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若有青山常见处 应是吾心最绿芜 ...
-
“姜芊,你看看你写的这破诗,哪里好?”
一大清早,苏燕和姜芊二人就在昨夜临时住下的废弃草屋吵了起来。
其余两人,都一脸无奈地看着他们吵,劝也不敢劝,劝也劝不动。
司捻早就被姜芊派出去打探,如今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邱舍还算个会说话的,但他被姜芊赶出去买早膳了。
要是他俩在,说不定还能劝劝。
孟桃和杨驰嘛……根本插不上话……
“我说你们这些人,一天天的那么纠结个韵脚做什么?”
姜芊手上提着一支破烂毛笔,这是她早晨偶然在屋子里拾到的,于是兴致勃勃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首小诗。
“晓看天地间,丝雨淡如绵。不识人间愁,直向南山去。”
苏燕正巧刚好见她在提笔写字,便上前一探究竟。
司府出来的公子对诗句的理解自然比姜芊一个自学的厉害,马上就指出其中的不足。
“你这前两句倒押了韵,这后两句……”
“还有啊根本不对仗……”
“这个平仄也是……”
姜芊一开始还听得频频点头,直到苏燕一说就停不下来,恨不得把纸都挑出错来。
“你看你这个字,不能把笔锋写好一点吗?”
“这个破毛笔头……”
“这纸张粗糙的,像那八九十岁的老太婆的皱皮……”
姜芊出声打断:“停!你说的有理是有理,但我看来,韵脚没有那么重要,写诗嘛,把自己想表达的诗意写出来不就好了?”
苏燕一听便急了,连忙反驳道:“从古至今,哪位大家不是诗韵与诗意并存?你看看你写的这些,能入目吗?”
姜芊被苏燕说的话气到,一把将笔置于桌上,将手伸到身后一圈一圈地缠弄起发带,气势不能输。
她抬头,一副不服的样子盯着苏燕,大声道:“我又不是什么名人,你对我如此严苛做什么?你要看不惯我写的,怎么不自己写?”
“哎我说你……”
二人就这么一直吵,恨不得吵到天昏地暗,那争吵的声音,惊得林子里的鸟听了都得飞跑。
这时,“吱呀”一声,破小的木门缓缓打开。
邱舍站在门前,拎着一篮馒头,一脸茫然地看着面前喧闹的场景。
苏燕和姜芊一齐朝他那边看了一眼,随后满不在意地接着吵了起来。
杨驰见此,马上放下了让邱舍来劝劝他们的打算,上前迎接的步伐也变得缓慢起来。
邱舍将篮子递过去,小声问道:“他俩这是吵什么呢?”
杨驰大口吃着馒头,不忘递一个给孟桃,嘴里吧唧吧唧地道:“唉,反正我看你也劝不了他俩,咱就边吃馒头边看戏好了,看着看着就明白了嗷。”
邱舍接受得很快,便和杨驰闲聊起来:“咱这大哥也是,自己那诗写的也没多好,还对小师妹评头论足的。”
杨驰对诗词一窍不通,自然看不出谁好谁坏,便问道:“来,咱三投个票,谁写得好?”
孟桃柔柔地发话道:“我投恩人。”
邱舍见孟桃毫不犹豫地投票,便笑了:“我也背叛一下大哥,我投小师妹。”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苏燕听见了,杨驰正要跟票,便被苏燕狠狠瞪了一眼,只好把话咽回去了。
下一刻,木门又开了。
看见司捻进来的身影,杨驰泪都要掉下来了,救星啊!
姜芊先看见司捻,她吵得嘴皮都干了,终于有人可以让这个烦人的大师兄闭嘴了。
她一副有靠山的自信样,道:“来来来,司捻来了,让你家大小姐给你写一首完美的诗去!”
苏燕一时间被噎得说不出话,毕竟司捻写的诗确实比他好,只好不甘心地扭过头去。
司捻走近,扫了一遍那首诗,随即便拿起毛笔,迟疑地问道:“真要我写?”
姜芊愉悦地点点头,道:“那当然,不然我还要跟他对骂一个时辰。”
司捻这才工工整整地在宣纸上写诗,姜芊将头凑近了看,一字一句读道——
“晓看天地间,丝雨淡如绵。”
“层层青山殿,悠悠南山闲。”
“怎么样?大师兄,这下你再挑错呀?”
苏燕却道:“司捻,这前两句怎么不改?”
闻言,司捻正要收笔的手顿了一顿,笔尖在纸上晕染出一片墨迹,清冷的声音响起:“写得好,就不改。”
姜芊马上得意忘形地朝苏燕挑挑眉,好像下一秒身后就要长出尾巴跟着摇起来了。
苏燕这时倒是端起了大师兄的架子,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也不像之前那般幼稚和自己的小师妹斗嘴,倒是转念一想:“我怎么记得在京城,她还是个带着深仇大恨来复仇的女侠杀手呢?”
忽然之间,一道白影划过姜芊眼前,她眼疾手快地接住那东西,就听邱舍道:“快吃吧,再不吃馒头都邦邦硬。”
姜芊啃着馒头,嘴里发甜,问道:“司捻,前面是宋州吧,有什么不对劲吗?”
司捻站在她旁边低着头,思索了一小会儿才道:“没有。”
姜芊便了然地点点头。
她这几日对司捻是越来越放心,明明嘴上说着有待考量,但心里已然愈发信任司捻了。
然而,从洛城到现在,二人已经相处了好几个日夜,即使司捻已经对她表忠心,她也不能完全信任司捻。
姜芊并不强求性命相托的信任,倒是司捻一直试图打破二人之间这层看不见的屏障,这才渐渐使得二人关系更进一步。
吃完馒头的几人再度踏上了去往前方的路途,临行前,杨驰收拾东西,看见司捻将一张写过字的宣纸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入袖中保存。
他疑惑不解地说:“司捻,那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好带走的?”
司捻眸光微沉,将视线移向自己的衣袖,回答的声音在湿润的空气中闷闷的,叫人辨不清晰:“这是……第一次。”
杨驰显然理解不到司捻的意思,托着下巴想了想,道:“那你还蛮在意我们这个队伍的。”
门外的苏燕和姜芊又讨论起来其它话题,六人就这样在他们的谈话声中上路。
苏燕眺望远处的山峰,那里一片青绿。
刚才输的一点不公平,他不甘道:“姜芊,再比一次,以青山为题,看谁作的诗好,如何?”
山风吹过,衣袂翻飞,姜芊眸中映射着细碎的阳光,发丝飘拂,那张小巧娇俏的脸完完全全地露出。
她正要自信应下时,一直默默跟在身后的司捻却突然上前来,她讶异地看着司捻强硬地将她和苏燕二人分开,挤进中间。
姜芊与苏燕一时之间说不出话。
都这样了,司捻还面无表情地撇开二人的目光,若无其事地看向前方,道:“嗯,继续。”
姜芊觉得司捻莫名可爱,咬了咬唇瓣,尽力憋笑,转移注意力将视线投向茫茫天空下的诗题“青山”,琢磨着自己要写一首什么样的诗。
辽阔碧空下山峦起伏,长风过境,千重绿峰便流动起来,好似千人万人在呼唤呐喊,可谓是气势磅礴,天生神秀。
姜芊沉浸其中,却突然听见一极小的破空声,听起来是支箭,离他们越来越近。
荒山野岭的,哪来的一支孤箭?
她马上转头,见杨驰离那方向最近,命令道:“杨驰,听你身后!”
杨驰反应过来,飞身离去,等再回来,他手中赫然是一支长箭,锋利箭头上插着封卷起的信。
他将其取下,递给姜芊。
姜芊一点点把信纸展开,洁白的纸上仅有几个大字,她一一念道:“宋州城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司捻看着杨驰手中那支箭,若有所思。
那箭通体银白,花纹令人眼花缭乱,细细观察,就能看见华美繁杂的纹路下,隐隐有一颗在阳光下散发亮光的——夜明珠。
这是夜明珠的传讯箭。
她缓缓道:“这是夜明珠的信,那箭是他们专门用于传递讯息的。”
苏燕看着姜芊手中的信纸,开玩笑道:“这么大张纸,就写这几个字,夜明珠改名造纸坊吧。”
姜芊闻言弯了弯眼睫,笑道:“造纸坊的人正在宋州等我们呢。”
“杨驰、司捻,孟桃就交给你们俩保护了。”
“有危险的话,我、苏燕、邱舍三个人先顶上,你们护着孟桃姑娘赶紧藏进城里,千万不要让人发现。”
杨驰听了,提问道:“小师妹,我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那什么,孟姑娘你介意穿男装吗?”
孟桃听了,垂下头思索了许久,才瑟瑟地轻点了头。
姜芊这时用胳膊肘顶了顶一旁的司捻,悄悄道:“司捻,宋州不会也有你的人吧?”
司捻淡淡应道:“我会换男装的。”
姜芊面上一喜,拍了拍司捻的肩,解释道:“这不是怕杨驰一个男子照顾不好孟桃嘛,想来还是司捻你最可靠啦。”
一刻后,除姜芊外的五人都做好了伪装,至于邱舍问为什么姜芊搞特殊。
姜芊胸有成竹地答道:“那当然是让造纸坊的知道,他们要打的人是我喽。”
宋州城门前人来人往,繁华得不似平常。
一看就有鬼。
苏燕调侃道:“来这地方简直跟回到了京城似的。”
姜芊看着司捻三人安然入城,放下心来。
自己则和苏燕邱舍暗中观察,尽力弄清夜明珠的目的。
但是观察下来,她发现夜明珠带着不少武器,警惕地观察着进城的每一个人,动不动就拔剑试探来人。
看来是一定要跟他们打一架了。
既然如此,不如打先手。
“合着城门口就两家是真的商贩啊?”邱舍大惊失色。
苏燕装作痛心地拍了拍邱舍,“三弟,靠你了,你是我们的希望了。”
邱舍愣愣道:“不是大哥做人不能这样的吧?”
苏燕持续洗脑:“没事的,你看你现在这丑样儿,没人认得出来的嗷。”
“你要是打不过也不丢脸,我和小师妹来帮你嘛。”
“你想,你要是打过了,那岂不是一举成名?”
邱舍将求救的目光投向姜芊,姜芊装作没看见转头避开。
邱舍就这样被推向了一条不归路。
邱舍嘴上害怕,但修为还是有的,一上去就掀了一名修士的摊子。
这马上引起所有修士的注意,个个拔剑拔刀围着邱舍,邱舍只一人之力,不多时便落了下风。
正值危机时刻,一把短刀从天而降,直直捅进了其中一人的后背,那修士发出一声惨叫,应声倒下。
众人都看向那把刀,立马有人叫道:“惊秋!是姜芊!抓住她!”
下一刻,另一侧又降下一人,将贴近邱舍的修士一一斩伤,苏燕将邱舍从包围中救出。
姜芊使出百转千回术,远山的叶聚作一团,如同虎视眈眈的巨龙在几名修士周围不停盘旋,吓得他们一动不动。
姜芊缓缓走近,谈判道:“说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我人既然到了这里,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吗?”
就在这时,熟悉的破空声再次响起,姜芊心道:“跟刚才传讯的是同一个人。那声音,在城门上。”
姜芊抬眼看去,城楼上发箭的人带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面具,诡异阴森。
她接住那支传讯箭,信纸上只有二字“入城”。
姜芊依言示意苏燕邱舍收手,停下法术,落叶片片重新飞回山林中。
三人走近城门,就在刚刚迈过门槛的一瞬间,“砰”的一声,厚重的城门重重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