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局部幸存者 ...

  •   临近傍晚,苏箐和弟弟苏浜还在校场逗留,今天是两年一度的官家子弟比武试练之日,上至胤都、下至各省府州县,大大小小的试练活动在胤朝上下同步举行,虽然大多数地方的活动都是一群人走过场,但苏箐所参加的这场并不是,苏箐的父亲是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的都指挥佥事,来校场试练的官家子弟大都出自武将世家,他们平日里就勤加练习,只为在今日大显身手。
      “可惜大哥今日没能到场,不能再与傅文延比试一场。”苏浜手上胡乱比划着什么,看向他三姐。
      “得了吧,哥哥哪是傅家少爷的对手,之前哪次比试不是惨败?”苏箐打趣道:“揍你倒是绰绰有余!”。
      “大哥又不是你!难道你就不想大哥一雪前耻吗?”苏浜有些生气地站在苏箐面前。
      “你也不想想,这两年哥哥几乎整日整夜地准备科举考试,本就疏于习武,就算来了只会输得更惨。”苏箐抬手就是一巴掌,拍在弟弟的后脑勺。
      “啊!三姐你老是欺负我。再过两年等我长大了,定要一雪前耻!”苏浜敢怒也敢言,只是脚下忍不住退后了两步。
      苏箐不甚在意,“咱俩只差一岁,你换个借口。”
      苏浜是真的打不过他三姐,只能暗自下决心好好练武。
      苏箐好心提醒到:“再过两年你就得上场比试了,你最好是勤加练习,不然也得像哥哥一样挨揍,到时候你哭也没用啦。”
      “哼!”苏浜打不过也吵不赢,使劲儿揉了揉自己的后脑勺。
      姐弟俩又在帐中坐了会儿,终于等到程敬山,他手中提了两坛酒迈进帐中,“你们不日便要去胤都了,我特意带了两坛菊花酒,一人一坛收好了,日后要是想我了就喝一杯。”
      “你会去胤都看我们吗?”苏箐问程敬山。
      “会的。”
      “说好了,就算你不去,我们也会回来的。”
      “嗯。”
      “我们在家里极少饮酒的,要不咱们在这儿尝一口再回去,反正今日外出。”苏箐跃跃欲试的眼神,丝毫没有离别的伤感。苏浜也想尝一口。
      程敬山故作老成地拒绝了两姐弟:“现在多喝一口,日后岂不是少想我一次,不行!”
      “哈哈,那我会天天想你的!”苏箐忍不住笑了。
      “对,我也会经常想你的。”苏浜说得格外认真,“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程敬山也跟着笑了,谁说离别总是伤感的,年少的他们相信很快彼此就能再见面的。
      “入秋后祖父的身体状况愈发地差了,到时候可能无法出城送你们了。”想到祖父,程敬山的神色又暗了下去,“今日能出门,也是因为需要参加比武试练。”
      “我们看到你比试了,第一次上场感觉如何?”苏浜好奇得很。
      “有些紧张。”
      “不害怕吗?”
      “害怕什么,大家都是点到为止,又不会伤了性命。”
      “怕输啊,输了多丢人呐。”
      “闭嘴吧你,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以为第一是那么好当的!”苏箐又给了弟弟一巴掌,“程爷爷会好起来的,你不要难过。”苏箐拉起程敬山的手,难得这么温柔,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感知到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离别不总是伤感,永别却是,只愿离别之后还有重逢之时。
      程敬山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苏箐的脑袋,“时候不早了,你们也早点回家吧,免得家里人担心。”
      “嗯嗯,是不能再耽搁了,再晚城门也要关了。”苏箐抱起一坛酒,朝弟弟看了眼:“我们走吧。”三个人各自坐上自家的马车,虽一路同行至城门口,却再无片刻言语。
      苏箐的哥哥苏燏在年初殿试成为了新科探花,四个月后父亲苏守珀被调任兵部右侍郎,不知为何,苏守珀对迁调胤都之事显得格外平静,虽说是平级调动,可从地方到中央,怎么看都是升迁的好事儿,只是苏家在都城并无人脉根基,苏守珀并无什么亮眼的政绩,皇上为何会注意到自己呢?若说是因为儿子荣登探花,故而施恩于苏家也不大可能,就算是金科状元也未必能得此恩典啊!苏守珀还没弄清整件事情背后的来龙去脉,便已启程前往胤都。
      苏箐没出过远门,即使一路颠簸,也不影响她兴奋期待的好心情,她和母亲张氏坐在一辆马车里,大多数时间都在和母亲一起读诗经看典籍,母亲从小便同舅舅一块儿由外祖父亲自教导,虽是女子也一样饱读诗书,所以到了苏箐这儿,母亲也是这么教导她的,虽不能上学堂考功名,至少得知书达理。苏箐的外祖父张敬曾是翰林院的侍读,苏箐不曾见过自己的外祖父,但内心对他是充满了敬佩和感激的,在这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她的外祖父显然有了打破时代枷锁的自主思考,虽然这份自主思考的力量和当代主流价值观比起来微不足道,但足以改变自家人的处境,事实上不只是苏箐,不少名门世家的女子都会同男子一样学习读书写字明事理,他们的父辈祖辈也一样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受困于所谓的封建礼教而终身困顿,即便她们终将蹉跎岁月可至少要让她们明白为何如此,虽然她们会和大多数女子一样被那封建礼教约束压迫着,可她们不会被困住,她们是历史洪流中的局部幸存者。这个道理父亲肯定是不明白的,要不是母亲的教导,苏箐一定和她那两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一样只知三从四德、只学相夫教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