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9、迟来的信 ...
-
当火炬一般的玉簪叶片从土壤升起的时候,周璟知道春天来了。
春日的阳光那样和煦,像轻轻催促孩子起床的母亲,柔软的指尖抚过地面,万物便明白是时候苏醒了。
从主编口中,周璟得知杂志社的近况。听说《真我》杂志宣告休刊,原先的职工先后被遣散。帅哥作家被资本遗弃,早已不知所踪。
一切就像散场的电影,观众纷纷离席,只有亮着的顶光证明电影放映过的痕迹。
灯光最终也会熄灭,有谁会记得不愿离场的人是谁?
虽然早已料到结局,周璟难免感到失落。任何熟悉的事物突然消失都会唤起人内心的遗憾。不一定与事物本身有关,是一种潜伏于成年人心中的对过去不可追的遗憾。
“你一定要坚持自己想做的事,不要做用完即弃的商品。”主编叮嘱周璟。
周璟表示铭记在心。虽然作为杂志的《真我》已亡,但作为品质的真我业已破壳而出。它将随着离场的观众沿途播撒种子,等待春日破土而出的时刻。
春日既至,新我即真我。
主编说回杂志社的时候发现前台积压了不少来信,已经收拾好给周璟寄过去了。
之前山区女孩的来信让周璟明白了信件沟通是会有延迟,面对迟来的信件她没有太过惊讶。
也许这就是更换工作的不便吧,周璟想。
才拆开快递的胶带,满满的信件已经喷薄而出。
周璟把信件铺开在桌面,一封一封仔细阅读。
里面有询问周璟近来为什么没写新书的,有感谢周璟创作出让自己感动的作品的,无一不是赞美。
周璟觉得很意外,离职后她竟没有像从前那样收到铺天盖地的骂声。看来愿意花时间写信的还是那些喜爱自己,希望她有所建树的读者。
周璟往下翻了翻,翻出了池岷的信件。信封里装着一张典藏版明信片,印有小王子和玫瑰花的图样,背后却没有任何字迹。
虽然池岷什么都没说,周璟却明白他的用意。他不舍得在这张明信片上写字,于是原封不动地将它寄过来,表明他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
没见过有人表达心意还那么委婉的,周璟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等会儿一定要告诉池岷玉簪花发芽了,他一定和自己一样开心。
划破天际的第一道微光,雨水降临的第一滴声响,种子长出的第一对真叶……这些微不可察的细节是属于他们共赏的浪漫。
获得这些细节无需跻身于都市,更不用金钱的堆砌,需要的是一双真切的眼睛和一颗热忱的心。
当然了,坚守这些特质远比追逐名利需要勇气。
周璟拾起最后一封来信。古老的牛皮纸信封,署名“陈念好”。
周璟颤抖着撕开信舌,又一枚信封掉了出来,印有周年庆活动的图样。
“这是我们整理遗物时发现念好留在抽屉的信件,现在按她抄录的地址寄送出去。希望她的心意能传递给你。”
周璟,见字如面。
很抱歉这些年来一直没有回应你的来信。并非我不想,而是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这些年来我没有太多朋友,或者说我一直没什么朋友。
害怕别人戴着有色眼镜看我,更害怕他们以关心我的名义打听我的过去,对我指指点点。
说实话,我不太明白自己错在哪里。明明被丢下的那个人是我,却没有人声讨男人的薄情寡义。
你看,男人歌颂忠贞的可贵,自己却从不遵守。
如果说抱着诚挚的希望去相信一个人也是错,我大概错得无可救药。
可期盼又有什么错呢?错的是打碎期盼的人以及嘲笑期盼的这个社会。他们用野蛮的暴力摧毁人的希望,再讽刺人性的美好。
可这世界本应是美好的。天就该是蓝的,草就该是绿的,花儿一直鲜艳而芬芳。
我始终坚信自己没有错。
你知道吗,我一直很羡慕你。你有那么多忠诚的伙伴,他们倾听你的诉说,相信你的相信,对你的决定从不怀疑。
我就不同了,生长在阴暗的墙角,土壤干硬而贫瘠。母亲丢了钱怀疑是我偷的,楼下夜夜喝酒划拳吵得我夜不能眠。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对日光除了向往更多的是恐惧。害怕暴露我一身潮气,更害怕连日光都晒不去我发霉的身躯……
我多希望与你并肩站在太阳里。你一定会笑着接受我的,对吧?
可你已经有了那么多伙伴,我若执意加入,反倒显得多余。
你看,我就是这样矛盾,这样别扭,无法直抒胸臆。
如果我们早一点遇上就好了。早在初中之前,早在遇到满悦之前,最好我们的母亲情同姐妹……
这真是痴心妄想。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我们怎么可能遇上呢?如果不是上学我们根本不会有交集。
我只能祈祷如果有来世,一定让我先遇到你。
我会毫不迟疑地抓住你的手,告诉你“我想和你成为朋友。”用最坚定,最温柔的声音说。
谢谢你,谢谢你曾握住我的手,拯救我于面孔模糊的人群里。
是你让我相信这个世界还有善良,还有光明,让我获得勇敢前行的力量。
从前我总嘲笑你胆小,可你抓住我的时候勇气明明胜过怯懦。
你知道吗?你拥有这世上难能可贵的真诚。你感叹满悦和储铃勇敢又有梦想,却看不到自己怀抱的善良和真诚。
如果这世上只有一个人值得所有的爱和幸福,那一定是你,周璟。
我想要再相信一次这个世界,你说好不好?
周璟的泪水从看到署名开始不可自持。
逝去之人不可追。当你拾起她的痕迹,也只是加重她已不在的证明。
陈念好,你这个傻瓜。死亡意味着和这个世界再无法产生关联。看不到所爱之人,握不了他们的手,进入不了他们的怀抱。最可怕的是你说的话再无法被这个世界听到,过去就成了任人调味的菜肴。
水滴悄然无声落入海底,要怎么诉说她的遭遇?唯有活着才能证明世界是错的啊。
可周璟无法责怪陈念好的选择。她不是她,她亦曾是她。她知道囚禁于水底是什么感受。她也曾做出跟她一致的选择。不同的是,她比她幸运一点,还有重来的机会。
周璟重回陈念好墓碑前,将一枝红色的三角梅放到她身旁。
周璟不曾忘记回望天桥的那一眼,火红的三角梅炽烈如焰。
谁说贫瘠的土壤绽放不出艳丽?努力伸展的枝干就是生命力最好的证明。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历经日晒雨淋,剥不落生命炽热的着色。
抱歉,陈念好,一直没有跟你好好道别。
因为在我心里你从未凋零。
越接近故事的结尾周璟的情绪越失控。她常常停下来深呼吸,拭去眼泪才能继续进行。
她不断挖掘过去,挖掘结痂的伤口。每一行文字都像在心上剜了一块,疼得窒息。
其实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无限地接近死亡。只是时间的刻度划分得太精细,以至于我们都默认生命很漫长。
对比一棵树,一片云,一道极光,时间真的足够长久吗?
周璟忍不住想问自己,如果明天就要死亡,如果“我”消失了,你会想做什么?
山区女孩、邹锦、陈念好、主编、杨絮柳、秦晴,还有母亲、谷阿姨、洪奶奶……
她们都是她。
她们都是女孩。
她们都是某个空间,某个维度一个女孩可能成为的模样。
她们所经历的也许就是“周璟”的经历。
那是无数个女孩“平凡”却翻天覆地的成长史。无声地浸润女孩的一生,甚至引向绝望和死亡。
人生不是只有大风大浪才值得书写。那些暗流涌动,习以为常的潮湿阴冷,乃至一粒水滴蒸发的过程都值得被描绘。
周璟的人生不是最悲壮的那个,对某些人来说那些细微的感觉甚至有些像挠痒痒。
但这不是没有意义的。
周璟深知过去的影响,她知道这个故事对自己,对别人有多重要。
或许它将向某个决意赴死的女孩伸出一只手,强有力地支撑她们渡过黑暗。
她不能停笔,她必须记下这个故事。
她拒绝书写女性间的勾心斗角,尤其为了男人。
她要书写女性的情谊,那些狭隘的眼光所不能目睹的女性的情谊。而这才是女性相处的常态。
她要告诉所有女孩,她们不是一个人在水里前行。
她们身上肩负着的是一个群体的命运。
古旧的挂钟响了十二下。灰姑娘该留下水晶鞋,提着裙子逃跑了。她将遇上为她排忧解难,抵挡风雨的王子,从此幸福安稳。
可她们不是灰姑娘,爱情也不是逃避现实议题的避风港。
陪伴她们走到最后,最值得依靠,最不吝惜给予无条件爱的人应该是她们自己。
只有她能拯救她,只有她们能拯救她们。
周璟决心活在现实里。
她不再怀疑自己所追求的一切没有意义,也不再执着于“想被看见”——那不过是渴望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
为什么要把评价的权利让渡他人呢?这种肯定的感觉应该来源于自身,才永不会枯竭。
她是她故事里的主角,是音乐的指挥,是扬起风帆的行者。
周璟决心要保护跳动在胸腔那颗善良、纯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