经给事务所的热带鱼缸调配过海盐,细心装饰了珊瑚和礁石,想来当初规划这片街区的设计师也是同样的心情。
也就是在那一年,我认识了娜娜明。ななみ写作[七海],这我当然知道,就像我知道他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鱼缸。说是女人的直觉也好,说是牵强附会也罢,无论如何他是一个名字里有[海]的男人,这个字既代表温柔,也代表遥远。
娜娜明总给我一种神奇的感觉——他在楼下的投行工作,长相和谈吐都很体面。开始我以为他是那种目中无人的庆应boy,精于世故,背地里把拍马屁做到不露痕迹。打开他的钱包不出意外会是花旗银行VIP卡,牛津三一学院的留影相片,还有替上司开的假账□□。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个一年四季穿条纹西装的男人,同时也会操着冷淡的声线,若无其事地把上司骂成“狗屎下三滥”,听他骂人真的是心动的感觉(?)据娜娜明说,他毕业自东京乡下一个可疑的专门学校,此前从未接触过息票、期货的概念,理想是在四十岁退休找个发展中国家隐居,我便更肃然起敬了。
“不过我的祖父是丹麦人,”他推了推金丝眼镜,露出一双欧罗巴人种的碧翠眼眸,“所以我确实在哥本哈根念过短期大学,也拥有永久居住权。令人头痛啊,北欧的高物价和高遗产税。”
“……”
“怎么了?”
“没什么,”我说,“就是觉得你也挺凡尔赛的,最近不会在读盖茨比吧。”
娜娜明面无表情地看着我,叹了口气,这就是对美国文学不感兴趣的意思了。
之前说过了,他是金融从业者,这样的人的读物不是纽约时报就是花花公子,当然是刻板印象。有天我们等公交的时候,他拿出一本《西绪福斯神话》,中间夹着一张鸡蛋打折券充当书签,可谓是雅俗共赏。
“你知道,英雄的反义词是什么吗?”我随口道。
“…罪犯?”
我不置可否:“那么英雄的近义词呢?”
他沉默了,我说道:“AFI评选的电影史百年来五十位英雄,排名第一的是个乡村律师[注],甚至只是一个和偏见作斗争,最后苦笑着战败的人。‘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一生悬命吗(いっしょうけんめい),”七海建人缓缓道,眼底带着某种意味不明的犀利,“所以你想表达的意思是?”
“英雄的近义词也好,反义词也罢,其实都是同一个——”
“人。”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当时娜娜明看我的复杂眼神有怎样的内涵,接着他问电影的名字。我冷不丁地大喊了一声,他被吓了一跳,揉着睡眠不足凹陷下去的眼窝,有气无力地问怎么回事。
“突然想到原著作者是美国人,”我得意道,“你绕不开美国文学的,娜娜明。”
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低低地笑着,抄起法国人写的书在我脑袋上不轻不重地砸了一下。
终于有一天我遇到娜娜明,身边跟着个年轻的白发男人,笑起来十分轻浮,自称是他学校里的前辈。
我恍然大悟:“那个汽修高专?”
五条悟踉跄了一下,控诉地看向娜娜明,他却突然对胸前的纽扣充满兴趣,头也不抬。五条悟撇了撇嘴,看看我又看看他,恶意满满道:“你还没告诉她吗?”
“告诉我什么?”
“这不关她的事。”
我们同时开口,五条悟吹着口哨离开,留下他跟我面面相觑。沉默半晌,娜娜明告诉我他辞职了。
“回老家结婚?继承家业?还是携款潜逃?”
我试探。
“…专业不对口。”
我愣了一下,顿时有些伤感了:“还打算四十岁退休去外国隐居吗?”
他说,恐怕不行。
“既然如此,”我踮起脚尖拥抱了他,“再见了娜娜明,记住不要逞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