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拉帮套的盼头 ...
-
拉帮套的盼头(第六章)
秋老虎赖在西坡村不肯走,正午的日头晒得地里的玉米叶都打了蔫。李栓柱抱着最后一捆玉米秆往场院走,肩膀被压得发红,汗珠子顺着下巴往下滴,砸在滚烫的土路上,瞬间就没了影。
“李叔叔!”远远地,就听见大娃的声音。他抬头看,见大娃和小娃正蹲在场院门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攥着个布包,看见他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慢点跑,别摔着!”李栓柱赶紧放下玉米秆,弯腰去迎。大娃把布包递给他,献宝似的:“娘让我给你送的,里面是烙饼和咸菜,还有个鸡蛋!”
布包是秀莲缝的,粗棉布上绣着朵歪歪扭扭的花,里面的烙饼还热乎着,鸡蛋温温的,贴在掌心舒服。李栓柱心里一暖,摸了摸大娃的头:“你娘呢?咋让你们俩跑这么远?”
“娘在地里摘棉花呢,让我们送完就回去帮忙。”小娃拉着他的衣角,仰着小脸,“李叔叔,你啥时候教我骑你编的竹马呀?”
“等叔叔把玉米都收完,就教你!”李栓柱笑着答应,把鸡蛋塞给小娃,“这个给你吃,补补力气,以后好骑竹马。”
小娃欢天喜地地接了,兄弟俩又蹦蹦跳跳地往地里去了。李栓柱看着他们的背影,咬了口烙饼,芝麻的香混着咸菜的咸,比啥都好吃。他想起刚来时,这俩娃见了他还躲,现在却天天“李叔叔”长“李叔叔”短,连睡觉都要抱着他编的小玩意儿——日子长了,真就像一家人了。
收完玉米的那天晚上,秀莲杀了只老母鸡,炖了锅鸡汤。鸡汤炖得浓白,飘着葱花,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王贵难得坐了起来,靠在炕头的被子上,看着桌上的鸡汤,眼神里有了点活气。
“今年收成好,多亏了栓柱。”秀莲给王贵盛了碗汤,又给李栓柱盛了一大碗,“你多喝点,补补身子,这阵子累坏了。”
李栓柱接过碗,喝了一口,鸡汤鲜得他差点把舌头咽下去。他看着秀莲,又看了看王贵,忽然鼓起勇气,说了句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大哥,嫂子,我……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王贵和秀莲都愣了一下,停下了筷子。王贵的眼神沉了沉,没说话,秀莲的手攥紧了勺子,心里隐隐有了点预感。
“我来咱家住了快一年了,”李栓柱的脸有点红,声音却很稳,“你们待我好,娃也跟我亲,我心里感激。只是……我今年都二十四了,老家的人早就没了,这辈子估计也娶不上媳妇了。我就想……想让嫂子给我生个娃,不管是男是女,我都认,以后我就守着这个家,把娃拉扯大,给你们养老送终。”
这话一出,屋里瞬间静了下来,连窗外的虫鸣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秀莲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手里的勺子“当啷”掉在碗里,溅起几滴汤。她赶紧低下头,不敢看王贵,也不敢看李栓柱,只觉得脸上发烫,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跳得厉害。
王贵的脸色很难看,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胸口剧烈起伏着。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媒婆当初就说过,这是“帮套”的规矩,可真当李栓柱说出来时,他还是觉得像被人狠狠打了一拳,疼得喘不过气。他是个男人,是这个家的男人,却要眼睁睁看着别人跟自己的女人要孩子——这是多大的羞辱?
“你……”王贵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刚说了一个字,就被秀莲打断了。
“栓柱,你别着急,”秀莲的声音有点抖,却努力保持平静,“这是大事,得慢慢商量,你让我们想想。”
李栓柱看着王贵的脸色,心里也慌了,赶紧说:“大哥,嫂子,我不是逼你们,我就是……就是想要个盼头。我这辈子没啥指望了,就想有个娃,能喊我一声爹,等我老了,也有人给我烧张纸。”
王贵闭了闭眼,深吸了口气。他想起秀莲这些年的苦,想起两个孩子要有人照看,想起李栓柱一年来的付出——劈柴挑水,种地收粮,从没抱怨过一句,对娃更是掏心掏肺。他知道,李栓柱的要求,不过分,甚至是他应得的。可他心里那道坎,怎么也迈不过去。
“我知道了,”王贵睁开眼,声音很沉,“让我想想,过两天给你答复。”
李栓柱点了点头,没再说话,拿起碗,一口一口地喝着鸡汤,却觉得没刚才那么鲜了,嘴里涩涩的。秀莲也没怎么动筷子,只是不停地给孩子夹菜,掩饰着自己的慌乱。
那天晚上,李栓柱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不知道王贵会不会答应,也不知道秀莲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只知道,他想要个孩子,想要个属于自己的盼头,想要把这拧巴的日子,过出点实实在在的滋味来。
正屋的炕上,王贵和秀莲也没睡着。黑暗里,王贵的声音很轻:“你想吗?”
秀莲沉默了很久,才轻轻说:“栓柱是个好人,对咱娘仨都好。只是……我怕委屈了你。”
王贵没说话,只是攥紧了秀莲的手。秀莲的手很凉,也在微微发抖。两人就这么躺着,听着窗外的虫鸣,想着各自的心事,直到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地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