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夜晚的触感 ...

  •   特教学校的艺术教室里,弥漫着栀子花染料的清香。许晚棠蹲在小雨面前,轻轻将一块靛蓝色的布料放在她手中。

      “今天我们要试试用不同材质的布料作画。”许晚棠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孩子们专注的触摸。

      小雨的指尖细细抚过布料纹理,忽然抬起头:“许老师,蓝色是不是就像游泳池里的水?”

      许晚棠微微一怔:“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水是凉的,滑滑的。”小雨的手指继续在布料上移动,“这块布摸起来也是凉凉的,滑滑的。”

      旁边的志愿者小陈惊讶地睁大眼睛。许晚棠对她摇摇头,示意不要打扰孩子的联想。

      “那你要不要试试用这块‘游泳池’来作画?”许晚棠引导着小雨的手,触摸旁边准备好的特殊画纸——那是用不同粗糙度的砂纸拼接而成的触觉画板。

      小雨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她小心翼翼地将布料蘸上栀子花染料,然后在砂纸上轻轻按压。当布料与粗糙的砂纸表面接触时,产生了独特的纹理效果。

      “我感觉到啦!”小雨兴奋地说,“蓝色在跳舞!”

      许晚棠的心轻轻一震。她突然想起白青泠曾经说过的话:“触觉是最直接的诗意表达。”

      课程结束后,许晚棠特意留了下来。她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拿出素描本记录今天的发现。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雨声敲打着玻璃,像是自然的伴奏。

      手机震动,是白青泠发来的消息:「灵羽今天有大雾,整个校园像浸在牛奶里。突然想到,雾的触感是不是很像你上次说的那种丝绸的质感?」

      许晚棠微笑着回复:「今天小雨说蓝色像游泳池的水,因为都是凉凉的、滑滑的。孩子们总能给出最诗意的联想。」

      几乎立刻,视频通话的请求就来了。屏幕那头,白青泠站在一个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乳白色的浓雾。

      “给我详细说说。”白青泠的眼睛闪着光,手里已经拿着笔记本。

      许晚棠详细描述了今天的课程,特别是小雨对颜色的触觉联想。白青泠边听边记,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这印证了多重感官联觉的理论。”白青泠兴奋地说,“我最近在读的一篇论文正好提到这个。等等,我发给你。”

      文件传输的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移动。许晚棠看着窗外的雨,忽然说:“要是你在就好了,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你的触觉书设计。”

      白青泠沉默了片刻,声音轻柔下来:“我也希望能在那里。不过你现在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视频通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白青泠那边的晨钟响起。挂断电话后,许晚棠继续在教室里整理今天的观察笔记。她决定为每个孩子建立一份触觉档案,记录他们对不同材质的独特感知。

      几天后,许晚棠在课堂上引入了一种新的材料——用罗望子果制作的天然胶质。这种胶质冷却后会形成富有弹性的薄膜,可以添加不同的植物染料改变颜色。

      “这是什么呀?”一个叫小杰的男孩好奇地用手指戳了戳胶质表面。

      “试试看,告诉我它像什么。”许晚棠鼓励道。

      小杰小心翼翼地触摸着橙黄色的胶质,忽然笑起来:“像果冻!但是是太阳味道的果冻!” 旁边的孩子纷纷伸手尝试,教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我的是月亮味道的!”一个女孩摸着淡蓝色的胶质说,“凉凉的,软软的。”

      “我的像草地!”另一个男孩摸着绿色胶质说,“有点粗糙,但是很舒服。”

      许晚棠赶紧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描述。她注意到小雨独自坐在角落,专注地摸着一种深紫色的胶质,表情若有所思。

      “小雨,你感觉到了什么?”许晚棠轻声问。

      小雨抬起头,脸上带着困惑:“像夜晚……但是夜晚应该是什么感觉呢?”

      这个问题让许晚棠愣住了。课后,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小雨理解“夜晚的触感”。她想起白青泠曾经设计过一系列表现时间感的触觉样本,立即给她发了消息。

      令她意外的是,白青泠直接打来了电话:“我正好在做相关研究。灵羽这边有个触觉实验室,专门研究如何通过材质表现抽象概念。”

      视频那头,白青泠展示了一系列复杂的材质样本:“你看,我们用不同粗糙度的砂纸表现时间流逝,用温度变化表现昼夜更替……”

      两人讨论到深夜,设计出了一套帮助视障儿童理解时间概念的触觉教具。许晚棠负责制作样本,白青泠则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周末,许晚棠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尝试制作这些特殊的触觉教具。知灵和薏柔寄来的资料派上了大用场,里面有很多关于传统工艺的记载,为她提供了灵感。

      周一,当许晚棠带着新教具来到特教学校时,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

      “今天我们要感受时间。”许晚棠展示着教具——一套用不同材质制作的圆盘,每个圆盘代表一天中的不同时辰。

      小雨小心翼翼地触摸代表夜晚的深蓝色圆盘。圆盘表面覆盖着天鹅绒般柔软的材质,里面嵌着微小的玻璃珠,模拟星空的感觉。

      “我知道了……”小雨轻声说,“夜晚是柔软的,但是有星星在闪烁。” 她的手指在圆盘上轻轻移动,仿佛真的在触摸夜空。

      许晚棠的眼眶微微发热。她悄悄录下这段视频,发给白青泠:

      「你的设计成功了。小雨说夜晚是柔软的,但有星星在闪烁。」

      几分钟后,白青泠回复了一长段语音,声音有些哽咽:“这是我听过最美好的反馈。告诉小雨,她的描述给了我新的灵感,我要为她的诗意的感知设计一本特别的触觉书。”

      随语音发来的,还有一张设计草图——一本以“夜晚的触感”为主题的触觉书设计初稿。

      接下来的日子里,许晚棠和白青泠保持着这种跨国的合作模式。白青泠在灵羽学习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设计触觉教具;许晚棠则在江市进行实践,根据孩子们的反馈不断调整设计。

      有时深夜视频时,许晚棠会发现白青泠眼下的阴影又深了一些,但她眼中的光芒却越来越亮。

      “我又发现了一篇很重要的论文,”有一次白青泠兴奋地说,“关于触觉记忆的形成机制。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小雨对材质的感知那么敏锐。”

      许晚棠看着她专注的样子,忍不住说:“你别总是熬夜,黑眼圈都快比眼镜还大了。”

      白青泠下意识摸了摸眼角:“我没戴眼镜啊。”

      “比喻,这是比喻。”许晚棠笑道,“总之要按时休息。”

      一个雨天的下午,许晚棠正在整理孩子们的作品,小雨突然拉着她的衣角:“许老师,我能摸摸你的脸吗?”

      许晚棠愣了一下,然后蹲下身:“当然可以。”

      小雨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额头、眉毛、眼睛、鼻子,最后停留在嘴角:“许老师在笑。”

      “你怎么知道?” “因为嘴角是向上翘的,像彩虹一样。”

      小雨认真地说,“开心的感觉就像彩虹,有很多颜色,但是很柔软。”

      许晚棠紧紧抱住小雨,泪水无声滑落。那一刻,她深刻地理解了艺术教育的意义——不是教会技巧,而是打开感知的通道。

      晚上,她把这段经历告诉白青泠。视频那头,白青泠沉默了很久,才轻声说:“有时候我觉得,不是我们在教孩子们,而是她们在教我们重新认识世界。”

      两人一直聊到凌晨,计划着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挂断视频后,许晚棠毫无睡意。她打开素描本,开始设计一个新的触觉艺术项目——“感知的彩虹”。

      晨光熹微时,项目草案已经初步完成。她拍下照片发给白青泠,附言:

      「灵感来自小雨。她说开心就像彩虹,有很多颜色但是很柔软。我想做一个让所有孩子都能触摸到‘情感色彩’的项目。」

      很快,回复来了:「太棒了!我正好在灵羽的图书馆找到一些相关文献,已经扫描发给你了。另外,我设计了一套表现情感色彩的触觉样本,明天寄出。」

      许晚棠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充满了一种奇妙的充实感。虽然白青泠远在七个小时时差之外的灵羽,但她们却通过这种方式,共同触摸着同一个梦想。

      她想起白青泠离开前说的话:“有些联结,能够跨越千山万水。”

      而现在,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联结的力量——不仅在她们之间,更在她们与这些孩子之间,在这些孩子与世界之间。

      新的一天开始,许晚棠带着新的教案走向特教学校。她知道,在那里,又会有新的诗意感知等待被发现,新的触觉色彩等待被触摸。

      而远在灵羽的白青泠,也正在为同样的目标努力着。虽然相隔万里,但她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增添更多的触觉色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