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力 ...

  •   她:你到了哪里呢,之后又明白了些什么?
      他:我被你送到了一个叫“中阳里”的小村子,楚国辖下,隶属丰邑。我刚到的时候应该是战国末年。在那儿,我逐渐明白了“力”。没有力量,诸事无成。
      她:你明白的“力”具体指什么?自主意识永远不会满足于已拥有的,永远渴望支配更多。力量保障生存、自由,有灵之物几乎没有不崇敬力量的。你心中的“力”偏向哪方面?
      他:应该是偏向控制,我自认为这是力量获得和使用的最关键的因素。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有诸多无常,但力量来源于确定,确定才可控制,控制保证确定。控制同时也是力量的目的,力量本就要用来达成控制的意愿。另外,“力”也偏向于系统,这种表述替换成体系、组织或者结构都可以。通过将一些零散的东西有序整理、编排成整体,控制可以更加巧妙有效,而力量也可以借由得到更大的延伸和扩展。
      她:你很希望增强自己的力量,因而一直思索力量的获得和使用?我认同你“控制”和“系统”的阐述,但我更想知道这个想法的源头、后续对你的影响,以及你具体做了些什么?
      他:可能有些琐碎。你喜欢看历史吗?
      她:大概知道脉络。不过所谓的“历史”中充彻着矛盾不实、胡编滥造之处,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他:历史的真相有时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可能是那些留传下来的经验教训或者说“道理”。我十分欣赏《史记》表露的性情,但不得不承认《资治通鉴》对我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二者目的毕竟不同,一为成一家之言,一为资政。一家之言见世道性情,资政之篇见术法人心。有关“力”的最初想法可能是从历史中来的。有一段时间世上曾流行过一些异常宏大的命题——主义,不提它们与利益的纠缠,也不提它们与暴力结合后行成的巨大危害,我发觉这些主义本身就很有力量,尤其当它们已经大规模传播的时候。变更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行动本身。最终这些主义造成的伤害其实要远胜核弹。
      她:这些和“力”,和控制跟系统有什么关系?
      他:那些思想主义通常是以成体系的学说的形式出现的。得宜的体系的建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思想的说服力,多数人难以对其进行简洁有力的反驳,能做的仅是选择态度。而组织人事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所有有组织的先知都获得了胜利,而无组织的都失败了。组织越严密,越是能榨取成员的力量,越能保证其战斗力。此外,过往的科研经历可能也佐证了我这种对“力”的理解,没有系统的控制得不到可信的结果。
      她:始于身而为人的无奈,自觉于个人必然的群体依赖,由此你明晰了个人的价值与意义,但实践时发现力量比心愿和理论重要。而力量偏重于控制,建立系统又是你认为的控制可行的操作模式,所以你希望建立某种系统?成功了吗?我希望能知道你所有的事,经历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行动的,以及之后反思了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