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几回伤往事  ...
            
                
                
                    - 
                        
  等办完所有事宜,已经临近中午时分。因为捐了很多香油钱,慧明小师傅便留了月华和静娘在庵堂里用些斋饭。其实也就是一些清粥野菜,清淡的很。
  不过月华却觉得那野菜很爽口,“慧明小师傅,这是什么菜?好吃的紧,能否把做法告诉我?这样哪天想吃的时候,就自己做来试试。”
  慧明笑笑,“小施主也忒客气。这是后山凹里摘的一些茼蒿,嫩叶用来凉拌,茼蒿杆儿就用来清炒。其实做法简单的很,就是把嫩叶挑出来过水洗净,然后把盐、醋、酱油、香油、少量白糖混合拌匀,然后浇在叶子上拌匀。最后再撒些炒熟的白芝麻就是了。这个清炒茼蒿杆儿就更简单了,就是把剩下来的茼蒿嫩杆切段儿,清炒就是了。”
  月华心想,味道之所以如此纯正,主要还是材料纯天然啊。
  “这山上有很多山野菜吗?”月华突然很感兴趣。下午她又不赶时间,说不定可以采摘一些山野菜回家尝鲜。
  “看姑娘应该是个精细人,没想到对山野菜也感兴趣。说起来,现在正是野菜生长的时候,山上田里到处可见茼蒿、麦蒿、荇菜、苦菜、荠菜等,姑娘喜欢的话,回去的时候倒是可以顺路采摘一些。”慧明很热情的说道。
  “小姐,不是一向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吗,说这些野菜有股土腥味。”静娘不解的问道。
  “呃,这个人的口味也是会变的。以前不喜欢的东西,不代表以后不喜欢,以前喜欢的东西,不代表以后会喜欢。我现在就想吃些山野菜。”月华心想,静娘阿,你又在揭我的老底啊。
  “小姐说的话,静娘越来越不懂了,什么喜欢不喜欢不喜欢又喜欢的,绕的慌。不过,小姐若喜欢吃,咱们回去的时候采些就是。”静娘说。
  “好,你快点吃。”月华给静娘夹菜,希望她能少说几句。看到慧明正看着自己,便朝慧明笑了笑,脸上满是无奈。
  饭后,月华又在清水庵里饮了一遭茶,日头西斜的时候才和静娘缓缓地朝山下走去。
  清水庵的泉水果真是名不虚传。因为水好,即便茶叶稍次一些,口感还是很好,回甘绵长,让人回味。
  月华琢磨着,以后是不是弄辆牛车,每天来这儿弄两桶水泡茶做饭用。或者就在清水庵附近结庐而居也不错。当然,她也只是想想而已。
  吹面不寒杨柳风,月华只觉得风吹到自己的脸上都是暖的。一路上,她和静娘采了很多的野菜。有些小草小花,月华不认识就问静娘,着实让静娘得意了一把。
  田头上也有很多挖野菜的人,远远地就会向你打招呼,让月华觉得特别亲切。
  就这样走走停停,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月华和静娘才赶回家。刚进村头,月华就远远地望道崔氏在家门口等待她们,心里顿时被温暖填满。“祖母,我们回来了。”月华打声招呼。
  崔氏“哎”了一声,便没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着,看月华她们一步步走近。
  “祖母,你看我们挖了好多山野菜。”月华打开衣兜给崔氏看,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
  看到那一大包荠菜,崔氏宠你地说,“月儿是越来越能干了,先放家里去,明天咱们包荠菜饺子吃。”
  “好啊,好啊。”月华高兴地附和。
  夜色很快降临,村落也安静下来,只是偶尔会听到谁家的狗叫两声。月华躺在床上和静娘聊着天,可是静娘不一会儿就哈欠连连,不知什么时候睡过去了。月华心想,这丫头今天应该是累着了吧。
  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月光从窗子里射入,月华便披衣起来,打算到中庭看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故乡,怕是她永远都回不去了吧。这么想着,她又禁不住流下泪来。也只有在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她才能放任内心最真实的感情。前尘如梦,有时她也怀疑到底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她现在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隔壁,崔氏的咳嗽声清晰传出,打断了月华的伤春悲秋。月华走到崔氏的门口,轻轻敲门,“祖母,你可是身体不舒服?”
  “呃,是月儿啊,怎么还没睡啊?”崔氏拼力压着咳嗽。
  “祖母,很难受吗?”月华进到崔氏的屋里,摸索着点亮蜡烛,倒了一杯水给崔氏。
  崔氏接过去,喝了两口,便把碗放到一旁的桌子上。“哎,也是老毛病了,每年春天总得咳嗽几天。你快回去歇着吧,祖母这里没事。”
  “祖母,我为什么会生病?我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月华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她是柳家八房嫡出的小姐,父亲现为国子监博士,官位不显但是也算不得低,在文人圈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为什么她没有随父进京,而是被扔到了庄子上,像村姑一样长大?
  她倒不是羡慕那种富贵的生活,而是想要弄明白自己的位置,好早做打算。她可不想倒了一定年龄之后,被当作一颗联姻的棋子草草嫁掉。毕竟这年头,一切都是父母家长之命,女子忒没自主权。
  她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因为不能接受现实,便索性一病两个月。这两个月里,柳家只有二房周嫂子来看过她。那样子,任谁都可以看出不情愿。因为她当时在病中,彼此都没怎么理对方。
  是什么样的事情,让这个标榜诗书礼义的书香之家,弃一个弱女子不顾呢?
  “咳咳……”崔氏抚胸,感叹道,“这一切都是命啊。”
  “祖母,孙女知道,可是孙女心里难受。”月华哽咽。
  “你这孩子从小就要强,偏性子还倔的很。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这一病倒是把性子给磨平了。也算是因祸得福吧,只要性子平了,以后的路也就好走了。”崔氏感慨,可并没有回答月华的问题。
  “祖母……”月华想再问。可是崔氏明显难受的紧,月华也只得放弃了。
  “祖母,明天咱们去镇山找个大夫给开两贴药吧,您这样下去可不成。”月华一边帮崔氏顺气,一边提着建议。
  “我的乖孙女,祖母知道你孝顺,不过还是别费那心了,左右每年不过这几天,过去也就好了。”崔氏笑道,“月儿乖,早些回去睡。有些事情,等你再大些,祖母就全都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