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二 ...
-
二
程远偷袭得手,心中自然喜悦,回到城中见到李瑞又开怀畅饮了一番。
自那之后,林枫似乎有所收敛,接连一个月也没有动静,程远和李瑞觉得奇怪,却并不敢怠慢,仍是加紧练兵还要防止林枫偷袭。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朝中突然派了个监军过来。其实来个监军并不奇怪,可问题是这个监军不是别人,却是萧玉致。要说这萧玉致与程远也算是有些渊源的,萧玉致家世显赫,生下来就是个侯爷,这当然碍不着程远什么事,但问题是,萧小侯爷也喜欢景明公主,所以,简单的说,程远和萧玉致是情敌。这个秘密,除了极少数人知道,就连皇上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他才把这位小侯爷派来,押送粮草,还给了个称号叫监军。
程远对此极为不满,萧玉致从没上过战场,一副书生模样,一看就知道不会打仗,这真要打起来搞不好还要保护他,若是别人也罢了,程远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要保护一个自己一直看不顺眼的人,可如果万一这个姓萧的有个什么闪失,自己不仅要背上保护不利的罪名,景明也许还会误会他是一个公报私仇,心狠手辣的人,而这是程远绝对不想看到的。所以程远不仅在心里不顾君臣礼节的埋怨了当今圣上一番,也狠狠的大骂了萧玉致一顿。
不管程远如何不愿意,萧小侯爷还是准时到达了。程远翻着白眼出去迎接,萧玉致也是同样的回礼。李瑞是个老实人,也看出了情形不大对头。他不知是何缘故,只是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一场欢迎宴吃得到似鸿门宴一般困难。程萧两个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个说对方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战场上只会碍事,还是赶紧回家去等着大人保护吧。另一个说对方只知逞匹夫之勇,来此一年了也未见半点建树,还不如趁早解甲归田。说到最后,只差没把碗盘当作暗器,一旁陪同的张勇赵刚等人见气氛不对,纷纷告罪,要先去休息了,只有李瑞,怕一不小心出现了什么殴打监军的事有碍观瞻,只好苦哈哈的陪着。等这两位小祖宗总算闹完了,已经到了二更了,他吩咐亲兵送萧玉致回房,自己不辞辛苦地到程远这里来做思想工作。
他与程远关系密切,自然不愿让他吃亏,又不知这两人因何结怨,只能旁敲侧击的劝说。程远是聪明人,自然知道李瑞一番好意,不过他的心事自然不能和李瑞言明,只得告诉李瑞两人结怨已久,是没办法缓和的,不过自己以后也会尽量小心,不会为大军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将帅不和,也是兵家大忌。
第二天一早,程远照例视察操练,等他看到萧玉致从远处走过来,一句装模作样几乎脱口而出,不过想到昨天答应李瑞的话,忍了半天假装没看到的从萧玉致身边走了过去。萧玉致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他那一声冷哼把从远处经过的李瑞吓了个半死。但武将毕竟是武将,李瑞临危不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瞬之间从远处奔袭而至,将萧小侯爷擒于手中,以闲话家常为名,迅速将他拖离现场。程远看着转瞬即逝的二人,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出一句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他摇摇头,将这句不吉利的唐诗迅速忘掉,然后继续闲逛。
当程远正在契而不舍地与萧玉致斗争的时候,林枫也没有闲着。雁城久攻不下,朝中也渐渐开始有所非议,林枫从小聪明过人,自幼就深得皇帝赏识,但还是敌不过朝中大臣日日上书,这一切自然与皇长子有关,但外有宰相,内有周贵妃,皇上也终究没办法,最后只得召林枫回去,与林枫一同回去的还有他的两名得力手下,这一切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接替林枫的人叫周朝忠,是宰相的儿子。
林枫接旨后,看着神气活现的周朝忠,笑道“周丞相果然是举贤不避亲呐,也好,这里的一切就有劳周将军了。”
周朝忠笑道“好说,精忠报国方是男儿本色,王爷放心,末将一定马革裹尸,将雁城一举拿下。”
林枫笑道“周将军即有此心,雁城指日可待。”
林枫心中有数,周朝忠的确是一员虎将,可惜,和程远的机智百出比,到底相去甚远。他即来了这里,立功心切,倒有九成要落入程远的圈套。这也没什么不好,周朝忠是周文政的长子,也是皇长子争夺皇位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如果借程远之手除了他,即可以削弱皇长子的实力,又可以打击他在朝中的气焰,况且,对周文政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倒是一个一举数得的好事。
于是林枫不急不慢的回京赴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