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童养驸马 ...

  •   有一粒浅碧色的石子落得最远,还一直翻滚,直至滚落到一双玄底青纹云锦靴前才终于停息。
      一只修长的手伸下来将其拾起,然后摊开手,递到手忙脚乱的岄墨眼前。
      松墨般的微香袭来,俯头蹲在地上的岄墨微微一怔,看着这只陌生的手,手指修长,手掌宽厚,但骨节略显粗大,还有一层薄薄的茧,很像大哥经常握剑的手,但又比大哥的手要大一些。
      岄墨伸手接过那粒石子,指尖轻擦过那只手,略显粗糙的触感,但却很温暖。这感觉,又有些像爹爹,只是爹爹的手上多了几缕皱纹。
      他缓缓抬起头,不期然跌入一双陌生的眼中,清亮而又不失深邃的黑眸中有他自己小小的倒影:一个秀美得雌雄莫辩的小孩,正睁大琥珀色的眼睛,一脸无邪的茫然。
      那双清亮的眼睛微微有些失神,随即温和地朝岄墨微笑,“你……是岄初罢?”声音醇厚而又清朗,犹如奏响低音的琴弦。
      岄墨摇摇头,说:“我是岄墨,岄初是我妹妹。”
      不知情的人总会把他误当作是龙凤胎中的女孩,对此他早就习惯了。
      那双眼又一怔,轻咳一声道:“抱、抱歉,请恕常某唐突了……”言语间竟多了几分客气,不再像是跟小孩对话的语气。
      岄墨正要摇头说没什么,却突然听见大哥岄旻的声音:“小乖,过来!”
      他闻言起身,看见一身白衣的大哥正缓缓迈下不远处的台阶,朝他伸出手。
      他家大哥岄旻自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博学多闻,能文善武,未满十岁便中了郡里“童子举”的头筹,当地官府欲送他去国子监继续求功名,但他对出仕为官没有兴趣,自愿留在望乡,在家跟随义父冷连学医,一心只待自己学成以后,能独自出门去外面闯荡一番。
      如今的岄旻年仅十四,但已长成一个长身玉立的翩翩少年,凤眼修眉的模样与爹爹如出一辙,但性情又与爹爹截然不同,总喜欢神闲气定地捉弄人,感觉更像义父,娘亲说,那叫“腹黑”。
      虽然总是被大哥捉弄,但岄墨还是很喜欢大哥,赶紧站起身绕过帮他拣石子的人,乖乖地一路小跑到大哥的身边。
      可是今天的大哥,看起来似乎与往日不同,唇边没了捉狭的笑意,神色变得凝重,看着岄墨的时候,凤眼中还蕴着几许难言的隐忧,这让小岄墨很不适应。
      岄旻伸手揽住弟弟细幼的肩,头一次像个兄长一样对他说话:“小乖,来见过常大人。”待他抬眼望向那“常大人”之时,凤眼中又隐隐透出戒备之色。
      岄墨循着大哥的视线望去,原来他说的“常大人”,就是方才那个帮他捡石子的人——
      那是位眉目清朗如画的青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银带玉簪,天青色衣衫,虽然腰间戴着佩剑,但丝毫无损他身上散发的书卷气,只是平添了几分意气风发之感。
      这位常大人,生得委实好看,但是比起小岄墨自家的父兄来说,终归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话虽如此,岄墨行礼寒暄之后,还是忍不住一直盯着他看,问他道:“常大人,门外的大马都是你带来的吗?”
      常大人站在花木之中朝他含笑点头,颀长伫立的模样,犹如一株天青色的树。
      岄墨不禁张开小嘴,无比地憧憬,“哇,那你骑马的时候,肯定很威风吧?”
      常大人只是谦逊一笑,淡淡道:“小公子将来的威风会远胜于常某。”
      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官腔,岄墨根本听不懂。
      此刻还偎在大哥臂弯中的小乖,哪里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将与这位常大人息息相关……

      ☆≈※≈☆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闻悉知州郡王冷连之义子姜岄墨,德貌俱佳,敏而好学,兹以覃恩,特召姜岄墨入宫,为皇子伴读,择日启程,不得延误。浩元十四年春,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就是这样一道圣旨,让小岄墨的世界从此翻天覆地。
      原来他们的义父冷连,并非只是什么平民神医,而是溪南国当朝玄帝墨松冉的表兄,曾被赐封为知州郡王。冷郡王当年因故失忆之后,就随他们的爹娘一同隐居望乡,成了他们的义父。
      而他们的爹娘,也与玄帝颇有渊源。
      当年玄帝尚未成为太子之时,还只是九个皇子中最无权无势的小王爷,而佛予蝶则是他阴差阳错得来的王妃,他爱她甚深,甚至愿意为她去争夺皇位。无奈缘浅,最终还是没能得到她的真心,只能忍痛放手,任她与她心爱的男人远去。
      雪落缘尽之时,他以祖传的紫袍玉簪为信物,与她定下了儿女亲。
      但她生下的长子岄旻,在抓周的时候什么都想要,唯独不肯去碰那紫袍玉簪。
      而次子岄檀,则只是紧抓着佛珠不放,被传说生来就有佛缘,注定是个做高僧的底子。
      直至生下岄初岄墨这对龙凤胎,终于在抓周的时候争着去抢那紫袍玉簪,选择了与皇家结亲的“使命”。
      岄初是唯一的女儿,还从小调皮捣蛋,无法无天,是家里的“小坏”,倘若将来嫁入帝王家,那肯定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再说与其让女儿成为皇子的众多妻妾之一,不如让儿子去尚公主,这样感觉比较划算。
      于是,结亲的使命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小岄墨的头上。
      谁知玄帝那边也接二连三地出皇子,直至五年前才出了一个小公主墨晚。
      小公主在深宫中一天天地长大,这唯一的宝贝公主的婚事不能怠慢,玄帝几经权衡,便命新任的翰林院侍讲学士常清驿率人微服到访,奉旨接姜家幼子入宫,意在让他以冷郡王义子的身份,从小与众皇子一起接受皇家教育,培养他成为将来的将相之才,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公主的如意郎君。
      因此,岄墨此番进宫,是以“皇子伴读”之名,去当皇家的“童养驸马”。
      当天夜里,依旧不明就里的岄墨偎在爹娘怀中,依旧睡得分外香甜,还做了一个五彩的梦——
      梦里的他骑着高头大马,去娶邻家的阿篱,阿篱一脸憧憬地望着他说:哇,月牙儿好威风啊!这时突然换作常大人那张好看的脸,谦逊地笑道:我就说过,小公子将来的威风会远胜于常某……
      就这样带着微笑一觉睡到天色微明,岄墨竟然真的被常大人抱上了高头大马,但却不是去娶阿篱,而是随常大人一起踏上前往皇都的旅程。
      望乡的黎明,天边微露晨曦,远山上的雾霭也渐渐散去,轮廓柔和连绵。
      远山上隐隐传来牧童早牧的幽笛,与这边山上早起拾柴的孩子们的歌声遥相呼应。
      他们唱的,正是那首岄墨和阿篱最喜欢的童谣——
      ……
      芦苇高,芦苇长,
      隔山歌水遥相望。
      芦苇这边是故乡,
      芦苇那边是汪洋。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荡边编织忙。
      编成卷入我行囊,
      从此伴我去远航。

      芦苇高,芦苇长,
      芦苇笛声多悠扬。
      牧童相和在远方,
      令人牵挂爹和娘。
      ……
      歌声渐渐在晨风中消散,骏马轻驰越过山间,两旁的青山往后飞转,马背上果然天高地广,不远的前方则是更加广阔的天。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二,童养驸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