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一
天渐渐放亮,程远晃晃手中的酒瓶,将剩下的酒一饮而尽。昨夜听雨轩的琴声响了一夜,他便坐在屋顶上听了一夜,景明公主派人送了一小坛酒过来,他就微微笑着,边喝着酒边轻轻和着远远的琴声。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起初也不过是“采芑”之类的曲子,程远知道景明愿他早日凯旋而归,天色将明时,琴声却停了,良久,才重又响起,却是那首“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程远想着,景明此时脸一定是红了,又想她如花笑靥,觉得心中一暖。过了一会儿,他纵身从屋顶上跳下来。今日是出征的日子,皇上亲自为他送行,自是不能怠慢。
骑在马上,程远看到景明站在皇帝身后,晚秋已略有些寒意,她在明黄色的袍子外裹着一件大红的披风,当真英姿飒爽,皇上说什么,程远也不过听了个大概,料想也不过是些鼓舞士气的话,他知道,这一次出征时许胜不许败的,若败了,雁城关失守,卫国势必乘胜追击,平沙一马平川,难守易攻,到时候,江山即使可保,也必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正想着,却见景明和皇上低声说了些什么,皇帝点点头,景明微微一笑,从城上走了下来,她走的不及,长长的披风轻轻扬起,甚是动人。景明走到程远马前,程远早从马上跳了下来,景明微笑道“景明在此为诸位饯行,愿我军将士早日凯旋而归,驱除外虏,保家卫国。”她声音并不大,但三军肃穆,自然听得清晰,待她说完,便一同大喊“驱除外虏,保家卫国”。
景明微笑着从丫鬟手中接过一碗酒,大声道“景明在此敬各位。”她一仰头,将酒喝了下去,那酒甚是辛辣,她刚喝下去,脸就红了,程远有些不舍,见托盘中还有一碗,知道是留给他的,也赶紧取过来,大声道“程远代三军将士谢过公主。”也将酒一饮而尽,又道“驱除外虏,保家卫国”,他微微运气,将这一声远远送出去,仿若在整个京城回荡,三军士气又是一振,也随即喊了起来,声音绵绵不断,响彻整个京城。景明见状,低声道“景明日夜盼君早日归来。”她话未说完,脸却更红了,然后,转身离开,程远看着她的背影,一时失神,连忙略定定神,率军出城。
还没到雁城,程远骑在马上听见有人在远处喊他,催马上前一看,果然是李瑞,李瑞是镇守雁城的元帅,官阶还在程远之上,但他二人平时关系甚好,倒也不分大小,只是李瑞年纪比程远长了很多,因此程远平时只叫他大哥。
“李大哥,你怎么来了?”
“程老弟来了,我自然得来迎接。听小六子说,你还有份厚礼给我。”
程远微微一笑道“他嘴倒快。也算不得厚礼,大哥往后看看便知道了。”
李瑞举目观看,然后笑道“程老弟,真是难为你了。”
浩浩荡荡的骑兵从远处缓缓行来。
李瑞笑道“我本以为你这段时间是在京城好生养伤,你到没闲着,只是,也别光想着打仗,弄坏了身体可不是闹着玩的。”
程远笑道“大哥放心,我自然省得。”
李瑞看着渐行渐近的骑兵,难掩心中的喜悦又道“这可真是一份厚礼。”
程远道“不值什么,我这还有份礼,只怕李大哥更喜欢。”
李瑞好奇道“还有什么能让我更喜欢?”
程远道“三十年的千金秋。”
李瑞大喜道“你从何处得来的?”
程远道“兄弟自然有办法。不知大哥觉得这份礼物可好?”
李瑞道“知我者,兄弟也。你这份礼物当真是千金不换的。正好,今晚你的接风宴上,我到要好好尝尝这三十年的千金秋。”
程远笑道“好,就听大哥的。”
当夜,城中一片欢声笑语,程远领着一队人悄悄出城。李瑞看着手中的酒坛子说“等你回来,我们兄弟再开怀畅饮。”
所有人都以为程远刚刚到达,今夜是一定要休整队伍的,连李瑞也是这么以为的,于是程远说,既然每个人都这么以为,那我们就送卫国将领一个惊喜吧。其实程远一直是一个懒散的人,也不愿意给人惊喜,可是,如果是为了景明,一切自然不同了。
程远只带了一小队人马,人不多,却都是精兵强将,他们兵分两路,程远带人直捣帅营,另一队人却趁乱绕到后面去烧粮草。
月色很好,清冷中仿佛透着幽香。程远抬头看了看月亮,猜想景明此时是不是也在看着月亮。他不知道,现在的确有一个人也在看着月亮,这个人就是卫国的靖北王林枫。
从某种程度上说林枫不是一个勤快的人,他贵为皇子,母亲又是当今皇后,按说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之一,可是他完全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太子宅心仁厚,乃天下苍生之福。熟悉他的人知道,对林枫来说,皇上政务繁忙,又有一群文臣整日盯着,半点放肆不得,一不小心还要留下一个昏君的骂名,倒不如做个太平王爷舒服。当然,有一点林枫是懂得的,要想当个太平王爷,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此刻的投资还是重要的。
当今太子与林枫同为皇后所出,且皇后只有这两个儿子,兄弟二人自然亲厚,若太子能够顺利即位,林枫这个太平王爷的梦想自然一帆风顺,不过让他二人不敢掉以轻心的是,太子虽为皇后所生,却非长子,而这位皇长子的生母周贵妃是当朝宰相侄女,背后势力自然也不容小暌,如今虽太子已立,但朝堂之上,关于长幼有序之说仍不时响起,皇上似乎也是犹豫不决。因此,林枫只好不辞辛苦,名义上承担了侵略燕国的任务,实则是为了掌握兵权,以应不测。
与燕守军有来有往,也打了两年了,双方互有输赢道也算是旗鼓相当,其实,若论实力,卫国略胜一筹,但林枫的本意并不是要拿下燕氏江山,因此一年当中倒有大半时间林枫是不开战的,颇有点驻守的味道,偶尔的较量在林枫看来不过是活动活动筋骨,顺带练兵。他心里明白,战争对于两国来说意义是不同的,燕是保家卫国,而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皇帝的欲望。皇帝对于权力的欲望他可以理解,却不能苟同,只为了一个人的欲望就拿老百姓的生命作赌注,实在是一件很无聊的事,而且还要麻烦到他,这让他多少有些不满,林枫从本质上讲,不算是一个纯良的人,而出生于皇家,让他对人命也并不十分看重,但作为侵略者,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他不是个勤快的人,因此,在这两年中,双方死伤的人数并不多。
林枫此时正看着月亮发呆,他有些思念京城的歌舞升平了。
就在此时,他听到外面乱了起来。
然后,他拿着剑缓缓走出了营帐。
林枫的武功很高,但基本上他是一个不喜欢亲自动手的人,他只是站在营帐外,镇静的指挥手下人应战,并迅速增派人手保护粮草。他唯一不理解的是,程远千里迢迢赶到这里,为什么不好好休息一下,反而要生出许多事端来。
林枫是知道程远的,他知道他是个少年将军,知道这一年来在军中主持大局的应该是他,在程远没来之前,林枫是有些寂寞的,李瑞是一员猛将,却没有什么谋略,因此他在林枫手上吃了不少亏,林枫却觉得这仗打起来未免无聊了些,直到一年前,程远的到来,才有重新唤起了林枫的兴趣。
程远的打法与李瑞截然不同,他是少年心性,打起仗来创意十足,令人十分惊喜,林枫与他在战场上也算得上是棋逢对手,过招拆招,在林枫看来也是一种乐趣。不过让他失望的是,程远本人似乎并不把这看作为一种乐趣,他打起仗来比较拼命,所以常常受伤,两个月前,程远在又一次负伤后回了京城,这让林枫觉得有些寂寞。他本想拿出君子风度,等程远好了再与他一决胜负,谁知道皇上又下命令,令他大举进攻,父命难违,皇命更加不能违,林枫也只好行小人之举,趁人之危。谁知道,程远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还如此活跃。
林枫站在营帐外看着奋力厮杀的程远。他二人交手已经快一年了,但林枫其实并没有真切的看到过程远。林枫出于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很少在两军之中抛头露面,他更倾向于运筹帷幄之中,而不是像程远那样事事身先士卒。
程远也不恋战,当他看到后营火光冲天时,立即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在撤退之前程远刚好看到了那迎风招展的帅旗。程远眯了眯眼睛,然后,搭弓,放箭,帅旗应声而到,月色下程远微微笑了,然后转身纵马而去。
林枫良久未动,既没有派人追赶,也没有注意到倒下的帅旗,他只看到月色下那员小将骄傲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