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好心做事,却触碰到不想碰的暗黑事件(二) ...

  •   “凯姆软件是我在2000年从美国回来以后创立的,负责在大中华区域内独家代理销售我在美国工作时接触到的工业软件产品,业务推广模式主要是和进口机床厂商合作,进行捆绑销售,随后负责技术培训与日常维护,间接着也做一些二次开发工作。我们的配套软件在全国已经卖出去70多套,每拿下一家,我就在墙上的这张中国地图上对应的省份插上一面小红旗”,他用手指了指办公桌右边的那扇墙,继续补充:“但在南都市,你们是第一家,也是唯一没有做培训的一家。说到这个问题,你自学的这阵子期间,你就没有想过为什么要你自学的原因吗?”张总喝了一口浓浓的斯里兰卡红茶,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说道,眼神里充满了一种疑惑。
      “具体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我含糊地回答道。对于公司余总当时在办公室对我说的那个缘由,我自然不好对张总明说,毕竟人家是软件公司的老总,当面说他教的不好,总归不太礼貌,何况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余总当时说的那个理由确实是疑点重重,根本经不起推敲,很可能与事实的真相相距很远。
      张总认真地看着我,慢悠悠地说:“你能一个人靠自学学到这个程度,而且说明书又是外语,又能独立地想到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到我,挺不简单。我培训过这么多客户,但面对的大部分都是工人出身的技术员,遇到你这样有思想、有能力,而且有研究生文凭的工程师是第一次。我想,你一定很好奇为什么我没有给你们公司做培训这件事情。等会详细告诉你,时候也不早了,先一起吃个饭吧。”于是我应声答应,跟着张总一起去了瑞源国际大厦自办的午间餐厅。
      多数写字楼里的午间餐厅都是自助式的,瑞源国际大厦里也不例外,各种中式、西式的菜肴琳琅满目,在桌上一层层有序摆放,堆得满满,所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充溢了整个就餐空间,确实让我觉得有些饿了。
      张总非常客气地对我说道:“下午还要出个短差,时间有限,就不去外面招待你了,在这里用点简餐,不过我还挺喜欢这里菜的口味的,尤其是烧鹅饭,简直勾起我刚毕业那年在深圳上班的情景,你多吃点啊!”
      “谢谢,”我礼貌地回了一句,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这饭菜比公司食堂里的要好多了,到底在南都市最高档的写字楼里上班就是不一样,要是我在这样的地方上班该有多好啊,每个人辛勤工作所为了达到的最低目标,不就是图一个温饱吗?一个人如果工作得很辛苦但收入不高,甚至连每天中午的那顿饭都吃得不舒坦,那这样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进一步思考下去,是不是当时我去南都机械集团上班这条路真的走错了呢?
      “关于为什么没有给你们厂做培训的事情,是这样的,”张总的一番话将我的思绪又拉回到现实当中,“说到底就是我不愿意按照你们公司一些人提出的付款方式结账的问题,我这家公司因为主要是做进口软件代理销售的业务,所以在成立之初,美国的合伙人在我这里享有股份,每年我要按照销售业绩表给他分成。软件的具体市场价格会根据所含模块多少而有所区别,像卖给你们的这种,统一价格都是30万,从来没有变过。因为是通过跟机床厂商捆绑销售的,所以历来进行的很顺利,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次跟你们公司合作的时候有一些插曲,你们公司有人向我提出付给我45万,除却一些必要的税点扣除以外,要我把多出来的十多万块钱返还过去。这样的要求我不能答应,因为这个返还的比例太高,会使我本来简单的账务情况变得非常复杂,美国股东方面会对我产生看法。我这人做事向来也喜欢简单透明,喜欢爽快,不愿意趟这种浑水。由于我的软件在市场上没有其他替代品,而你们公司需要用软件去做的那个项目又很急,所以他们最后还是答应跟我以正常价30万签约了,但实际只给了我26万,一直拖着剩下的4万不给。这种情况违反合同,但如果走诉讼程序会拖很久,代价也大,我不准备再要这4万块,但我没有培训的义务了。”
      我默默地听着张总叙述的这些细节,心想多半是真的,因为这是唯一能够解释这所有困惑的理由。为了进一步了解里面的个中缘由,我装作半知半解地问了一句:“他们让你把将近15万多出来的钱返还过去,是返还给公司账户还是给个人”
      “你觉得呢?”张总笑而不语,表情中夹杂着一种商人特有的圆滑与世故之情。
      我恍然大悟,心情更是在极短的瞬间内从北极的万米高空直接滑落,先是击碎厚实的冰层,再坠入无尽寒冷的北冰洋底,进公司以来所经历的一幕幕场景像电影回放一样快速地从眼前掠过,从前觉得不合理的一些事件,一些人,现在全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这是我人生中所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我是那么热切地期待从它身上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养分,得到成长。可是它现在带给我的感观几乎都是负面的——从最初集团的副总周文海,分公司的余总,人事的魏部长,到技术部的秦部长,设计室李主任,所有的这些人,自见面后的很短时间起就让我觉得无法信赖,实情实景都和我最初听到的那些发展远景、我自己做过的人生规划之间存在着一道道可能永远都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原来,我们这些含辛茹苦,用心学习了十多年的本领,怀着美好信念走出校园去一线做设计的工程师,只不过是他们眼里用来敷衍差事的工具,我们真正的价值无足轻重,所付出的辛劳、所运用的才智不过是他们赢取自身资本的一块垫脚石,跟着这样的人做事,所付出的汗水有意义吗?
      这样一个环境里,唯一让人略感欣慰的,就只有那些生活平淡,但是天性善良的同事,特别是车间的工人师傅们。对了,还有沈湘甯,这个让我充满了好奇,带着些许神秘感的美丽女子。冥冥之中,总觉得她会和我之间发生些什么,但又不确定。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对沈湘甯难以完全地放心,除却关于她有男朋友的顾虑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对她有一种莫名的直觉——在她平静美丽的外表之下,似乎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身体内部逐渐凝聚,在等待着那个壮烈喷发时刻的到来……而我,对于能否驾驭她体内的这股力量并没有足够的信心。
      眼前的这位张总,同样也让我充满了困惑,按理来说,他与我并无深交,我也并没有向他主动问起他和我们公司业务往来的细节,但他却向我主动说起,告诉了我这里面的内幕,他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一时难以想明白。爸妈以前常对我说,私人老板并不可靠,是不能信赖的,无论他们对你说的是怎样美好,但实际兑现起来完全是另一回事,每一分钱都不会在你身上多花,如果他在你身上有投入,一定是因为你能给他带来更大的价值。可是,我一个刚毕业不久的社会新人,他又能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呢?
      张总继续对我说:“我一看你就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可我不太明白,你一个南都大学的研究生,为什么会愿意来南都机械集团下面的一个小公司呢?也许你是因为家里没有人能给你在找工作的问题上帮忙,也可能是出于不丢弃所学专业的考虑,但是以南都整个城市的制造业大环境,以你所在的公司的管理体制来看,我很难想象你有什么发展。之前电话的沟通,尤其是今天和你的接触,让我感觉到你是一个挺有潜力的青年人,也比较单纯,很像二十年前我从南都工学院毕业后去深圳的情景。我在深圳那里各种各样的人都接触过,之后又去了上海,美国,陆陆续续学到了很多东西,最后创立了这家公司。公司人不多,只有7个人,大部分是工厂操作工或者技师出身,有培养前途的少,我对他们也不太放心。如果你有兴趣,我希望你能考虑到我这里来上班,待遇可以谈,但肯定比你在南都机械要好。最重要的是,我一直希望能找一个徒弟来接手我这里的技术工作,我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投向营销的领域,这要看你的想法了。”
      我快速地陷入了沉思,乍听起来挺让人感动,但头脑里好乱,各种想法不停地闪烁而过:说实在的,我对于南都机械的这份工作谈不上满意,但是我才工作半年左右,不希望就这么草率地匆匆结束在那里的生活。工资低并不是让我不满的最主要因素,毕竟我对南都机械还不了解,我仍然对它还保存有那么即使是一丁点的希望,而且以我目前的想法而言,现在的境况固然谈不上满意,但事物总是在变化的,在大的集团里也许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领域和机会,而来了张总这里,工资也许会长一些,但是接触的领域就小了,并且像这种以销售加培训为主体业务模式的软件公司,今后少不了要出差,大部分去的地方都不会是那种交通方便的大城市,那种动荡的生活状态是我最不想要的。
      于是,我按住内心的翻滚,认真地对张总说了句:“我回去考虑一下,还要和父母商量商量。”
      许是看出了我矛盾与不自信的内心,张总放松地大笑了起来,“年轻人嘛,思想有反复和犹豫是完全正常的,但我今天并不是纯粹为了拉你入伙,我只是想给你提供一个更好的机遇。你工作的那个集团里,各家下属公司我基本都打过交道,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所以效益才不好。我希望能给你一些正确的指点,不要走弯路。社会是复杂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很黑,一个年轻人想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打拼去闯出一条路,需要很多年,一旦遇到不好的人给你指错了路,或是自己走错了方向,要靠自我领悟去翻身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你好好想想吧,想来的话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
      就这样,我离开了瑞源国际大厦。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在想,这次的出行,的确是解决了这么多天来一直困扰我的技术难题,却又了解了那么多平时不曾了解的社会行情和企业内幕,究竟是快乐还是哀愁呢?做一个纯粹、简单、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技术人员,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也曾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应该会最适合于我,但现在看来,恐怕真的是走错了,至少,现实和我的理想相隔的太过遥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