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 ...

  •   周炎是周奶奶最疼爱的小孙子。

      他本就是老太太孙辈里排行最小的那个,也是她一手带大的孩子,从小就皮实机灵。父母不靠谱,跟着周奶奶一直到上了大学才真的算离开她的边儿上。程锦知道,如果老太太生前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那一定是她终究没能看到,她最爱的乖孙在这茫茫尘世间最终也获得了他安稳的幸福。

      现在的周家,周炎父辈那一代的成长,是由这个一生要强明理又坚韧洒脱的小老太太独自撑起来的。

      老太太年轻时家底不错,识文断字,女红极好。她个头很矮,但相貌是很美的。

      二十出头过来这边嫁给了周爷爷。

      周爷爷是读书人,温文尔雅,性格更是远近出名的好。

      周爷爷的家庭条件其实远不如周奶奶家,但那时周奶奶的个人情况在那个年代并不能被人们称之为好。而她虽然知道自己因为家庭原因不好找对象,也还是坚持等到了周爷爷这样的人。无论怎样,和他生活的那些年里,在小老太太后来所有的回忆中,她从没有一瞬间为嫁给周爷爷后悔过。

      在她嘴里,周爷爷只有穷和走得早两样算得上缺点。

      他离开得太早了。他们结婚又早,生儿育女也早,老太太后来能有的,关于记忆里两人单独的甜蜜和依偎,在时光的不断冲刷中,每一次回望,那些画面都比以往淡化些许。

      并非只要有爱就可以的。时间用它如水的力量,自然而然带走了很多东西,包括你用尽力气想要有意记住的那些,最终也避免不了泛黄老化。

      这些都是周奶奶告诉周炎的,周炎曾又和程锦说过。那时候他们还整天地在一起。

      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她一直觉得这样的话听起来是那么地令人难过。

      ***

      周爷爷在世,周奶奶跟着他没吃过什么苦。他在学校教书,有挣钱的职业,家里的事情也从来抢着做,尽量不让周奶奶动手,他总觉得她早早嫁来他家生儿育女已经足够辛苦了。

      也许一切都是命吧,他在周奶奶生下周炎他爸那年患病离开了,走得很早。

      此后是周奶奶一个人拉扯大几个孩子。

      她识字,一面在村里接过了教书先生的活;还会做衣服,量完尺寸脑海里就能知道做出什么式样的衣服合适,所以另一面也给人制衣谋生。

      周奶奶做的衣服花样繁多,大人小孩的又都很符合各人的形象气质,所以找她裁衣的人年年不断。她纯靠一双手,撑起了一个家。

      最重要的是,她从来也没放松过对几个子女的教育。那个年代里,不管是读书,还是参军,又或者是做生意,老太太都鼓励他们自谋出路,走出村庄,多去外面见识学习。

      所有苦心没有白费。她总说自己在周家一辈子没有多大能耐,最大的骄傲也就是孩子们个个都成人成才了。不是什么顶尖的人才,却至少有了自己的事业,对社会有份贡献,也都各自成立了家庭。

      日子和睦,操劳半生,她过得很知足了。

      但是,周炎的爸爸周士东,她这个很早就和媳妇一起外出做生意的小儿子,在老太太六十多岁的时候还是结结实实地让她操心了一回。

      周士东和沈菱两人是自由恋爱,从同学走到爱人,郎才女貌。婚后不久便生下了周炎。

      周家和沈家本就隔得不远,两个人感情一直要好,沈菱理解也支持周士东做生意,所以生下周炎不久就跟去了沪市帮忙。留下周炎,就由周奶奶照顾。

      那时候的周炎才多大,一个奶娃娃而已。周奶奶不太赞成当妈的过早离开孩子,不是说以孩子困住母亲,只是想要母子两个都恢复再好一些,也多培养培养感情。

      只是那时的沈菱,一心只想回到周士东的身边。

      后来几年里,两人在沪市打拼,生意越做越好。传回老家的消息里,人们都夸周士东会挣钱,在外面挣了大钱了。

      香港回归那一年,周炎七岁,两人回来过年。

      一起带回来的,还有沈菱要和周士东离婚的消息。

      周士东出轨,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这段婚姻里的过错方。

      周奶奶为此气得病了一场,她最看重家庭和谐,也极其厌恶男人出轨,但偏偏她的小儿子就做出了这样的事。

      而她再生气,再阻拦,也是改变不了任何结果的。

      她拦不住,也没有脸面去劝回执意要离婚的沈菱。

      就是心疼周炎还小。

      那个小子,自小就是她带,她再了解不过他是个什么性子。他看似散漫皮实,吊儿郎当,实际上非常地重感情。偏偏还是个嘴硬心软的,年年到了年关你要问他想不想爸爸妈妈,他从来不说想,但哪年到了村里人陆陆续续回来的那几天,他都是早早跑到桥口去玩,又晚晚等到天擦黑才回来。

      这两年刚装了电话机,他有时候接到来自他们的电话,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喜悦就快要溢出来了,连走路都是带小跑的小雀跃;有时候他们会打电话提前告诉家里什么时候回来,只要他知道消息了,前一晚上睡在她身边的时候,那小身板就会翻来覆去迟迟难以入眠。

      他将父母放于心间,以他自己的方式,无声无息;他爱他们,却也和他们足够生疏。

      她哪里能不知道呢,她的小孙子啊,那样小小的人儿,其实早就习惯了隐藏自己和等待别人。

      ***

      周士东人出轨了,道德意识还残存些许。对母子两个有愧,想的是他虽然很舍不得,但如果沈菱要周炎跟她走,他也会竭尽全力保障他们娘俩儿的生活,自己时不时去看看孩子。

      但沈菱向来也不是常人。

      她一直以来都有点恋爱脑,眼里只有她的男人,不然当初也不至于将还在襁褓的周炎直接丢给老太太自己去了上海,一走多年。

      因为她爱得比别人都要热烈直白,所以眼里更容不得沙子。

      当她知道自己在周士东这里不是独一无二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回头了。

      沈菱没有要周炎,离婚手续也很快办下来。

      而周士东,最终也没有和小三在一起。

      沈菱去了另一个城市,很快便听说二婚,婚后又生了个女儿。

      她后来基本没再回来过,屈指可数的几次,也只是看了看娘家的父母。而对于周炎,她几乎真的就完全撇开了,也不是她带大的,感情本来就浅,何况她始终对姓周的这边保留着不满,她也还有自己的日子要过。

      周炎继续跟着周奶奶。

      小学毕业后,进入县城初中读书。

      自那时起,后来升高中进大学入部队。一路下来,越来越少回家。

      只是这么多年,程锦都知道,他心里那个当年没有被自己母亲选择的疙瘩一直存在。

      那时的影响后来成了他性格底色的一部分,是他少有的脆弱和拧巴的一部分。

      程锦自己的家庭呢,也遍布着一地鸡毛的混乱和无奈。

      程锦的爸爸程志强和程妈妈杨芸,两人由媒人牵线相亲认识后组成家庭。

      所有的过程都很普通,就是极简单的过日子。

      程家兄弟五个,程志强排行第三,从不受重视。杨芸家只有姊妹两个,她下面是个弟弟,杨家父母很重男轻女。所以两个人从父母一辈得到的资源和帮助都极少。

      杨芸要强,在娘家时就很能吃苦。从十来岁起便家里家外干活,村里人都知道杨家有个能干的闺女。她嫁到程家和程志强先是跟着大家庭在东边儿一起住着,为老人为丈夫为孩子付出了一生中最年轻力壮的时段。

      后来程志强外出务工,慢慢当上包工头。手里收入渐多,加上孩子越来越大,一大家子人挨一起总有不方便的时候。

      程家那会儿在西边还有块宅基地,他们一家于是就搬到了村西自立门户。

      再后来,程志强在外面也碰到了自己认为的真爱,一心贴钱贴力贴人给人家。

      杨芸娘家那边有个远亲在法院工作。她是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孩子的,程锦就是她的全部。她也不愿意让程志强还能捞着什么家底,毕竟她已经嫁出来了,杨家是不能再回,还有女儿要养,所以能得到的该得到的,她都不会放手。

      于是她找了这个在当地法院工作的亲戚帮忙,她最清醒的就是明白,单凭自己的能力和认识局限太低,她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她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让程志强净身出户,后期按时给付抚养费就行。

      婚姻里,杨芸是个聪明人,心思又细腻,从程志强托人带回来的钱越来越少,还有往家里打电话的频率大异于前,她心里也早有猜想。

      一开始她其实有过就这么糊涂过下去的念想,只要程志强不亏待她们娘俩儿,他在外边儿,她在家里带着孩子,就都这么继续过,也不是不行。

      但程志强这人很容易被迷惑和说动,他不光贴人贴时间在他认为的真爱身上,还给人家家里以及人家的孩子花钱,于是能让人带回给家里自己老婆孩子的钱后期基本就是没有。

      和他一起务工的同村邻里,尝试过点醒他。但他已被他所认为的爱情迷晕了头脑,全然不顾杨芸一个人在家带着孩子的不容易,更是打定主意等这一期工地结束就回家说清楚和杨芸离婚。

      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程锦也就十二岁,刚升初中,在学校寄宿。杨芸一个人在背后处理得果断干脆。

      她先是让同村的人带话给他,表示自己已经猜到他程志强是在外面有人了,让他不用一直躲着不接电话。她不会缠着他,也不会去他工作的地方闹。她自己没多大本事,但是她家还有人在法院工作,彼此都给对方留最后点体面,该拿的她不会少要,她就在家等着他回来办手续。

      程志强得了消息也很爽快,内心里甚至有点巴不得快点处理好。他这些年除了盖房拿出来的钱,还有时不时往家里带的生活费其实手头也没什么存款。

      他并不觉得自己亏,因为一心想要离开,想要自由,想要尽快给外面的那个人一个交代。

      这样,他才可以不管不顾地去快速奔赴下一程。

      杨芸和程志强很快离婚。

      她一个人带着程锦在村子里生活。

      从此那院子成了只是她们母女两个的家,没有男主人。

      程家两个老人,在他们搬到西边的两年内已相继去世。

      而程志强本身就是自己过好就万事不想的人,没有了孝顺老人方面的心理负担,在这个村里他更是没了牵挂。

      程志强办完手续后利索地离开了家,回到工地和他要好的那个女人结了婚。此后安心给别人家做丈夫和继父,对杨芸和程锦再没问过。

      很多年后,程锦的心里,对他是既没怨也没恨,因为她始终觉得程志强这个人的行为,是不能以常人的脑回路来下定义的。

      对她而言,除了抹不掉的血缘关系,程志强与陌生人也无异了。

      而法院当时虽然要求程志强按时给付抚养费,程志强很配合,处理过程也顺利。但落实到行动中,他只有前两个月如期给了杨芸钱,后面杨芸就没再见到过一分一厘。

      加上他很快离开南城,电话也换掉,人海蒸发。

      杨芸在失败多次后想,就算找到了人,如果他就一口咬定他没有钱拿不出钱来,她又能放着孩子一个人在南城自己在那边和他无休无止地纠缠吗?

      她心底里是不愿意那样的,她要强,看重自尊,做不到死缠烂打,也不想为了他彻底乱了自己和女儿的生活。

      好歹她还有一双手,也只有程锦这一个孩子。

      从此只当程志强死了,大家再没关系。

      女儿是她生的,横竖她能把她养大。程锦都十二岁了,日子总归是有盼头的。

      只她们娘俩儿相依为命,也挺好的。

      于是程妈妈在收拾好了琐事和情绪之后很快便做出了行动。

      她托人在南城附中的食堂找了份工作。

      程锦自小成绩就好,小升初考试前就已经通过优生选拔确定进入南城附中读书。

      程妈妈想着的是,在那边既能照顾女儿又能赚钱。但如果只在农村待着的话,她和女儿将都没有出路。

      初一这年的寒假,程锦知道了父母离婚的事情。

      程妈妈没有隐瞒她什么。

      她的女儿早熟,很多事情已经能够理解。

      她没有在程锦面前给程志强留有什么温情的面具,也没有把自己被背叛的情绪带进言语在女儿面前刻意抹黑程志强,只是将事情告诉程锦,让她知道这个家日后的情况。

      还有就是,以后金钱方面应该会有点紧巴,但是她会努力让她们的生活好起来。

      她有她的工作,程锦有自己的学习,她们都有要做好的事。

      生活不会很差的。

      程锦接受了这一切,过程算得上平静。

      她觉得自己基因里是带着程志强的自私淡漠的,很容易想开。

      其实也没什么。

      是他先不要这个家的,那她们也就不要他了。

      既然如此,心理的消耗是最没意义的,那并不会让她和妈妈的生活变好起来。

      她好像从十几岁时,就特别能拎得清。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4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