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她不想再见到惹恼霍老爷霍夫人的陆云清,可是没过半天,当日下午,正当一家三口正在院子里,坐在树荫下纳凉的时候,有说有笑地喝着茶,却听得门房惊慌失措地,几乎要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霍老爷皱起眉头。
      “老、老爷!”门房喘着气,双手指着身后不远处,结结巴巴地道,“圣、圣旨到了……”
      这一下,把在场的三个人都吓得不轻。
      霍老爷拈着蚕豆刚要送进嘴里,就掉下了桌子,而霍夫人则是飞快地看向她,她在如此略带恼意的视线注视下,心里暗自祈祷不要是三哥随意让父皇下的旨意。
      然而,当她看到来宣旨的人时,心里感叹老天爷一点儿都听不到她的话。
      尽管不待见陆云清,但是他携带圣旨而来,三人只得跪拜接旨,而听到圣旨的内容时,她才赫然想起,在延寿阁的时候,父皇曾经要见她,不过被三哥给推了,如今应当是补昨日之事吧。
      “霍繁玉,接旨吧。”
      她双手恭敬地将圣旨收下,站起来,问道:“平素是宫里的公公宣旨,今日怎么轮到陆大人了?莫非陆大人已经不做禁卫军副统领了么?”
      面对她这一问,陆云清脸色略僵,倒也未退下笑容,只道:“顺道而言——霍繁玉,随我进宫吧。”
      她犹豫很久,回头望着霍夫人,后者虽然脸上似乎写着“不要去”三个字,可是仍然点了点头。只对这点,她就心存感激。虽然圣旨不可违,可是毕竟霍夫人没有意气用事吧。
      于是,她简单梳洗一番之后,跟着陆云清上了马车。一路上,陆云清似乎打算找她攀谈,不过她没有搭理。而下了马车,进了皇宫,他却还是如此。
      “繁玉姑娘,你难道不对霍夫人的过去,感到好奇吗?”他竟然旧事重提。
      “这是我娘的事,不是我的事。她过去发生了什么,与我何干,与陆大人,更没有一丁点关系。”她学着陆云清满面笑容地回答了他充满陷阱的问题。
      陆云清面上露出些微失望,锲而不舍地问:“那么,霍夫人曾经做过什么,你也不知道咯?”
      他越说越好像给霍夫人的过去添加什么东西,她听着心里产生了一丝反感,吐出一口气,道:“陆大人,”她站定了,正色地对他说,“即使做了什么,那也是我们霍家的事,我要知道就会去问我娘,你为何如此关心?你是陆大人,并不是霍大人呀。”
      听到她这么说,不知是陆云清泄气了,还是终于满意了,笑着点头道:“说的也是,那么我不问了——再走几步,就到皇上的御书房了。这边走,别迷路了。”
      她会迷路才怪呢!
      在心里嘀咕一阵之后,她点头应了,终于来到了御书房门前。经过通报之后,一个人跨进了门槛。

      ﹌﹌﹌﹌﹌﹌﹌﹌﹌﹌﹌﹌﹌﹌﹌﹌﹌﹌﹌﹌﹌﹌﹌﹌﹌﹌﹌﹌﹌﹌﹌﹌﹌﹌﹌

      御书房内,她站在了御案面前,正对面,她的父皇正埋首于奏章之中,听到身边的公公提醒,才抬起头来。一见到他有些斑白的头发,她就热泪盈眶,以霍繁玉的身份见到父皇,这是第一次,是在晋无忧过世之后的第一次啊!
      “草民霍繁玉,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以大礼跪拜,双手伏地,真心希望这原本不过是口号似的话语,应验到父皇身上,让他能够长命百岁,身体安康。身为一国之君,他比上一回宴席上看到的时候,更加瘦了一些,让人看着有点儿心疼。
      “起来吧。”德宗放下奏章,看着她站了起来,和蔼笑着,上下打量了她一会儿,笑道:“你便是那位让皇儿一定要朕收回圣旨的姑娘啊。”
      她听父皇这么说,面上有些羞赧,就垂下了头:“……是,还请皇上恕罪。”
      德宗“哈哈”一笑,道:“何罪之有?你并非是鼓动太子殿下之人,哪里需要恕罪。只不过,朕没想到,太子殿下竟会有如此冲动的一天,他可是为你破了例了。”
      她自然知道,三哥一向是父皇和母后眼中的好儿子,除了事关她的事,他几乎做到完美的履行太子该有的责任和义务,在东临国皇宫内,众人对他都是赞许和憧憬,崇敬之声常常传进延寿阁内她的耳朵里。
      而这一次,他竟然当着皇后的面,没有宣读圣旨,并且拉着她当众而去,这简直是可以震动朝野的大事了!她心中虽然高兴,可是也担心自己的事会牵累到他太子之位,毕竟太子不是皇帝,他的这个头衔是父皇给予的,要拿下也很简单。东临国里,皇子可有三名啊。
      饶是他是皇后唯一的儿子,其他两位皇兄都是妃子所出,但是一旦犯下大错,也是不可饶恕的。
      “草民惶恐。”她只能如此答道。
      德宗摇摇头,慢慢地走到了她面前,端详着她:“你说,是不是因为太子看重了你这张脸,所以才会冒大不韪的危险,违抗旨意呢?”
      对于父皇突然如此说,她当真心里一抖,这句话明显是个反话,她连忙跪下了,低头道:“皇上恕罪,但太子想必不会是如此肤浅之人,因此,因此草民的外表绝对不是重点。”
      “起来吧,朕没怪罪你,生得天香国色并非你的罪——”德宗伸手托起了她,“行了,你坐吧。”
      她悄悄松了口气,在一旁宫女为她准备的凳子上,尽量优雅地坐了下来。父皇对厌恶之人,绝对是连看都不要看的,赐座至少表明,她刚才的应对让他还算满意。
      “霍繁玉,如今你赐婚的圣旨还在朕的手里,你当朕该如何处置呢?”
      父皇,抛了个难题给她啊,也是在测试她对三哥的心吧?
      她想了想,说道:“启禀皇上,如果皇上能够收回成命,那草民必然叩谢皇恩。但是这么做恐怕皇后娘娘会下另一道旨意,令草民不得不从。而皇上若是现在命公公宣读旨意,让草民接旨,那恐怕草民要抗旨不尊,这杀头的大罪,草民虽然害怕,可是如果皇上一定要定草民的抗旨之罪,那草民也只能接受了。”
      德宗听了,悄悄往旁边看了关上的隔间门看了一眼,正色道:“道理你都懂,那么你如果是朕,会选择宣旨,还是封旨呢?”
      结果,问题又抛给她了啊。
      父皇有时候真会折磨人呢。她心里暗暗嘟囔着。不管选哪一样,都是抗旨了。
      “草民便是百姓,绝对不可能是皇上。但皇上若真要草民选,那自然会选择第二个。”
      “哦?”德宗讶异道,“你要抗旨?”
      她吓一跳:“不,是封旨,皇上!”
      德宗浅笑:“原来是朕弄错了——”
      “草民惶恐。”
      “你左一声惶恐,右一声惶恐,倒像是在朝廷里待惯了似的,像极了怕朕砍他们脑袋的大臣!”
      她知道父皇敏锐,可是这一猜就准,也委实吓到人了。她仰起脸,看着微笑的德宗,知道他不过是随意说说,心里放下了。而瞧他样子,定然不会去选择第一种了。
      “出来吧。”德宗忽然道。
      她正疑惑间,竟然看到御书房的隔间门打开了,三哥晋无庸走了出来。
      “儿臣叩见父皇。”
      德宗斜了他一眼:“朕早知你躲在此处,不过没有拆穿你,这一次且恕你无罪,要再有下次可决不轻饶。”
      “儿臣知道了,谢父皇。”晋无庸急忙道。
      “行了,这赐婚的事暂且作罢,你们俩的事朕也不会管,日后等时机成熟了,再成亲吧。至于皇后那里,朕会告诉她朕准了你们的事,你也不必担心她会下一道命你出家的懿旨来拆散你们。”
      后面一句,是对她刚才的回应,她顿时眉眼笑开了:“多谢父皇!”可是这一出口,就感觉一道响雷打在耳边,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慢慢将视线移向三哥,他也是表情一僵。
      德宗听了,足足愣了许久,好一会儿才“哈哈”大笑道:“你这一声父皇,叫得真早,看来是性急之人哪——行了,你们下去吧。”
      她赶紧与三哥告退了。
      走出御书房门外,她大大地喘了口气,几乎被自己吓死了。
      “三、三哥,我、我魂还在吗?”
      晋无庸握紧了她的手,笑道:“还在,在我手里呢……”

      ﹌﹌﹌﹌﹌﹌﹌﹌﹌﹌﹌﹌﹌﹌﹌﹌﹌﹌﹌﹌﹌﹌﹌﹌﹌﹌﹌﹌﹌﹌﹌﹌﹌﹌﹌

      与此同时,霍家。
      送走了霍繁玉之后,霍老爷和霍夫人重新回到了树荫下,两个人都沉默着。
      霍老爷不时偷偷地打量着妻子,想要看看对于自家女儿被皇帝召见这件事,她是如何反应。他知道她对皇宫很反感,甚至已经到了听到那两个字都会生气的地步。
      “这是皇命,是皇帝的命令,要是违抗了,那是要杀头,牵连九族的,不是繁玉想不去就不去的,夫人,你说是不是?”霍老爷努力为女儿开脱。
      霍夫人默默地喝了一口茶,淡然道:“我又没说她什么,你不必急着给她脱罪。”
      霍老爷缩缩脖子,笑呵呵地道:“夫人果然英明。”
      霍夫人白了他一眼,沉思一会儿,道:“这进宫自然会免不了跟太子见到面,这不是办法,我看还是得提早做一下打算。”
      “什么打算?”
      霍夫人将搁在眼前剥好了皮的蚕豆送进口里,再配一口茶,吃完后,说出了自己的主意:“还是替繁玉找个婆家吧,她十八了,早该嫁人了,邻街与她一样大的宋家媳妇都生了两个娃了。”
      霍老爷面对这样的事实,不断点头:“嗯,夫人说得是。”
      “什么说得是?”霍夫人提高了声音,“还不是因为你说她年纪小,不忍心她嫁到夫家受苦,所以要再多留她一阵子,一阵子之后又一阵子,现在看看倒好,被太子看上了,你说这该怎么办?”
      霍老爷委屈地道:“我哪知道太子会看重我们繁玉呀——啊,当然繁玉长得东临国第一美,那是另当别论。”
      “哼!”霍夫人冷冷瞪他一眼,“你这几天好好去物色一下人选,从里面挑一个忠厚老实的,赶紧把亲事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
      霍老爷虽然明白妻子的担心,但是这赶鸭子上架的事,好像对女儿太不公平了。再说了,他认识的人里,忠厚老实的人——
      “诶!”霍老爷突然灵光一闪,“秦家二公子前阵子总是来找繁玉,看他性情温和,对繁玉又是关心体贴,年纪也相仿,秦家也算商贾之首,两家门当户对,夫人你看可好?”
      霍夫人点头道:“秦老太爷教导出来的孩子,哪有不好的——”他的女儿不是入了宫吗?她这时才记起,“他的女儿还是太子妃呢!这,好像不成。”
      “啊?他条件那么好,为什么不行?”霍老爷觉得可惜。
      霍夫人斜眼看着丈夫,道:“不好就是不好——行了,换一家!”
      霍老爷抓抓头发,无奈地继续在脑海里搜寻:“那么,廖家的大公子?听闻他也生得一表人才,如今在米店里帮忙,算是个好青年。”
      霍夫人想了想,这人她是见过的,便道:“这也好,你安排一下,让繁玉去见一面,彼此留个印象——虽然是父母之命,但她若是当真厌恶对方,嫁了过去过得悲苦,我也是不愿意的。”
      于是,霍繁玉的亲事之路,暂时就这么开始了——

      ﹌﹌﹌﹌﹌﹌﹌﹌﹌﹌﹌﹌﹌﹌﹌﹌﹌﹌﹌﹌﹌﹌﹌﹌﹌﹌﹌﹌﹌﹌﹌﹌﹌﹌﹌

      离开了御书房,她被三哥引领者,去了御花园。不过没多久,他就被人叫去了处理公务,留下赵英陪着她。
      她坐在石头上,身旁是冬青树高大的躯干,隐忍、挺拔,一如身侧的赵英。
      “赵英,你知道了,对不对?”她总想找个机会问一问,是否她的事,她和三哥的是,他们两个最亲近的人,赵英和长命,会不会理解,会不会认同。
      “是,”赵英沉沉地道,“公主。”后一声,压低了声音。
      她紧张地环顾四周,好在周围没有人,放松了下来:“那么,长命呢?”
      “她,应该也知道了——霍姑娘放心,我与她都会守口如瓶,若非你和太子殿下同意,死也不会泄露半个字。”赵英表达着自己的忠心。正是这份忠心,令她感动。
      “谢谢你们。”她心里涌现无限的温暖。她生病的日子由长命陪着,他又常年站在三哥身旁,保护着他,守候着他。
      “只要霍姑娘平安无事。”赵英道。
      她抬起头,听出了赵英话语里一丝担心,但是从他表情里根本看不出任何蛛丝马迹,便问道:“你在担心什么?”
      赵英沉吟了一下,道:“太子妃不会善罢甘休,所以霍姑娘有可能最好呆在太子殿下身侧。”
      “不会的,太子妃平时善良温柔——虽然这些日子有些变化,但她总的来说是个好人,绝对不会做出加害我的事。再说,我如今是霍家女儿,总不能老呆在宫里。”
      “此事太子殿下自会处理。”
      “怎么处理?”她笑道,“总不至于将书房搬到霍府去吧。”她有点怀疑这个可能性。
      赵英摇摇头:“你跟太子殿下成亲,便成了。”
      他说得如此坦然,听得她却红了脸:“说、说什么呀……他如今有太子妃呢,我这么做任谁都不会同意的。”
      “但是——”
      她摆起手,道:“这件事再说吧——对了,赵英,三哥前阵子,在平乐公主过世后,当真每晚都住在延寿阁吗?”
      “……是。”
      果然如此。她心里泛起酸涩的心疼。
      “你怎的不阻止他呢?“
      赵英看着她,眼底是深不见底的颜色,道:“我不认为殿下做错了,为何要阻止?”
      她微微愕然,没想到赵英是这样的反应,一时之间,倒不知说什么好了……
      良久,她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赵英,你——你看我和三哥这样,难道不觉得违背常理么?”
      赵英默然半晌,生硬回道:“太子殿下与霍姑娘的事,是你们两人之事,臣无权过问,也不想过问……”
      她听在耳里,震动在心里。
      赵英的意思,她明白了,即使她与三哥是亲兄妹,忠心不二的赵英也断然站在三哥这边,不会因为他们兄妹之间发生这种常人无法接受之事而有半点不齿。
      这份心,不知该说他无情,还是无心……
      她默然叹口气,不再言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