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古代世家9 ...

  •   吃过中饭,再用了一盏茶,清婉就坐上马车回了侯府。
      回到清安苑,想着该关心关心夫君,抬脚进了暖阁。只看到慕世子靠坐在窗边的榻上看书。榻上放置了一个小书桌,上头放着冒着热气的茶水。整个画面看起来一派悠闲自在。
      慕世子听到不同于丫头们毫无声息的脚步声传来,估摸着这个时辰,夫人也该回来了,遂抬头看去,果然是清婉。慕世子放下手中的书,笑着打招呼道:“回来了?”
      清婉道:“嗯,回来了。”看他脸上气色不错,可以想见昨晚的功夫没有白做,便问道,“你身体怎样,感觉还好吗?”
      跟在她身后的张嬷嬷脸都绿了,心道,亏她昨儿还觉得姑娘长进了,今日一看,姑娘还是那样没轻没重,这话也是能直接问出口的,大家都是悄摸摸地问伺候的丫头,哪能当着人的面去问的,这不是叫人想起来就伤心一回。
      慕世子也不气恼,只道:“挺好的,今日感觉比昨日松快了些。”
      他早上起来觉得胸口淤积的闷气消散了不少,整个人轻快了一点,早上的粥还多用了两口,少了精神和身体上带来的倦意,便叫人给挪到到窗边的榻上,看看书,消遣一二。
      清婉心道,不仅今日,以后你只会觉得越来越轻松。一个月内,不说身材健硕如牛,但想要下床自由走动什么,还是轻而易举的。这样的话,也说明我这个冲喜的媳妇没有白娶。慕家该对我客气点,若是想卸磨杀驴,呵呵,病情当然是会反弹的。
      她看了看悠闲的慕世子,以及一身端庄的自己,道:“我先去洗漱,一会再过来跟你说话。”
      慕世子道:“好。”
      等到清婉洗簌完,卸下满头的珠翠,换了一身居家的常服,再往暖阁去,慕世子榻上的小书桌已经撤了下去,换上了一方棋盘。
      清婉在榻上另一边坐了,也学着慕世子的样子,在身后塞了一个软枕靠着,卸去一身力气,只觉得再舒适没有了。
      慕世子笑着看她:“会下棋吗?”都说棋品如人品,想要了解一个人,从她的棋风下手不失为一个快捷的办法。
      只可惜,想法很好,但另一个人却完全不配合。听到清婉脆生生答了一句不会,乍一听之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会,还这般理直气壮,慕世子看她毫不做作,一点不觉赧然的的模样,心中好笑,眼中便不由自住地弥漫上了一层真实的笑意。
      清婉穿着一身青色的短衫,下身是同色系的百褶裙,样式很是简单,花样也不繁琐,头上绾着发髻,没有多余的发饰,只一根白玉兰花的簪子斜斜插着,看起来颇为闲适,但整个人就是透露着一股真实的劲。如今也是眉毛一挑,斜睨了他一眼,好似毫不掩饰地问他,笑什么?
      慕世子笑意越发深了,道:“我教你啊。”
      清婉立马坐直了身子,笑吟吟道:“好啊。”琴棋书画,她会书和画,她会一手写完自己都不一定认识的狂草和规规矩矩端端正正的楷书,狂草是开方子用的,楷书是刻录谷内传承的书籍练出来的。她会画的不是什么山水花草,而是人物像,经过自己亲手一寸一寸丈量过的人体构造,画出来的人物画像与真人无异。其它的完全没有时间去涉猎。
      “你看这棋盘,纵横皆为十九,交叉而成361个点,可落子。这中间这标记出来的九个点,我们称之为星位,正中央这个又称为天元。星位用于执棋者定位自身。”
      慕世子手执黑子,落于中腹位置,“黑子先行,白子随后,交替落下,一方不能连续下两次。围棋的胜负以最终双方所占的地域多寡来决定,多者为胜。”白子落下,再下黑子。
      清婉托腮,“既是交替而下,自然双方数量一致,还是说中途有变数?”
      既然教学,自然从简单开始,慕世子摆了一个最基础的阵势,黑子在中,白子在黑子的上、左、右各守一方,呈合围之势,手点了点黑子下方的位置,“此处若为黑子,则仍为一步活棋,若为白子,则成一步死棋,被白子吃掉,此处地域为白子所占。围棋的真正目的便是-围空。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能陷入对方的包围圈,同时要想办法吃掉对方的棋。”
      清婉想了想,问道:“那棋子分散,远而不聚,以少换多?”一颗棋子被吃掉总比一大片被人围了的好?
      慕世子道:“未战已露怯意,下下策。”
      清婉:“主动出击,出其不意?”
      慕世子:“然也。”
      清婉:“……”行吧。
      两人一个教,一个学,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
      很快就到了章太医例行问诊的时间,他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怕是回光返照,但看他一直紧皱的眉头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几分,聪明的人都有自己的明悟。
      赵嬷嬷打发报信的丫头下去,回身看到老夫人脸上的喜意已经散了,肃着脸,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走到老夫人身后,给她捏起了肩膀。
      世子打小就是个好的,聪慧、心有万千丘壑,只一条身体不好,眼见着不是个长寿的,老夫人便不敢将侯府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侯夫人仗着身份硬是磨着侯爷将世子之位定给了他,老夫人嘴上没说什么,但私底下也觉得他可能活不到继承爵位的时候。
      原本侯夫人提出冲喜的事情,老夫人由着她折腾,也是因为不信这个,京里每年借着各种名目冲喜的人家不算少,也没见谁家真的冲喜成功的,该死的死了,该病的还是病了,谁知道,他们家或许真的能够折腾成功?
      本来老夫人也体恤这个孙子体弱聪慧,平日里总是偏疼几分的,可惜在他身体日渐衰败之际,侯府的重心和资源已经开始向老大家的二孙子倾斜。靖安侯更是将人带在身边调教。如今只怕没有野心的人也有了野心。给了人希望又给断了,这人要么废了,要么疯了。
      所以说,世子若是大好了,侯府只怕又要多出很多事情。这是乱家之相啊。
      老夫人皱着眉头,感觉头越发疼了。也不知该盼着大孙子好,还是不好。
      正院,慕夫人听清婉说儿子身体好转,心里十分高兴。之前她要给儿子冲喜,背地里不知道多少人笑话她,觉得她昏了头,明面上碍于张家和太后娘娘的面子不敢当众表示出来,但暗地里都等着看她笑话呢。虽然她确实是病急乱投医,但凡事都有个例外,她也不怕被人嘲笑,只要儿子能好,日后侯府还不是只有他能继承。柏姨娘翘起来的尾巴都得给她收回去。
      如今看着哪哪都不满意的儿媳妇也没有那么不顺眼了,虽然她不会说话,也不会伺候人,但她的八字好,能旺夫,这就足够了。
      慕夫人难得缓和了脸色,对清婉道:“日后,你也不必晨昏定省过来请安了。有那份孝心就够了,你为人妻子,当务之急还是好好照顾世子。”八字即然这般好,还是时时刻刻在儿子身边守着最好。
      哪怕心里很是乐意,但面上还是要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清婉道:“虽然母亲体谅,但儿媳却不能这般懒散,晨昏定省本所应当之事,万万不敢推脱。”
      所谓的规矩都是人定的,自然是为了人服务。皇权是为了御下,父权是为了维护一家之主的地位。这些所谓的晨昏定省,也是做父母彰显自己的地位,为了维护自己在儿女心中的不可违逆形象而设定的规矩。做父母的坐在主位上表现自己的慈爱,做儿女的在下首表示自己的崇敬。父母的慈爱不知真假,儿女的孝顺也不知有几分真心,但两者之间的姿态却有高低之分,并且这种分别在不断地加深,以至于孝成了百善之首,父母可以不慈,但子女却不可以不孝顺。做儿女的要孝顺父母,要听从,要服从。
      清婉对此不以为然。父母将子女带到这个世间,何曾问过做子女的愿不愿意来到这个世间,所谓的生养之恩,并不是父母用于辖制子女的利刃。父母生养儿女,儿女侍奉年迈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公平的交换,不存在哪种恩情更深更远的问题。
      你对我好,所以我对你好。没毛病。
      慕夫人摆摆手,一锤定音:“行了,就这么定了。把世子照顾好了,就是你最大的孝心了。”
      清婉才不想每天早起晚安都要跑这边来,假意推脱一次也就罢了,生怕她改变主意,立刻应道:“是,儿媳谨记。”
      柳姨娘见夫人说话说得累了,体贴地捧上一盏茶,那茶的温度她用手试过,不烫不冷,温温的正好才递过去,慕夫人顺手接过吃了一口,又递还给她。柳姨娘接过茶盏放置到一边,净了手,擦拭干净,再走到慕夫人身后,给她轻柔按压太阳穴。这股任劳任怨的体贴地劲,比起慕夫人的贴身侍女还要周到。
      清婉多看了她两眼,别的也就罢了,只这低眉顺眼的温顺劲,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到的,难怪做了姨娘也能得到慕夫人的看重。
      慕夫人看着跟木头似的,直挺挺地杵在那儿的儿媳妇,摆摆手,不耐烦地让她走了。
      她其实一开始看好的冲喜对象是她大哥的女儿,那丫头虽然是庶出的,但记在嫡母名下,性子也是极好,温柔贤淑,还惯会做人,对她这个姑母也是一心奉承讨好,是个对她儿子有心的。
      可惜,她进宫跟太后姐姐商量的时候,正好碰上了进宫讲经的明觉大师,皇上也掺了一脚,直接给了恩典,叫明觉大师给测了八字,才娶了如今这个儿媳妇。慕夫人心中替儿子委屈,堂堂的靖安侯府世子,娶的夫人家世不高不说,还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
      慕夫人心道,他们这等人家,娶平妻是不可能的,但可以纳良妾。日后等儿子身体好了,可以多纳几房自己喜欢的妾室,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只可惜清婉不知道她心中所想否则的话,否则的话,她儿子怕是好不了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