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跟踪静瑶的不速之客 ...

  •   她渐渐长大,这期间也发生过一些事。
      有一段时间,放学后她总觉着有人跟踪自已。因为学校离外婆家并不远,那时放学她是和同学结伴走回外婆家去的。开始以为只是巧合同路,可是天天如此,就不由得使人生疑。那人也不走近,只远远看她。远看去,也只看得出是一个瘦长的中年男子,并看不清眉眼。那时她虽然年纪尚小,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已的身世,心理就不免比其他孩子更敏感早熟一些。接连几日发现有人跟踪自已,她开始有些害怕,可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会不会和自已的身世有关。难道是她的亲生父母来找她了?连着几天,她心里惴惴不安,吃饭也没了胃口,对着母亲,几次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没有对母亲提起。
      她说不清楚为什么要对母亲守口如瓶,母亲这么疼她,爱她,她却不愿意向母亲吐露心事?其实她也并不是想瞒她,只是不忍心,母亲当她亲生的女儿来疼爱,她宁可让母亲认为被领来时懵懵懂懂,她不想与母亲有任何隔阂,也正因此才不想捅破这层纸。谁会想到,小小年纪的她,此时心里有多少心事。她与外婆同睡,晚上翻来覆去,外婆只当她脾胃不和,特意和她母亲一起带着她去看中医。她喝了一个月苦口的中药。
      这些天,她觉得自已魂不守舍,跟踪她的这人,是她的亲生父亲吗?那么他是想认回她?她要不要跟他回去?她自已的家,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她母亲长什么样?也像她现在的母亲这样温柔吗?她要是跟着亲生父亲回去了,是不是再也见不到现在的母亲了?
      她一想到要跟何雅若分离,小小的心里,顿时生出万分的痛苦来。正当她为此忧心忡忡,坐立不安时,跟踪她的那个中年男子,却从某天以后,没有再出现过。难道是她想错了,还是她的亲生父母犹豫了几天,又不想来认她了?他们终究还是不要她。她心里隐隐的失落与愁怅,却同时又长舒了一口气,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外婆与母亲见她脸色又红润起来,晚上也睡得香甜,只道是那老中医果然名不虚传,医术高明。
      小学三年级,母亲参加了一场同学会,没带弟弟恩泽,却带着她同去。母亲的同学并不知情,再加上她长得和母亲相像,都以为她就是何雅若的亲生女儿。母亲似乎是有意带她坐在一位气质文雅的阿姨身边。看得出来,这阿姨与母亲特别要好,更是表现出对她的十分喜爱。
      只听她母亲笑着道:瑶瑶,快来拜师,你徐阿姨可是个有名的书法家哦。
      从此以后,一周两次,她母亲风雨无阻,带她去找徐阿姨上课。徐阿姨也同时教别的孩子,见她小小年纪,便很能静得下心来,一笔一画,又极认真,更是欢喜。教她自然比教其他孩子更为用心。
      也许是因为知道自已的身世,俞静瑶无论从哪方面,都是个懂事而努力的孩子。学习成绩,始终在班级名列前茅。学习书法,刻苦又有天赋。何雅若很为女儿自豪。可是俞君杰显然是不待见女儿的。领养来的女儿,养大已经算仁至义尽,花这么多心力去培养,又何必呢?何雅若越是对女儿疼爱,他越看不惯。好在何雅若只在周末带女儿回家,这期间她在家,俞君杰与他母亲也不至于对俞静瑶太恶劣。但俞静瑶自小敏感,怎会感知不到。在这个家里,她总觉得不在自,可是只要能和母亲在一起,再不自在,她也愿意。
      当然,俞君杰与何雅若的矛盾岂止养女俞静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加剧着两人的裂痕。何雅若早已看穿了俞君要自私狭隘的真实面目,但是又有几人能有足够的勇气去打破生活的桎梏呢。但生活虽能继续,对他的鄙夷却越来越难以抑制。
      她对他足够的了解。当他有意无意清嗓子的时候,说明他当下的心情不错。当然,多半是别人迁就了他,使他的心理上得到了满足。但是他的心情向来是多变的。只要稍不合意,这个心情就变了。这个心情直观地反映到了他的脸上。世上的笑脸千百种,但实在很难形容他的。用皮笑肉不笑来形容也还不贴切,嘴角往一边一撇,眼睛轻飘不屑地向上瞟来瞟去,继而嘴巴戏谑着半咧,嘴里还带说唱,总使身边的人觉得瘆得慌。
      家里有孩子在,何雅若总想尽量使气氛和谐自然一些,有话没话地找些话来说。可是实在是没法聊下去,任何事,都能引起他的冷嘲热讽。何雅若工作上越有起色,他越是要打压她,恨不得把她和她的单位贬得一文不值,只能使人兴味索然。再要聊下去,就只能听他吹牛。大言不惭地谈他的“项目”,明明不见他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可侃侃而谈起来仿佛他是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了不得的人物。
      既然话不投机,如果要使气氛融洽,那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他脸色,奉承他。可是,要奉承,也得有可奉承之处。他不承担两个孩子的开销,静瑶自不必说,就是亲儿子恩泽,他也不想拿出钱来。当然,俞君杰自有他的盘算。何雅若既然不把钱交由他来,那就把她的钱都榨出来。而且用处最好都在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就像结婚时买房,本来何雅若提出她也出一部分钱,但他却说,他来买房付首付,何雅若出钱装修。何雅若当初并没有多想,可是后来就明白了。装修不装修的无关紧要,买房子的钱是谁出的,房子就是谁的。后面吵起架来,他很趾高气昂,房子是他一个人的。
      何雅若的收入不低,可是两个孩子,加上家里的开销,也已使她有些沉重。越沉重,她对俞君杰也就越失望,当俞君杰得意于自已的好算盘时,何雅若早已在心底里鄙夷了他。
      一个家庭里,一个男人既不承担家庭的重担,又不能给予对方精神上的抚慰,却想有他崇高的家庭地位,那一定是在痴人说梦。不需说,孩子们也看得一清二楚,俞静瑶本来就不与他十分亲近,自从有了恩泽以后,父女之间本来不多的亲热又消退了一大半。俞君杰言语中,时不时让俞静瑶觉得自已是这个家庭的累赘,连弟弟恩泽的开销尚且不肯拿出,何况是她的。恩泽虽然小,但也看出凡是需要掏钱的地方,父亲都推到母亲头上,于是渐渐也不再缠磨他。可是他又担心儿子不跟他亲,时常要去儿子那里表现他的父爱。明明孩子已经睡下,还要过去给他掖掖被角,嘱咐他赶紧睡着。可是明明孩子本来已经就在半睡半醒之际,被父亲的这一关爱又不得不清醒过来,因为父亲问他话,他得答啊,不答又是一番闹腾,说这孩子白眼狼,没良心,让他心寒。
      更使何雅若厌烦的是他的酗酒。每每外面出去吃饭,十有八九醉酒而归,他可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扯着嗓子把全家老小吵醒。母亲自然是心疼儿子的,仿佛儿子是为了应酬生意,不得不如此。可何雅若再清楚不过,他应酬的只不过是些吹牛扯皮的狐朋狗友。他总吹嘘自已有多少个两肋插刀的朋友,何雅若却也实在想不出这其中的哪一位可以算得上。她也可以想像,他与朋友出去吃饭,多半都是别人掏的腰包,要他自觉自愿付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可气又可笑的是,每回喝醉回家,他总要挑衅着说一些要和何雅若离婚之类不着边际的话,可是第二天醒来,却若无其事,绝口不提。
      生活过得有些麻木不仁,好在她也不只有生活。只要走出了家门,她那压抑的心情就会敞亮许多。她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学校刚毕业那年,正碰着远房表哥进出口业务做得风声水起,要招个助手,于是她跟着表哥进了这家当地有名的贸易公司。公司的老总姓谢,是本地知名的企业家。在80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一家不错的事业单位,可不甘寂寞,去了国外留学。学成回来后尝试创业。敏锐的商业头脑,又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机,像神话一般将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公司发展成当地数一数二的招牌企业。
      表哥是一个部门的经理,她是他的助理。她本来就聪慧,学东西也快,很快就在这家公司站稳了脚跟,成了表哥的得力助手。后来谢总调任到总公司当一把手,她的表哥成了谢总的接班人。这是后话。
      能进这家公司当然是幸运的。公司的待遇相当好。这当然也是当初俞君杰会看上她的一大原因。而于她而言,工作也不仅是工作,也成了她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在这里,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生机蓬勃的朝气,她喜欢这种气氛,说实话,与其呆在家里,她倒宁可在公司里忙活。
      对于一地鸡毛的生活,何雅若渐渐也习以为常,说到底,就算真离婚,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可是一个人若不是坏到无可救药,总多少有些好的地方。他很享受于在家里掌勺,虽然菜色做得也不怎么样,可是家里多少总还有些烟火气。而她,也没有成为一个围着灶台转的黄脸婆。可是每每稍有些家庭温暖的气息,又禁不住他的急脾气,骂骂咧咧,恶毒诅咒,使这一切烟消云散。何雅若只不过是为着静瑶,特别是恩泽有一个完整的家。但心底里却不免对眼前的生活灰心失望,也只好把情感寄托在一双儿女身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