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周炎是周奶奶最疼爱的人,他是老太太孙辈里排行最小的那个,也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他从小皮实机灵,父母不靠谱,跟着奶奶长大,一直到上了大学才算是真正离开她身边。如果说,老太太生前要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那一定是她最终也没能看到他娶妻生子。

      现在的周家,周炎父辈那一代的成长,是由这个一生明理要强又坚韧洒脱的小老太太独自撑起来的。

      老太太年轻时家底不错,识文断字,女红极好。她个头很矮,但样貌美丽,二十出头过来这边,嫁给了周爷爷。周爷爷是读书人,温文尔雅,性格更是远近出了名的好。

      周爷爷的家庭条件其实远不如周奶奶家,但那时周奶奶的个人情况在那个年代并不能被人们称之为好。而她虽然知道自己因为家庭原因不好找对象,也还是坚持等到了周爷爷这样的人。无论怎样,和他生活的那些年里,在小老太太后来所有的回忆中,她从没有一瞬为自己嫁给周爷爷后悔过。

      在她直爽的口中,周爷爷只有穷、和走得早两样,算得上缺点。

      他离开得太早了。

      他们结婚又早,生儿育女也早。

      老太太记忆里后来能有的,独属于他们两个人甜蜜的依偎时光,少之又少。而她每一次回望,内心的无力感都在不断加深。因为她知道,岁月在不停地侵蚀和淡化着她那少的可怜的念想。

      她所剩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回忆,只会一分分、一天天地越来越少,越来越模糊。

      所以,世上没有永恒,生命是瞬息万变的。爱,从来也无法万能,而生活有万难。

      这些是周奶奶告诉周炎的,周炎后来又和程锦说过,那时他们还在一起。

      *

      周爷爷在世时,周奶奶跟着他没吃过什么苦。他在学校教书,领固定的薪水。家里的事情也从来都抢着做,尽量不让周奶奶动手。他总觉得她早早嫁来他家生儿育女已经够辛苦了。

      那样好的一个人,在周奶奶生下周炎他爸那年突患急病离开了。走得很早。

      此后周奶奶一个人拉扯大几个孩子。她识字,一面在村里接过了教书先生的活;还会做衣服,量完尺寸脑海里就能知道做出什么式样的衣服合适,所以另一面也给人制衣谋生。

      周奶奶做的衣服花样繁多,大人小孩的又都很符合各人的形象气质,所以找她裁衣的人年年不断。她纯靠一双手,撑起了一个家。

      最重要的是,她从来也没放松过对几个子女的教育。那个年代里,不管是读书,还是参军,又或者是做生意,老太太都鼓励他们自谋出路,走出村庄,多去外面见识学习。

      好在所有的苦心没有白费。她总说自己在周家一辈子没有多大能耐,最大的骄傲也就是孩子们个个都成人成才了。不是什么顶尖的人才,至少都有自己的事业,对社会有份贡献,也都各自成立了家庭。

      日子和睦,操劳半生,她过得很知足。

      但周炎的爸爸周士东,她这个很早就和媳妇一起外出做生意的小儿子,在老太太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是结结实实地让她操心了一回。

      周士东和沈菱两人是自由恋爱,从同学走到爱人,郎才女貌,婚后不久两人便生下了周炎。

      周家和沈家在村里本就隔得不远,两个人感情一直要好。沈菱理解,同时也支持周士东做生意,所以生下周炎不久后,她就跟去了沪市帮忙。留下周炎在老家,由周奶奶照顾。

      那时候的周炎才多大,一个奶娃娃而已。

      周奶奶不太赞成当妈的过早离开孩子,小老太太没有想过以孩子困住母亲,她那时只是想要母子两个都恢复再好一些,也多培养培养他们的感情。

      但那时的沈菱,只想待在周士东身边。

      后来的几年,两人在沪市打拼,生意越做越好。偶尔有传回老家的消息,人们都会夸周士东能挣钱,在外面当大老板了。

      香港回归那一年,周炎七岁,两人回来过年。

      一起带回来的,还有沈菱要和周士东离婚的消息。

      周士东出轨,成为这段婚姻里的过错方。

      周奶奶为此气得病了一场。而她再生气,再阻拦,也不可能改变年轻人之间的结果。

      她拦不住,也没有脸面一味劝回执意要离婚的沈菱。就是心疼周炎还小。

      那个小子,自小就是她带的,她再了解不过他是个什么性子。

      他看似散漫皮实,吊儿郎当,实际上非常地重感情。

      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小小的人,心像一团棉花似的洁白柔软,嘴巴却硬得要命。年年到了年关,你要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他从来不说想。可是每一年到了村里人陆陆续续回来的那几天,他都是早早跑到桥口去玩,又晚晚等到天擦黑才回来。

      这两年刚装了电话机,他有时候接到来自他们的电话,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喜悦都快要溢出来了,连走路都是带小跑的小雀跃。还有时他们打电话提前告诉家里什么时候回来,只要他知道消息了,前一晚上睡在她身边的时候,那小身板就会翻来覆去迟迟难以入眠。

      他什么都懂,只是不说。所以周奶奶知道,她的小孙子其实早就习惯了隐藏自己和等待别人。

      周士东人出轨了,道德意识还残存些许。他对母子两个有愧,想的是他虽然自己舍不得,但如果沈菱要周炎跟她走,他也会竭尽全力保障他们娘俩儿的生活,自己时不时去看看孩子。

      可沈菱也不是常人。

      周炎没有一直生活在她身边,她对他的感情本就有点淡。她一直以来又是个恋爱大过天的人,眼里只有她的男人。否则当初也不至于将还在襁褓的周炎直接丢给老太太,自己跑去沪市,一走多年。

      沈菱的爱,比那个年代的很多人都要热烈直白,因而她的眼里也从来容不得沙子。当她知道自己在周士东这里不是独一无二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回头了。

      后来沈菱没有要周炎,离婚手续办得很快。她去了北方一个城市,不久听说二婚,婚后又生了个女儿。周士东最终也没有和小三在一起,隔了几年他才又再娶了如今的妻子。他们都过得很好,走得很远。

      只有周炎留在了原地,继续跟着周奶奶。

      小学毕业后,他进入县城初中读书。自那时起,升高中、进大学、入部队。一路下来,越来越少回家。

      在他那里,那个当年没有被自己母亲选择的心结,其实一直都在。童年的经历,后来还是对他的性格底色造成了一些影响,成为他生命里不太容易表现出来的被动、脆弱、拧巴的一部分。

      程锦自己的家庭呢,也是一地鸡毛,充满了混乱与无奈。

      程锦的爸爸程志强和她的妈妈杨芸,是由媒人牵线相亲认识后组成的家庭。

      所有的过程都很普通,两个人就是简单地过日子。

      程家兄弟五个,程志强排行第三,自小不受父母重视。杨芸家兄妹三人,她排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是个弟弟。杨家父母重男轻女比较严重,所以两个人从父母一辈得到的资源和帮助都极少。

      杨芸要强,在娘家时就能吃苦。十来岁起她便包揽了家里家外的活,做饭、养猪、种地,样样能行。

      她嫁到程家,和程志强先是跟着大家庭在东边儿一起住,为老人为丈夫为孩子付出了一生中最年轻力壮的时段。

      后来程志强外出务工,慢慢当上包工头,手里收入渐多。加上孩子越来越大,一大家子人挨一起总有不方便的时候,他们一家于是搬到了村西自立门户。

      再后来,程志强在外面碰到了自己认为的真爱,贴钱贴力贴人给人家。

      杨芸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孩子的,程锦就是她的全部。她也不愿意让程志强还能捞着什么,毕竟她已经嫁出来了,娘家是不能再回,也并不值得回。她还有女儿要养,所以能得到的该得到的,都不会放手。于是她去找了自己家当时一个在本地法院工作的亲戚帮忙指导,她要孩子,要那个现在住的房子,要程志强净身出户。

      婚姻里,杨芸是个聪明人,心思又细腻。她从程志强托人带回来的钱越来越少,还有往家里打电话的频率大异于前,心里就早有猜想。

      其实她一开始有过就这么糊涂过下去的念头。归根到底,她总是想要维持住自己的这个小家的。她想的是,只要程志强不亏待她们娘俩儿,他在外边儿,她在家里带着孩子,两个人就那么继续过,也不是不行。

      但程志强这人很容易被迷惑。他不光贴人贴时间在他认为的真爱身上,还给人家家里和人家的孩子花钱,所以后来能带回给自己家老婆孩子的钱基本没有。

      生活向来教给杨芸的是,她们母女两个在家,可以没有程志强,但不能没有钱。

      和他一起务工的同村邻里,也曾尝试去点醒他。但程志强那时,已被他所认为的爱情包围得五迷三道,全然不顾杨芸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的辛苦,人不回来,钱也没有。他其实是打定了主意,等这一期工地结束,就要回家和杨芸去离婚。

      只是没想到,杨芸先发制人了。

      这些事发生的时候,程锦也就十二岁。刚升初中,在学校寄宿,一周只有一天半的假期能回来补给点东西。杨芸一个人,在背后果断地处理了一堆乱七八糟。她主动找人,开门见山通知程志强回来走程序。程志强得到消息,倒是爽快回家了,这个男人巴不得快点处理好。他想要自由,也想快点去给外面的女人一个交代。

      也许男人都一个样,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家花始终没有野花香。杨芸对程志强撒过泼、流过泪,可当她的字字控诉碰上的始终是对方的决意漠然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有多么可笑。曾经她的父亲,也就是程锦的外公出轨时,她的母亲不就是这副嘴脸么?甚至还带上了她们姊妹三个一起去挽回他。

      她永远忘不了的是自己母亲的懦弱无能,和作为孩子却早早参与进了大人们感情世界里的彷徨无助。

      一个人要走,尤其是一个男人要走,歇斯底里地发怒、恐吓、威胁,甚至是赔上自己又拉上孩子一同去乞求,都是没用的。

      她不会让程锦再经历自己小时候的那些不堪,不需要她进入大人的是非里,也不需要她在父亲和父亲的外遇面前把自己伪装得强大去帮妈妈讨那所谓的公道。

      那样的记忆,对一个孩子的人生没有任何益处。

      一切结束后,杨芸带着程锦在村子里继续生活。

      程志强了无牵挂,手续办完,就离开了南城。他本就是一个自己过好万事不愁的人,家里的两个老人,在他们搬到西边的前两年已经相继去世,他那少的可怜的道德感亦因此没有了担负“不孝”的负担。这些年,除了盖房拿出来的钱,还有时不时往家里带的生活费,他手头也什么没存款。孑然一身的,倒是穷得洒脱。

      很多年后,程锦的心里,对他其实既没怨也没恨。

      因为她很早就失去了期待,也对他没了感情。

      关于抚养费,程志强这人也只有前两个月如期给了杨芸钱,到后面杨芸就再没见过了。加上他很快离开南城,电话也换掉,人海蒸发。失败多次后,杨芸想着,就算找到了人,如果他就一口咬定没有钱,拿不出钱来,她又能放着孩子一个人在南城,自己在那边和他无休止地纠缠吗?她心底里是不愿意那样的。她要强,看重自尊,做不到死缠烂打,也不想为了他彻底乱了自己和女儿的生活。

      好歹她还有一双手,也只有程锦这一个孩子。

      从此只当程志强死了,大家再没关系。

      女儿是她生的,她就能把她养大。程锦都十二岁了,日子总归有盼头。

      只她们娘俩儿相依为命,也不会差。

      于是她在收拾好家里琐事和自己的情绪后,很快便开始去想法子挣钱。

      她托人在南城附中的食堂找了份工作。

      程锦自小成绩就好,小升初考试前已经通过优生选拔确定进入南城附中读书。

      杨芸想的是,在那边既能照顾女儿又能赚钱。但如果只在农村待着的话,她和女儿将都没有出路。

      初一这一年的寒假,程锦知道了父母离婚的事情。

      杨芸没什么隐瞒程锦的,她的女儿早熟,很多事情已经能够理解。她既没有在程锦面前给程志强留任何温情的面具,也没有把自己被背叛的情绪带进言语,刻意抹黑他。

      程锦知道后,接受这一切的过程算得上平静。

      她觉得自己的基因里其实带着程志强的自私淡漠,很容易想得开。

      因为是他先不要这个家的,那她们也就不要他了。

      既然如此,哭闹、挣扎都没有意义。

      那些并不会让她和妈妈现在的生活好起来。

      她好像,从十几岁起,就特别能拎得清。

      只是拎得清归拎得清,生活的拮据不会因为一个人拎得清就不追着她跑。

      很多年后,已经工作了几年,生活也有许多好转的程锦,有时会在办公室里开玩笑说真羡慕现在的孩子们。因为她在青春的那几年里,好像总是灰头土脸的。

      一个本身物欲就不是很高的女孩儿,又过早地懂事了,于是整个学生时代,她过得贫穷又保守。

      那时候杨芸在食堂,每天起早贪黑,有大量的体力劳动,其中的辛苦不必说。虽然她在程锦面前从不抱怨也不哭穷,竭尽所能给予了女儿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程锦自己却通过自己的观察也能明白,家里的经济根本宽裕不了到哪里。所以她基本从不向妈妈索要学习需求以外的东西。

      社交方面,程锦也几乎游离于所有群体之外。因为那些东西都是要成本的。包括时间。她很清楚,对那时的她而言,就连时间也是成本。

      而关于那两件所有人都真心嚷嚷着讨厌穿的校服,也许只有程锦在心底实打实地感谢着它们。因为校服,在那几年里,不仅帮她抗寒护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替她稍稍遮住了自己的穷困。

      她就那样坚持、努力、又清醒地,走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那几年杨芸在食堂工作,干活勤快踏实。食堂老板知道她女儿在这读书,小孩儿成绩很好,也了解到她离婚带孩子的情况,便提出给程锦免除日常餐费。

      校内学生和老师,在食堂就餐都是刷卡扣费。他让杨芸跟程锦说好,吃饭时间就直接到食堂后厨来,让程锦和他家儿子一起都在后厨吃,往后呢也就不用再往饭卡里充钱了。

      程锦和杨芸都很感激地接受了这个帮助。能省则省。

      夜深人静,劳累了一天的杨芸,躺在学校为后厨人员提供的由狭小楼梯间改造出来的宿舍里。每当她偶尔有空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生活,就会觉得人怎么能那么苦呢,真他妈苦得可笑。

      世上有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也有不问亲骨肉只顾自己快活的人。

      但最差也不过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况且她还有个那么懂事的女儿啊。

      每个周末,学校放假,她就骑近一个小时的电动车把程锦带回家。

      回到家她也有其他的活要接,是在家里镇上那边的饭店帮工,等到周日下午两个人再一起返校。

      日子一天天过,黯淡无光的岁月里,程锦是她前行的最大动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