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受害人在眼前 ...

  •   经过十九天的路程后,苏箐终于来到了胤朝的都城——胤都,出发时的高涨情绪在持续赶路的疲惫下和所差无几的风景中消磨殆尽,这一路上苏箐都会在休息的时候去周围转转,或许是走官道的缘故,她看到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和家乡并无太大的差别,人也一样;只有真的踏入胤都城门的那一刻,内心才重燃起莫名的紧张感,她一直都想走近看看胤朝的中心地带,看清身处都城的权贵们是如何权衡取舍、看尽皇权和百姓之间的相互依存。
      苏家的到来对胤都大多数人来说都无关紧要,唯一在乎的苏家嫡长子刚被授予翰林院编修之职不久,不敢随意告假,也缺席了这场无声的入场仪式。
      苏箐没几天就适应了胤都的生活,这里的大部分生活和之前并没什么不同,就是出门的机会少了些,没有相熟的朋友可以约着玩儿,苏箐无聊的时候像往常一样读书写字打发时间,胤都的书可真多,讲什么的都有,苏箐慢慢地沉浸在各种各样的书籍中,再不像之前似的老往外跑;虽然苏箐开始了新的生活模式,可是弟弟苏浜还没有,从前苏箐想出门玩儿的话总会叫上苏浜,两人一起的话更容易得到许可,苏浜除了刚来那两天和三姐一块出去逛过一次后,便再不见三姐找他出去玩儿了,苏浜初来乍到,想去的地方很多,但是父亲忙于公事,自己小娘又没啥话语权,他若经常外出是有点不太方便,以前没发现,自己竟和三姐之间有许多差别之处。
      苏家的氛围较之前清净了许多,父亲以为是家里最小的两个孩子也长大懂事了,还挺欣慰呢!官场上的事情也逐渐理顺,一切都没有朝着父亲担忧的方向发展,苏守珀也逐渐理清了目前朝廷的局势,当朝皇帝宠信宦官郑继明,连奏章都先交由他管理批阅后才呈上,内阁虽仍然把控着朝堂大事,却一直被崇英帝刻意疏远,太子监国未满一年,基本没有任何实权,好在胤朝历来国力雄厚、六部官员也都格尽职守,称得上国泰民安;只是皇帝愈发疏于朝政、内阁辅臣恐宦官当道,已经在明面上互相抗衡;朝局虽变幻莫测,但苏守珀和苏燏都处于边缘位置,倒免去了诸多烦扰。临近中秋,虽没有例假,但父亲有意将家宴举办得隆重些,即是庆中秋佳节,也算是苏家的乔迁之喜,于是宅里的管事儿、丫鬟们都开始忙着置办起来,母亲也吩咐让胤都有名的裁缝铺给家里人都置办新衣服,好不热闹。
      苏箐和两个姐姐一块在母亲院中量了尺寸、选了布料,这两个姐姐都是妾室徐小娘生的,大姐苏荟十八、二姐苏苒十六,都到了待嫁的年龄,本来父亲有意将苏荟许给老家的同僚之子,可徐小娘知道全家要来胤都后不舍得将女儿留在老家,这桩婚事也就没成,这不一直张罗着给女儿在胤都寻个好人家,连衣服都多做了两件。
      “姐姐,听说您的父亲曾是翰林院的侍读,您幼时也曾和父亲在胤都生活过几年,想必再次回到胤都,有不少旧时故友要拜访吧!”徐小娘询问到。
      “我幼时只在胤都待了四年,并不算久,虽有些认识的人,但算不上相熟。”母亲笑了笑:“妹妹可是想打听下胤都有哪些不错的人家?”
      “是啊,我在这儿一个人也不认识,想来还是得找姐姐,若能带着两个孩子到各宅走动露个脸,也好让人瞧见不是!”徐小娘自己着急也没用,很多事儿都得由父亲和母亲出面才行。
      “妹妹不用着急,主君也一并操心着呢,中秋那日,胤都城内会举行各种活动,很多官家子弟都会上街玩乐,到时候你也带俩丫头出门转转。”
      “我也要去!”苏箐插嘴到。
      “好,都去。”母亲想了想说:“等过了中秋,我再慢慢带着她们几个去认识的宅上坐坐。”
      “劳姐姐费心了。”
      “母亲在胤都有认识的人吗?”
      “嗯嗯,也带你去认识些新朋友,看你自从来了胤都后,便极少出门,可是因为没有认识的朋友?”
      “好啊,我也想多出去转转。”
      “到时候可要听话,不能像在家似的没个规矩。”
      “我哪儿不听话了,出去的时候言行举止都很得当,我不过在家里稍微不注意了些。”苏箐反驳道:“我和姐姐一样乖巧讨喜的。”
      “是,小妹越来越有大家闺秀的模样了。”大姐笑着说。
      “哼,我本来就是大家闺秀啊!”
      “是是是。大家闺秀又不全是一个模样。”母亲宠溺地说。
      徐小娘和自己的女儿都不觉得母亲是真的这么认为的:大家闺秀不用都得一个样,她们只觉得这是母亲和我自持甚高、不用低头,若母亲不是正头娘子、我不是嫡女,哪能理所当然地这么想呢,其实她们的想法也没错,我们都知道自己为何能这么活着,只是她们不能去争,我们也不能去让,因为她们争不赢,这世道不允许,而我们也让不起,这世道只让我们比她们好过了一点点,而这一点是不被允许打破的。我们互相看清彼此的处境、默默在既定的规则中谋求最大的利益,互相理解却互不相让,这其中的差异既提醒自己也警告对方。
      大姐二姐只当嫡母在哄小孩儿,也跟着附和,徐小娘却心生不快:是啊,她是嫡出的自然当得起大家闺秀,不论什么样子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从小锦衣玉食、长大了也能找个门当户对的亲事,做什么都顺风顺水的,全然不知道愁苦是什么滋味!哪像自己这般命不好,出身不好、再努力也白搭,就连自己的女儿也总是低人一头!!她只恨自己没能生个儿子,这辈子都没啥指望了,别说是主母张氏了,就连那后来进门的赵氏也压她一头,谁让人家给老爷生了个儿子呢!
      “赵氏呢,她怎么还没带着二少爷过来呢?”徐小娘关切地询问。
      “哦,她身体不适,等咱们这边都量妥了,裁缝师傅再去她院里给量尺寸、选布料。”母亲答到。
      “入秋了,天儿是凉了许多,姐姐也得注意才是。”
      “嗯嗯,你们也是。”
      徐小娘一脸诚恳,可心里分明觉得赵氏就是母凭子贵,连这点小事儿都和自己有如此差别的待遇,她能待在自己屋里等人上门,而自己就得跑过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