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食堂门外打油香  ...
            
                 
                
                    - 
                          张少将嗓音低沉浑厚,清冽透彻,一篇亦古亦今的文章诵读下来,抑扬顿挫,掷地有声,力道尽现。“这位同学,你以为,如何强国,如何实现民族之复兴?”“外敌当前,全天下中华儿女必舍生忘死,共攘外寇,齐心合力,收复疆土,并联合国际同盟之力量,以清世界人民之公敌,共创全球和平之新局面。随后,当索赔款,筹善金,以修缮都城,休养人民,整顿治安,建民主,自由,法制之邦。内沿袭千年之文艺礼教,外融汇百国之律制科技,强军事,重教育,兴实业,利经济,安民生,内抚外谐,届时,朝野内外,各司其职,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举国上下,知难而进,博观约取,居安思危,韬光隐晦,长此以往,我中华必昌盛繁荣,再展其大国之风范。”张少将见其方及豆蔻,却已有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再环顾而望,见那一双双热忱而明亮的眼睛,不禁感慨万分,有此后辈,前人何忧?继此栋梁,家国何患?
 
 从第二天开始,新生们便正式开始其紧张而忙碌的军校生涯,作为入伍生,每周四十八小时的军事学教授课里已经囊括了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共计九门科目,而其余时间学生们还将接受教练科目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技术、马术五大类。演习课目,为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演习三大类。务使各学生了解各种阵中勤务及技术原则,以期练成指挥小部队之充分智能为目的。还包含政治党务的教育与训练:其课目约为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项。使学生了解本党主义政策,精悉国内外政治经济情况,以期对于革命能尽忠诚的任务为目的。在第一堂军事学教授课上,张少将即席讲了一番话,而这番话让当时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毕生难忘:“诸位同学,从今天开始你们每天都将接受严酷的训练,你们将必须尽快适应如何在恶劣的气候下和险恶的地域生存与战斗,你们亦将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承受非人的羞辱和压力。你们每个人都有三天的时间退出黄埔而免受军法处置,三天之后,你们便再也没有权利后悔或是逃避,无论在军训中还是实战中,临阵脱逃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你的战友和长官都会毫不犹豫的将你击毙,而你则将死于永远无法淡去的奇耻大辱。我现在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你们中的一些人肯定会死,但是我的职责之一便是尽可能的保护你们,最大幅度的降低你们的伤亡率。这个世界上最丑陋的东西就是战争,而最恐怖的地方就是战场,任何一次细微的失误判断都有可能让你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勇敢沉着的战士生存下来的几率也越大,而最勇敢沉着的军队取胜的把握也越大,所以你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培养成不畏死,不枉死,置于死地而亦能复生的军人。我希望所有阵地上一层层覆盖的是日军的尸体,希望所有城池上一面面飘扬的是我军的军旗,更希望不久之后,我们再次齐聚一堂,在座的诸位都已是凯旋归来的英雄,而不是埋骨青山的烈士。这三天里,不能吃苦的和怕死的可以晚上到我办公室来,我亲自替你们安排返乡的车票。”他的语调十分平静和缓,仿佛只是在陈述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一般,只是桃叶在那双炯炯有神的朗目中捕捉到了饱经风霜的痕迹.
 第一周的训练仿佛刻意考验学子们的意志一般,残忍得近乎野蛮,食堂外外不知何时被人贴上了一首粗鄙滑稽的打油诗:“ 黄埔训练真是好,摸黑起早就开跑。扛枪扛炮扛弹药,翻山越岭穿铁道。二两馒头就算多,三十公里还嫌少。俯卧撑曲臂三百余,□□跳弹腿半米高。窜完绳索溜圆木,跃过断壁滚泥沼。打靶打得手乱颤,挖坑挖得嘴起泡。明月清风武冈夜,你站岗来我放哨。莲花池畔静静立,睡觉?呸!咬一身包。若是有谁敢偷懒,一桶冰水从头浇。”字如其文,倒也写的游龙惊凤 ,只是有些浮佻。来来往往的师生无数,毕竟有好奇的,伸长了脖子聚在下面轻声念,换来些许会心的笑容,只是教官们的反应竟是出乎意料的一致,或步履匆匆,或长提亭信步,都采取了漠然无视的态度,并没有想像中的雷霆之怒,或冠冕堂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