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背景渐远 ...
-
高一下学期,我凭借着长时间的苦读,多亏夏林送来的练习册,所有知识盲点都逐一消解,学业上轻松自如许多。在高一最后一次考试文理分班时,我取得了全校理科第一名的成绩。当我的名字被大声念出时,一种巨大的喜悦瞬间将我包裹,整个身体都轻盈起来。
重新分班后,夏林也和我一同进入了理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从高一实验班考上来的,只有极个别其他班同学能考进来,十分不易。
我为他学习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也为我们又能在一个班级而感到开心和期待。然而,那份在初中时,每一次看到他都会涌起的满怀雀跃,似乎悄然褪色。
我心里隐隐闪过一个念头:他来得,似乎有点迟了。这种迟,仿佛已预示了某种距离的渐生。
班级里六十余名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仅有十名女生。男同学到了高二纷纷长得更高、更加成熟,肩膀变得宽阔,声音也添了磁性,开始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才华——有擅长篮球的校队主力,有精通乐器的文艺骨干,还有能说会道、口才极佳的辩论好手。
在城市上学几年,我已褪去身上的土气。理科班本就少有女生,我因成绩最好,获得了更多关注。也许是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也许是文艺干事的工作让我更多接触同学,突然间似乎全班男女同学都很喜欢和我接近。
我的座位周围,总是围着很多同学,他们有的拿着题目来请教,有的要和我一起办黑板报,有的只是随便聊聊学校的趣事。放学路上,我甚至能远远听到别班的同学说“她就是理科第一名,华晓。别人不及格的物理,她能考满分,太厉害了!”
整个世界,似乎在瞬间对我充满了友善和微笑,让我感到一丝不真实。
我经常收到各种传言暗示:男生似乎绕路刻意经过我的座位,无端让我读他写的作文,主动分享他的故事和思考,有人总是偷偷看着我。这些令我眼花缭乱,不知如何应付。
我依然是不自信的,只觉得自己是个灰姑娘,内心深处总藏着无法抹去的自卑。
可是不知怎的,我竟然不想拒绝他们。或许是虚荣心在作祟,是多年以来累积的敏感焦虑和缺乏安全感,亦或许是为了弥补自己从小缺乏家庭爱护,不知究竟是何缘由,我渴望被关注,想永远沉浸在被人夸奖、捧在手心的氛围中。
初中的时候,夏林在班上是绝对的焦点、最耀眼的存在。他成绩突出、外表出众、自信张扬,班里所有女生都倾心于他,如众星捧月般围绕。然而,在这个男生主导的理科实验班,他一个后期考入的学生,相较于其他扎根实验班的男同学,显得有些普通,不再似从前那般耀眼。
他原本的阳光自信,似乎也被语文老师的刻薄言语一点点消磨。语文老师是个脾气暴躁、嘴巴刻薄的中年男人,他常常用丰富词藻极尽奚落讽刺针同学,尤其针对外班考进实验班的同学。
有一天语文老师让夏林解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含义。他的回答“尊敬自己家老人,也要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家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居然受到了老师史无前例的踩踏和挖苦。
夏林还在站着,老师沉默地瞪着他,仿佛他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他低下头,弓着腰,手紧紧握着笔,不知所措。
“外班来的同学,真不知道你们以前语文是怎么学的,基础太差劲了!根本就不配呆在实验班。”语文老师拿着粉笔,手指着夏林大喊。他的板书那么漂亮,但他的言辞和表情却如此丑恶。
同学们面面相觑,只是听着这些恶言相向,都觉得尴尬极了,个个面红耳赤。而且大家都不觉得回答有任何问题,谁也无法更完美地保住所谓实验班的语文质量。
这些挖苦和恶意,使我的心扑通乱跳、无法平息。
夏林的头越来越低,身体开始不住地摇摆,我看不到他的脸,但我相信那一定饱含泪水。
这些事情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打击一定是很大的。从此,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不再像从前那样积极主动有号召力,周身的光芒也渐渐黯淡下来。
我看着他,心里感到闷闷的疼,却没有机会和勇气去关心他。我坐在最前排,他在后排,而后排那么多男生盯着我,我没法去。
我那时没有意识到光芒逐渐黯淡对他的影响。我沉浸在紧凑的学习和突如其来的关注中,似乎被喧嚣和虚荣蒙蔽了双眼。
他再也没有主动和我说过话,没有给我过练习册,没有再关心过我的学习和我的生活。我虽然习惯了他一直以来的照顾,但是身边出现了更多人纷纷示好,他们围绕着我、问我问题,我并未意识到夏林缺席所带来的落差。
夏林一定知道很多男同学在接近我。他们成绩更好、能说会道,还都特别主动,不断创造机会试探我。
有三个男生都要和我一起画板报,谁都不愿退让。我无法调节,只好答应四人共同办板报。可是他们又总是意见相左,难以推进,我只好让他们轮流参与。我就是这样,根本不会拒绝任何一个人。
我不知道夏林当时是何种难过失落的心情,但他那份不争不抢的沉默,让我至今想来都心头隐隐作痛。
路上相遇,他只是礼貌地匆匆点头示意,没有笑容,目光不再停留,更不会有任何言语。那番客气,仿佛曾经的相熟是前世的故事。
他或许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他没有质问我的资格,更没有理由去要求我什么。我们从来不是男女朋友,他从来没向我说清楚过对我的感情,彼此都没有过承诺。
我不够警惕,并没有以一个心有所属的姿态与他人相处。我只是沉浸在被关注的虚荣和不安中,没有余力去顾及他的感受。
高二的日子,在成绩的角逐和人际关系的漩涡中悄然流逝。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披荆斩棘,一路引亢高歌。哪怕已经稳居第一,还能不断突破自我。我在各种学科竞赛取得第一名,单科也越来越多满分成绩出现。我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作为年级代表在全校演讲。
我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任身旁多少蝴蝶飞舞,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专注丝毫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